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反政府 晚年陈独秀:我反对政府 并非危害国家

导语:作为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创始人,他几十年来被戴上了九顶帽子,分别是机会主义二次革命论、右倾机会主义、右倾投降主义、反共国际、反党、反革命、汉奸、卖国贼。如今,这些帽子一顶一顶摘掉,2002年出版的一卷《党史》把长期存在的“右

作为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创始人,他几十年来被戴上了九顶帽子,分别是机会主义二次革命论、右倾机会主义、右倾投降主义、反共国际、反党、反革命、汉奸、卖国贼。

如今,这些帽子一顶一顶摘掉,2002年出版的一卷《党史》把长期存在的“右倾投降主义”变成了“右倾机会主义”。2004年4月,在纪念任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谈及大革命失败时,作出了新的表述,称之为“陈独秀右倾错误”。这是中央领导人迄今为止做出的新的定性,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赞誉。

中央党史研究室研究员姚金国对此深有思考:“大革命中陈独秀的错误,不能归咎于他。共产国际是有原因的,党太年轻,没有经验,他犯的错误应该是集体错误。”

在中央党史研究室工作的《中国共产党史》中,姚金国承担了第二部《大革命中的党》的编写工作,之后又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共产国际、共产党与中国大革命》的编写工作。

姚金国告诉本报记者,苏联解体后,大量与苏联、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关系有关的档案被解密,越来越多的事实以本来面目回归,同时伴随着历史评价的修正。陈独秀的研究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受共产国际的约束

1925年至1927年,大革命失败,年轻的中国共产党损失惨重。陈独秀作为党的最高领导人,无论他所奉行的路线和政策是自愿的,还是违背自己意愿的强迫的,都逃不出领导责任。因此,他被戴上了“右倾机会主义”的帽子,连续五届离开了中国共产党的最高领导职位。

20世纪90年代,解密的俄罗斯档案显示,1923年至1927年的5年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共召开122次会议,讨论中国革命,作出738项决议,即平均每两天作出一项决议。莫斯科的指示像雪花一样飞来飞去,有的直接送到中共中央,有的通过共产国际代表指导中共中央。

由于陈独秀性格爽朗倔强,陈独秀与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的关系一度紧张。他说:“苏俄党就是苏俄党,中国党就是中国党,各有各的国情。我们不必是共产国际的分支。”

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加入共产国际,成为其分支机构。长期以来,共产国际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实际领导人。马林不得不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机关的会议,中国共产党也得到了共产国际的援助。陈独秀对此非常不满。他曾对包惠生说:“革命是我们自己的事。有帮助真好。我们仍然不得不在没有帮助的情况下做这件事。靠别人拿钱搞革命是不能接受的。”

加入共产国际是陈独秀当时唯一的选择。但是,问题是,谁能保证共产国际的指挥永远正确呢?

当时国内的情况是,中国的帝国主义势力与北洋军阀勾结,掌握着绝对的军事力量。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也意识到团结其他政党的重要性,尤其是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革命。

那么,国共合作将以何种方式实现?陈独秀和共产国际有不同的想法。在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陈独秀提出以党外合作的形式与国民党结盟,以保证党的独立性。

但在马林的天平上,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的权重不同。因此,马林把他在荷兰殖民地爪哇的成功经验转移到了中国。他提出实行“党内合作”,即通过加入国民党来实现国共合作,遭到陈独秀的坚决反对。

马林不得不回到莫斯科向共产国际寻求帮助。1922年8月,马林带着共产国际的“方上剑”回到中国。在他的建议下,中共中央在杭州西湖召开会议,讨论加入国民党的问题。马林对陈独秀说:“这是共产国际为了实现国共合作而决定加入国民党的政策,不能改变。”这样,为了尊重共产国际的意见,中共中央不得不同意共产党员以自己的名义加入国民党。

