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曾国藩为何能完胜太平军 曾国藩能打败太平军

导语:曾国藩作为清朝著名将领,成功打败了太平军。他的成功背后,有着充足的准备和战略策略。他先用心理战术,鼓舞士气,然后采用包围战术,最终取得了胜利。

目录导航:

  1. 曾国藩为何能完胜太平军
  2. 曾国藩自立赢的几率大不大
  3. 曾国藩杀太平天国多少人
  4. 曾国藩打仗厉害吗
  5. 曾国藩为什么对太平天国恨之入骨
曾国藩为何能完胜太平军

这个问题很大,涉及到战略、组织、战术、技术、财力等多方面原因

先说战略,就是那句话:战略应正确而胜利

曾国藩的战略就是顺着长江节节推进,目标就是南京,不管出现什么情况,他都坚定不移地按照既有战略走,实现了聚焦。

看看他的步骤,先是江西的拉锯中获胜,获得长江中游控制权,接着攻打安庆,围了整整一年,安庆失守后,太平天国就彻底没有战略回旋余地了

反观太平天国,始终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先是西征,一度占据上风,可之后天京事变,主力回收。然后石达开转向浙江方向,再然后陈玉成经营安徽、湖北;李秀成主打浙江,大家力量分散,各管各的

再说民心,曾国藩占据了道德的制高点,获得了更大的支持

三说组织,曾国藩建军的思想实际上就是儒家的裙带加戚继光的招兵。内部师生、佃户与财主的关系形成了内部军官团的稳定,按照戚继光的原则招农夫,保障了基本队伍的稳定

反观太平天国,广西老骨干逐步消耗,之后新兵太多,指挥弥散(后期几百个人也可封丞相),自然不是对手

四说战术,曾国藩讲究结硬寨,打呆账,步步为营。太平军缺乏攻坚手段,又无法通过运动战调动对方,结果就是逐步压缩

五说武器,湘军更有保障一些

综合下来,自然湘军获胜

本回答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曾国藩自立赢的几率大不大

曾国藩自创立湘军以来,带领湘军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攻克天京的时候,曾国藩已经有30万湘军了,如果自立,再得到李鸿章,左宗棠的支持,自立嬴的机率还是挺大的!

比较大。曾国藩是清朝末期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创立了湘军,为清朝的统治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曾国藩在自传中提到,“自信自立,则天下无敌”,这句话表明他认为只要自己有信心并自立自强,就能够创造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曾国藩在自传中还写道,“谋定而后动,动而后快”,这说明他在做事之前会进行充分的准备和规划,一旦机会出现就会迅速抓住并采取行动。

综合来看,曾国藩认为自己自立赢的概率很大。他不仅有强大的自信和毅力,还具备出色的战略眼光和执行能力。

曾国藩杀太平天国多少人

杀太平天国20万人

在曾国藩的眼中,太平天国的信徒无国无君,无父无母,信仰天父,破坏儒家的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的伦理秩序,摒弃圣人的教诲,毁坏我华夏的衣冠,是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曾国藩是儒教的卫道士,是孔圣人的信徒,无法容忍太平天国的存在!!他对太平天国的恨是刻骨铭心的!!

曾国藩打仗厉害吗

其实曾国藩打仗并不厉害。如果不是太平天国内部出现了问题曾国藩的湘军被太平军的水师和军队困在了南昌。石达开的出走给了曾国藩转机进而攻占九江,武汉和江西革命根据地。

安庆的失陷跟太平天国高层决策失误陈玉成死打硬拼援救安庆消耗了大量的部队没有坚持打武汉这是唯一救安徽和守住安庆的方法。

再加上李秀成只知经营江浙见死不救安徽导致安徽失守陈玉成牺牲这些原因让曾国藩钻了空子。

曾国藩训练了一支作战勇猛的汉族湘军,最终攻下南京城,灭亡了太平天国。

曾国藩是“帅”而非“将”,作为全军的统帅,能否指挥一场局部的战争并非那么重要,其关键的问题在于战略谋划和识拔人才。就这两方面来说,曾国藩几乎没有什么漏洞,尤其在识拔人才方面,曾国藩可谓超越古今。

