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完璧归赵属于什么故事 成语完璧归赵说的是哪些历史人物

导语:完璧归赵是中国古代的一个著名故事,讲述了赵国失去了珍贵的美玉“璧”,并历经波折最终成功取回的故事。涉及到的历史人物有赵盾、白起、廉颇、吕不韦等。

目录导航:

  1. 完璧归赵属于什么故事
  2. 完璧归赵讲的是
  3. 铁杵成针,负荆请罪,望梅止渴,完璧归赵,手不释卷,三顾茅庐历史人物是谁
  4. 在古代宫中完璧归赵什么意思
  5. 完璧归赵故事讲了什么
完璧归赵属于什么故事

完璧归赵是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秦国最强。

有一回,赵王得了一块宝玉——和氏璧。秦王知道了,派人送来一封信,说愿意拿十五座城来换这块玉。

赵王知道秦王是想把宝玉骗到手,可是又怕秦国借口攻打赵国,只好派蔺(lìn)相如把宝玉送去。临别的时候,蔺相如说:“大王放心。如果秦国不是真心换城,我一定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带回来!”

蔺相如来到秦国,献了玉。秦王双手捧着宝玉,一边看一边称赞,却绝口不提换城的事。

蔺相如知道秦王没有诚意,上前几步,说:“这玉虽好,可是也有瑕斑。让我指给您看。”

秦王信以为真,吩咐侍从把和氏璧递给蔺相如。

蔺相如接过玉,退后几步,靠着宫殿的一根大柱子站定,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池,所以把玉要了回来。您要是逼我,我的头颅和宝玉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举起了和氏璧。

秦王怕摔坏了宝玉,急忙叫人取来地图,随手指点了十五座城。

蔺相如知道秦王仍然没有诚意,说:“和氏璧是奇珍异宝。在我动身以前,我们大王斋戒①了五天。如果大王诚心,也应当斋戒五天。五天后,我再把宝玉奉上。”秦王只好同意了。

蔺相如回到住处,立即让随从带着和氏璧抄小路回国。过了五天,秦王得知和氏璧已被送走,非常恼怒。后来他冷静一想,杀了蔺相如非但得不到和氏璧,还会弄僵两国的关系,便下令放了蔺相如。

于是,蔺相如回到了赵国。

完璧归赵,发生于战国时期的历史故事。本指蔺相如将完美无瑕的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带回赵国首都邯郸(现河北省城市),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物品主人。

蔺相如,战国时赵国大臣,赵惠文王时,秦向赵强要“和氏璧”,他奉命携璧入秦,当廷力争,最后终于原璧归赵。赵惠文王20年,蔺相如随赵王到渑池使赵王不受屈辱。因功任为上卿。对赵国大将廉颇容忍谦让,使廉颇惭愧醒悟,彼此成为刎颈之交。

完璧归赵讲的是

故事大意:就是赵国宰相“蔺相如”怎样将赵国的无价之宝“合氏壁”安然无恙的从秦国带回赵国的故事。

完璧归赵的故事主要讲了什么

美玉,世人都喜欢它的光洁无瑕和玲珑剔透,尤其是在古代,美玉更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其中关于美玉的故事还真不少,如:完璧归赵。那么,完璧归赵的故事主要讲了什么?

详细内容

赵王得了无价之宝和氏璧。秦王听说后就想把璧骗到手。于是派人写信给赵王,说是愿意用十五座城来交璧。赵王一看便知这是个骗局,便叫大臣们前来商讨。赵王召来了蔺相如,问他有没有好办法,蔺相如说他愿意带着璧去秦国,再见机行事。

完璧归赵的故事主要讲了什么

蔺相如拿着璧来到了秦国,秦王拿着璧左看右看,对璧爱不释手,绝口不提拿城换璧的事。蔺相如知道秦王丝毫没有换璧的诚意,就跟秦王说如果秦王逼他,他就跟璧一起撞碎。秦王允诺把十五座城交换给赵国。蔺相如说要举行一个仪式后才能交璧。秦王只好答应了。

完璧归赵的故事主要讲了什么

蔺相如回到宾馆,叫手下先将璧送回赵国。仪式结束后,秦王向蔺相如要璧,蔺相如就说他已经把璧送回赵国了。秦王只好把蔺相如送回赵国。

完璧归赵的故事主要讲了什么

蔺相如,生卒不详,今保定市曲阳县相如村人。战国时赵国上卿,赵国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他生平最重要的事迹有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与负荆请罪这三个事件。

完璧归赵的故事主要讲了什么

蔺相如墓位于河北省邯郸市磁县城北40华里的南城乡羌村。原有古庙三楹,庙有塑像,蔺相如墓在其庙后。后历经战乱。1997年3月重修,2000年8月完工。现蔺相如墓占地20余亩,墓前有石碑一座,大殿三间。殿内塑有蔺相如像,墙壁绘有完璧归赵、秦王击缶、负荆请罪、小巷回车等壁画。

完璧归赵成语故事是说蔺相如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过人的胆量,将完美无瑕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带回赵国首都邯郸的故事。该词语后用来比喻把原物毫无损伤完好的送还主人。

