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粟裕和林彪 林彪和粟裕:谁打掉的黄埔系将领更多

导语:苏羽和林彪,在军界,堪称一时的荣耀但是对于军校的学生来说,林彪有一个显著的弱点,体质弱,最怕野营和过早训练。在一次晨跑中,他也因精疲力竭倒在地上,这使得整齐的队伍变得凌乱不堪,并受到了教育局长邓的批评。林彪后来成名后,许多

苏羽和林彪,在军界,堪称一时的荣耀

但是对于军校的学生来说,林彪有一个显著的弱点,体质弱,最怕野营和过早训练。在一次晨跑中,他也因精疲力竭倒在地上,这使得整齐的队伍变得凌乱不堪,并受到了教育局长邓的批评。

林彪后来成名后,许多依附的传说开始流行。美国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在他的著作《长征——一个闻所未闻的故事》中说:“林在广州著名的黄埔军校受训期间,也是蒋介石和后来成为苏联元帅的布吕赫尔的宠儿。”也有文章说林彪军校被称为“军校之鹰”。在辽宁和沈阳决战前的会议上,蒋介石感慨万千地说...这个人就是林彪。我想表扬他。他是黄埔最好的将军,因为他打败了他的学长和教官。我,校长,失职了。我在黄埔对他不够关心,以至于他投奔了共产党。我非常关心在座的各位,但我非常失望,也非常难过。”

至于蒋介石在渲染军校时期是如何拉拢林彪的,即使在当时,他也认为林彪是“当代韩信”,比如“黄埔冤案”,更接近小说家的文字,缺乏严肃的证据,大多只是空的臆想。

事实上,1925年7月8日,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成立,在组织上与黄埔军校分离。蒋介石,他也是军队的指挥官,专注于军队。直到1926年1月15日,他才辞去第一军军长一职,由贺接任。他计划“投身军校,专心办学,培养党员,培养干部的革命人才”。

但是蒋介石并没有像黄埔一期那样注重“军校生涯”,所以后来承认只有“一期的学生可以说是我亲自指导的”。

黄埔一期只有400多名学生,黄埔四期毕业的学生有2314名。蒋介石不可能像黄埔一期那样,为了感情拉拢,一个个找学生谈话。

蒋介石无意留住林彪

另一方面,“将军从卒起,丞相从州部起”,名将的成就是建立在真实的战斗实践基础上的,绝不是课堂上赵括试卷上的精彩发言或高分。黄埔军校只是一种军事入门的速成教育,时间短,重在政治教育。林彪很难一下子掌握军事战略的精髓。他的军事才能余,是红军十年不断积累和思考的结晶。

即使蒋介石和苏联顾问盖伦遇到了林彪,也不可能把身体虚弱、没有战争经验的林彪当作自己的宠物,更不可能把一个18岁的白面书生叫做“当代韩信”或“军校之鹰”。而且辽沈战役前,中共黄埔学生将领以少胜多,擅长打歼灭战。表现最好的是许,蒋介石悬赏10万银元。如果蒋介石真的称赞他,他只会称许为“黄埔最好的将军”。

在进入黄埔之前,林彪已经是一名共青团员了。进入军校后,在表哥和的好朋友云的影响下,他很快加入了中共组织。毕业后自然被分配到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二十五师第七十三团担任排长。

蒋介石也知道中共组织纪律很严,不可能因为一两句承诺就争取到一个党员。否则,他已经把最受赞赏的中国共产党人周恩来、蒋先云和陈赓拉了出来。“我是失职的校长,我在黄埔对他不够关心,以至于他投奔共产党”,蒋介石早就该检讨了。

如果蒋介石对林彪感兴趣,至少应该把林彪分配到第一军第一师,这是一个正宗的自己的单位,这样才有更多的时间去影响这个“当代韩信”为自己所用。但实际上,林彪轻而易举地就去了叶挺的独立团,蒋介石也无意保留它。

聂荣臻在学校回忆林彪:学习不如平庸的政治活跃

再者,一个人的成就离不开特定的环境。林彪能在红军中脱颖而出,并指挥东北数十万大军与兄弟黄埔、教官杜、陈诚等人抗衡。最重要的原因是党组织对军队战斗力、群众思想教育和根据地建设的有效成效。如果离开这个环境,让林彪和杜或陈诚调换位置,胜利者将是杜和陈诚,而不是林彪。

