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哪个年代久 康熙朝代的历史

导语: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哪个年代久 康熙朝代的历史

目录导航:

  1. 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哪个年代久
  2. 康熙王朝和康熙大帝哪个接近历史
  3. 雍正乾隆康熙按前后顺序是怎么排的
  4. 康熙帝在位期间干过哪些大事
  5. 康熙历史原型
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哪个年代久

康熙做了61年皇帝,而乾隆只做了60年皇帝,乾隆念及康熙大帝的功绩,不想比他爷爷做得久所以在60年后就退位让给了嘉庆。。。

康熙王朝和康熙大帝哪个接近历史

那个也不接近真正的历史。《康熙王朝》是一个电视剧,题材很好,导演不错,演员表演也棒。二月河的小说《康熙大帝》虽然有八百万字,但是我觉得小说就是小说,它是教于历史更广,更丰富的写作,作为第三史料,从史源的角度来说,是不可信的。中国清史研究学会的《清史》已经完成且出版了,可以看看,选择真实的历史予以借鉴嘛

康熙王朝借鉴了太多野史,比如顺治皇帝去当了和尚,历史上顺治是暴病而死,如果真的出了家,那简直是历史上最大的滑稽。既然拍历史剧,怎么能按野史来拍呢?相比之下,康熙大帝比康熙王朝更靠谱,但也不是完全靠谱,历史的事不是亲身经历谁能说得清呢?就是史书记载的都未必是真。况且作者只是写影视剧的,写历史未必在行吧。

其实都是半真半改写的历史小说体电视剧,细节是根本没办法证实的,部分历史人物事迹都会有些改编。比如《雍正王朝》里的孙嘉诚,真实史料记载不是被年羹尧所杀,而是到乾隆年间才死。剧中李卫的人物也是改编了不少。

历史剧和小说体,能使人物更加丰满鲜活。有人认为《康熙王朝》比《雍正王朝》更真实,是因为康熙大帝时期政治更为开放些,记载帝王的史料记载更多,更容易考证,所以《康熙王朝》基本会接近史实。而雍正时期政治相对紧迫,虽然国家经济上涨了,但是“文人”的发展却不容易,历史上著名的“文字狱”,雍、乾时期已到顶峰了吧,流传的“野史”就很多,考证的难度就很大。

说的不好,请参考一下

雍正乾隆康熙按前后顺序是怎么排的

顺序为:康熙、雍正、乾隆。康熙是清朝第四位皇帝爱新觉罗·玄烨的年号;雍正为清朝第五位皇帝爱新觉罗·胤禛的年号;乾隆是清朝第六位皇帝爱新觉罗·弘历,乾隆的年号。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是清朝的奠基者,后金开国之君。

按照年代来排序依次是康熙、雍正、乾隆。

1、康熙

康熙是清朝第四位皇帝爱新觉罗·玄烨的年号,康,安宁;熙,兴盛--取万民康宁、天下熙盛的意思。从1662年至1722年,共六十一年,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清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即康熙帝,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

2、雍正

雍正帝胤祯,生于康熙十七年(1678)是康熙的第四子。康熙61年,45岁的胤祯继承皇位,在位13年,死于圆明园。庙号世宗。雍正是清朝入关后第三位皇帝胤禛的年号,因为雍正帝之前曾被封雍亲王,即位后采用雍正一词,除取其名“禛”之谐音外,亦有正统、名正的意思。以辟民间夺位的谣言。雍正十三年八月清高宗即位沿用。

3、乾隆

乾隆帝弘历,生于康熙五十年(1711),卒于嘉庆四年(1799)。他是雍正的第四子,在位60年,终年89岁。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出生,于1799年2月7日逝世,清朝第六位皇帝,入关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

康熙帝在位期间干过哪些大事

首先在内部除掉了以鳌拜为首的权臣集团自己控制了权利,第二件事是扫除了对清廷危害最大的三藩之乱稳固了清对汉人地区的统治;三是收腹了台湾这是一件功在千秋的大业使大陆台湾保持团结紧密,四是基本平定了蒙古准格尔部的叛乱巩固了中原对蒙古草原的管理使其没有被分割出去,五是击败沙俄签订了尼布楚条约维护了国家和民族利益在法律程序上固定了中国版图

