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曾国藩的夫人是谁 曾国藩第一次结婚是哪一年

导语:曾国藩的夫人是谁?曾国藩第一次结婚是哪一年?这是许多人想要了解的问题。曾国藩的夫人是李氏,第一次结婚是咸丰二年(1852年)。

目录导航:

  1. 曾国藩的夫人是谁
  2. 曾国藩大儿子
  3. 论语开篇三句深度解析
  4. 曾国藩哪一年结婚的
  5. 曾国藩娶王氏后结局如何
曾国藩夫人是谁

曾国藩的妻子,为其恩师欧阳凝址之女。曾国藩能娶到妻子欧阳氏,这其中还有一个小故事。曾国藩年轻时候在衡阳求学。因为欧阳凝址,为其父同窗好友,又素有贤名,满腹经纶 ,因此便拜在其门下学习。欧阳凝址对曾国潘很赏识,曾国藩到了年纪,他亲自为曾国藩牵线搭桥,与其做媒,向衡山脚下的一王姓大户家提亲。曾国藩当时已经小有名声,王家知道曾国藩的才华,想着日后他定能有所成,因此便同意了这门亲事。哪知曾国藩后来几次科举都不曾及第,这个时候就不同意了。自家家业兴旺, 是有名的望族,而曾国藩只是个稍有名气的小子,而且还考不中进士,因此便想悔亲。你说王家悔亲便悔吧,却不与人商量。曾国藩这边,谁都不知道这件事。到了大婚这天,曾家酒席已经摆上,各方亲友皆来祝贺,可新娘子却迟迟不来。欧阳凝址想着这亲事是自己做媒的,如今王家这副模样,很是难堪,新郎官曾国藩也很没面子。欧阳先生便把曾氏父子拉进内屋,直言道:“只怪老朽办事不周,今日嘉宾满座,总 不能虚闹一场,吾家长女,年方十八,相貌差点,没有大缺点。只要小曾不嫌弃,就娶吾家闺女如何?”曾家熟悉欧阳小姐,知书达理,勤俭质朴,门也当,户也对,就同意了。于 是,欧阳先生“移花接木”,曾国藩闪电得贤妻,欧阳小姐就这样稀里糊涂地成了曾家媳妇,后来更是贵为“一品夫人”。当然也有人说曾国藩会看相,他自然要为自己选个好老婆。其私密日记记载,他看人“”静若萤光,动若流水,尖巧而喜淫;静若半睡,动若鹿骇,别才而深思:一为败器,一为隐 流,均托迹于清,不可不辨。“他之所以娶了欧阳小姐,就是因为欧阳小姐旺夫之相。曾国藩娶了她之后,便开始顺风顺水,最终飞黄腾达。除了欧阳氏,曾国藩还有一个小妾,在他攻打太平天国之时,一直随身伺候。两人情意绵绵,可惜后来这小妾在怀了一个孩子的情况下去世了。

曾国藩举办婚礼时,原定的王家嫌弃他多次未考上秀才而取消婚约,曾家好友欧阳凝祉急中生智,想到了自己还有个没有出嫁的女儿,于是就对曾国藩说,你要是不嫌弃的话,就将我女儿娶回家吧。欧阳凝祉说出这番话之后,曾家全家上下都对欧阳凝祉感激涕零,觉得欧阳凝祉为人实在是太好了,为了让曾国藩不尴尬,竟然愿意就这样将自己的女儿嫁给曾国藩,这可不是常人能做到的事情。

曾国藩听到他这么说之后,内心更是十分感动,随后就对欧阳凝祉说到,自己一定会发愤图强,不会让你的女儿跟着他吃苦的。就这样,这场婚礼闹剧到这才结束,最后婚礼还是照常举行,只不过曾国藩娶得人并不是王家的女儿,而是欧阳凝祉的女儿欧阳氏。

虽然是突然被安排的亲事,但是欧阳氏并没有反抗,反而还觉得自己的丈夫曾国藩以后肯定有出头之日,并没有嫌弃他考秀才七次都没有考上,所以欧阳氏在家中尽心尽力的照顾这家庭,好让曾国藩继续安心准备考试。

