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天净沙秋赏析 天净沙秋白朴赏析

导语:天净沙秋白朴赏析白朴一生诗歌作品很多,《天净沙》就是白朴的代表作之一。《天净沙》一共有四篇作品,包括春夏秋冬四篇,通过短句的描写刻画,突出了四个时节的自然景观,也道出了诗人在四个时段的不同感触。白朴的诗歌作品深受后人的喜爱

天净沙秋白朴赏析

白朴一生诗歌作品很多,《天净沙》就是白朴的代表作之一。《天净沙》一共有四篇作品,包括春夏秋冬四篇,通过短句的描写刻画,突出了四个时节的自然景观,也道出了诗人在四个时段的不同感触。白朴的诗歌作品深受后人的喜爱,至今仍被广泛流传。

白朴作品欣赏

《天净沙春》的内容是: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天净沙夏》的诗歌内容是: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绿树阴垂画檐。纱厨藤簟,玉人罗扇轻缣。

《天净沙秋》的内容是: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天净沙冬》全诗的内容是:一声画角谯门,半庭新月黄昏,雪里山前水滨。竹篱茅舍,淡烟衰草孤村。

在诗歌《天净沙》中,白朴用了很多意象拼凑出了四幅不同的季节景观,在《天净沙春》中,诗人用春山、暖日、和风等意象勾勒出了一幅春天万物复苏,阳光普照大地的场景,在庭院之中柳树新生了枝桠,随风飘荡,亭亭袅袅煞是好看。在其余三篇作品中,白朴都已日常所见的景观为切入点,由近及远或者由远及近,描绘出日常生活中的情景,在这些情景之下,又进一步流露出作者的感情,或者高兴,或者乐观,又或热爱生活,喜爱大自然之情。而这些诗歌作品都是白朴行走大自然的所见所闻所感。

元代杂剧作家白朴简介

白朴生于1226年,卒于1306年,是元代着名的诗人和元曲家,因为在元曲杂剧上的突出贡献,后人又将他称为元曲四大家之一,白朴的作品极大地丰富了戏曲种类,而白朴也在中国元杂剧历史长河中,占有一席突出的位置。代表作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董秀英花月东墙记》、《天净沙》等等。

白朴画像

白朴出生在一个官僚家庭,父亲白华是金朝的一位官员,并且和元好问家是很好的世交关系。

白朴出生不久,南京已经被蒙古军所包围,白朴的父亲白华是金朝的一位重臣,每天为国家的存亡而四处奔走,根本无暇顾及白朴母子。后来,蒙古军决定炮轰汴梁城,白华和皇上渡河而走,不得已把妻儿留在汴京,蒙古军攻入城后,抢劫了很多东西,在这次战争中,白朴母子走失了。幸亏元好问将白朴姐弟解救出来,将白朴姐弟带入他家抚养。

元好问对待白朴姐弟视如己出,在生活方面处处照顾两姐弟。白朴自幼聪明好学,在元好问的熏陶之下,白朴在文学方面也有不俗的成绩。

后来,白朴的父亲白华投奔了元朝。恰逢白华在真定,元好问听说后,将白朴姐弟带去归还白华,白华十分感激,后来白朴还作诗一首感谢元好问的收留养育之恩。

政治稳定后,白朴和父亲也安定下来,白朴听从父亲的指导,安心做学问。而白朴在诗歌等方面的造诣越来越高,期间有人提拔他做官但是白朴都谢绝。

白朴一生最恨蒙古军的恶行,于是他决定一辈子都不入世,在游览大好河山中,白朴的感触越深,利于他的创作灵感。

白朴的元曲抒发什么情感

白朴是元代着名元曲四大家之一,在元曲发展历史上,白朴的作品占有很大一席地位。元曲包含两部分,一是元杂剧,而是元代散曲。白朴在这两方面都有经典的代表作品,《墙头马上》、《梧桐雨》都是白朴的杂剧代表作品,《天净沙》、《水调歌头》则是白朴的散曲代表作。

白朴作品欣赏

白朴的元曲在历史上享有很高的盛名,以《墙头马上》为例,这部杂剧是白朴根据前人的作品改编而来,白朴丰富了故事情节,设置了跌宕起伏的故事矛盾,通过讲述李千金和裴少俊的爱情历程,给观众展示了一位个性丰满、敢爱敢恨的女性形象,在当时,白朴对李千金的个性设置,无疑具有最大的亮点,正是通过李千金的言语和行为,宣告了她积极追求爱情,不为封建礼教所束缚的人性解放宣扬,在谱写爱情赞歌同时,鼓励世人勇敢突破封建思想。

除此之外,白朴的散曲也有很多代表作,最为突出的就是小令。小令十分简短,数十字就能刻画出出作者的思想观点,比如《天净沙春》,这是白朴经典作品之一,他用了春天大量的意象进行了画面组合,然后由远及近,写出了眼前庭院中的景象,柳树抽出了新条,随风摆荡,显得如此婀娜多姿。而阁楼中的那位妙龄女子想必也是欣赏这般春光美景吧。白朴借景抒情,在这首作品中,抒发了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道出热爱生活之感。

