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初中历史皇帝及时间 初一下历史唐太宗经济

导语:初中历史皇帝及时间 初一下历史唐太宗经济

目录导航:

  1. 初中历史皇帝及时间
  2. 唐太宗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巩固政权
  3. 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措施
  4. 唐太宗贡献150字
  5. 七下历史学什么
  6. 唐太宗唐玄宗,两宗时期有哪些著名的经济成就
  7. 唐太宗对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对外关系的贡献
初中历史皇帝及时间


1 历史上有很多个皇帝,不止一个。
2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皇帝是秦始皇,他在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成为中国的第一个封建王朝——秦朝的皇帝;最后一个皇帝是清朝的宣统帝,他于1912年退位,标志着中国封建君主制的结束。
3 在中国历史上,皇帝的时间跨度长达两千多年,期间出现了很多有名的皇帝,如唐太宗、宋太祖、明成祖等等。
具体哪些皇帝在哪些时间统治需要结合历史知识进行了解。

秦朝。秦始皇嬴政、秦二世嬴胡亥、秦三世嬴子婴。

2、汉朝皇帝列表:西汉:汉高祖刘邦、汉惠帝刘盈、汉前少帝刘恭、汉后少帝刘弘、汉高后吕雉、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汉昭帝刘弗陵、昌邑王刘贺、汉宣帝刘询(刘病已)、汉元帝刘奭汉成帝刘骜、汉哀帝刘欣、汉平帝刘衎、东汉:汉光武帝刘秀、汉明帝刘庄、汉章帝刘炟、汉和帝刘肇、汉殇帝刘隆、汉安帝刘祜、汉少帝刘懿、汉顺帝刘保、汉冲帝刘炳、汉质帝刘缵、汉桓帝刘志、汉灵帝刘宏、汉少帝刘辩、汉献帝刘协。


1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皇帝
2 在中国的封建社会中,皇帝是国家最高的领导人和统治者,具有绝对的权力和地位。
初中历史上学习的主要皇帝有:秦始皇(221BC),汉武帝(漢朝,公元141年-87年),唐太宗(唐朝,公元627年-650年),宋太宗(宋朝,公元976年-997年),元成宗(元朝,公元1320年-1323年)等等。
3 通过对这些皇帝的学习,能够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和变革,进一步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精髓和内涵。

1 唐太宗(公元626年-649年)
2 唐太宗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也是唐朝的开国皇帝,他开创了唐代贞观之治,实行了“唐制”,对政治、文化、经济等领域都有重大改革和发展。
3 除了唐太宗外,中国历史上还有很多著名的皇帝,例如秦始皇、汉武帝、元太祖等等,他们都在各个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作为和地位。


1 历史上有很多位皇帝,时间跨度也很广。
2 中国历史上的皇帝包括秦始皇(公元前221年-公元210年)、汉武帝(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唐太宗(公元599年-公元649年)等。
3 在其他国家,如罗马帝国、埃及等,也有许多著名的皇帝,例如罗马共和国的凯撒大帝(公元前100年-公元44年)、埃及的克鲁艾老王(公元前1479年-公元1425年)。

1、秦朝。秦始皇嬴政、秦二世嬴胡亥、秦三世嬴子婴。

2、汉朝皇帝列表:西汉:汉高祖刘邦、汉惠帝刘盈、汉前少帝刘恭、汉后少帝刘弘、汉高后吕雉、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汉昭帝刘弗陵、昌邑王刘贺、汉宣帝刘询(刘病已)、汉元帝刘奭汉成帝刘骜、汉哀帝刘欣、汉平帝刘衎、东汉:汉光武帝刘秀、汉明帝刘庄、汉章帝刘炟、汉和帝刘肇、汉殇帝刘隆、汉安帝刘祜、汉少帝刘懿、汉顺帝刘保、汉冲帝刘炳、汉质帝刘缵、汉桓帝刘志、汉灵帝刘宏、汉少帝刘辩、汉献帝刘协。