曾国藩的“扎硬寨,打呆仗”纯粹是他没有多少军事才能,没法和太平军玩计谋不得不采用的下策,哪有什么厉害可言。

曾国藩是晚清名臣,他最大的功绩就是组建湘军,镇压了太平天国起义。不过曾国藩能成功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并非因为他的军事才能有多高。曾国藩练兵参考的是戚继光的《练兵实纪》,他的湘军无论是编制还是装备都依然是旧军队那一套,和清军相比并没有实质上的区别。

湘军比清军强的地方,一个是曾国藩招兵时都是选择老实本分的农民,比较听话服从命令,不像八旗绿营那些老兵油子打仗时会耍滑头。

第二个是湘军的军饷高,差不多是绿营兵的两倍,此外克扣比绿营兵少,赏格高,士兵到手的钱多,对那些出身穷苦的农民来说吸引力大,因此士兵打仗时积极性更高,肯卖命。

第三个就是湘军都是军官自己去募兵,招来的大多是同乡,彼此之间熟悉。

这样组成的湘军战斗力虽然在古代也只能算中等,但是太平军毕竟只是一群武装农民,战斗力更差,所以正面交战湘军也是胜算挺大。

然而太平军擅长机动作战,在战斗中往往不断运动。清军经常打仗时不是中了埋伏,就是被太平军回马枪杀个措手不及。

曾国藩原本只是一个书生,半路出家练兵打仗,军事方面他只是一知半解,面对太平军的这种机动战术既不能识破对方伏兵,也不知道对方什么时候会杀回马枪。曾国藩吃了几次亏以后想出了一个最简单的破解方法,就是不跟太平军打运动战,采用“扎硬寨,打呆仗”的战术和太平军慢慢耗。

所谓“扎硬寨,打呆仗”,就是湘军每到一地就必须挖深壕垒高墙,挖六尺深的壕沟,修八尺高的围墙,修筑一座坚固的营寨。然后湘军轮番休息,保持足够的部队警戒,以防止太平军来偷袭。这么一来太平军固然没法袭击湘军了,但是缺点也很明显,就是湘军要花费大量时间修筑营寨,部队的机动力大幅度下降。

不过这对曾国藩来说也不是问题,因为他根本就不跟着太平军乱跑,而是朝着太平军的要点慢慢一路修营寨修过去,绝不冒进,不在于机动性差。然后到了太平军据守的城池下湘军还是继续狂修营寨,一直修到把整座城市围死,守军出不去,援军进不来为止。

这样太平军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攻击湘军的营寨,打破对方进攻节奏,要么就是等湘军慢慢把城池困死,然后再去进攻下一座城市。不管哪一种选择,太平军都只能和湘军硬碰硬,而这正中了曾国藩的下怀。他毕竟有清朝的支持,总体实力和资源要比太平军雄厚的多,根本不怕拼消耗。

就这么湘军陆续围死了安庆、九江等城市,并最终围死了天京,击败了太平军。

这种战术虽然有效,不过太耗费时间。湘军攻城都是以年为单位,过于呆板。左宗棠就曾经嘲笑曾国藩这种战术“每苦钝滞”,根本看不上眼。而李鸿章也同样看不上“扎硬寨,打呆仗”这种呆瓜战术,他选择了给淮军装备洋枪洋炮,以火力取胜。

曾国藩为什么对太平天国恨之入骨

曾国藩对太平天国恨之入骨的原因在于,首先,曾国藩毕竟是官绅地主阶层,太平天国起义作为农民起义,直接打击到了他的切身利益,曾国藩出于阶级立场肯定是对太平天国恨之入骨的。

其次,太平天国宣扬拜上帝教,这与中国传统的孔孟之道是大相径庭的,作为道学家的曾国藩因此对太平天国也极为痛恨。

根本原因就是阶级立场和角度不一样。曾国藩作为封建官僚,是封建统治集团的封疆大吏,是站在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对立面,自然对太平天国运动极端仇视。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renwu/558421.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历史记载世人是什么时候开始穿裤头的 隋朝皇帝服装真人试穿下一篇:1470年有哪些世界重大历史事件发生?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