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李龟年是唐朝的 从李龟年的一生,看大唐怎样把一手好牌打的稀烂

导语:一、出生音乐世家,三兄弟名满京都 我叫李龟年,出生于邢州柏仁。我有兄弟二人,自幼学习音律,彭年喜欢舞蹈,我和鹤年喜欢音律,凭借从小的音乐功底,我们略有名声。 《明皇杂录》记载:“唐开元中,乐工李龟年、彭年、鹤年兄弟三人皆有

一、出生音乐世家,三兄弟名满京都

我叫李龟年,出生于邢州柏仁。我有兄弟二人,自幼学习音律,彭年喜欢舞蹈,我和鹤年喜欢音律,凭借从小的音乐功底,我们略有名声。

《明皇杂录》记载:“唐开元中,乐工李龟年、彭年、鹤年兄弟三人皆有才学盛名,彭年善舞,鹤年、龟年能歌”

这时候的音乐,由于别的国家的遣唐使越来越多,音乐的风格也越来越多样化。我的愿望,就是能融合更多的音乐元素,为我所用,创造出新的音乐风格来。

有一次参加岐王府的宴会,在宴会上。我冒昧表演了一段作品,在原本音乐九部的基础上,加上了龟兹乐和鼓乐,一举夺得了岐王的信赖,因此也常常到岐王府去演奏。

“于东都大起第宅。僭侈之制,逾于公候 。宅在东都通远里,中堂制度,甲于都下”

岐王府来饮宴的都是皇亲国戚,出手阔绰,于是我们三兄弟越来越富有,在长安购买了很多房产,气派之豪华,比某些王公贵族的还要好,甚至后来一度成了长安最好的宅院。

三金趣评:这个时代,唐朝经济繁荣,文化鼎盛。周围各个国家都派遣使者驻扎于长安,文化的融合程度达到历史顶峰。就音乐来说,汉朝时期将乐曲分为七部,隋炀帝扩展到九部,到了唐太宗时期,补全至十部,即燕乐伎、清乐伎、西凉伎、天竺伎、高丽伎、龟兹伎、安国伎、疏勒伎、高昌伎、康国伎。

其中以燕乐伎为首,且拥有“景云乐”、“庆善乐”、“破阵乐”、“承天乐”等四部气势磅礴的舞乐,演奏场上均用为开端,后来便把十部伎总称为“燕乐”。而“燕乐”,又是我国戏曲的前身。所以“燕乐”的发展,为我国的戏曲奠定了坚实的音乐基调。

从音乐就可以看出当时唐朝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放眼古今,无一朝代能达到此程度。此时的唐朝风格开放,是世界文化、经济中心。各国都争先来长安学习先进的知识文化和社会制度。说长安是世界第一大城市一点也不为过。

二、入皇室伴君左右,贵妃生日献礼《荔枝香》

完全没想到,我们三兄弟游戏之作,顺手改编的《胃川曲》竟然能得到玄宗陛下的赏识,召见我们,让我来担当宫廷的乐师头领,负责宫廷音乐的排练,实在是受宠若惊。 “尤妙制《渭川》。特承顾遇”

玄宗皇帝真的是很喜爱音乐,每次我排练的音乐他都会携贵妃前来欣赏。有不足之处就会指出。同时,因为身处皇宫,各国的音乐随处可见,我也吸取各国音乐的长处,比如大食音乐的辽阔,新罗音乐的整齐等等,融合到大唐音乐之中。有站着演奏的,有坐着演奏的,相互辉映,相得益彰。有时候也会给各国遣唐使演奏,每次都能得到满堂喝彩。

”太真妃好食荔枝,每岁忠州置急递上进,五日至都。天宝四年夏,荔枝滋甚,比开笼时,香满一室,供奉李龟年撰此曲进之,宣赐甚厚“

转眼,来到了贵妃三十岁生日。玄宗皇帝要求我们作出一首极好的音乐,作为贵妃娘娘的贺礼。我指挥乐队排练了半年之久,终于排练出了一个让人满意的作品。但是我一直想不出好曲名匹配此曲。

晚宴即将开始,绞尽脑汁仍然毫无头绪。突然一股极为香甜的香气围绕在我的鼻尖,原来是玄宗皇帝加急从南方运来的荔枝到了。应了那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看着这不远万里送到,依然香气扑鼻,清新无比的荔枝,我忽然文思泉涌,曲名脱口而出——《荔枝香》。

听到这曲名,陛下和贵妃都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我知道我这个名字是取对了。这一晚,荔枝香围绕鼻尖,《荔枝香》绕梁不觉,相得益彰,君臣共欢。

三金趣评:

唐代宫廷根据乐舞的特点和演奏形式,把它分为“立部伎”和“坐部伎”两大类。立部伎,在堂下站立演奏,擂大鼓;加金钲,舞者多达六十人到兰百八十人,声域宏广,气势磅礴。坐部伎,在堂上坐着演奏,不用鼓钲,舞者大抵三至十二人,金石丝竹、细乐声声,幽雅清新。

