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华雄是谁杀的 揭秘华雄是谁杀的

导语:揭秘华雄是谁杀的华雄是谁杀的?在明朝罗贯中所着历史改编小说《三国演义》中,董卓帐下的大将华雄是被刘备的二弟关羽斩杀的。但在陈寿所着的史料《三国志》以及其他史料里,华雄是被当时的乌程候孙坚所杀。那么到底华雄是谁杀的呢?电视剧

揭秘华雄是谁杀的

华雄是谁杀的?在明朝罗贯中所着历史改编小说《三国演义》中,董卓帐下的大将华雄是被刘备的二弟关羽斩杀的。但在陈寿所着的史料《三国志》以及其他史料里,华雄是被当时的乌程候孙坚所杀。那么到底华雄是谁杀的呢?

电视剧《三国演义》华雄剧照

其实罗贯中所写的《三国演义》只是一本基于历史进行改编的小说而已,里面有非常多的艺术加工。包括“温酒斩华雄”的故事也只是为了衬托关二爷的英雄善战,为其形象增添几分传说色彩。事实上,当时的华雄本事应该说是很高的,他和吕布是同样等级的将领,并且当着众人面也曾跟董卓说过“他吕布能做的,我也都能做”之类的话,可见其武艺也是十分高强的。而在《三国演义》中,“三英战吕布”也只能打个平手,但是关羽却能“温酒斩华雄”,这武艺等级起伏得也太大了。

不过小说毕竟是小说,在历史中华雄是谁杀的呢?其实是孙坚。当时孙坚和曹操、袁术等人联合讨伐董卓,并且受到了董卓军中徐荣的攻击,孙坚带着亲信突破重围去逃亡。在路上,孙坚又收集了一些失散的士卒,尽管董卓随后派了胡轸、吕布、华雄三大将来追击,但孙坚边打边跑也能勉强抗衡。

然而主帅胡轸和吕布向来不合,吕布甚至还在行军途中不断地扰乱军心,这也使得孙坚找到了机会反戈一击,冲散了董卓军,从逃亡者转而成为追逐者,并在追逐途中追上了董卓的大将华雄,被其枭首。

孙坚斩华雄的故事介绍

董卓在洛阳鱼肉百姓,使百姓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为了推翻他的统治,各路诸侯招兵买马,准备一举攻破洛阳,击杀董卓。但是各个诸侯都畏惧董卓西凉军的强势,都不敢擅自行动,只不过是互相喊着要讨伐董卓,相互观望,谁也没有出动一个兵。

范雨林版孙坚

唯独只有孙坚率领一批人吗,从长沙出发,一路北上,先是攻取荆州,之后再攻克南阳,浩浩荡荡地在鲁阳跟袁术会师。

在公元190年的冬天,董卓听说有一路兵马特别骁勇善战,正直逼洛阳,于是就派遣胡轸去镇守洛阳,让其抵挡住孙坚的攻势。此时,孙坚正在军营中犒赏三军,眼看胡轸率兵都要攻打过来,孙坚依旧开怀大饮,表面上丝毫没把他放在眼里,但是暗地里在偷偷调动兵马。胡轸的部将都有点畏惧孙坚的勇猛,都不敢上前攻打,只好快马加鞭请胡轸下指示。

等到胡轸到来之后,孙坚的兵马早已整顿完毕,一副严阵以待的阵势,这样的阵势吓到了胡轸,让他也根本不敢轻动,竟下令撤退。

由于之前胡轸曾上过孙坚的当,胡轸在出兵前就曾说过,谁敢不服从就杀一儆百。而身为副将的吕布,他肯定对此不满,认为董卓怎么可以让他做副将,心生怨恨,看见胡轸这么狂妄,就想给他故意捣乱。

半夜的时候,孙坚的大军到来,而吕布还令人四处散播谣言,使士兵们根本无力抵抗,片刻间就溃不成军。于是,孙坚破入敌营之后,不巧遇到了华雄,就拍马上前追赶,华雄心生恐惧,立马逃跑。但是他抵挡不住孙坚的几次攻势,数回合间就被斩于马下。这就是孙坚斩华雄的故事。

揭秘历史上斩华雄的是谁

针对东汉末年的历史,官方上的记载的话,那就是《三国志》,而到了明初出现了小说,罗贯中曾写了演义小说《三国演义》,其中对很多原有的故事情节有所修改,有人评价这部小说是“七分真实,三分虚假”。可见,为了丰富小说里的人物形象,是可以虚假原有的历史情节。对于华雄是被何人斩杀这个问题,两者都有所区别,而历史上的华雄到底是被谁斩杀呢?那我们就得依照《三国志》的论述。

温酒斩华雄

在《三国演义》当中,关于华雄的故事有很多跟原有的历史相差甚大,是作者再次创造的产物。书中提到华雄身高9尺,其身材魁梧,可谓是一员猛将。在小说的第五回,华雄率军攻打十八路诸侯联军,成功偷袭了孙坚的部队,并斩杀了其部将祖茂。后来,诸侯还派遣了两员大将,都被华雄所砍杀,正当诸侯手足无措的时候,一个名不经传的人出场,那就是关羽,这也是关羽的首次登场,为了烘托他的人物形象,在温酒之余,就将华雄斩杀。

