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元朝都城遗址 元朝有首都吗历史多久了

导语:元朝都城遗址是元朝的首都,历史已有几百年。元朝建立于1271年,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族统一的大一统王朝,其都城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遗址之一。

目录导航:

  1. 元朝都城遗址
  2. 元朝时的首都是现在哪座城市
  3. 古代元朝的京城长什么样
  4. 元建立和灭亡时间
  5. 元大都旧址
元朝都城遗址

1、元大都遗址,中国元代的都城遗址,又名汗八里城 ,位于北京市旧城的内域及其以北地区。是元世祖至元四年(1267)以金代大宁宫(今北海琼华岛)为中心创建的,主要工程完成于元世祖时期。

2、大都城是元代的都城,包括今北京市旧城的内城及其以北部分,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都市。它始建于元至元四年(1267年),至元十三年(1276年)基本完工。

3、大都城平面呈长方形,城墙全部夯筑而成,四面辟有城门11座,由外城、皇城和宫城组成。全城南北长7600米,东西长6700米,总面积约50多平方公里。

元朝有三个都城,一个叫“元上都”,一个叫“元中都”,一个叫“元大都”,看过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的小伙伴估计会有印象,赵敏就生活在元大都,在修建元大都之前,元朝共有两个都城,一个是最北端的元上都,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的正蓝旗东二十公里闪电河北岸,是内蒙古仅有的“世界文化遗产”,据说当时还有着浓郁的蒙元遗风。

元朝时的首都是现在哪座城市

元朝首都是大都,是目前的北京。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名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统治者为蒙古孛尔只斤氏。从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始为162年,从忽必烈定国号元开始历时98年。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大蒙古国。向后攻灭西辽、西夏、花剌子模、金朝等政权。1260年,忽必烈即汗位,建元“中统”。1271年,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改国号为“大元”,第二年迁都燕京,称大都。1279年,元军在崖山海战取胜,南宋流亡政权灭亡,结束了自唐末以来长期的混乱局面。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随后北伐驱逐元廷攻占北京。伺候元廷退居漠北。史称北元。1402年,元臣鬼力赤篡夺政权建立鞑靼,北元灭亡。

古代元朝的京城长什么样

元朝皇宫的入口---崇天门,相当于清宫的午门,两侧为三出阙,山花向前的屋顶,为宋金时代的遗风。

元朝大明殿相当于清朝的太和殿,但不同的是,大明殿呈工字形布局,殿基高于地面十尺,分三层,每层四周皆绕以雕刻龙凤的白玉石栏,栏下有石鳌头伸出,是排泄雨水的出口,其形制与今北京故宫太和殿相仿。

大明殿后又有柱廊,长二百四十尺,广四十四尺,高五十尺。柱廊北端即后寝宫(又称香阁),东西一百四十尺,深五十尺,高七十尺,俗呼弩头殿。

这种工字形布局,盛行于宋金二代,今天故宫里的文华、武英二殿,仍然是这种布局。

大明殿后面,是延春阁,也是工字形,为皇后所居,规模与大明殿相近。

“延春门在宝云殿后,延春阁之正门也,五间,三门,东西七十七尺,重檐。懿范门在延春左,嘉则门在延春右,皆三间,一门。

延春阁九间,东西一百五十尺,深九十尺,高一百尺,三檐重屋。柱廊七间,广四十五尺,深一百四十尺,高五十尺。寝殿七间,东西夹四间。”

元大都大内在中轴线上于正门崇天门内一前一后建大明殿、延春阁二组宫院,和金中都大内的情况全同,尤其是首创自金宫的在主殿前东西庑上建楼的布局也在大明殿、延春阁前出现,这就证明元大都大内主要部分的布局确实是继承了金的传统。但元宫也和金宫有不同处,金宫前后二组宫院的主建筑的前部都是殿,即大安殿和仁政殿,而元宫的相应部分却是前为大明殿,后为延春合。《禁扁》中说延春合是“大内后宫正殿”,正殿用阁,是前所未有的.很可能是元宫的独创。

元大都,即今天的北京市东城区、西城区和朝阳区西部、北部一带。

中国元代的都城遗址。又名汗八里城 。位于北京市旧城的内域及其以北地区。是元世祖至元四年(1267)以金代大宁宫(今北海琼华岛)为中心创建的,主要工程完成于元世祖时期。元亡后改造为明北京城。