终于在道光十八年的时候,曾国藩付出的努力没有白费,他终于通过了考试,而且在这之后更是发展的越来越好,当时欧阳凝祉也没有想到曾国藩后来会发展的这么好,而且曾国藩在有了一番成就之后,并没有忘记岳父欧阳凝祉当年的帮助,还帮欧阳凝祉谋得了一件好差事,还送给了他一所住宅,可以说是滴水之恩以涌泉相报了。

而且曾国藩对妻子欧阳氏也是非常好,两人结婚之后更是生活的非常幸福,在曾国藩取得一番成就之后,王家也知道了这件事,对此他更是非常后悔自己当初的决定,但是一切都已经晚了。

曾国藩的原配欧阳氏为其恩师欧阳凝址之女。欧阳凝址,为曾国藩父亲的同窗好友,少时的曾国藩便拜在其门下学习。欧阳凝址对曾国藩十分赏识,甚至为他牵线拉桥,但女方悔了婚。欧阳凝址就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自己的得意门生。欧阳小姐这样成为了曾国藩的发妻。曾国藩还有一个小妾,在他攻打太平天国之时,一直随身伺候。

曾国藩大儿子

曾国藩长子曾纪泽。

曾国藩一生总共有3个儿子,5个女儿,其中一个儿子叫曾纪第,早年夭折,所以长大成人的只有2个儿子,分别是曾纪泽和曾纪鸿。

因曾国藩长子曾纪泽虽生了三个儿子,但其中两个早夭,只有广銮长大成人,后来继承了祖父传长的侯爵。但广銮无儿子,过继纪鸿四子广铨的儿子昭揆为嗣,所以曾家一脉实由曾纪鸿继承。曾纪鸿比曾纪泽小9岁。

曾国藩夫妇一共生了3个儿子,长子纪弟,两岁就夭折了,以后生的纪泽、纪鸿,均长大成人

一生共养育了八个子女,三男五女。曾国藩的长子曾纪第早夭,次子曾纪泽成为了曾国藩的长子。曾纪泽第一任妻子是贺氏,她的父亲是道光时期的封疆大吏贺长龄,做过贵州巡抚,云贵总督,云南巡抚等职。曾国藩当时只是个小小的京官,严格的讲,曾国藩“高攀”了贺长龄,不幸的是,结婚仅一年多,早产死去。

曾纪泽的第二任妻子是刘氏,她的父亲是官至陕西巡抚的湘军名将刘蓉。曾国藩次子曾纪鸿不热衷于仕途,喜欢天文,地理,数学等学科,标准的“理工男”。

曾纪鸿的妻子是郭氏,她的父亲是郭沛霖,官至江苏淮扬道兼盐运使,同时,郭沛霖和曾国藩是同榜进士,好友。曾国藩的长女曾纪静,嫁给袁芳英的儿子袁秉桢,袁芳英是苏州知府,松江知府。

次女曾纪耀,嫁给陈源兖的儿子陈松年,陈源兖官至安徽池州知府,这两人同时都是曾国藩的好友。曾国藩的三女曾纪琛嫁给了罗泽南的儿子罗允吉,罗泽南是曾国藩的老师,罗泽南并且早于曾国藩组建湘勇,湘军的班底基本来自罗泽南,官至道员。

曾国藩四女曾纪纯嫁给郭嵩焘之子郭依永,郭嵩焘,曾国藩,刘蓉三人是结拜兄弟,郭嵩焘做过两淮盐运使,广东巡抚,驻英公使,驻法使臣,曾国藩组建湘军就是经郭嵩焘相劝出山的。

曾国藩最小的女儿曾纪芬。“皇帝爱长子,百姓疼小儿”。曾国藩视曾纪芬为掌上明珠,大家的亲切地喊她“满小姐”。

曾纪芬嫁给了聂亦峰的儿子聂缉椝,聂亦峰官至高州府知府,侯补道员。所有的曾国藩女婿,聂缉椝成就最大,做过湖北巡抚,江苏巡抚,安徽巡抚,浙江巡抚,成为晚清洋务派官员。

