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鸡毛换糖是什么意思 鸡毛换糖的历史

导语:鸡毛换糖是指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小企业的商贩们从一个地方跑到另一个地方,用红糖、卫生纸等廉价商品换取居民家中的鸡毛等废品,赚取微薄的利润。最早的鸡毛换糖是在中国浙江义乌形成的,但最终这一行为对区域经济和发展的促进作用得到

鸡毛换糖是指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小企业的商贩们从一个地方跑到另一个地方,用红糖、卫生纸等廉价商品换取居民家中的鸡毛等废品,赚取微薄的利润。

最早的鸡毛换糖是在中国浙江义乌形成的,但最终这一行为对区域经济和发展的促进作用得到了认可,发挥了巨大的积极作用。

形式

最著名的糖鸡毛应该是浙江义乌。可以说义乌市场形成的历史就是鸡毛换糖的历史,是慢慢形成的!义乌第一个做糖的鸡毛是从23里镇开始的。

显色法

“鸡毛换糖”及其历史文化的发展并非总是一帆风顺。一时间,鸡毛换糖成了攻击的目标,说鸡毛换糖是“弃农经商”、“投机倒把”、“资本主义尾巴”,与国家禁令相悖,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当时在李街23号还设立了“反投机办”,驱赶那些扛蓝莓的小贩和街边小贩,禁止运糖人外出用鸡毛换糖。人们应该抓住他们,但金钱应该受到惩罚。然而,即使在切断资本主义尾巴、严厉打击投机倒把的文化大革命期间,盛兴仍有5000多人外出用鸡毛换糖。业务范围不仅涉及江西、福建等浙江周边省份,还延伸至全国各地。

随着我国市场导向的改革和商品经济的活跃,年三里镇在原来销售鸡毛换糖的基础上,进入了发展专业市场、专营小商品的新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期,年三里镇经营小商品的摊位有数百个,中国第一代小商品市场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末。

然而,由于政策的限制,23英里鸡换糖团队的真正成长仍然困难。直到1979年3月24日,时任中共义乌县委书记的杨寿春在《浙江日报》第二版发表文章《以鸡代糖的拨浪鼓》再次响起,为23里镇乃至整个义乌的商品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本文是国内第一篇报道义乌“鸡毛换糖”意义的新闻稿,被誉为“义乌小商品市场的第一声呐喊”,第一篇“为民请愿”。文章充分肯定了“鸡毛换糖”是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有利有弊。不仅促进了义乌红糖的发展,还带回了出口所需的“红发”和农田施肥所需的“废鸡毛”,从而增加粮食产量,提高农业效益,搞活流通,利国利民。这篇文章的发表受到了经济、学术和新闻领域人士的高度赞扬。

后来到了1980年,鸡毛被允许兑换糖,工商局也给鸡毛发放了兑换糖的临时许可证。所以23里镇的男工一闲下来就“倒掉”,村里可谓“十室九空”,盛况前空。

意义

其实“鸡毛换糖”优势并没有到此为止。比如23里镇经营的23里羽毛厂就是在这个阶段产生的。当时解决了农村几千人的就业问题,兑换了外汇,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利国利民。直到1982年,市场逐渐集中在义乌县,最终成为今天著名的中国小商品世界,二十三里敲糖人是义乌小商品世界的“发起人”。

在义乌,鸡毛换糖作为一种文化,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和人们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浙商十大标志性事件中,鸡毛换糖排名第一。历史悠久,是艰苦奋斗、积少成多、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是坚韧不拔、灵活变通、艰苦奋斗、务实求实的务实精神。鸡毛换糖文化已经成为义乌重要的城市文化。一些餐馆用鸡毛做糖作为他们名字的一部分来吸引顾客。义乌人也在用这种精神文化激励下一代人吃苦,勇于创新。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张学良的父亲 日本记者采访张学良问他为何抗日:父亲死那天我生日下一篇:舞花吟 "灭人欲"的明朝为何会让色情文学大行其道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