3、三国:魏:魏武帝曹操、魏文帝曹丕、魏明帝曹睿、魏齐王曹芳(邵陵厉公)、高贵乡公曹髦、魏元帝曹奂。蜀【蜀汉】:汉昭烈帝刘备、汉孝怀帝刘禅。吴:武烈帝孙坚、长沙桓王孙策(孙坚子,孙权之兄)、吴大帝孙权、吴会稽王孙亮、吴景帝孙休、吴乌程侯孙皓。

4、隋朝皇帝列表: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隋恭帝杨侑、隋秦王杨浩。

5、唐朝皇帝: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

6、宋朝皇帝:北宋: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炅、宋真宗赵恒、宋仁宗赵祯、宋英宗赵曙、宋神宗赵顼、宋光宗赵淳、宋宁宗赵扩宋理宗赵昀、宋度宗赵禥、宋恭帝赵显、宋端宗赵昰。

7、元朝皇帝:元太祖(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元睿宗(监国)孛儿只斤拖雷、元太宗、孛儿只斤窝阔台、马乃真后(称制)、元定宗孛儿只斤贵由海迷失后(称制)、元宪宗孛儿只斤蒙哥。

8、明朝皇帝:明太祖朱元璋、明惠帝朱允炆、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明英宗朱祁镇、明代宗朱祁钰、明宪宗朱见深、明孝宗朱佑樘、明武宗朱厚燳、明世宗朱厚熜、明穆宗朱载垕、明神宗朱翊钧、明光宗朱常洛、明熹宗朱由校、明思宗朱由检。

9、清朝皇帝: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顺治)、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康熙)、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雍正)、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乾隆)、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嘉庆)、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道光)、清文宗爱新觉罗奕詝(咸丰)、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同治)、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光绪)、清废帝爱新觉罗溥仪(宣统)。

1 初中历史讲解了中国历史上几位皇帝。
2 其中包括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明朝成祖、清朝康熙等皇帝。
每位皇帝都有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成就。
3 例如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六国的皇帝,实行了一系列的变革和改革;汉武帝开创汉武帝时代,大力推行科举制度等等。
相关的历史时间可以在历史课本中查看。

中国历史上的皇帝众多,其中比较著名的有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汉武帝(156BC-87BC)、唐太宗(599AD-649AD)、明成祖(1360AD-1424AD)、清朝康熙(1654AD-172_


1.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皇帝,时间跨度也很长,需要具体说明。
2. 从传统历史课本来看,明朝皇帝朱元璋、清朝皇帝康熙等都是比较重要的皇帝,初中历史中也可能会涉及到他们。
3. 皇帝的时间通常比较长,需要具体了解每位皇帝的在位时间,才能更全面地了解其时代和历史背景。

唐太宗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巩固政权

第一,采用魏征“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思想,鼓励臣下直言进谏,注意广开言路,虚纳谏言。

第二,把选拔优秀人才作为自己和宰相的首要职责,新设弘文馆,储备天下文才。

第三,制定了《贞观律》及其他令、格、式,立法空前完备。刑赏分明,不徇私情;量刑慎重,经过会审和多次复奏。

第四,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等经济制度。注意轻徭薄赋,不误农时,兴修水利,增加户口,发展生产。同时大力戒奢崇简,精简机构,以减轻人民负担,节约财政开支。

第五,妥善处理民族关系,对突厥、高昌等进行武力斗争,维护了边疆的安宁,打开了民族交往的通道,创造了民族融合的条件。

①政治上,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善于用人和纳谏,沿用发展隋朝的三省六部制;

②文化上,发展科举,重视教育;

③经济上,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①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教训,认识到皇帝要勤于政事,大臣要廉洁奉公,政府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统治才能巩固。

②他善于用人和重视纳谏,贞观时期,名相名将辈出,如“房谋杜断”的房玄龄和杜如晦,敢于直言的魏征等。

③沿用和完善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增加宰相人数,避免宰相专权。

④合并州县,革除唐初“民少吏多”的弊政,减轻人民负担。

⑤重视文化教育,完善科举制,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科最为重要;中央设国子学、太学等,学校还有了专业分科,如医学、算学、天文学等。