论语开篇三句深度解析

《论语》开头三句话记述了孔子的感叹,即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的这几句话的前面都应当加上“如果”两个字才是完整的,即如果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如果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如果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样我们就可以将这段话解释为:如果能够做到经常回归总结所学过的东西,岂不是很令人高兴的事情!如果有志向相同、志趣相投的人自远方而来,难道不应当以乐礼相待吗!如果能够做到不因为别人对自己的不了解而不高兴,那不是很具有君子风范吗!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几句话不是孔子对现实情况的叙述,而是对于希望的假设。孔子希望他的学生、同事和朋友们都能够学而时习之,甚至还可能也是对自己的自勉。

希望大家能够将学习变成一件快乐的事情,以积极的心态主动去学习,去温故知新。当然,从事物的另一方面去看,学习对于常人来说并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甚至可能很痛苦,可能自古以来就是这样啦!

第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翻译过来的大概意思就是: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练习它,这不也是很愉快吗?

中国人讲做学问,非常看重“知行”两字。于是就有了知难行易、知易行难、知行合一等词语,都是说要把知识和实践相结合,毕竟“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孔子所说的“学而时习之”,与《中庸》当中所说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意思相仿,都是告诫人们:要用学习得来的知识和思想指导实践。

如果我们能够达到这种人生境界,也算是好学之人,也会发自内心生出一种喜悦之情。比如说,书上说“做人要以柔克刚”,我们去实践了,发现效果不错,便会暗自高兴,感慨“古人诚不欺我”。

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说,费脑筋去学习知识,本是一件难事;学完了,还要去生活中实践,就更加难上加难了。于是乎,国学大师南怀瑾在《论语别裁》中说:讲良心话,当年老师、家长逼我们读书时,那情形真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苦’乎”。孔子如果照这样讲,我才佩服他是圣人,因为他太通达人情世故了。

懒惰是人类的本性,学习、实践就是与本性做斗争,但是可以让我们成长进步。可见,喜欢不喜欢读书学习并实践,就是拉开人与人之间距离的关键,也是很多人难以达到的第一个人生境界。

第二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翻译过来的大概意思就是: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

一个人热爱读书学习,德业双休,便会有自己的志向和爱好,最后物以类聚,志同道合的朋友越来越多。这就好比是爱健身的人,可以认识不少健身爱好者;爱户外运动的人,可以结识很多驴友一样。

做学问,最怕的就是闭门造车,身边没有良师益友。所以正常情况下来说,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而来,的确是一件非常高兴的事情。

与朋友交谈,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我们自身也会打破局限,成长进步很快。正所谓是“读万卷书,不如名师指路”,或者说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但是,对于普通来说,好像不喜欢远方而来的朋友。比如,国学大师南怀瑾在《论语别裁》中说:从一般人到公务员,凡靠薪水吃饭的,是“富不过三天,穷不过一月”,遇上了穷的那几天,朋友要来家里吃饭,当裤子都来不及,那是痛苦万分的事。所以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惨’乎。”绝不是不亦乐乎。

现代人越来越浮躁,把感情看得很功利,很久没有联系,上来就是借钱、结婚求送礼、有事求帮忙,你说能让人不反感不?

不同的人,人脉圈子不一样,朋友的质量也不一样,正所谓是“你若是花朵,蝴蝶自来”。所以说,能做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人,实属难得,也算是达到人生的第二种境界。

第三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翻译过来的大概意思就是: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这不也是品德上有修养的表现吗?

如果你的朋友从远方而来,与你把酒言欢,但是双方在交流意见的时候,你发现朋友在某些方面不赞成你的看法,还与你发生了争执,但是你依然不争辩、不生气,尽量追求“和而不同”,难道这不就是有君子度量吗?

话说,曾国藩和左宗棠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是在咸丰二年腊月廿一的傍晚,他们要商量的是如何平定太平军以及组建湘军的大事情。左宗棠胸有成竹、滔滔不绝,曾国藩俯耳静听,一句话都插不上。曾国藩不仅不生气,还很佩服左宗棠的才华。

但是,左宗棠对曾国藩是什么印象呢?

