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明天理,灭人欲是孟子,朱熹,王守仁这三个的观点吗?》这三个人的观点分别是什么 王守仁反对存天理灭人欲吗

导语:孟子认为理性是人性的本质,只有理性才能控制欲望;朱熹提出了“理气两立”的理论,即理性和情感是相辅相成的;而王守仁则认为天理和人欲并存,不能简单地否定人的欲望。王守仁反对的是纯粹的物欲主义,而不是否定欲望本身。

目录导航:

  1. 明天理,灭人欲是孟子,朱熹,王守仁这三个的观点吗?》这三个人的观点分别是什么
  2. 王守仁心即理的主观唯心主义宇宙观
  3. 王觉仁王阳明心学怎么样
天理,灭人欲是孟子,朱熹,王守仁这三个的观点吗?》这三个人的观点分别是什么

“存天理,灭人欲”是朱熹的观点。

孟子的观点是人性本善,“人皆可为尧舜”,“民贵君轻”。

王守仁的观点是“致良知”、“知行合一”。

王守仁心即理的主观唯心主义宇宙观

王守仁为中国古代主观唯心主义之集大成者。

其学深受南宋陆学和禅学的影响,但比陆学精致完整和广泛得多。

王守仁之学,经历了“学凡三变”的历程。

黄宗羲曰:“先生之学,始泛滥于词章;继而遍读考亭之书,循序格物,顾物理、吾心终制为二,无所得入;于是出入佛老者久之。

及至居夷处困,动心忍性,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悟格物致知之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其学凡三变而始得其门。

”(《明儒学案》)“始得其门”即所谓“龙场悟道”,此为王守仁心学诞生之时。

“心即理”为王氏心学之理论基础,也是其宇宙观。

他服膺陆九渊“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的思想,以为简易直接,有以接孟子之传。

并且发展了陆之命题,完全否认了待“明”之“理”的客体,提出天下无心外之物、无心外之理的命题。

认为孝、弟、恻隐之心为人所固有,不假外求。

主张“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认为求理不在“格物”,而在“致知”,“致吾心良知之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皆得其理”,从而以一元论的“良知”说代替了程、朱客观唯心主义的“天理”论。

王守仁认为“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传习录》)。

此“心”不仅为人身主宰,甚且主宰着天地、鬼神、万物,“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充天塞地中间,只有这个灵明”(同上)。

“吾心”不仅化生天地万物,即便六经学术,亦在“吾心”之中,“六经非他,吾心之常道也”,“故六经者,吾心之记籍也”(同上)。

关于知行关系,王守仁抛弃了宋儒“知先行后”的传统看法,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观点。

认为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知行不可能分开。

他以“心即理”为理论前提,批评朱熹“物理吾心终判为二”是导致“知行之所以二也”的原因。

认为人如果将知行分做两件去做,势必在理论上失却“知行本体”,在实践上造成“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之弊。

他称“知行合一”不是凿空杜撰,说知行本体原是如此,人只是由于被私欲隔断而不知而已。

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认为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同上),“凡谓之行者,只是实去做这件事。

若着实做学问思辨的工夫,是学问思辨亦便是行矣”,“若谓学问思辨之,然后去行,却如何悬空去学问思辨得?行时又如何去做得学问思辨的事”?“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答友人问》)。

既然“知行工夫本不可离”,所以他主张“知行合一并进”,认为学、问、思、辨、行五者,“合其事而言一而已”。

关于认识方法,王守仁的核心思想为“致良知”或曰“致知格物”。

他称此为“学问大头脑”、“千古圣圣相传的一点真骨血”。

此命题实际是将《大学》之“致知”与《孟子》之“良知”观点结合起来。

但他认为“格”不应以“至”字训,而当作“正”字解。

所谓“格物”,非格心外之物,“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传习录》),即格其心之物,格其意之物,格其知之物。

“格物”的目的在于“致良知”,他将孟子“良知”的观点大加发挥,认为“良知”是“造化的精灵”,它“生天生地”,是“与物无对”的宇宙根源,“人若复得它完完全全,无少亏欠”,便完成了对宇宙的认识。

认为圣人只是顺其良知之发用,天地万物,俱在我良知的发用流行中。

良知不由见闻而有,而见闻莫非良知之用,故良知不滞于见闻,而亦不离于见闻。

他认为良知即是天理,“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推而衍之,便为孝、弟、忠、信、五伦百行的道德规范,从而完成了由哲学到伦理学的逻辑论证,树立了封建道德的绝对权威。

他举例说:“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

”(《传习录》)他认为“性无不善,知无不良”,而且“人人之所同具”,故“致良知”具有普遍的意义。

关于“致知格物”之法,王守仁概括为“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王门四句教。

王守仁也承袭了“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传统命题,而将其方法概括为两种:一为静的功夫,即无事时存养,防人欲于未萌之先,静处体悟,以存天理(致知);二为动的功夫,即有事时省察,克人欲于方萌之际,事上磨炼,以灭人欲(格物)。

王守仁自称其“致良知”为“孔门正眼法藏”,说:“吾平生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

”(《寄正宪男手墨二卷》)

王觉仁王阳明心学怎么样

明代王阳明心学,通常被认为是我国哲学史上主观唯心论的典型。

从王阳明心学的深层涵义来看,王阳明心学在主要意义上是价值论哲学,与通常所理解的主观唯心论并不相同。

若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去诠释王阳明心学,则从根本上偏离了王阳明心学的实际,并不恰当。