⑥唐太宗以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赢得各民族的拥戴,北方各族尊称他为“天可汗”。

唐太宗还设立安西都护符作为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

⑦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加强了唐蕃友好关系,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发展。⑧唐太宗派人到天竺学习熬制砂糖的技术。

第一,继承完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轻徭寡赋。继承南北朝和隋朝传承下来的均田制,鼓励垦荒,保证农业生产和农民尽可能的有耕地耕种。同时在均田制基础上实施租庸调制,并减轻徭役和赋税,保证农民负担减轻。稳定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稳定,就是稳定政权稳定。

第二,继承和完善隋朝创造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巩固中央集权制度。完善科举制度,打击士族大地主势力,吸收中小地主阶层和寒门弟子参与政权,扩大政权统治基础。

第三,巩固边疆,打击北方少数民族威胁。

唐太宗采取了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措施来巩固政权。

一、政治上:

1、革新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加强了监察机构;

2、注意法治,执法严明;

3、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任命善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

二、经济上:

1、轻徭薄赋,劝课农桑,兴修水利;

2、戒奢从简,唐太宗力倡节俭,不准修建台榭,禁止地方官进贡奇珍异宝。

三、文化上:

改进科举制,兴办学校,重视教育,大力培养人才。

李世民即位之时,中央政权的基础还不十分稳固。

所面临的首要问题是稳定局势,建立以自己为核心的最高领导集团。他接受了尉迟敬德提出的“杀人太多,不利于天下安定”的建议,采取了宽大安抚和任用东宫属僚的政策,缓和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

随后。太宗又对中央机构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改造了三省六部制,为唐宰相制度奠定了基础。为使中央各部门之间相互监督,太宗特别强调在实践中坚持讨论、封驳、执行相结合的原则,推行“五花判事”制度。

与此同时,行政机构也得到精简,精简后的国家机器,效率得到了提高,既节省了财政开支,又减轻了人民负担。

通过对领导班子的改革,李世民不仅牢牢的巩固了自己的地位,而且也为进一步励精图治、开创贞观之治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面对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和贞观初年百废待兴、百乱待治的局面,唐太宗经过深深的思考,决定以大治天下作为自己的施政方针。

治国方针确定以后,唐太系首先抓了国家的政治建设,把任贤和纳谏作为保证政治的两条主要措施。

唐太宗为更大程度地甄选人才,为自己所用,他设立了“弘文馆”,以管理学校,著书立说,培养选拔人才。太宗还亲自视察国子监和太学,增筑学舍,增加学员。

此外,唐太宗还沿用了隋炀帝所制订的科举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发展,设立许多考试科目,进士科是其中最重要的科目。这些措施的施行,促进了封建文化的发展,使贞观时期成为唐代教育史上的黄金时代。

在大力选拔人才的同时,李世民还进行了法制的改革和建设,采取了慎刑宽法和严格加强法制的措施。为实现大治天下的治国方针提供了法律上的保障,创造了良好安定的社会环境。

李世民将赏功罚过作为法制改革的标准,任命房玄龄、长孙无忌在参考《武德律》的基础上制定了封建社会最完备的法典《贞观律》。

后来长孙无忌又在李世民的支持下,组织了19名法学专家为《唐律》作注,完成了《唐律疏议》。

《贞观律》还是唐朝的宪法,它包括“律、令、格、式”,从国家制度到社会经济生活,以及民间的婚丧嫁娶等方面,都有详细规定。凡是违犯律、令、格、式的,一律按法律处理。

同时,李世民又亲自选拔了一批正直无私、断狱公平的人担任法官,并亲自检查法官对案件的处理情况,以保证律、令、格、式的贯彻执行,并将死刑的终审权收归中央,以免出现冤案。同时,唐太宗还规定对死刑要三次上报中央,被批准后才可执行