康熙在位 平定三藩: 所谓“三藩”,是指镇守云南的平西王吴三桂,镇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和镇守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之子尚之信。自清初以来,他们各霸一方,形成几股割据势力。“三藩”都拥有大量武装。特别是吴三桂,“功最高,兵最强”,积极储将帅,习武备,使“四方精兵猛将,多归其部下”。他们仗着自己日益壮大的力量,飞扬跋扈,不听约束,给满清以很大威胁。而且所耗军费巨大。 1673年三月,以尚可喜请求归老辽东,但请求留其子之信继续镇守广东为引线,引发了是否撤藩的激烈争论。最后康熙帝认为“藩镇久握重兵,势成尾大,非国家利”,决定下令“撤藩”。 十一月,吴三桂在云南发动叛乱,并于次年派将率军进攻湖南,攻陷常德、长沙、岳州、澧州、衡州等地。他又派人四出散布檄文,煽诱鼓动。广西将军孙延龄、四川巡抚罗森等许多地方大员纷纷叛清。接着,福建耿精忠亦叛。在短短数月之内,滇、黔、湘、桂、闽、川六省陷落,一时局面相当严重。随后,陕西提督王辅臣、广东尚之信等也相继反叛,变乱扩大到广东、江西和陕西、甘肃等省。 叛乱消息传到北京后,年轻的康熙帝对“三藩”之乱采取了坚决打击的措施。在康熙运筹帷幄的指挥下,康熙意识到,部队军纪存在问题,八旗兵攻破城池后,扰民滋事,掳掠妇女,这样下去,部队将失去民心。于是,康熙召集众将,申明纪律,下令归还军中有夫之妇,让城中许多被拆散的夫妻团圆。” 1676年(康熙十五年)十月,福建耿精忠在清军进攻下,被迫投降。广东的尚之信也于1677年投降。闽、粤以及江西都先后平复。1678年八月,吴三桂死,其部将迎立其孙吴世璠继位,退居云贵。此后,清军先后收复湖南、广西和四川。1681年,清军攻破昆明,吴世璠自杀。云贵悉平。 此次平叛的胜利,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了满清的统一。 收复台湾: 在三藩刚刚平定不久,割据台湾的郑氏家族发生内乱。起因是1662年郑成功病逝后,其子郑经立。1681年,郑经死后,其部将冯锡范等杀死了郑氏的继承人,改立郑经次子克塽继承延平王位。郑克塽年幼,成为冯锡范的傀儡。 康熙在此情况下,决心为了国家统一收复台湾。1681年七月,康熙下诏“以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与将军总督等统舟师进取澎湖、台湾”。 1683年,施琅率领战舰三百,精锐水师二万,进攻澎湖。经过七天激战,清军占领了澎湖。不久,郑克塽派人前来乞降,清军进驻台湾。 1684年,清政府在台湾设一府(台湾府)三县(台湾、凤山、诸罗),隶福建省,并在台湾设巡道一员,总兵官一员,副将二员,兵八千。在澎湖设副将一员,兵二千。在清朝中央政府的统一管理下,台湾与大陆的关系更加密切。答案补充 平定准噶尔叛乱: 清初,西北方居住的蒙古族分为漠南蒙古、漠北喀尔喀蒙古和漠西厄鲁特蒙古三大部。漠北喀尔喀蒙古内部又分为扎萨克图、土谢图、车臣等三部。漠西厄鲁特蒙古内部又分为准噶尔、和硕特、杜尔伯特、土尔扈特四部。清军入关之前,漠南蒙古就已归附清朝,喀尔喀蒙古和厄鲁特蒙古各部,也与清政府关系密切。 厄鲁特蒙古的准噶尔部,从17世纪中叶以后逐渐强盛起来。特别到噶尔丹为汗时期,势力更加强大。他不仅统治了厄鲁特四部,而且占领了天山南路各回城,势力达到青海、西藏地区。为了实现割据一方的野心,噶尔丹与正在对外扩张的沙俄勾结起来,于1688年春,对喀尔喀蒙古发动了突然进攻。在清政府的帮助下,噶尔丹暂时退兵。 1690年,噶尔丹在沙俄的支持下,率二万多骑兵,向内蒙古大举进攻。 康熙帝曾先后于1690年,1696年和1697年三次亲征,耗费粮饷无数才打败了叛军。最后,噶尔丹染病死去。答案补充 噶尔丹叛乱被粉碎以后,喀尔喀蒙古各部又回到了原来的居住地。清政府设置将军和参赞大臣率兵驻守科布多和乌苏雅台等重镇,加强了对喀尔喀蒙古地区的管理和统治。 此后,满清政府又先后平息了噶尔丹的侄子阿拉布坦的叛乱,青海和硕特部罗卜藏丹津的叛乱和准部贵族阿睦尔撒纳在伊犁发动的叛乱。并改西宁卫为西宁府,设立青海办事大臣,分蒙古族为二十九旗,加强了对青海的管理;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参赞大臣、劣谟大臣、都统等,率兵分驻伊犁、塔城等地,巩固了对天山北路的统治。答案补充 遏制沙皇俄国的扩张:明末清初,沙俄在亚欧大陆上不断向东扩张,并于17世纪中期侵入了中国黑龙江地区。沙皇多次遣使来华,要求建立外交和通商关系,但因俄国侵占中国领土等问题而遭到清政府拒绝。此外,由于清初国内尚未安定,所以直到17世纪80年代中期,康熙才对黑龙江地区的俄国据点雅克萨采取了有力的军事行动。 俄国因内外问题一时无力在东方大规模用兵,遂希望议和,被康熙接受。1689年,中俄订立了尼布楚条约,这是中国和近现代欧美国家签订的第一个条约。根据条约,额尔古纳河、格尔必齐河和直达于海的外兴安岭为中俄边界,外兴安岭和乌第河之间土地的归属另行议定。这样,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的广大地区被确认为中国的领土。