元朝经典剧作墙头马上白朴赏析

白朴作品《墙头马上》是白朴最富盛名的一部作品。它和《拜月亭》、《西厢记》、《倩女离魂》一起被称为“元代四大爱情剧”,后人对他这部作品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后来根据白朴的这篇作品改编成了戏剧,至今依然有很多受众。

墙头马上欣赏

这篇故事讲得是李千金和裴少俊的爱情故事,裴少俊是唐代官员裴尚书的儿子,李千金是一位官宦的女儿。当时,裴尚书命令儿子去洛阳买花,在路途中遇到了李世杰的女儿李千金,这位李千金和裴少俊以隔墙赠诗的方式相识,俩人对彼此都有好感,于是当天晚上,李千金和裴少俊在后花园里私会。二人一见钟情,于是李千金决定和裴少俊去长安生活。李千金居住在裴少俊后院中七年,并且为裴少俊生下一男一女。后来,裴尚书发现后,让裴少俊将李千金休掉。随后,李千金对裴少俊的做法深感心寒,一气之下回到了洛阳。后来,裴尚书知道李千金是官宦的女儿,恰好裴少俊也考中了状元,父子两人前去洛阳给李千金赔礼道歉。李千金对于裴氏父子的行为给予了强烈的谴责,但是看在两个幼小的孩子上,李千金决定和裴少俊和好,并且两人得以完婚。

《墙头马上》是白朴的经典喜剧杂剧作品,他借鉴了白居易《井底引银瓶》中的故事,在白朴的作品里,加入了戏剧冲突和矛盾设置,让作品更加饱满有情节,除此之外,白朴将李千金塑造成了一位不为封建世俗礼教所羁绊的女子,在她身上有着强烈的敢爱、敢恨的美好品质,和裴少俊唯唯诺诺的形象有着强烈对比,除此之外,白朴通过《墙头马上》吟唱出了一首自由主义赞歌。

杂剧梧桐雨白朴鉴赏

《梧桐雨》是白朴的杂剧代表作品之一,这部作品在历史上享有很高的盛名,除此之外,《梧桐雨》也是白朴流传下来为数不多的作品,有很高的鉴赏价值。

白朴作品

白朴所创作的《梧桐雨》是以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为创作主线,他用了不同的视角来刻画出两人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在《梧桐雨》的开篇,讲述了李隆基生活在太平年间,当时国家没有战时,他的帝王生活也十分安逸平淡。李隆基派遣安禄山镇守边境,为了嘉奖他给他官爵晋升。在《梧桐雨》的第二部分,讲述了杨玉环和李隆基在长生殿中的恩爱生活,那时杨玉环出落的格外美丽,她为李隆基一人跳舞,翩翩舞姿让李隆基更加心动不已。故事发展到了第三部分,由此迎来了《梧桐雨》的高潮情节,安禄山之乱,让李隆基毫无应对之力,没有办法之下,他携带杨玉环仓皇逃亡,在马嵬坡时,被逼到走投无路的困境,无奈之下,他下令让杨玉环自缢。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和权力,只能舍弃了心爱的妃子。第四部分便是《梧桐雨》的点睛之处,也是完结篇。此时的李隆基已经禅让了皇位,自己孤寂一人住在西宫中,看着眼前这棵梧桐树,心中有万般苦涩。他想到了昔日的风光岁月,他想到了和杨玉环恩爱的日子,这棵梧桐树成为了他和杨玉环故事的见证者。

李隆基经常在这棵梧桐树下踱步,秋天到了,梧桐叶落了满地,李隆基做了一个梦,在梦中杨玉环和他相见了,并且杨玉环邀请他到长生殿,正精彩时,梦就醒了。外面的雨声打着梧桐叶,发出淅淅沥沥的声音,如同李隆基的寂寥悲凉的心情。

白朴优秀的代表作有哪些

白朴在中国杂剧历史上,具有显着的地位。白朴一生热爱自由,个性洒脱豪放,白朴热衷于四处游览,在行程中,祖国的大好河山都是他创作灵感的来源,从他的作品都可以看出白朴的感情流露。

白朴作品欣赏

白朴的散曲代表作有《天净沙》、《水调歌头》、《水龙吟》等等。《天净沙》一共有四篇作品,包括春夏秋冬四篇,通过短句的描写刻画,突出了四个时节的自然景观,也道出了诗人在四个时段的不同感触。白朴的诗歌作品深受后人的喜爱,至今仍被广泛流传。

白朴代表作之一《天净沙秋》的内容是: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这篇作品只用了二十八个字,描绘了夕阳西下,秋日时节一片寂寥的景象,白朴用了具有代表性的意象以此展示和刻画秋日景观,比如寒鸦、残霞、孤村等,给人一种十分悲伤的基调,随后笔锋一转,即使在秋日也有生机盎然的意象,而红叶就是点睛之景,让人心情转阴为晴。

《梧桐雨》是白朴的杂剧代表作品之一,这部作品在历史上享有很高的盛名,除此之外,《梧桐雨》也是白朴流传下来为数不多的作品,有很高的鉴赏价值。

白朴所创作的《梧桐雨》是以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为创作主线,他用了不同的视角来刻画出两人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白朴借用梧桐这一意象来突出杨玉环和李隆基的爱情悲剧。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塔山阻击战 为什么说塔山阻击战守住不是奇迹下一篇:文艺复兴的实质是什么 文艺复兴实质介绍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