1.唐太宗即位采取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措施巩固政权。

2.政治措施有: 实行分权行政。贞观王朝的三省职权划分则初步体现了现代政治特征――分权原则。中书省发布命令,门下省审查命令,尚书省执行命令。一个政令的形成,先由诸宰相在设于中书省的政事堂举行会议,形成决议后报皇帝批准,再由中书省以皇帝名义发布。

广开言路,君臣论治;

选贤任能,知人善任,用人唯贤,搜罗人才,延揽了房玄龄、杜如晦,人称“房谋杜断”,太宗亦不计前嫌,重用建成旧部魏徵、王珪,降将尉迟恭、秦琼等,人才济济。

十分注重人才的选拔,严格遵循德才兼备的原则,颁布求贤诏令,并增加科举考试的科目,扩大应试的范围和人数,以便使更多的人才显露出来。

整饬吏治。完善制度。轻刑订律。

3.经济上采取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爱惜民力。特别关注农业生产,实行均田制与租庸调制,奖励垦荒。薄赋尚俭。救灾恤贫。扶持商业。

唐太宗的一系列治国举措,被后世称为贞观之治。

唐太宗采取与民休息、继续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轻徭薄赋、放宽刑罚、纳谏用人、完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等措施来巩固政权。

唐太宗君臣参加隋末农民战争,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看到人民的力量,认识到君民舟水关系。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和较为开放的对外政策,其统治期间出现贞观之治的局面。

唐太宗从隋亡中吸取教训。采取措施,调整统治政策,实行均田制,租庸调制,采用隋朝三省六部制,完善科举制,巩固中央集权,缓和阶级矛盾,发展生产,重视选官用人和纳谏。

措施1、不拘一格用人才,对人材的使用及指导到达了极高的境遇。

2、不独断专行、初步确立了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个政府机构之间权利分立、互相监视的政治管理制度。

3、认识到人命至重、不可妄杀的法政政策,规定死刑需三复奏〔外地五复奏〕复审批准前方可行刑。

4、太宗朝武功之盛,除对高句丽战争上没有获得战略成功外都获得了辉煌的成功。

5、胸怀大局、四海一统的民族和外交政策,太宗朝的民族和外交政策获得了辉煌的成功。

唐太宗采取巩固政权的措施:

1.政治上,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减轻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 2.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3.军事上,先后击败了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措施

一、唐太宗

1、政治

李世民在位期间使隋制更趋于完善。如中央朝廷方面延续了三省六部制,特设政事堂,以利合议问政,并收三省互相牵制之效;

地方上沿袭了隋代的郡县两级制,分全国为十个监区(道)。此外,行府兵制,寓兵于农;均田制、租庸调制、科举制等皆有所发展。

2、经济

李世民在经济上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使农民有可能安定生产,耕作有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重视农业,减轻农民赋税劳役。“戒奢从简”,节制自己的享受欲望;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利于减轻人民的负担。

3、文化

贞观初年,李世民诏令在全国范围内收集图籍,在弘文殿聚四部群书20余万卷,在弘文殿旁建“弘文馆”以储图籍。

并任命虞世南、褚无量、姚思廉、欧阳询等充任学士,以魏徵、虞世南、颜师古等著名学者、硕学之士相继为秘书监,主管国家的图书馆和藏书事业,选五品以上工书者为书手,又在弘文馆设立检校馆藏的官员,将缮写、整理、校勘图书,藏于内库,以宫人掌管。

官府藏书机构除“弘文馆”外,另有“史馆”、“司经局”、“秘书省”和“崇文馆”等,其藏书质量和数量远远超过前代,史称“群书大备”。晚年因连年用兵,营造宫殿,杂税日益苛重。

二、武则天

1、政治

武则天承袭贞观年间整顿吏治、严惩贪污的政策,“尝与宰相议及刺史、县令”,并派遣“使者以六条察州县”,考核州县官吏是否清正称职。

对于贪赃枉法的官吏,不论官位高低,一律严惩不贷。反之,对于贤才则破格拔擢。武则天对于为官清正、正直不阿的臣僚非常器重,对于有才能有学识的人士非常赏识,并能对其一一加以重用。

