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二战德军爲什麽兵败莫斯科 是因爲日耳曼人不抗冻吗

导语:二战德国人为什么要打败莫斯科?是因为日耳曼人不抵抗冰冻吗?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说到二战时期的苏德战场,最惨烈的莫过于斯大林格勒战役。空规模前的这场血战被认为是二战的转折点,所以广为人知。然而,战争的胜利是通过一

二战德国人为什么要打败莫斯科?是因为日耳曼人不抵抗冰冻吗?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说到二战时期的苏德战场,最惨烈的莫过于斯大林格勒战役。空规模前的这场血战被认为是二战的转折点,所以广为人知。然而,战争的胜利是通过一个又一个转折点赢得的。对于受到德国闪电战重创的苏联来说,莫斯科保卫战可能是第一个真正的转折点。

苏联首都莫斯科从一开始就是纳粹德国的头号目标,德军最强大的中央集团军群被用来攻占莫斯科。由于斯大林的误判以及战争初期苏军的混乱和低效,德军进展迅速,中央集团军东进,非常顺利。在冯·博克元帅的指挥下,装甲团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内抵达明斯克,包围了约41万苏军,其中30多万人被俘。

1941年7月16日,德军闯入斯摩棱斯克,莫斯科已经是门户。

9月中旬,基辅沦陷,65万多苏军被俘。赫鲁晓夫在基辅工作,在秋天前一小时乘飞机逃跑了。1941年9月下旬,布良斯克沦陷。从9月30日起,德国集结了77个师,兵力约200万人,14000门大炮,1700辆坦克和1400架飞机,向莫斯科方向发起代号为“台风”的进攻,企图在冬季到来之前攻占莫斯科。10月3日,奥利奥被俘。10月23日,德军在维亚兹马-布良斯克围攻5个苏军集团,俘虏苏军67万人。

德国进攻莫斯科的计划,重复了围攻。虽然这一系列失败很难看,但是从后来的历史来看,如果没有这些苏军的牺牲和克制,德军很可能早一个月对莫斯科发动进攻。如果是这样,失去莫斯科将是一个大概率事件。这可以从德国前进的速度上看出来。在战争的前三个星期,德军平均可以昼夜推进20-30公里,到了8月份,这个数字降到了3.5-8.5公里,因为德军忙着解决苏军接二连三的大小包围圈。

在接连胜利的形势下,希特勒于10月4日发表了一篇演说,骄傲地宣称:“东线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我们终将消灭东方的敌人!”当时几乎所有的德国人都相信德国人会赢莫斯科。

面对危机,斯大林想到了朱可夫,把他从危险的列宁格勒调了回来——毕竟他留不住莫斯科,就像被人从他心里夺走一样。但在前期的一系列严重失败中,苏联储备几乎全部流失。在评估了形势之后,朱可夫得出了一个非常悲观的结论。他向斯大林报告:“西线的防御实际上已经被摧毁了。因为没有后备力量,不可能弥补由此造成的巨大差距。通往莫斯科的所有道路实际上都畅通无阻……”

“你知道西方军队的第16、19、20军和鲍德温聚集在哪里吗?预备役第24军、第32军在哪里?”

“所有人都在维亚兹马的西部和西北部扎营……”

所以德军直扑莫斯科时,苏军严重不足。直到10月10日,苏联防线只部署了4个步兵师、3个后备步兵团和5个机枪营。为了阻击敌人,莫斯科炮兵学校、莫斯科军政学校、俄罗斯最高苏维埃学院、podol Sk机枪学校的学生全部参战,动员45万市民在城外挖壕沟和工事。

但即便如此,每一个苏军营还是要守住接近五公里的战线。部队如此紧张,朱可夫尽一切努力集结所有可用的部队。一方面从后方抽调连训练不足的部队,另一方面集结突围的散兵,拿下约14个步兵师、16个整编坦克旅和40多个炮兵团。工人、工程师、科学家、作家、职员、学生...所有能动员的力量都已组织起来,形成了4万人的民兵力量、“坦克战斗群”和1万人的“巷战群”。

通往市区的道路和桥梁都埋有地雷。在德国人可能经过的森林里,会定期砍伐一些树木。市区已经建起了巷战的街道...迅速建造了3800个避难所,37500匹抗金属马,并在圣巴兹尔大教堂设置了爆炸装置,因为据推测,在德军占领莫斯科后,希特勒很可能会在这个著名的景点巡游寻欢作乐。