康熙在位61年,干了许多惊天动地的大事,1、平定三藩之乱。2、三次出兵平定准噶尔部叛乱,使边疆地区得以稳定、领土完整。3.、二次出兵击败沙俄对黑龙江的侵略。4、1683年在台湾设立了行政机构。康熙帝非常有能力,在治国安邦方面成绩卓越。如禁止满族圈地、兴修水利、奖励垦荒、加强和巩固满汉团结。他在位时国家疆域辽阔,形成震惊中外的大一统的强大帝国。

大事的话还是很多的,个人认为最有代表性也最有影响力的有四个,

第一,除掉鳌拜,这是康熙继位以后干的第一件大事,也是最代表其天赋的事,年纪轻轻就斗倒了权臣鳌拜,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第二,成功削藩,这是康熙实现集权的象征,削藩之后帝国之内政令通畅,他真正意义上彻底掌握了帝国。

第三,征服蒙古,这是康熙打出威名的关键一战,也是确定其历史地位的一战。

第四,收回台湾,这是康熙的终极荣誉,此举让祖国回归统一,也让他成为了千古一帝。

康熙是清朝第四位、清军入关后第二位皇帝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的年号。康熙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执政初期,国内国际形势非常严峻。面对严峻局势,他坚持大规模用兵,以实现国土完整和统一。康熙帝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有学者尊之为“千古一帝“,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农历十一月十三日崩于畅春园,终年68岁。庙号圣祖,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葬于景陵。传位于第四子胤禛。

他在位61年,在位期间他干了以下几件大事:一、先是智擒鳌拜把政权掌握到自己手里;二、平定三藩之乱,为国家富强扫清道路;三、发展经济疏通漕运;四、收复台湾,为祖国统一大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五、亲征准葛尔,把妄图分裂我国疆土的阴谋者消灭;六、驱逐沙俄,中国领土绝不容别国践踏;七、选定继承人雍正,从后来帝国的走向来看,雍正的确是个好皇帝。