很明显,这段描述只是符合小说的叙述描写,而作为真正的历史,不可能是这样的。第一,刘备当时还没依附于公孙瓒,那么关羽等人怎么可能会前往洛阳,这时候,他们应该还身处于下邳。第二,当时各路诸侯都畏惧董卓的西凉军,唯独只有孙坚的兵马越战越勇,敢于首先面对董卓的攻击,孙坚是在阳人战役中,大败董卓军,并斩杀其部将华雄。第三,史书上并没有多少对华雄武功的描述,到了小说中,为了衬托出关羽的武功高强,只好赋予他不错的武功,这些都只不过虚构的情节罢了。

综上所述,历史上斩杀华雄的人,那就是孙坚。

华雄是什么人

曾有人问过这样一个问题,华雄是谁?这个问题很简单,只要是看过《三国演义》或者是看过《三国志》的人肯定都知晓,华雄是一名武将,并且他的主子就是暴虐和淫乱的董卓。

《三国志》华雄形象

关于华雄的出生时间不详,而去世时间就是公元191年。此人在董卓帐下担任都督一职,是一名猛将,但是在各路诸侯联合攻打董卓的时候,孙坚还只不是长沙太守,但他骁勇善战,成为第一个大破董卓军的人,而华雄就在此次战役中被斩杀。而到了演义小说《三国演义》之中,就对这段情节有所改变,改成被关羽所杀。

关于华雄的名字后人也有所争议,在《三国志》中,他的名字写成华雄,而在《广韵》里的记载,认为应该是都尉叶雄。针对这个名字,也有很多对此附和,赵幼文在《通志》中曾记载过,他是支持这种说法,而在《资治通鉴音注》中也写出“都尉叶雄”。而到了现在,教授吴金华有了自己的看法,他觉得是因为深受元朝以来小说的影响,才会在宋朝以后,把“叶雄”都改叫成“华雄”。因此,我们现在称他为华雄的话,这都是错误的叫法,是脱离于历史人物,虚造出来的一个人名。

而华雄为什么会被后人所知晓呢?他只不过是董卓帐下的一名武将,武功在那个社会也不算用猛,在小说中出场次数也不多,却被人知晓,那是因为“温酒斩华雄”这个典故,使华雄有所名气。

三国华雄怎么死的

华雄东汉末年的名将,他是董卓手下的武将,官拜都督,出生年月不详,死于公元191年,是在董卓军和孙坚军的大战中被孙坚所斩杀。而在罗贯中的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华雄是被刘备的二弟关云长所杀,并且流传下了关二爷关于“温酒斩华雄”的美谈。

电视剧《三国演义》华雄剧照

那么在真实的历史中,华雄怎么死的呢?根据陈寿所着《三国志》所记载,华雄是被当时的长沙太守孙坚杀死的。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改动了其中的情节,为了突出关羽的勇猛善战,而设计了其“温酒斩华雄”的情节,但是根据史料上记载,当时的刘备军马是没有到达幽州的,所以关羽更不会在洛阳外围斩杀董卓军中的大将华雄了。

那么董卓的军中大将华雄怎么死的呢?他是死于孙坚军队的追击。在关东州郡纷纷起兵讨伐董卓之后,孙坚也不落人后,一直到鲁阳和袁术的军队会了师。但是关东州郡的军队都害怕董卓军的威名,也怕董卓军中吕布、华雄等猛将的威势,所以基本上都是按兵不动,整日在帐中饮酒作乐。

但是孙坚在受到董卓军徐荣的进攻之后率领几名亲信逃出了包围圈,之后沿路不断收集散兵游勇,此时董卓派出了自己的三名大将去追击孙坚,他们是吕布、胡轸和华雄。但是吕布和胡轸向来不合,吕布为了给胡轸捣乱,使得军中士卒人心散乱,孙坚趁机反过来追击董卓军。在追击途中便把华雄给斩杀了。

关羽斩华雄的故事介绍

曹操招兵买马,联合各路兵马准备攻打董卓,他们一起在帐中商讨对策。忽然,有一个探子来报:“敌将华雄率领铁骑已经出城门,在寨前宣战。”袁绍说:“谁敢过去一战。”只见在袁术的背后,出来一个名叫俞涉的人,说:“小的愿意前往。”袁绍很开心,便让俞涉上马前去一战。没过多久,探子就来报:“俞涉跟华雄交战没过3回合,就被斩于马下。”众人表示大惊。之后,潘凤手持大斧上马出站,片刻间,飞马来报:“潘凤也被斩于马下。”

武力高超之关羽

众人都改变了脸色,袁绍说:“倘若我帐下颜良、文丑中有一个人在这个地方,必将斩华雄人头。”他的话刚说完,只见在玄德的背后一人,此人相貌不凡,身长九尺有余,这人就是关羽,他高声叫道:“末将愿意前往,砍下华雄的脑袋替大人们压惊。”自大的袁绍不开心了,认为关羽身份低微,只不过是一个马弓手而已,就生气道:“我们十八路诸侯手下众多,怎么可能没一个可以制服华雄的人,何须你一个马弓手出马,这不是让华雄笑话我们吗。”关羽大笑道:“倘若我杀不了华雄,我就将自己的脑袋砍下来。”

机智的曹操听了,对其十分地欣赏,说:“将军先喝下此杯,然后再去杀敌。”关羽先是接了这杯热酒,直接放在桌子上,说:“等我杀了此贼,一会就来喝酒。”说完,他就提着大刀上马。

没过一会儿,关羽就提着华雄的脑袋进营帐,曹操立马将刚才那杯酒递上来,却发现这杯酒还是温的。于是,就有了“温酒斩华雄”的典故。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唐僧是什么 西游记中唐僧是什么转世下一篇:大化改新 大化改新发生的背景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