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喷火坦克 解密诺曼底战役武器:谢尔曼DD坦克 邱吉尔-AVRE 鳄鱼喷火坦克

导语:解密诺曼底战役武器:谢尔曼DD坦克 邱吉尔-AVRE 鳄鱼喷火坦克神奇唐老鸭:谢尔曼DD坦克在迪耶普失利后,盟军很快发现自己在坦克登陆的时机上犯了大错:当时为了让坦克和步兵同时攻上滩头,盟军的坦克登陆舰必须尽量靠近海滩再让

解密诺曼底战役武器:谢尔曼DD坦克 邱吉尔-AVRE 鳄鱼喷火坦克

神奇唐老鸭:谢尔曼DD坦克

在迪耶普失利后,盟军很快发现自己在坦克登陆的时机上犯了大错:当时为了让坦克和步兵同时攻上滩头,盟军的坦克登陆舰必须尽量靠近海滩再让车辆出舱。但这样一艘排水量达到200吨、内部存有9辆坦克的舰只无疑会成为敌方炮火的活靶子。在这样近的距离,即便是轻型火炮也能轻易对登陆舰造成沉重打击。而一旦舰只受损,便意味着舰内所有坦克都无法按时出勤作战,白白丧失大量战斗力。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将坦克分别安置在小型登陆艇来解决,但盟军又没有这么多的登陆艇可供调用。最好的办法是登陆舰能在与滩头保持距离的情况下开舱放出坦克,让它们自行泅水登陆。但轻型的水陆两用坦克防御能力太差,无法抵御反坦克炮的攻击,防御力较好的中型坦克又都过重——如当时英军装备的各型美制谢尔曼坦克战斗全重均有30吨左右,国产的邱吉尔坦克更是重达38吨,一旦入水便会像秤砣一样沉底。

于是霍巴特将目光投向了发明家尼古拉斯•斯特劳斯勒研制的“双重推进”设备。斯特劳斯勒生于匈牙利,在1933年取得英国国籍之前就曾设计过多种折叠式浮渡装置。DD设备的设计目的是为包括坦克在内的大型车辆提供浮渡能力,其主要构造为严密安装在坦克上部车体四周的折叠式帆布防水幕,防水幕整体升起时可为坦克提供浮力和密封防水保障,此时坦克即便整体处在水线下亦不会下沉或进水。除此以外,DD设备还提供一套由坦克发动机直接驱动的螺旋桨推进装置,可让坦克在水中匀速行驶。

加装DD设备的郡守空降坦克,帆布防水幕已经完全升起。 

1941年6月,英军在布伦特水库对一辆加装了DD设备的郡守空降坦克进行了测试,结果大获成功,DD设备也最终于1942年6月定型。起初,英军选择了战斗全重18吨的范伦泰步兵坦克作为DD设备的主要载体,共有650辆范伦泰III型及VIII型被改造成了范伦泰DD坦克。但霍巴特认为这种老坦克已经过时,决定以较新的美制谢尔曼系列坦克作为新的DD设备载体。

在斯托克斯湾集训的范伦泰DD坦克群,可以看到折叠收起的防水幕和车尾的单螺旋桨。

为谢尔曼坦克安装DD设备时,需要先在车体前后部及翼子板两侧焊上厚度4.76毫米的钢架,随后再套上浸过橡胶液的折叠式帆布防水幕。乘员只需使用安置在车体首上甲板的两个压缩空气瓶为幕布内侧的36根胶柱充气,便可将防水幕支起——完全支起的谢尔曼DD防水幕高度约为3.96米。防水幕内还备有13根钢制支柱,这样即便胶柱被击穿或漏气也不会导致幕布塌落。谢尔曼DD坦克在水中使用两具直径660毫米的螺旋桨行驶,而螺旋桨则通过一组特制的外置链齿惰轮系统由坦克履带直接带动旋转。不过,鉴于配套谢尔曼坦克的DD设备全部到位需要相当的时间,霍巴特同意先接收旧式的范伦泰DD坦克供部队熟悉设备和作训之需。范伦泰DD坦克从1943年7月起开始交付第79装甲师,并立即在霍巴特的要求下开始登陆作训。至1943年末,该师的DD坦克部队在技战术方面已经非常成熟,同时霍巴特手里也有了足够的谢尔曼DD坦克,配属在第27装甲旅和加纳准将的第4装甲旅中,剩余的DD坦克还可武装2个加拿大装甲团,这也是他在未来登陆战中最寄予厚望的特种装置。