左宗棠在给朋友的信中谈到了自己对曾国藩的第一印象:

曾涤生侍郎来此帮办团防。其人正派而肯任事,但才具稍欠开展。与仆甚相得,惜其来之迟也。

由此可见,左宗棠对曾国藩的印象不是很好,还说曾国藩是“才具稍欠开展”。也就是说,左宗棠认为曾国藩才略平平,笨头笨脑,有种轻视的态度。

其实,这都和左宗棠为人太过强势有关,你左宗棠说话像打机关枪,让人没有插话的机会,老实的曾国藩只能点头称是了。到头来,因为曾国藩没有附和好自己,显得有些敷衍,左宗棠就看轻曾国藩,认为曾国藩不懂自己,还略带生气。其实,这也算不上孔子所说的君子行为。

《论语》开篇三句话表达了孔子对于人生态度的核心思想。
首先,“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三句话深刻表达了孔子对于学习、交友、处事的态度。
其次,这三句话流畅飘逸,文辞优美,表现了孔子的马头琴式的语言功底,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孔子的这三句话对我们启示很大,我们应当以“学而时习之”为指导,用敬畏的心态去持续学习和提升自己;我们应当以“有朋自远方来”为指导,用平等开放的心态与广泛的人群建立深厚友谊;我们应当以“人不知而不愠”为指导,用豁达宽容的心态对待人生中的挫折和失败。

《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其开篇三句是经典中的经典,道出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和人生的哲学精神。下面就其三句话分别给出深度解析:

1. 弟子问曰:“有恒久远者乎?”

这句话诠释了人们关于人生价值的思考。从这个问题出发,孔子告诉我们人们对于名利、权力、生命的重视应该放在恒久远的高度,而非短暂的享乐满足。因此,相应的行为价值学说应该是身体力行、言行一致的全人格的个人品质来体现。

2. 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这句话阐释了“礼”的本义和价值。 人类社会是由人聚集在一起共同生活而形成的,礼就是控制人际关系的一种方式。孔子认为,礼是人类伦理道德规范的一种,目的是维护社会的稳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推动社会进步。

3. 弟子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这一句话阐释了人性。孔子让人们看到人类情感内在的一面,通过对情感的表达,反映人生着重于修养和人格的塑造,这对人生有着深刻的启示和价值。

这三句话既对人类自我认识提出了高度要求,又为人类的归宿和价值指明了方向。深刻的解读每一句话,体悟其中的思想和哲学,是个人修养道德品质和增强自身生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曾国藩哪一年结婚的

曾国藩有两个老婆。22岁考中秀才那年,娶了父亲的好朋友之女欧阳氏为妻

元配:欧阳氏(1816—1874,衡阳人)

如夫人:陈氏(1840—1863,江宁人)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汉族,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曾国藩娶王氏后结局如何

曾国藩家世不错,才华横溢,王氏女家境清白,柔顺恭敬,两个家庭对彼此都很满意,很快就决定订婚。本来事情发生到这里正是一桩美满姻缘,但是就在婚礼上,新娘却逃婚了。原来,曾国藩虽然家世才华样样俱佳,相貌却并不算英俊,甚至有些不尽人意,王氏女最初认为曾国藩能够考取功名,因此也就没有计较。

可后来不知道怎么的,曾国藩时运不济,屡试屡败,只好先回家来完婚,没成想王氏女反而不乐意了——她不愿意嫁给一个没有前途的人。曾国藩结婚当天,新娘悔婚,无疑是很丢人的一件事,曾国藩难堪不已,虽然他并没有怪罪恩师,但欧阳现实却感到非常羞愧。

为了补偿曾国藩,欧阳先生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娶我女儿吧。"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曾家也只好同意了这桩婚事,但曾国藩心中却十分开心,在他心中能够娶到恩师的女儿,是亲上加亲,他很乐意。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renwu/556193.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第二次世界大战属于什么兵器时代 古代的大炮属于兵器吗对吗下一篇:风流倜傥是什么意思 北齐的贤德皇帝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