但这些只是权宜之计。如果我们真的想抵抗德军,保住莫斯科,就得依靠组织系统的新生力量。如果兵力不够,德军甚至不需要进攻城市。只要他们像基辅那样四面包围,莫斯科就可以不战而溃。

莫斯科确实出现了大面积的恐慌和混乱——1941年10月16日,苏联国防委员会通过了关于“撤离苏联首都居民”的决议,被解读为莫斯科将被放弃的信号。事实上,苏联的中央各部和外国使馆确实撤退到了古比雪夫,然后普通人开始逃亡,但都是步行,因为运输部队征用了公共汽车和出租车。燃烧文件的灰烬像黑色的雪一样飘在空里,到处都是德国人随时可能冲进城里的谣言。许多人惊慌失措,一些人开始抢劫商店和运送罐头食品的卡车...面对混乱,苏联国防委员会决定于10月19日在莫斯科实施戒严-

为了守住莫斯科,鼓舞士气,我们必须有足够的军队。当时在整个苏联范围内,远东只有20多个师是唯一建制完整、装备精良、战斗力强的预备役队伍,最初是用来对付日本远东军区从亚洲调回莫斯科的部队。

日本没有抓住机会进攻苏联,一直被认为是轴心国的失败。但从当时的日本来看,进攻苏联对德国有利,但日本不可能获得急需的石油、橡胶等战略资源,这显然是为别人做嫁衣的行为。而且日本从诺门汉的失败中吸取了教训,对进攻苏联心存疑虑,最终没有选择北上。

日本的决定被王牌间谍索奇发现了。他及时发回的信息让斯大林有信心调回远东军。可以说是挽救苏联危亡的关键,改变世界的著名信息之一。然而,索奇也因泄露身份而被捕。1944年11月7日,他和他的助手日本共产党员小崎在49岁时被绞死。后来,索奇被授予很高的荣誉。

远东部队几个星期就从8000公里外赶到了。他们显然比德国人更适应寒冷。这不是因为他们天生防冻,而是因为他们有足够的经验和准备——枪有保暖的外套,涂有防冻润滑油;知道如何让坦克和汽车在严寒中照常启动;有足够的棉衣、靴子和冬帽。当然,他们是偷偷开进来的,留了一小部分人和电报员在原站迷惑日本人。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严寒被认为是德军在莫斯科失利的第一个原因,但实际上那年冬天开始的时候并没有那么冷。11月4日莫斯科最低气温零下7度,从11月11日到13日降到零下20度,但很快又回到零下3度,显然不是严寒——莫斯科战役的防御阶段是在不太冷的情况下进行的。

如果说有什么天气对德军有影响的话,那就是冬前的阴雨天气。在坦克和车辆的碾压下,阴雨天气和融雪使道路泥泞不堪,甚至难以行走。但苏军也深陷泥淖,“参谋车辆必须用坦克拖”——天气尚可,不管是下雨还是低温,都不会受到一方的影响,真正的区别在于双方是否有充分的准备和应对。事实上,11月15日之后,冬季的低温使路面变硬,有利于德国的交通。

直到打到莫斯科郊外,德军还可以说是百战百胜的师,但此时德军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困难。首先是御寒设备。在12月之前,虽然天气没有那么冷,但缺少御寒的衣服仍然会很冷。当然,德国人也不会傻到认为“纯雅利安人”更抗冻,冬衣装备的冬季保养材料都是名义上上下下送的。但是,希特勒对战局的乐观态度,使德军对冬季物资自上而下的分配不屑一顾。随着补给线的延长,这些东西很多还堆在沿途的车站,前线的德军还在瑟瑟发抖。

第二是军事力量。到向莫斯科推进的时候,德军已经损失了70多万人,约占入侵苏联时间的五分之一,虽然苏联损失的次数要多很多。虽然在莫斯科动用了相当多的德军,但是各个部队减员严重,没有得到有效补充。有的团只剩下四五百人了。再加上不断的操作,他们已经累得不行了。

第三是燃料。德军取胜的法宝是能快速突击的装甲部队,但如果燃料跟不上,那就什么都不能说了。受制于漫长的补给线,前线德军可用的燃料不够,也就意味着断腿失去快速机动能力的德军并没有那么可怕。