元大都平面呈长方形,面积约50平方千米。城墙为夯土筑造,有城门11座。南城墙在今东西长安街稍南,东西城墙即明清北京内城东西墙,北城墙在今北四环路一带。皇城位于外城南部中央,为扁长方形。城中部有南北纵贯的太液池(今北海、中海)御苑区,西部是兴盛宫、隆福宫、太子宫组成的宫殿群。东部为宫城,大部与今故宫重合而略偏北。宫中前朝大明殿(今故宫后三殿)、后朝延春阁(今景山下),采用宋元时通行的“工”字形台基。元大都的中轴线起自外城的丽正,经纵贯宫城的南北大路,尽于大都城中心的大天寿万宁寺中心阁,与明清北京城的中轴线相同。

在元大都的东北部发现街道遗迹,在南北向主干大街东西两侧,等距离地排列着许多东西向胡同。今北京内城从朝阳门(元齐化门)至东直门(元崇仁门)间排列的22条东西向胡同,就是当时的旧迹。大都城有3个大的市场,即海子北岸至鼓楼一带市场,今西四丁字街一带市场和枢密院角头(今王府井大街至美术馆) 市场。

元大都有两个供水系统:一是由高梁河、海子(范围稍大于今太平湖和什刹前、后海),通惠河构成的漕运水系;一是由金水河、太液池构成的宫苑用水系统。在元大都城址上发现了3处水涵洞遗迹,是向城外泄水的设施。文献记载这样的水涵洞有7个。城内大街两旁有排水渠,是石条砌筑的明渠,通过大街时顶部加盖石条。

元大都是在荒野上平地起建的,建立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都城的规范。它三重城垣、前朝后市、左祖右社,有九经九纬的街道和标准的纵街横巷制的街网布局,成为宋以来城市发展的一个总结,在中国都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元大都在规划中还注意促进商业的发展,并有发达的给排水系统和完善的军事防御、对内监督设施。在当时是世界上有名的大都市。

元建立和灭亡时间

元朝1271年建立,1368年灭亡。

一、建立

1206年,成吉思汗铁木真统一漠北建立大蒙古国后开始对外扩张,先后攻灭西辽、西夏、花剌子模、东夏、金等国。

蒙哥汗去世后,引发了阿里不哥与忽必烈的汗位之争,促使大蒙古国分裂。1260年忽必烈即汗位,建元“中统”。1271年,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改国号为“大元”,次年迁都燕京,称大都。

二、灭亡

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随后北伐驱逐元廷攻占北京。此后元廷退居漠北,史称北元。1402年,元臣鬼力赤篡夺政权建立鞑靼,北元灭亡。

扩展资料:

元朝的前身为大蒙古国,1206年成吉思汗铁木真建国时领有大漠南北与林木中地区(即尼布楚地区),经由历代蒙古诸汗的经营及三次西征后,疆域东起日本海、东海,西抵黑海、地中海地区,北跨西伯利亚,南临波斯湾,建立起横跨亚欧大陆的超级大国。

成吉思汗时期分封东道诸王与西道诸王,东道诸王是铁木真之弟,大多分封于塞北东部与东北地区,从属性较强;西道诸王则是铁木真之子,其中分封长子术赤于咸海、里海、巴尔喀什湖以北的钦察草原,后由拔都建立钦察汗国。

封次子察合台于锡尔河以北的西辽旧地,史称察合台汗国;三子窝阔台分封于乃蛮旧地,后由海都建立窝阔台汗国;塞北、汉地、东北、青藏及新疆东部则由幼子拖雷获得,后由元朝直辖。

一、元朝,公元1721年建立,1368年灭亡共经历了98年。

二、由蒙古族大汗忽必烈建立。取《易经》中“大哉乾元”之意,取国号名字为“大元”。第二年的时候迁都到燕京,称之为大都。后期由于统治腐败,导致了元末农民起义爆发。朱元璋派兵攻占大都,至此元朝灭亡。

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1260年,他的孙子忽必烈即位大汗并建元“中统”,1271年蒙古族元世祖忽必烈建立元朝,国号大元,因此元朝也被称为大元大蒙古国。这一年,忽必烈定都大都(今北京市),所以大都就是元朝的首都。所以元朝的开国皇帝为忽必烈。

1276年元朝攻灭南宋,统一全中国地区,结束自唐朝安史之乱以来500多年的分裂局面。元世祖到元武宗期间是元朝国立鼎盛时期,军事上平定西北。元惠宗晚期,由于怠于政事、滥发纸币导致通货膨胀、为了治理泛滥的黄河又加重徭役,最后导致1351年爆发元末民变。