谢尔曼DD坦克,帆布防水幕已经完全升起,可以看到车尾的一对螺旋桨。

将防水幕折叠收起的谢尔曼DD坦克,在这个状态下,火炮射击完全不受影响。

1944年1月27日,第79装甲师的谢尔曼DD坦克向艾森豪威尔将军作了汇报演示,后者立即要求英方与美国陆军共享这一技术成果,并且训练和武装3个装备谢尔曼DD坦克的美军坦克营。霍巴特迅速作出反应,一名携有全套DD设备图纸的英方专家于次日登机紧急飞赴美国。六个星期之后,第一批美国本土制造的100辆谢尔曼DD坦克便被运抵英国利物浦。美军的DD设备主要以安装大陆R975型汽油发动机的M4和M4A1坦克为载体,而英军的DD设备则主要以安装通用汽车6046型柴油发动机组的谢尔曼III型和安装克莱斯勒A57型汽油发动机组的谢尔曼V型坦克为载体。至于第79装甲师的范伦泰DD坦克,它们仅被用作训练乘员,并没有参加过实战。

或许是“双重推进”这个全称太过拗口而且乏味,乘用谢尔曼DD坦克的盟军官兵有时也亲切地称它为“唐老鸭”。

定点清除者:邱吉尔-鳄鱼喷火坦克

对迪耶普突袭战的分析显示,盟军事先对德军火力点的密集程度估计不足,尽管配备了用于清除火力点的喷火坦克,但数量太少加上全部损失在滩头,没有起到足够的压制作用。参加迪耶普战斗的3辆邱吉尔-欧克喷火坦克是英国军事油料部为了应付这次登陆战,而在1942年8月仓促改造而成的应急装备。它以邱吉尔II型步兵坦克为基础,在车体前部翼子板内侧安装了一具罗恩森式步兵火焰喷射器,坦克在作战时需要曳引油料拖车,火焰最远射程只有45米。

采用线状无烟火药击发法的范伦泰喷火坦克样车。

采用高压氮气辅助喷火的范伦泰喷火坦克样车。

在霍巴特看来,这样临时抱佛脚的设计根本不堪使用。相较之下,反倒是军事油料部在1941年用2辆范伦泰步兵坦克改制的喷火坦克更有文章可做。其中第一辆样车在车体右前部增设了一个喷火塔,使用线状无烟火药击发;第二辆的喷火塔位置相同,但使用高压氮气辅助喷火。1942年进行的测试证明后者性能更为优异,霍巴特决定以这辆样车为蓝本设计一种能够快速有效压制火力点的新式喷火坦克。这种被称作邱吉尔-鳄鱼的喷火坦克于1943年设计定型,它以邱吉尔VII型步兵坦克为基础——这个型号不但装备了75毫米火炮,还将装甲最厚处由旧型的102毫米提升到了152毫米。邱吉尔-鳄鱼在作战时需曳引一台重达6.5吨的二轮装甲燃料拖车,燃料从连接部通过车底的导管被引入设于车体前部原航向机枪位置的火焰喷射器。火焰喷射器设有电击发装置,在5个高压氮气泵的助威下,其火焰最远射程可达108米。