深知中国共产党有“全面战争”优势的蒋介石,不能以童话般的方式遗憾错过阿林彪,让自己失去一个国家。

所以,所有的谣言,就像后来开玩笑说斯大林愿意用15位将军换林彪一样,都是“英雄情结”的实干家,都是从林彪后来的成就和名气上翻云覆雨的结果。就像中国古代的开国皇帝,比如赵匡胤,他们出生的时候就有很多异类的传言,“红灯绕房,异域的芬芳永不散”。虽然在正史中有记载,但是非常荒谬。

接近历史的记载是对国民党将军文强的回忆,他也是黄埔四期的同学。他说:“林彪在黄埔军校期间,虽然是共产党员,但看不出他有什么特别之处。他的性格不太爱说话,也不爱开玩笑。无论是上课还是训练,都给人一种有头脑、思想深邃、认真学习、愿意动脑的感觉。”

后来对黄埔军校政治部秘书聂的回忆也是证据。作为目击者和知情人,他在1984年的回忆录中记录了自己的印象:大革命时期,我第一次认识林彪是在黄埔军校。当时他是第四期学生,学习平平,政治不活跃。

因为是太久以前的事了,文强和聂的记忆可能有些差异。但是,林彪在军校时期绝不会“红”到“当代韩信”、“军校之鹰”和蒋介石的“宠儿”的程度。否则,文强不会客气,聂也不会有相反的印象。

毛泽东落选的红四方面军前委书记林彪上门安慰,送了200银元

三个月后,红四方面军参谋长、第二十八团团长王牺牲了。毛泽东提议林彪接替这个团的团长,使之成为仅有的四个团之一和绝对主力团的团长。

此前,毛泽东曾提议林彪担任这一职务。因为朱德有异议,他认为第28团是主力团,团长得是个称职的人。最后,他不得不妥协,由红四方面军参谋长王兼任。

毛泽东没有看走眼。8个月后,在红四方面军七大前后,他与朱德、刘安恭等人围绕建军问题进行了激烈的争论,甚至愤怒地提出辞去前委书记一职。

林彪表现出与过去不同的主动性。他不仅在多次会议上言辞激烈,明确支持毛泽东,还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说朱德对领导的欲望很高,虚荣心极度发展。

他甚至找到毛泽东,当面恳切地说:“我强烈反对你今天提出的离开前委的意见。”“你不应该离开前委。希望你以后要有改正所有同志错误思想的决心。"

毛泽东不禁对林彪的支持印象深刻。

不久,毛泽东在红四方面军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了红四方面军前委书记。林彪不仅来安慰他,还给了他200银元。

毛泽东后来多次说:“有几次,我被赶出红军,因为里面的同志不理解我。人不在了,在福建做地方工作。”

他感慨万千地提到林彪:“当时林彪同志和我一起支持我。他在朱德带领的团队里,他的团队支持我。我自己的秋收起义队伍代替了我。那些和我有长期关系的人取代了我,支持了我不太了解的人。”

有了这种感觉,林彪的事业很难不平坦,不顺利。

林彪几乎步朱德后尘,开始了他的升迁之路

一年后,林彪接替朱德,朱德升任红军兵团司令员,被毛泽东任命为红四方面军司令员,年仅23岁。从此,他几乎步朱德的后尘,开始走上晋升之路。当朱德成为红军总司令时,他被提升并由毛泽东取代,成为红军军团的团长。

林彪当然没有让毛泽东失望,但确实表现出了相当出色的军事才能,打了一场伟大而精彩的歼灭战,成为红军中最著名的黄埔毕业生。他与黄埔一期学生、红四方面军总司令许,可谓一南一北。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红军总司令朱德出任八路军总司令,林彪的地位更上一层楼。他被毛泽东任命为八路军115师师长,八路军主要是由红军改编而来的。这个职务相当于红军时期朱德的红军总司令。然而,在林彪指挥平型关战役,取得歼灭一千多日寇的胜利后不久,就被阎锡山部的哨兵开枪误伤,离开战场前往苏联治疗。1942年回国后,只在中共中央党校任职,一直休养到抗日战争结束。