一、智擒鳌拜

康熙八岁登基,由于年少国家暂时由四位辅政大臣共同管理。四位大臣中有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和鳌拜。辅政之初,四人尚能尽心竭力,但平和的局面未能维持太久。四人中索尼位高勋重、谨慎忠心,鳌拜骄横专权、野心勃勃,遏必隆趋炎附势、倒向鳌拜,苏克萨哈是鳌拜的死对头。康熙六年发生了很多大事,这一年的六月首辅索尼病故,七月康熙亲政,仅十多天后鳌拜擅杀同为辅政大臣的苏克萨哈,几天后和遏必隆进爵一等公。康熙虽然亲政但没有真正的实权。康熙八年,康熙在鳌拜晋见时突然命令侍卫将其逮捕,并宣告鳌拜三十条罪状,但念其功勋免死拘禁。自此康熙才真正掌握了朝廷大权,康熙帝铲除鳌拜之后,甄别官吏,为被鳌拜矫旨处死的苏克萨哈等昭雪,奖励百官上书言事,禁止圈地等弊政,开始实操朝政大权。

二、削平三藩

清朝进关之初多亏了吴三桂等人的支持,在剿灭明朝残余势力之后清朝便把吴三桂封做平西王,拥有军队和高度的自治权。同时受封的还有平南王尚可喜,镇南王耿精忠。每年清朝政府都要拨给他们大量的军费以供养军,当时有”三藩之耗半天下“之说。康熙十二年平南王尚可喜请求归老辽东,康熙帝认为“藩镇久握重兵,势成尾大,非国家利”,并以此为机会决定下令“撤藩”。吴三桂先是假意请求撤藩,实际是麻痹朝廷给自己反叛做准备。同年十一月,吴三桂杀云南巡抚朱国治,提出反清复明。之后附件耿精忠、陕西王辅臣、广东尚之信先后相继反叛。一时之间遍地战火,大清王朝岌岌可危。

在种种不利条件下,康熙并没有妥协。康熙帝的对策是坚决打击吴三桂,决不给予妥协讲和的机会;而对其他的叛变者则大开招抚之门,以此来分化敌军,削弱吴三桂的羽翼,从而孤立吴三桂。在平定战乱中康熙放手重用汉将、汉兵,在清朝正确的战略打击下陕西王辅臣、福建耿精忠和广东的尚之信先后投降。吴三桂局促于湖南一隅之地,外援日削。康熙十七年,吴三桂称帝,国号大周,没过多久吴三桂就病逝了。康熙二十一年冬,清军攻破昆明,吴三桂的继承人也是他的孙子吴世璠自杀,三藩平定。

三、发展经济

河务的好坏严重影响到国家经济的发展,康熙也很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一方面河务治理的不好,赶上发大水严重破坏生产不说,还会危及千家万户的生命;另一方面,河务修好了漕运通了,运输就方便了。康熙在这方面先后任用了靳辅和于成龙治理河务,不仅解决了河流决堤的隐患还开发了运河,漕运的疏通为运输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四、收复台湾

郑成功从荷兰人的手中夺回了宝岛台湾,他死后他的儿子郑经盘踞台湾。康熙平定三藩后,将台湾纳入版图又被提上日程。康熙二十年郑经去世,台湾内部发生政变,年仅12岁的郑克塽继任延平王之位,大权实际上为冯锡范、刘国轩掌握。郑氏官员向心力开始动摇,负责与清朝谈和的傅为霖甚至愿当内应。福建总督姚启圣认为是进攻台湾的好时机,向康熙帝推荐施琅。康熙二十二年康熙以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出兵攻台,在澎湖大败刘国轩所率领的郑氏海军,随后明郑纳土归降。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政府在台湾设一府(台湾府)三县,即台湾县(今台南)、凤山县(今高雄)、诸罗县(今嘉义),隶福建省,并在台湾设巡道一员,总兵官一员,副将二员,兵八千。从而加强了中央对台湾的管辖,促进了台湾经济文化的发展。

五、驱逐沙俄

清兵入关后,沙俄远征军曾多次中国军民保卫雅克萨之战 入侵中国黑龙江流域,烧杀抢劫,四处蚕食中国领土。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秋,沙俄卷土重来,再次占领雅克萨城。清军围困雅克萨城,826名俄军,最后只剩66人。雅克萨城旦夕可下,俄国摄政王索菲亚急忙向清廷请求撤围,遣使议定边界。清廷答应所请,准许沙俄军残部撤往尼布楚。雅克萨之战结束后,双方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七月二十四日缔结了《尼布楚条约》,规定以额尔古纳河-格尔必齐河-外兴安岭为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和乌苏里江以东地区均为中国的领土。