武则天对纳谏的重要性有深刻的理解,在建言十二事中,“广言路”、“杜谗口”,也占了重要地位。垂拱二年(686年)三月,她还设铜匦于朝堂,鼓励群臣上书言事。

武则天虽然政令严明,刑罚严峻,“当其忍断,虽甚爱,不少隐也”。但是她对于直言敢谏的臣民却十分敬重,尽量采纳他们的建议,即使言语有所冒犯,也能加以宽容,免予追究。

在她统治时期,很少有人因为直谏获罪的,因之直言敢谏在朝中蔚然成风,使下情得以上达,这对于改革弊政、促进政治清明起了很大的作用。

2、经济

武则天称“天后”时,就在建言十二事中建议“劝农桑,薄赋役”。为贯彻诏命,朝廷规定对地方官吏的考核,以农业生产是否发展作为重要标准,如果州县官吏所在地区“田畴开辟,家有余粮”者则予以奖赏;反之,如“为政苛滥,户口流移”者则加以惩罚。

武则天掌权以后,为了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经验和生产技术,又延揽农学家编撰了《兆人本业记》颁发到州县,作为州县官劝农的参考。此时均田制开始瓦解,民户逃亡现象开始普遍。对于土地兼并和逃亡的农民,也采取比较宽容的政策。

因此,武则天统治时期,社会是相当安定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户口也由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的380万户增加到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的615万户,平均每年增长0.721%。这在中国古代,是一个很高的增长率,也是反映武则天时期经济发展的客观数据。

但民户的逃亡,也使政府税收受到了损失,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而武则天为了称帝尊崇佛教,大修庙宇,建造规模宏大的明堂、天堂,这也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3、文化

武则天曾召集文学侍臣周茂思、范履冰等人编纂《要览》、《字海》、《乐书要录》等书。

其中,《字海》收录有所有武则天首创的则天文字,全书已散佚。《乐书要录》为唐代一部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的乐律文献,除少量内容因袭就说外,多富实践意义,在中国古代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全书共十卷,今仅存第五、六、七卷。

三、唐玄宗

1、政治

李隆基即位后,先起用姚崇、宋璟为相,其后又用张嘉贞、张说、李元纮、杜逻、韩休、张九龄为相。他们各有所长,并且尽忠职守,使得朝政充满朝气。而且李隆基在此时亦能虚怀纳谏,因此政治清明,政局稳定。

唐玄宗以前,由于时人重京官而轻外任,地方官都是选用年高而才疏者充任。为了革除这一弊端,开元二年(714年)唐玄宗特颁下制令,从京官中选用有才识者到地方任都督、刺史,又从都督、刺史中选拔有政绩者任京官,“使出入有常均,永为恒式”。

他特别重视县令的选任。开元四年(716年),新选任的县令被召入大明宫宣政殿,由皇帝亲自出题考试,考查县令是否通晓经国治民之道,结果有二十多人不入第,暂且让赴任就职,另有四十五人被淘汰,“放归学问”。

同时,还颁布了《整饬吏治诏》,每年十月委派各道按察使对刺史、县令的政绩进行考察,分为最、中间、殿三等,依次定为优劣,作为改转升降的依据。

2、经济

为了增加国家的收入,打击强占土地、隐瞒不报的豪强,唐玄宗发动了一场检田括户运动。当时的豪强霸占了农民的土地之后,称为"籍外之田",他们还将逃亡的农户变成自己的"私属",在土地和人口两方面逃避国家税收。

先天元年(712年)到开元十三年(725年)之间,李隆基的检田括户运动收到了实效。他任命宇文融为全国的覆田劝农使,下设十道劝农使和劝农判官,分派到各地去检查隐瞒的土地和包庇的农户。

然后把检查出来的土地一律没收,同时把这些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对于隐瞒的农户也进行登记。这样下来,一年增加的客户钱就高达几百万之多。

通过这些有效的措施,李隆基使唐朝的经济又步入正轨,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同时也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促进了国家经济的繁荣。