在音乐的融合上,我们就能看到唐朝文化氛围的包容。各国在派遣遣唐使来唐朝的同时,也加速了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可谓一举两得。

这时的玄宗李隆基已经没有了刚即位时的雄心壮志,他自认为成就已经达到了唐太宗李世民,开始放纵起来。此时宋景已死,李林甫开始走上政坛。虽然仍有番邦来朝,但恒罗斯一战损失安西都护府,使得大唐两年不能染指西域。最重要的是,这次失败让国内的反叛势力看到了唐王朝的虚弱,蠢蠢欲动。

三、伴诗仙成名曲《清平调》,讽禄山可叹唐皇昏庸

范阳节度使安禄山,近些年频频出入皇宫,与唐皇贵妃相处甚欢,甚至以干儿子自居。但是他在离开唐皇后总是神情倨傲,除了宰相李林甫谁都不放眼里。曾曰:“我对天子亦不恐惧,惟见李相公则悚怀”。如果听到李林甫怪罪他,他就会惶恐说:“阿与,我死也”。

我总觉得他那个憨厚的外表下有着不可告人的阴谋。我也多次在唐皇面前借着唱歌来学安禄山的样子,逗唐皇贵妃开心。甚至在戏里唱出了这句“阿与,我死也”,唐皇总是一笑了之,看来他根本没把这个事放到心上,我第一次为自己只是个歌者而感到悲哀啊。

三金趣评:

对于衰败的唐朝来说,安禄山与李林甫的出现加速了其灭亡的时间。此时的唐王朝,完全没有了唐玄宗李隆基刚即位时候的锐气,朝廷上任人唯亲,朋党严重。军事上重用胡人将领,甚至安禄山一人身兼三镇节度使,这与西汉末年何其相似。西汉末年国内胡人的部队甚至比汉人比例还要高,胡人到达汉朝都城甚至都不用扣关。两个鼎盛王朝犯了同样的错误,可叹历史轮回。

四、避战乱南下江南,见故人诗叹唏嘘

果然没过久,安禄山叛乱。谁也没想到来势如此之快,反叛如此之疾。竟然把玄宗皇帝逼到了川中。而途中的马嵬驿事件,更是让唐皇贵妃阴阳两隔。叛军杀入长安,我趁乱跑出了长安。

见北方实在是战乱纷飞,难以生存,只能南下江南避祸。每次唱起以前宫廷里的歌曲,就怅然若泣。正应了那句”每遇良辰胜赏,为人歌数阕,座中闻之,莫不掩泣罢酒“。

此时故友杜甫也来到了江南,我们在岐王府曾有过一面之缘,现在在异乡的巷子里相遇,站在一条沾满青苔潮湿的石板路上,我与杜甫心里均百感交集,莫名唏嘘啊。详谈许久,杜甫为我挥毫写下了一首诗,名叫:《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看着这首诗,我们仿佛又回到了那个阳光明媚的午后,那个美好的时光,一切,是那么熟悉又陌生。

我们分开以后,我又去了很多地方。每到一地,每次唱曲,都会想起长安的那些愉快的生活,都会想起唐皇贵妃那卓越的风姿,想起长安城的繁华似锦。都过去了,都不见了。现在剩下的,只有战火纷飞,生灵涂炭,大唐啊,就这么一去不复返了。正所谓

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余。

征人去日殷勤嘱,归雁来时数附书

三金趣评:八年的安史之乱,将唐朝彻底拽入了黑暗。以后的唐朝,党朋之争,藩镇割据,官宦专权。一步步将唐朝打落谷底。尽管有宣宗中兴,貌似让唐朝看到了兴盛的希望,但历史告诉我们,那也不过是让唐朝晚几年覆灭罢了。以后的朝代,再也没有哪个朝代能达到唐朝在世界中的地位。封建社会的千年巅峰,就这样划过了世间。

写在最后:

唐代大家李龟年的一生,就是唐玄宗的缩影,也是唐王朝的缩影。唐玄宗李隆基刚即位时,堪称千古一帝。对内推翻了武周的篡权,夺回了李唐正统。任用贤相姚崇、宋景,重视人才选拔,重视农业生产,百姓安居乐业,经济繁荣,史称“开元盛世”。对外重视边疆管理,巩固多民族统一,改革军事制度,融合多民族文化。但是后期唐玄宗荒淫无道,不思进取。对内重用李林甫、杨国忠,政治腐败严重。对外拓张失败,恒罗斯一战丢失西域主动权,让各族看到了唐朝繁华下的虚弱。军事上重用胡人,致使军政一体的节度使大权多数由胡人掌控,为安史之乱埋下了最重要的祸根。从此再无大唐盛世,千年辉煌,一去不返。

文献依据:

《长生殿》

《定命录》

《旧唐书》

《明皇杂录》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施琅将军墓 施琅大将军:收复台湾使大陆台湾重归统一下一篇:和珅是哪个朝代 柳宗元是哪个朝代的 柳宗元世称什么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