下面拓展详细讲解一下:

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上溯孟子,北宋程颢开其端,南宋陆九渊大启门径,与朱熹的理学分庭抗礼,明朝,王阳明第一次提出“心学”,至此心学有了清晰而独立的学术脉络。

心学最不同于其他儒学者,在于其强调生命活泼的灵明体验。

要理清王阳明心学不得不提及陆九渊和朱熹对“理”的不同理解。朱陆都认为理是世界万物的终极本原。

朱熹认为:理为天地、人物存在之本,是先于宇宙而存在。

主张由道问学,强调格物致知,即穷物理,强调学习知识的重要性,以为人的道德水准必将随着知识的增长而增进。

陆九渊借助儒学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以为“心即理”,万事万物皆由心而生。 “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陆九渊说“明心”,要尊德性,强调为学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增进知识,而是为了实现道德的至高境界,因此,儒家经典的学习与研究、对外界事物的认知与把握,都不可能直接有助于实现增进道德境界的目的,因为人的本心就是道德的根源,因此只要扩大、完善人的良心结构就能实现增进道德的目的。

王阳明的心学是在陆九渊心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而成就的。王阳明的心学,用他自己的四句话可以阐述: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一、 心即理

理又作何解呢?王阳明则对此作了详细的解释。他认为,所谓理也就是心之条理,发之于亲则为孝,发之于君则为忠,发之于朋友则为信。 可见,理也就是儒家的伦理。由此,阳明还把理等同于礼,作为儒家伦理具体体现的礼,也就是理,或者说也就是天理。

把理作伦理性的解释,心学家与道学家是相同的。

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的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发之中,是无善无恶的,也是我们追求的境界。

心即理的命题,使作为一个知觉器官和思维器官的心,成为一个与具有伦理含义的义理之心。

在心学家看来,因为心本身就包含着义理(伦理),所以首要的问题并不是道学家所说的格物穷理,由外而内,而是如何“发明本心”,由内而外,把人人同有的义理之心发散于外,付诸实践。

二、王阳明的心学理论是围绕“无善无恶”→“起心”来展开的。

他认为:我们的心本来是没有善也没有恶的,首先是起心,起心之后就有了善恶之分。 但是有时候人的判断会出现错误,也就是起心出现了错误,即不能正确地分辨善和恶,把恶当作善,把善当作恶,那么他的良知也会出现错误,从而格物也会误入歧途,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此时的心已经被私心和物欲遮蔽了,不是天理,这时就要反诸求己。

这时就要努力使自己的心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了,才能有正确的良知,才能正确的格物。

三、“致良知”

心学家以良知作为人性本善的证明,以良知的蒙蔽或污染作为后天之恶的来源,以发明本心或致良知作为复心的具体方式。

良知是心之本体,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的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发之中,是无善无恶的,也是我们追求的境界,它是“未发之中”,不可以善恶分,故无善无恶;当人们产生意念活动的时候,把这种意念加在事物上,这种意念就有了好恶,善恶的差别,他可以说是“已发”,事物就有就有中和不中,即符合天理和不符合天理,中者善,不中者恶;良知虽然无善无恶,但却自在地知善知恶,这是知的本体;一切学问,修养归结到一点,就是要为善去恶,即以良知为标准,按照自己的良知去行动。

四、王阳明提倡“知行合一”。

在王阳明看来,当时的社会道德问题,并不在于去书册上体认儒家的伦理,而在于人们缺少道德实践的勇气,能知而不能行,应把儒家的伦理用之于道德实践,即知行合一。

王阳明强调知与行合一,但对于知的解释,不同于朱熹。他从心学的立场上给予解说,他认为,与道德实践相对应的知,并不是对于外在事物之理的认识,而是对于引起或指导道德实践的主观意念的克制与省察。

知行合一,就是“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万一有不善之念,就将不善的念彻底克制掉。王阳明把“一念发动”的促使行为的意识,纳入道德实践的范围,道德修养从道德行为本身扩大到道德意识,这是道德主义发展到极至的一种表现。

行的方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居敬存养。 按王阳明的解释,“居敬”便是存养工夫,亦即“存养此心之天理”。

第二是省察克治。道德修养先是反省思诚,识得病根所在,接着要做真实切己的“克己”工夫,克除人欲,这也就是“破心中贼”。

第三是事上磨炼。道德情感和道德意识还必须在具体的道德实践中得到实际的运用和体认,例如在事亲上才能真正体会什么是孝,在事兄上才能真正体会什么是悌。

王阳明的心学虽然是在陆九渊的心学基础上进一步发挥而成就的。

但是,他的心学有着独立的历史意义。

王阳明心学思想解放,提倡独立自主的思想意识,不盲从权威,人人都可以为圣人,讲究个人的对内自省和对外实践的统一,致良知。

王阳明心学是明朝中后期思想启蒙的开始,明朝中期以后心学占统治地位的。

王阳明对心学进行完善并发扬光大,在士大夫心里占据了主要地位,程朱理学(也就是八股文)在他们心中越来越没有地位。程朱理学日益衰落,王阳明甚至在万历12年从祀孔庙,后来心学发展成明末实学、清末经世济用思想和民主思想。

很好,存天理去人欲,致良知,知行合一,此心光明,亦复何言!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renwu/558424.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古代皇帝除了好色,还有哪些特质?是否曾记录房事日记?下一篇:穿越到古希腊的小说 现在人还能认识古希腊文吗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