3、文化

在文化事业上,唐玄宗重视图书建设。开元三年(715年),约请褚无量、马怀素等人,商讨史馆经籍之事,因内府是太宗、高宗时代遗留旧书,常令宫人管理,有所残缺,未加补辑,篇卷错乱,难于检阅,遂令褚无量、马怀素率学者加以整理。

开元时代藏书为唐一代最盛之时。总数达3060部,51852卷;另有道经、佛经2500余部。长安、洛阳各藏有四部书,分为甲、乙、丙、丁,排列经、史、子、集四库。史称“开元文集最备”,所藏达7万卷,命集贤院学士张说等47人分司典籍。

唐太宗贡献150字

勤政爱民,开创贞观之治。采用魏征、房玄龄、杜如晦、一批有才能的人辅佐他,纳谏如流。经济繁荣,社会稳定。贞观六年,唐太宗与长孙皇后特所钟爱的长乐公主将要出嫁,唐太宗特别下令让有司准备比长公主多一倍的嫁妆,然而不久之前御史大夫韦挺刚刚上表批评过时风:“今贵族豪富,婚姻之始,或奏管弦,以极欢宴;唯竞奢侈,不顾礼经。……若不训以义方,将恐此风愈扇。”结果唐太宗竟然“顶风作案”,要为自己的爱女准备的嫁妆甚至比长公主还要多许多,此举自然而然招徕了魏征的严厉制止。魏征认为嫁妆比长公主多一倍不合礼法,极力谏止,唐太宗下朝后将这件事告诉了长孙皇后,长孙皇后感叹道:“我知道陛下器重魏征但不知道其中的原因,今天才知晓原来魏征果然是于社稷有益的肱骨之臣,而魏征作为臣下却能够秉直上谏,这份品行实在是难能可贵。”于是下旨赏赐了二十万钱与四百匹绢给魏征,并特意嘱咐道:“我希望郑公能够一直将这份敢于直谏之心保持下去,认为不对的就直说,不要因为君臣之礼而有所讳言。”

1、晋阳起兵:义宁元年(617年),李世民鼓动父亲李渊起兵反隋,是为晋阳起兵。李渊封李世民为敦煌郡公、右领军大都督,统帅右三军,起兵攻入长安,并且灭隋。李世民官拜光禄大夫、唐国内史,徙封秦国公,食邑万户。

2、任用人才:李世民即帝位不久,按秦王府文学馆的模式,新设弘文馆,进一步储备天下文才。李世民知人善任,用人唯贤,不问出身,初期延揽房玄龄、杜如晦,后期任用长孙无忌、杨师道、褚遂良等,皆为忠直廉洁之士;其他如李勣、李靖等,亦为一代名将。

3、完善制度:李世民在位期间使隋制更趋于完善。如中央朝廷方面延续了三省六部制,特设政事堂,以利合议问政,并收三省互相牵制之效;地方上沿袭了隋代的郡县两级制,分全国为十个监区(道)。此外,行府兵制,寓兵于农;均田制、租庸调制、科举制等皆有所发展。

4、经济:李世民在经济上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使农民有可能安定生产,耕作有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重视农业,减轻农民赋税劳役。“戒奢从简”,节制自己的享受欲望;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利于减轻人民的负担。

5、外交:中外关系方面也迅速出现了繁盛景况。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唐太宗在吐蕃赞曾(即君长)松赞干布的多次请求下,答应将宗女文成公主嫁给他,并派礼部尚书、江夏王李道宗护送公主入藏。从此,吐蕃和唐朝结为甥舅关系,相互学习,友好相处。

、吸取隋亡的教训,调整统治关系。正确处理君臣关系,把君比作舟,把民比作水,提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2、正确处理君臣关系,善于用人,虚心纳谏。使决策正确,政治清明。