“陈独秀怀着改造国民党的心态加入了。作为一个大才子,陈独秀在马林的鼓励下,毅然拿起批判的武器,批判国民党对帝国主义的依赖,重视军事行动,轻视人民的痼疾,这让孙中山很不舒服。孙中山虽然走上了联俄联共的道路,但他要求党员绝对忠诚和服从,不允许共产党人在报纸上公开批评国民党。在这种情况下,原本计划在广州与孙中山国民党一起领导国民革命的中共中央,不得不再次将中央政府迁回上海。”姚金国说。

共产国际向国民党屈服了

按照传统观点,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有三大犯罪证据,即政治上的大让步、军事上的大让步、党务上的大让步。这三大犯罪证据是怎么来的?姚金国说,这是1943年周恩来在中共中央南方局干部会议上作的《论1924年至2026年的国共关系》报告中总结的。

陈独秀所犯的错误,在姚金国看来,“实际上,共产国际完全无视中共中央的存在,在国共关系的重大问题上搞了一个大包,一再向国民党右派妥协退让。”

1925年3月,孙中山病逝后,国民党反共情绪日益高涨,国共关系面临严峻考验。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时,共产国际代表鲍罗廷为了维持国共合作,只能要求中共让步,不参加国民政府的领导工作。

“这实际上是把CCP推到了‘反对党’的位置,这严重束缚了CCP的手脚。在这种情况下,陈独秀认为没有必要和国民党搅在一起。”姚金国说。

1926年,蒋介石发动了针对苏联顾问和共产党人的“中山舰事件”。当时,以布布诺夫为首的共产国际派出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代表团”正在研究中国的形势。毛泽东、周恩来等共产党人主张坚决反击蒋介石。但是,鉴于斯大林和托洛茨基在中国问题上的矛盾,布布诺夫担心,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导致国共两党破裂,从而导致斯大林对华政策彻底破产。因此,布布诺夫向蒋介石让步,撤走了苏联顾问团中不受蒋介石欢迎的顾问。

“整理党务案”是蒋介石将共产党势力排除在国民党之外的又一重要步骤,这些建议的通过与鲍罗廷有很大关系。

“中山舰事件”、“组织党务案”后,国民党右派活动更加猖獗。在这样的情况下,陈独秀再次提出要改变国共合作的方式,从党内合作转向党外联盟。但是陈独秀也很清楚,和国民党分手不是他说了算,而是需要共产国际和斯大林的允许。

陈独秀此时虽有组织力量反击蒋介石的打算,但对蒋介石仍抱有一些幻想,认为蒋介石并没有真正站在正确的一边。除此之外,他还有另一个担心,那就是此时国共两党左派的力量不足以对抗蒋介石。

这时,陈独秀有了与国民党分手的强烈愿望。

莫斯科不允许陈独秀这样做,因为斯大林认为蒋介石是中国革命的中心,离开国民党就是离开革命。

1926年,杨前往苏联共产党开办的中山大学,为中国革命培养干部。他后来回忆,就在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前一个星期,斯大林在中山大学演讲时说:“没有必要驱逐国民党右派,蒋介石是要受纪律约束的。”

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杀死共产党。

5月13日,斯大林在中山大学发表演讲,称“蒋介石控制的国民党右派和汪精卫控制的国民党左派已经分裂,国民党的核心正在向左转。”话音刚落。7月15日,南京与韩合并,汪精卫对共产党人发动血腥事件。就这样,轰轰烈烈的革命失败了。

斯大林对此是怎么解释的?7月28日,他在《真理报》发表文章说:“共产国际的领导是完全正确的。”中国革命失败的原因是“这一时期中共中央犯了一系列重大错误。”

杨回忆说:“斯大林没有进行任何自我批评,一下子把大革命失败的责任推到了中共中央和陈独秀身上。”

1927年7月12日,鲍罗廷奉命改组中共中央,陈独秀不再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

“你绝对没有理由开除任何发表不同政治观点的同志。”