相反,随着远东军队西进,同样疲惫不堪、破败不堪的苏联看到了希望,鼓舞了苏联领导人的信心。11月7日,纪念十月革命的阅兵照常举行。斯大林登上检阅台,号召莫斯科军民坚守城市:“全世界的红军和红海军的战士、指挥员和政治工作者,男男女女的游击队,都在注视着你们,把你们当作能够消灭德国侵略者的主力。法西斯奴役下的所有欧洲国家的人民都在注视着你,视你为他们的解放者。伟大的使命落在了你的肩上。不要辜负这个使命!你打的这场战争是正义的解放战争!”

阅兵部队走出红场,直接上前线。因为现在还急需大量兵力。对此一无所知的希特勒从广播中听到红场游行的消息,立即致电谴责冯·博克元帅。他命令前线的德军轰炸阅兵场,大喊要炸掉阅兵部队和斯大林。德国轰炸机在大雪中起飞,付出被击落25架的代价后,没有一架能飞到红场空。

在莫斯科西北部,hoppner的第四装甲兵和Rheinhardt的第三装甲兵向最靠近莫斯科的地方推进。到11月底,德国人已经推进到离莫斯科城只有20-30公里的距离,但他们再也无法推进。随着12月初苏联远东部队的到来,这支新生力量彻底粉碎了已经是强弩之末的德军。

12月5日,顶住压力的苏军开始反攻。这时德军开始遭遇-20-40度的真正寒冷,也就是说寒冷对德军的影响处于苏军反攻阶段,更糟糕的是德军没有可用的预备队。

满是粮、衣、油炸弹的苏军一举击退了疲惫不堪、严重消耗、衣、油短缺的德军100-200公里,俘虏德军伤亡人数达31万。这是纳粹德国在二战中的第一次大败。希特勒听到这个消息后怒不可遏,下令不许他撤退。古德里安、冯·博克、霍普纳和其他将领被解职,但希特勒的愤怒并不能阻止德国人的溃败。

古德里安在日记中写道:“对莫斯科的进攻失败了。我们低估了敌人的优势,包括它的面积和天气。幸运的是,我在12月5日命令部队停止前进,否则一场大灾难将不可避免……”

勒热耶夫距离莫斯科只有200公里。如果顺利的话,可以叫几次突击。苏军赢得了保卫首都的战斗,粉碎了德国人不可战胜的神话。但由于苏军以与德军基本相当甚至略少的兵力进行反攻,并没有出现斯大林格勒那样的致命打击。事实上,德军在撤退了很长一段时间后,仍然有能力在列哲夫抵抗苏军,形成了至今仍威胁莫斯科的“列哲夫突起”。直到1943年3月,该地区才被苏联收复。

但这种不完美的胜利并没有降低莫斯科战役的战略意义,苏军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苏联人民乃至整个盟国的士气。纳粹闪电战被粉碎,被拖入最不甘心的消耗战——说莫斯科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完全没有问题。

明年冬天,朱可夫将在伏尔加河上再次击败德军。在谈到苏军为什么获胜时,朱可夫说:“希特勒的最高统帅部严重低估了苏军为保卫莫斯科而战的力量和条件,高估了德国集结军队夺取苏联首都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把一切都归咎于装甲部队是不可靠的...德军统帅部未能同时完成进攻我们的准备工作。尽管他们有足够的军队来完成这项任务...到12月初,敌人已经疲惫不堪,没有后备队,但当时西军从统帅部得到了两支重新组织的集团军...苏军司令部可以抓住有利时机组织反攻。”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这场战役看似是冬天打的,但实际上莫斯科战役从1941年10月到1942年4月底持续了7个月,比斯大林格勒战役还要长。但由于12月5日开始的苏军反击更具吸引力,会给人留下保卫莫斯科是一场冬季战役的印象。1985年上映的苏联电影《莫斯科保卫战》持续了6个小时,因为真实的战斗,时间跨度很大。

经过这场战斗,莫斯科无愧于英雄城市的称号。当离它只有一箭之遥的时候,法西斯军队第一次尝到了失败的滋味,然后走向毁灭。三年后,苏军杀进柏林,给了希特勒最后一击。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历史观后感200字下一篇:双色球历史未出的号码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