曳引着油料拖车的邱吉尔-鳄鱼喷火坦克。

正在进行喷火训练的邱吉尔-鳄鱼。

邱吉尔-鳄鱼的油料拖车储油1820升,若每次喷火持续1秒,则最多可喷射80次。为了保证喷火距离够远,乘员在作战前必须为氮气泵增压,一旦气泵内的气压过低,则会导致无法喷火。考虑到敌军会尽全力攻击燃料拖车,邱吉尔-鳄鱼还在车内设有应急保全装置,一旦拖车被击中,可通过车内操作迅速将其切离抛弃。即便火焰喷射器燃料用尽,坦克还可用炮塔上的75毫米火炮继续作战。

1943年,英军发出了第一批250辆邱吉尔-鳄鱼喷火坦克的订单,配属在第79装甲师麾下奈特准将的第31装甲旅中。至欧洲战场胜利为止,其产量达800辆之多。

战场多面手:邱吉尔-皇家工兵装甲突击车

迪耶普突袭战中成功脱离滩头的盟军坦克在海堤和市区入口反坦克工事前一筹莫展的窘境也引起了英军的注意。由于缺乏有效的爆破手段,原本用于支援步兵突击的坦克反倒要依靠工兵以血肉之躯顶着德军炮火清除障碍,简直是本末倒置。在未来的大规模登陆作战中,必须让工兵拥有专用的装甲爆破车辆,使他们能够抵御敌军火力并有效完成突破使命。为此,加拿大皇家工兵部队的J.J.多诺万中尉在迪耶普突袭之后立即着手以现役坦克为基础打造这种工兵突击车。多诺万先是考虑了加拿大制造的“牡羊”巡洋坦克和美制谢尔曼坦克,但最后还是选择了英制邱吉尔坦克——相比前两种车辆,邱吉尔坦克的内部容积更大,车体两侧也设有出入舱门,便于工兵在作战时靠近目标敷设炸药。

邱吉尔-AVRE原型车,注意粗大的臼炮。

1943年2月25日,加拿大工兵部队在英国萨里郡的汉克雷公有地展示了自己的改造成果:他们将一辆邱吉尔坦克内部弹舱全部拆除,腾出了供工兵栖身和存储设备的空间;这辆坦克随即开到一堵水泥墙边,工兵从车内向外推开舱门,在舱门装甲的掩护下将一组高爆炸药贴在了墙上,最后安全退回了坦克内。而这样一次敷设的炸药足以炸开一个可供中型坦克通过的缺口。

此外,英军中校斯图亚特•布莱克还为这种新式车辆开发了独特的专用武备。多年前,他曾为英国本土民兵部队研制了一种290毫米超口径弹臼炮,这种结构简单易于搬运和使用的臼炮既可用于反坦克作战也能用来压制步兵。为了将它改造为适配坦克的武备,布莱克先在一辆盟约者巡洋坦克的2磅炮架上进行了测试,事实证明此类改造是可行的。于是,布莱克要求对邱吉尔III型及IV型坦克炮塔上的6磅炮架实施改造,再装上自己的臼炮,邱吉尔-皇家工兵装甲突击车就此横空出世。

几名英国本土民兵正在操作布莱克中校设计的290毫米臼炮,英军宣传照片,摄于1941年5月。

英皇家工兵第5突击旅的邱吉尔-AVRE乘员正在擦拭290毫米臼炮的防盾,身边放着一枚40磅高爆弹。英军宣传照片,摄于1944年4月29日。

两名邱吉尔-AVRE乘员正在展示一枚有“飞天垃圾桶”美称的40磅高爆弹。

邱吉尔-AVRE使用的290毫米臼炮为前装式,以炮身底部的强力弹簧击发俗称“威德将军的飞天垃圾桶”的40磅高爆弹,其有效距离为73米,不仅对混凝土工事和碉堡具有毁灭性效果,还可用来诱爆地雷;每次发射之后,乘员需拉开机电员坐席上方的滑门,从炮口装填炮弹。在汉克雷公有地的展示中,邱吉尔-AVRE样车搭载的290毫米臼炮使用空爆模式的炮弹在一片雷区中清理出正面宽度8.5米的突破口,随后又以12发连射不断轰击一堵厚达1.8米的混凝土墙,炸出了一个可供自己通过的缺口。