国共两党开始第二次解放战争时,林彪被毛泽东任命为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把由第115师主力发展起来的10多万军队交给他指挥,并给了彭真、陈云、高岗、张闻天四位政治局委员争夺辽阔富饶的东北。

东北也是蒋介石志在必得的地方。他任命抗战后期黄埔一期最得意的弟子杜为东北保安总司令,先后向东北派遣了第十三军、第五十二军、新一军、新六军、第七十一军等黄埔精锐部队。

但是,蒋介石有几个缺点:

首先,他从未对中国东北行使过有效的管辖权。1931年9月18日前,张学良负责,基本处于半独立状态;然后被日寇占领了14年,蒋介石在东北没有兵。

第二,林彪的十万军队、二万干部提前一步进入东北,东北有苏联撑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联军影响很大。

第三,杜的部队虽有五大主力中的两个,即新一军和新六军,但总兵力已不及林彪。更重要的是,江浙东北,蒋介石统治的中心地区,远在千里之外,中间又被中共华北华东根据地封锁,补充兵力极其困难。发动群众,鼓励群众参军,是中国共产党政治工作的长处。

尽管如此,杜在多年抗战积累的美式装备和军事人才的帮助下,从1945年11月开始,以第13军和第52军,一路切断关隘,连接山海关等辽西全境和抚顺、本溪、辽阳、鞍山、海城、营口等重要城市。

林彪军事生涯中最辉煌的时期

林彪在红军时期指挥最多两万人,突然指挥十几万人,中间休养多年,总结出了“一点两面”、“三三制”、“三猛”的战术原则。最后,他于1947年7月至8月停止撤退,与杜的军队形成对峙。

随后,杜因病到上海治疗,蒋介石派陈诚到东北担任行辕主任,接替杜主管东北军事指挥。

林彪开始大展拳脚,打黄浦教师陈诚进行反击。不久,蒋介石用另一个著名的士兵魏取代了东北司令部。

这时,中国共产党在调动军队方面的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东北野战军副政委罗荣桓于1948年春组建二线兵团,不断向前线输送新兵。东北人民解放军总兵力达到100多万人,其中野战部队70多万人。然而,蒋介石在东北的军队只有50万人,分为长春、沈阳和锦州三个互不相连的地区。

从1948年9月开始,林彪率领东北野战军发动了大规模的辽沈战役。经过一个多月的激战,共歼灭蒋介石人民47万余人,其中包括曾经在印缅战场上行军的王牌精锐新军和新四军。整个东北最终属于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

这也是林彪军事生涯中最辉煌的时期。

辽沈战役中被林彪打败的黄埔将军,没有苏羽淮海战役中的黄埔将军多

但是辽沈战役的战绩与淮海战役不同。淮海战役不仅歼灭了包括第五军、万达第二主力第十八军在内的黄埔系精锐部队55万余人,而且打败的黄埔将领比辽沈战场还多。这些黄埔将军大多有四个以上的时期,辽沈战场上很多黄埔将军都有五个甚至七个时期。

在淮海战场上被打败的黄浦将领有:刘智、杜、、孙、邱清泉、高积仁、熊、、、、、、齐汉谦、于兆龙、胡长卿、唐云山、陈世章、刘镇祥、周之道、黄维、胡琏、肖瑞、阎道山

在辽沈战场上被击败的黄埔系将领有陈诚、杜、郑洞国、李弘、罗友伦、廖耀湘、潘玉坤、龙天武、、郑廷琦、刘、范、盛家兴、刘、沈祥奎、阙等十六人。

辽沈战役后,林彪指挥毛泽东率军入关,但政治战争多于军事战争,甚至军事战争也因其强大的优势兵力而没有悬念。平金和湖南的国民党将领相继和平起义。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林彪于1955年9月被授予元帅军衔,排名第三,仅次于担任人民解放军总司令、副总司令的朱德、彭。他还先后担任过中央军委副主席和中共中央副主席。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时,他已成为毛泽东指定的唯一副主席,并被写入党章作为接班人。

1971年9月,林彪在与毛泽东决裂的“9·13”事件中神秘去世。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艺术的起源 巴洛克艺术的历史起源下一篇:史可法简介 史可法生平简介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