至此,朱元璋在击败陈友谅等其它南方起义军和南方大元势力后,于1367年开始北伐。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后,派徐达、常遇春等人攻克通州,元惠宗于七月二十八日,仓惶北逃,徐达率军攻陷元朝的首都元大都,元作为一个全国性质的统治结束,共历经九十八年。

从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到1368年元朝灭亡,共经历了97年的时间。元朝前身蒙古汗国时,通过成吉思汗的三次西征,蒙古汗国的疆域为:东达日本海与高丽、北达贝加尔湖、南到安南、西达东欧、黑海与伊拉克地区。

作为朝代,一般认为是1271—1368年,以下为详细的相关时间点。

1206年,太祖成吉思汗铁木真建立蒙古汗国;

1271年,世祖薛禅汗忽必烈以蒙古汗国大汗名义建立元朝,元朝正式建立,一般以此为元朝开始;

1368年,朱元璋攻占元大都,惠宗(顺帝)乌哈图汗妥懽帖睦尔北逃,元朝在中国全国的统治结束,一般以此为元朝结束。其余部退回蒙古,史称北元;

1402年,顺天皇帝掍特穆尔汗坤帖木儿被杀,兀雷帖木儿汗鬼力赤篡立,废除“元”的国号(一说只是从此明朝不再称呼其北元,而其内部仍以“元”自称);

1634年,察哈尔部库图克图汗林丹不敌后金而败亡,其子额哲随即亦亡。蒙元政权至此完全覆灭。

元世祖忽必烈建立元代后,到元代灭亡,元代的国祚只有九十八年,元代当初实力那么强大,元代最后为什么会落到这样的下场?

第一点就是民族问题

古代中原王朝对外来民族都是在一定大体上保持尊重,而元代时期,民族之间的矛盾和不平等十分严重,在元代建立之后,为了保持蒙古族对其他民族的统治地位,按照其征服的顺序,实行了“四等人制”。将全国各民族分为四等差别对待,最终纷纷造反推翻元代。

第二点就是内部问题

元代之初,大军战斗力十分的强盛,铁器所到之处,无不是望风而靡、纷纷归降,之后天下太平之后,大军开始逐渐不复当年之勇,大军都生于安乐。

元代末年的时候,南方频繁爆发农民起义,当时的元代统治者还在争权夺利,等朱元璋一统北方的时候,元代已经在内战之后元气大伤。

第三点就是统治问题

中原王朝有着先进的经验,再者就是统治者缺乏治国能力,也不愿意吸取经验,蒙古出身游牧部落,对于治国本就并不擅长,再加上上文所说的对汉人进行限制,不让其担任要职,这就导致统治中原期间,元代对社会的管理十分失当。

不当的治国方式导致元代建国后始终是"水土不服",最终的结局自然只能是被历史所淘汰。

元大都旧址

元大都遗址位于北京市的市区,北至元大都土城遗址,南至长安街,东西至二环路。元大都,简称大都,是元朝的首都,蒙古语称为Dayidu,突厥语称为“汗八里”(Khanbaliq),意为“大汗之居处”。由元代科学家刘秉忠规划建设,自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四年(1267年)至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为元代京师。

元大都城街道的布局,奠定了今日北京城市的基本格局。元大都平面呈东西短、南北长的矩形,城墙全长60里又240步,辟十一门,南、东、西三面各三门,北面二门,被附会为哪吒“三头六臂两足”。营建大都时,先在全城的几何中心位置建“中心之阁”,然后以此为基准向四面拓勘城址。元大都城防体系包括城墙、城门、护城河。城墙是夯土筑成,周长60里240步(28.6公里),高约10至12米,基宽20至24米,顶宽10至15米。

大都城是元代的都城,包括今北京市旧城的内城及其以北部分,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都市。它始建于元至元四年(1267年),至元十三年(1276年)基本完工。大都城平面呈长方形,城墙全部夯筑而成,四面辟有城门11座,由外城、皇城和宫城组成。全城南北长7600米,东西长6700米,总面积约50多平方公里。皇城位于外城南部中央,宫城在皇城的偏东部,全城的规划设计,均以汉族统治者建都的思想为主导,遵循"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制度。城址内发现有城门、街道、水涵洞、下水道、居住遗址等遗迹,出土物以瓷器为主。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zatan/591762.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雍正时期第一大臣 雍正王朝历史上第一人下一篇:白起为何被誉为“杀神”?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