霍巴特对这项成果褒奖有加,要求从1944年初开始批量制造邱吉尔-AVRE。在诺曼底登陆之前,共有180辆邱吉尔III型及IV型坦克被改造为邱吉尔-AVRE,不过由于臼炮供应跟不上,部分车辆仍使用原本的6磅火炮。它们被配属在沃特金森准将指挥的皇家工兵第1突击旅中。

作为专用工兵车辆,邱吉尔-AVRE车体设有多种标准化挂点,因此也发展出相当多彩的增能变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增设粗柴捆:先围绕3至4根水管,用长约4米的细灌木围成一个直径2.4米的柴捆,将它固定在车体前部或后部上方。在遇到反坦克壕或较大的弹坑时,乘员可将柴捆卸下投入,以便车辆和步兵通行。

一辆在车体前部运载着粗柴捆的邱吉尔-AVRE。

邱吉尔-SBG AVRE:加拿大工兵于1943年研制了一种小型突击箱梁桥,全长10.4米,可以安置在工兵突击车车体前部。在遇到较宽的壕沟时,乘员可利用车体后部的手摇绞盘将箱梁桥放下并架设好。

一辆邱吉尔-ABG AVRE和一辆普通的邱吉尔-AVRE正在参加作训。

增设铺路毯装置:在迪耶普突袭战中,临时为邱吉尔III型坦克加装的铺路毯线轴起到了一定作用。这个设计被邱吉尔-AVRE继承,新的铺路毯敷设线轴主要有3种:使用双线轴、固定式悬臂和末端配重铺路毯的试验型;使用单线轴和可动式悬臂的I型;使用单线轴和固定式悬臂的II型。

这辆邱吉尔-AVRE安装了使用单线轴和可动式悬臂的I型铺路毯装置。

增设排雷锄:为了在行进中执行排雷任务,英军于1943至1944年试制了多种适配邱吉尔-AVRE的排雷锄,这种设备可以在车辆推进时将前进道路上埋设的反坦克及反步兵地雷掘起推向两旁,再由工兵回收处理。在较为成功的杰氏锄、农夫锄和公牛角锄中,只有最后一种被用于实战。

安装公牛角排雷锄的邱吉尔-AVRE,注意它并没有安装290毫米臼炮。

机动倍力桥:倍力桥是英国战争部的文职人员唐纳德•倍力设计的一种简易桥梁,运用预先排列设计好的钢制桁架供前线部队临时架桥。第79装甲师对其进行了改良,制成了一种拥有单履带式悬挂装置的机动倍力桥,它长达115米,可由2辆邱吉尔-AVRE采用前拉后推的方式运送。

一辆邱吉尔-AVRE正在推送一座机动倍力桥。

正在列队行进的邱吉尔-ARK。

迪耶普突袭的失利也显示,除了能够炸毁海堤工事的工兵车辆外,盟军亦需在登陆后迅速将机械化部队送上海堤。1943年末,第79装甲师在拆除了炮塔的邱吉尔坦克车体前后翼子板两端各安装了一组可通过铰链收放的简易金属吊桥,车体顶部也增设了木制滑轨。在遇到海堤阻碍时,车辆可将前部吊桥搭上海堤,后部吊桥放置在地面形成斜梯,其他车辆和士兵便可从它的身上通行,进抵海堤另一侧;它还可以将车体驶入反坦克壕中,再放下两侧的吊桥供车辆通行,如果壕沟太深,还可多辆合作,以叠罗汉的方式填出一条通途。这种车辆被称作邱吉尔-装甲斜桥运载车。