六、西征漠北

康熙年间,准噶尔在领袖噶尔丹的统治下,势力强盛。在沙俄的鼓动和支持下噶尔丹妄图侵占整个蒙古并建立独立的王国。面对噶尔丹的嚣张气焰与猖狂南犯,康熙先后两次亲征噶尔丹。第一次亲征在乌兰布通和昭莫多大破准噶尔,第二次亲征时噶尔丹在众叛亲离的情况下死去。

七、传位雍正

康熙在很早的时候就册封了胤礽为皇太子,胤礽自幼即聪慧好学,文武兼备,不仅精通诸子百家经典、历代诗词,而且熟练满洲弓马骑射;长成后代皇帝祭祀,并数次监国,治绩不俗,在朝野内外颇具令名,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康熙的负担。身处九子夺嫡的漩涡中心,胤礽于康熙四十七年因罪被废。康熙四十八年复立,康熙五十一年胤礽再次被废,此后康熙再未立过太子。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康熙于北京畅春园清溪书屋,终年69岁。再病逝前,他选定了第四子胤禛做为他的继承人,即是后来的雍正,并为他铺好了道路。事实证明,康熙的选择是正确的,王朝在雍正的治理下更加的繁荣富强。










康熙是清王朝建国以来第四位皇帝,也是入关以来第二位皇帝。年幼康熙,8岁丧父,十岁丧母。饱受失去双亲之痛。8岁登基,14岁亲政,当时他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内忧外患,朝廷内部:鳌拜结党专政,把持朝纲,外部:各个封疆大吏割据一方,实力大增,对中央朝廷威胁极大并有继续扩大实力的举动。政局不稳,反抗满族统治的组织四处伺机而动。这些都严重威胁清朝中央的统治地位。康熙首先安内,然后攘外。安内:智擒鳌拜,诛其族,剪其党,但念其功劳,拘而不杀。平定三藩:1673年康熙认为三藩久握重兵,势成危大,非国家利也。逐下令削藩,同年吴三桂云南叛乱,其他藩将响应,在康熙的打击吴三桂,安抚其他叛军,削弱,分化吴三桂的方针的打击下,节节败退,1678年吴病死。1681年清军攻破昆明,其孙吴世璠自杀。削藩取得胜利。统一台湾:1681年郑经病死,台湾发生政变,人心浮动,姚启圣认为进攻台湾时机以到,1683年施琅出兵攻台,在澎湖打败郑氏海军,收复台湾,并加强中央对台湾的管辖,促进了台湾的经济文化发展。驱逐沙俄:明末开始,沙俄远征军入侵黑龙江流域,四处蚕食,1683年清将萨布素率军将其击败,围困雅克萨城。1685年彭春攻克雅克萨,并屯田嫩江,加强防务。1685年沙俄卷土重来重新占领雅克萨,同年秋,康熙排兵反击,击败沙俄,夺回雅克萨城,并与沙俄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确定了疆域。大破准噶尔:清初,蒙古分为漠南,漠西,漠北三大部落。其中漠南与漠北和清朝关系密切,中俄之战时,沙俄代表戈洛文秘密会见漠西噶尔丹代表,阴谋策划叛乱,在沙俄的唆使下,进攻漠北蒙古。1688年,康熙调兵遣将迎击,多次打败噶尔丹。1698年,下令亲征,噶尔丹众叛亲离,服毒自杀。漠西地区统一于清朝。同时,康熙励精图治,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净化官场,使经济迅速发展,国力增强,为康乾盛世奠定坚实的基础。




康熙历史原型

二月河小说康熙大帝的真实历史原型就是清朝皇帝康熙帝。

著名作家二月河的这部《康熙大帝》着力刻画了康熙一朝的重大历史事件,用生动的艺术形象,突出表现了康熙在各种矛盾的漩涡里运筹帷幄、力挽狂澜的英雄本色;

肯定了他在中国历史发展的关键时期,为统一祖国、开创王朝鼎盛局面所做出的历史功绩,也指出了作为皇帝的康熙因个人性格缺陷和历史局限,给中国历史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作品情节飞湍流瀑,既惊心动魄,又妙曼宜人。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renwu/574193.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大卫鲍伊为什么是异瞳 盘点英国博物馆里最有名灵异照!胆小勿入下一篇:波诗明油漆的特点及优点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