“实际上,‘托洛茨基’是中国共产党内部以托洛茨基为首的一个派别,但斯大林把它当作敌人。”姚金国说。

正当陈独秀苦闷彷徨之际,莫斯科东方大学归国留学生王平义从苏联带回了一些“托洛茨基的纲领性文件”《中国革命的总结与展望》。读完之后,陈独秀的思想受到了极大的触动,他觉得自己找到了知音。

陈独秀最早发现他对大革命失败的看法与托洛茨基的看法不谋而合:他反对加入国民党,后来要求退出国民党,1923年托洛茨基也持这种观点;他认为中国共产党执行国际指示断送了大革命,托洛茨基“已经在背后指出了真正的机会主义和盲动主义”。陈独秀称赞“托洛茨基同志关于过去大革命失败的教训是百分之百正确的”。陈独秀在思想上和感情上都接近托洛茨基。

认识大革命失败的根源,是陈独秀倒向“托派”的极其重要的一步。1929年9月,“中国共产党左派反对党”成立,陈独秀任书记。

姚金国分析:“陈独秀只是想在党内建立一个反对派。他自己的理解,还是中国共产党内部的一个组织,对中央政府的错误决策进行监督和批评。”

但是,在斯大林反托派斗争的大背景下,以陈独秀为首的中国托派自然不会有好结果。

共产国际执委会东书记处书记米夫致信上海共产国际执委会远东局:“党必须加强对右派的斗争...必须在完全承认错误,接受党的路线的基础上,努力使他真正参加党的工作,或者决定他的党员身份。”

陈独秀不接受中央的任何建议,也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1929年10月10日,陈独秀以强硬的态度宣称:“在你身上,绝对没有理由驱逐任何发表不同政见的同志。”

1929年11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作出开除陈独秀党籍的决议。

12月10日,陈独秀发表《给全党同志的报告》,逐一说明中共中央开除自己的原因,认为大革命失败的根源在于共产国际的错误统治,因“认识不全、优柔寡断、摇摆不定”而“深深沉溺于机会主义的氛围,忠实执行国际机会主义政策”。

“政府不是一个国家”

陈独秀一生跌宕起伏,五次入狱,践行了他的名言:“世界文明的发祥地有两个:一个是科研实验室,一个是监狱。我们的年轻人必须下定决心,离开研究室就进监狱,离开监狱就进研究室。这是人生中最高尚、最美好的生活。”

“在我看来,与政治家和教育家的角色相比,陈独秀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即使在监狱里,他也在思考和写作。”姚金国说。

1932年10月15日晚,陈独秀最后一次被捕,罪名是危害中华民国罪。法庭上,审判长问:“你想推翻国民政府,知道你犯了危害中华民国罪吗?”陈独秀回答说:“我只承认反对国民党和国民政府,但不承认危害民国。政府不是国家,它反对政府,它不危害国家。”

大律师张为他辩护说:“现政府致力于谋求共同富裕,而陈独秀却随着中国共产党的传播,出谋划策成了一隅之地。太受欢迎了,为什么要惩罚?律师要求法院宣判陈独秀无罪。”

当张完成辩护后,陈独秀立即声明:“张律师的辩护只代表他的意见。我的政治主张应该基于我的辩护。”因为,在陈独秀看来,张的辩护词与他本人的政治主张不符,他有求饶和出卖自己避难的嫌疑。

晚年的陈独秀说:“我决心不愁左,不愁右,绝对偏颇,绝对拒绝中庸之道,绝不说任何与人附和的话,豆腐白菜,不劳而获。我愿意说非常正确的话,也愿意说非常错误的话。我绝对不愿意说好的和错的话。”

”这些话说明陈独秀有着独立思考的硬骨头。但作为一名政治家,他缺乏妥协和温和的品质。”姚金国说。

1942年,穷困潦倒、病入膏肓的陈独秀孤独终老,结束了他倔强而坎坷的一生。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叛将 红军第一叛将龚楚的叛变过程和最终结局下一篇:修罗的恋人 《琉璃美人煞》四对有情人的四种结局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