1944年2月,样车通过了验收,之后陆续有50辆原本计划用作CDL设备载体的邱吉尔II型及IV型坦克被改造成了邱吉尔-ARK。

横行无阻:谢尔曼-螃蟹扫雷坦克

早在迪耶普突袭战之前,南非军官亚伯拉罕•德图瓦上尉便设计出一种别出心裁的车载连枷式扫雷装置。连枷是一种顶端坠有沉重球体的金属链条,原本是用于打谷脱粒的农具。德图瓦的设计理念是在坦克车体上挂装一套悬臂系统,在其间安置一个焊有若干根配重链条的辊轮,用辅助发动机带动辊轮高速旋转,利用飞舞的链条连续重击地面来引爆埋藏的地雷。1941年,德图瓦被召往英国继续进行此项研究,他的同僚诺曼•贝里上尉则在利比亚着手进行类似的研发工作。

北非战场的玛蒂尔达-蝎子扫雷坦克,扫雷装置操作员必须挤在车体右侧狭小的机舱内工作。

1942年夏末,德图瓦的设计获得英军首肯并立即在位于埃及的兵工厂内对一批已经过时的玛蒂尔达II型步兵坦克进行了试验性改装。这种被称作“玛蒂尔达-蝎子”的扫雷坦克在车体两侧增设了向前方延伸的悬臂,车体右侧则增设一具福特V8辅助发动机——它在出力105马力时,可带动辊轮以100转/分的转速运转,利用辊轮上焊接的24根链条来扫雷。扫雷装置的操作员和辅助发动机一起被塞在车体右侧的盒型装甲机舱内,不仅非常危险,工作环境也极为恶劣。1942年10月,配属于英第42及第44皇家坦克团的24辆玛蒂尔达-蝎子扫雷坦克参加了第二次阿拉曼会战,尽管扫雷行动的效果并不理想,但还是积攒了宝贵的技战术经验。

1943年,英军将蝎子扫雷装置安装在英制范伦泰步兵坦克和美制格兰特、谢尔曼坦克上进行了测试,证明这套装置并不能满足突破大西洋壁垒的需求。根据霍巴特将军的指示,一种更为简易、高效的“螃蟹”扫雷装置迅速问世,并被安装在谢尔曼V型坦克上。

安装了螃蟹I型扫雷装置的谢尔曼坦克。

螃蟹扫雷装置通过一组悬臂挂装在坦克车体前部,在缩短了坦克传动轴之后,可由坦克发动机通过设置在车体右侧的万向轴直接驱动悬臂间的辊轮,而不需额外增设辅助发动机。在执行扫雷任务时,螃蟹装置的辊轮与地面平行,坦克发动机出力则稳定在285马力,带动辊轮以142转/分的转速运转,利用辊轮上的43根链条全力锤击地面扫雷,同时整车以2公里/小时的慢速推进;辊轮两端还设有锯轮,可用于切割铁丝网。在行军时则用车体两侧的液压活塞将装置整体升起锁定,以免磕碰。在遭遇敌军时,坦克可以使用炮塔上的75毫米火炮实施攻击,但由于扫雷装置遮蔽了部分射界,因此坦克火炮只能打击10点钟至20点钟方向范围内的目标。

在崎岖地形扫雷时,螃蟹装置的辊轮时常会磕碰地面。为解决这一问题,技术人员在悬臂后端增设了配重,因此无论坦克如何俯仰,辊轮都可保持距地1.3米。这种改型被称作螃蟹II型,而旧型号则称作螃蟹I型。尽管霍巴特将军本人并不看好螃蟹装置的能效,但第79装甲师还是在诺曼底登陆之前验收了谢尔曼-螃蟹扫雷坦克,其中绝大部分都被配属到邓肯准将的第30装甲旅。作为辅助力量,霍巴特还征调了一些卡特彼勒公司生产的D7型装甲推土机和使用半人马巡洋坦克底盘改装的临时推土机,配合“螃蟹”们作战。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sabina 艾媞博柯娃·莎宾娜颜值崩坏下一篇:日本人性交 日本年轻男女的性文件传统 日本人为何崇尚“开放式”性爱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