3、完善三省六部制,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集权。

4、完善科举制度,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扩大了统治基础

5、经济上重视农业生产,减免租赋,减少力役,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 发展

6、民族关系上,对少数民族一视同仁,促使民族关系融洽,民族大团结。

7、对外关系上,加强与日本、新罗的关系。

七下历史学什么

七年级下册历史主要讲述了从隋朝到清朝鸦片战争前的历史。隋朝建立结束了南北朝历史,唐朝的强盛,尤其是开元盛世达到了我国封建社会最高峰。

宋朝建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状态,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疆域最大的朝代,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的时期,闭关锁国政策最终导致落伍,落后就要挨打,鸦片战争的爆发使我国开始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唐太宗唐玄宗,两宗时期有哪些著名的经济成就

李世民在经济上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使农民有可能安定生产,耕作有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重视农业,减轻农民赋税劳役。“戒奢从简”,节制自己的享受欲望;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利于减轻人民的负担

唐太宗对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对外关系的贡献

政治上,初步确立了三权分立、互相监督的政治管理制度,规定法令甚至包括自己(影响国家政策的那一部分)旨意需门下省审查副署后方可生效发布,保证了政策的可行性、及时发现并纠正。杜绝了不良政策对国家及人民的违害与影响;

军事上,除高丽战争上没有取得战略胜利外都取得了辉煌的胜利(突厥、吐谷浑、高昌、安西四镇、漠北薛延陀等),这与当时的国力、军队战斗力、整体战略、用人选将与配合默契、过程协调一致等重要因素是分不开的,因此在中华历史上的名将名相中,贞观朝占有相当的比例,在中华军事史上,贞观朝的战例也多被引用;

对外关系,四海一统的民族和外交政策,太宗朝的民族和外交政策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四海之内只要知道中国的均努力内附,以唐为荣,乐不思蜀,他们不但同唐人一样可以自由自在的生存,还可以做官,著名的少数民族将领阿史那思摩、执思失力、契芯何力、黑齿常之、乃至后世的高仙芝、李光弼等都为唐朝做出了杰出贡献,在他们身上正好反映出李世民民族政策的光辉,现在的唐人、唐人街也正时那时繁荣富强、威甲四海、文礼之邦的生动写照;

思想文化,完善科举制度、大力兴办学校、重视教育活动、普及官吏选聘、当时的国子学、太学之盛、地方也有不少学校,如此才不难想起当时的教化呢,同时当时的科举也规范化、考选公平,以进士科最为杰出,如此才有太宗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喜言“天下英雄、入朕彀夷”,唐朝的教育及科举为政治上提供优秀人才同文化精髓——唐诗及经济发展做出杰出贡献;

对玄奘佛学的支持同西游的肯定,打通并维护河西走廊-丝绸之路及东联新罗、日本,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与经济发展,文成公主下嫁吐蕃,使吐蕃从奴隶制社会迈入封建社会,开发并促进了西藏的发展;

经济上,.倡导廉政、节俭、朴素、重视农田水利,太宗朝在廉政建设方面是相当成功的,他并没有像朱元璋一样严惩贪官污吏,而是建立一个廉洁奉公、遵纪守法的中央领导班子、重视地方长官选举,当时朝廷中不少卿相家境贫困,温彦博、戴胄、于志宁、魏征、张玄素等等,再加上良好风气的宣传和行政监督,及时预防了官员犯错,因此当时的官员相当奉公守法、廉洁自律;太宗皇帝也比较注意节俭,不滥用民力、注意与民休息,当时社会形成了一种朴素求实的作风;太宗皇帝也相当重视农业,京官外巡回京太宗先问及此事,因太子冠礼与农时违背而更改;

由于社会安定,商业经济得到发展,全国新兴了许多商业城市,城市业有相当的发展,广州、杭州、扬州、成都、江陵、凉州等城市经济发展相当迅猛,长安同洛阳作为世界经济大都会就不言而喻了,这为封建经济登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唐太宗为中华民族同人民做出了杰出贡献,留下了辉耀千古的丰功伟业及精神财富,因此受到人们的崇敬;也正如筑东阳先生所说“他是继孔子之后中国数一数二的伟人”。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renwu/571862.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谁是盛唐朝诗歌的代表人物?下一篇:明朝皇帝老丈人的爵位是否具有世袭性质?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