完璧归赵这个故事是主要讲的是:

楚国有一件叫做和氏璧的宝玉,为赵惠文王所得,秦昭王听说后,表示愿意用15城换取和氏璧。

赵惠文王召见蔺相如,蔺相如表示愿带和氏璧去秦国,如果赵国得到秦国的城邑,就将和氏璧留在秦国,反之,一定完壁归赵。蔺相如到秦国后,将和氏璧献上,秦昭王大喜,却全无将城邑给赵之意。

蔺相如诓说玉上有一小疵点,要指给秦昭王看,拿回了宝玉。他在庭柱旁站定,说:赵王担心秦国自恃强大,得和氏璧而不给城邑,经过我劝说方才答应。赵王斋戒5天,然后才让我捧璧前来,以示对秦国威严的尊重和敬意。

不料大王礼仪简慢,毫无交割城邑的诚意,现在若大王一定要抢走宝玉,我宁可将脑袋与宝玉一起在柱子上撞碎。秦昭王无奈,只得划出15个城邑给赵。蔺相如估计秦昭王不过是假意应付,便提出要秦昭王也应斋戒5日,再郑重其事地交换。秦昭王只好应允。

蔺相如便派随从怀藏和氏璧,偷偷从小道返回赵国。秦昭王斋戒完毕,举行交换仪式时,蔺相如才把送和氏璧回赵之事告诉秦昭王,从而保全了和氏璧。

铁杵成针,负荆请罪,望梅止渴,完璧归赵,手不释卷,三顾茅庐历史人物是谁

铁杵成针是唐朝诗人李白。负荆请罪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廉颇和蔺相如。望梅止渴是东汉末年的曹操。完璧归赵是战国时赵国蔺相如。手不释卷是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三顾茅庐是三国时期刘备和诸葛亮。

在古代宫中完璧归赵什么意思

在古代宫中,完璧归赵是指玉石材质的宝玉、珍器等归还赵国的一种象征意味。这源于中国古代的故事《李将军完璧归赵》,原故事中描述了李膺将军率领赵国大军攻打齐国时,成功收复失落多年的珍贵美玉“完璧”,并归还赵国。因此,“完璧归赵”成为了一种象征胜利和归还珍宝的成语。在宫中,完璧归赵不仅代表着国家的荣耀,也象征着皇帝的权威和统治力。

完璧归赵

wán bì guī zhào

成语解释 让完好无损的璧回归赵国。比喻把物品完好地归还原主。完:完整无损;璧:宝玉;赵:赵国。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蔺相如带宝玉去秦国换取城池,见秦王有诈,便凭着大智大勇,终于使宝玉完好回归赵国。”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指物归原主

成语结构 主谓式成语

“完璧归赵”本指蔺相如将完美无瑕的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带回赵国首都,比喻把物品完好地归还物品主人。它出自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完璧归赵的蔺相如机智果敢,英勇无畏,重信守义;而秦王倚仗强势,几度失信于人,自然得不到别人的信赖和尊重。我们在面对强敌时,也应像蔺相如那样,敢于斗争。

完璧归赵的意思是将物品完好无损地归还到物品主人的手中,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该词的典故是战国时期赵国得到了和氏璧,秦昭王想用城池来换取,赵国派出大臣蔺相如前去换城。蔺相如在发现秦王使诈,于是运用谋略逃离了秦王,将和氏璧完整地带回了赵国。

意思: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物品主人。完璧归赵:发生于战国时期的历史故事。完:完整无缺;璧:古代一种扁圆形的、中间有孔的玉器;赵:赵国;释义: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国送回赵国邯郸。后来比喻把原物完好无损地归还本人。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词语辨析:【用法】作谓语或宾语;指物归原主。【结构】主谓式【近义词】物归原主、物归旧主。【反义词】久假不归、巧取豪夺、横征暴敛。【押韵词】活蹦乱跳、枝叶硕茂、荒淫无道。【造句】我借了别人的东西,如今完璧归赵了。

完璧归赵故事讲了什么

赵王得一传国玉玺。爱不释手。希望代代相传。但还是被秦王知道想拒为已有。于是派使臣赴赵说愿以十五城相换。但赵王不愿。又怕秦王以此攻赵。无计可施之际。蔺相如称秦王若不以城相换自己必能完璧归赵。遂后赴秦。果然。

秦王见璧后不提城池之事。蔺相如用计告诉和氏璧有暇疵。拿璧后要挟秦王。要么用城换要么砸璧。秦王无奈。蔺相如完璧归赵。

完璧归赵是一个历史典故演化而成的成语,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战国时期,秦王得知赵王得到无价之宝—和氏璧。假装以15座城池与他交换,来骗取和氏璧,赵王十分为难,蔺相如就临危受命,前往秦国。秦王拿到和氏璧后,闭口不谈城池交换事宜,蔺相如设计骗回和氏璧,秦王理亏,答应划城。随后,蔺相如派人连夜将和氏璧送回赵国——完璧归赵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renwu/554510.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光绪皇帝的真正凶手是谁?他差一天就可以登基亲政吗?下一篇:吕尚的社会地位高吗?为什么?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