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唐朝皇帝的排列顺序 历史皇帝唐太宗

导语:唐太宗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他的真名是李世民。他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政治、军事、经济的改革措施,使唐朝进入了繁荣鼎盛的时期。

目录导航:

  1. 唐朝皇帝的排列顺序
  2. 伟大皇帝唐太宗十几岁就开始带兵打仗,那时他那么小,而且看历史得知他还是大唐的实际创造者。真是这样吗
  3. 唐太宗在唐朝历史上具怎样的地位
  4. 李世民当皇帝前是什么王
  5. 韩国太宗皇帝
唐朝皇帝的排列顺序

唐朝共21位君主,依次为:唐高祖李渊(在位8年)、唐太宗李世民(在位23年)、唐高宗李治(在位34年) 、唐中宗李显(在位6年)、唐睿宗李旦(在位8年)。

唐玄宗李隆基(在位44年)、唐肃宗李亨(在位6年)、唐代宗李豫(在位17年)、唐德宗李适(在位26年)、唐顺宗李诵(在位1年)、唐宪宗李纯(在位15年)。

唐穆宗李恒(在位4年)、唐敬宗李湛(在位2年)、唐文宗李昂(在位14年)、唐武宗李炎(在位6年)、唐宣宗李忱(在位13年)、唐懿宗李漼(在位14年)、唐僖宗李儇(在位14年)、唐昭宗李晔(在位16年)、唐哀帝李柷(在位3年)。

1、李隆基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唐高宗与武则天之孙,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母窦德妃。

先天元年(712年)至天宝十五载(756年)在位,因安史之乱退位为太上皇,是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亦是唐朝极盛时期的皇帝。

唐垂拱元年(685年)八月,李隆基生于东都洛阳。生性英明果断、多才多艺。通晓音律,仪表雄伟俊丽。初封楚王,后改封临淄王,历任卫尉少卿、潞州(今山西长治)别驾。

唐隆元年(710年)六月庚子日申时,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集团。先天元年(712年),李旦禅位于李隆基,李隆基于长安太极宫登基称帝。

唐玄宗在位前期,在政治上很有作为。他勤于政事,从各方面采取措施,巩固和发展了唐朝政权。唐玄宗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开创了唐朝的极盛之世——开元盛世。

但是在位后期逐渐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且宠爱杨贵妃,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塞外民族试图来稳定唐王朝的边疆,结果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埋下了唐朝中衰的伏笔。天宝十五载(756年)太子李亨即位,尊其为太上皇。

宝应元年(762年)病逝于长安神龙殿,终年78岁,葬于金粟山,名为泰陵。庙号玄宗,又因其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清朝为避讳康熙帝之名玄烨,多称其为唐明皇,另有尊号开元圣文神武皇帝。

2、李亨

李亨(711年2月21日—762年5月16日),即唐肃宗,初名李嗣升,又名李浚、李玙、李绍,唐玄宗李隆基第三子,唐朝第七位皇帝,也是第一个在京师以外登基再进入长安的皇帝,至德元年(756年)至宝应元年(762年)在位。

李亨初封为陕王,开元十五年(727年),徙封忠王。开元二十六年(738年)被立为太子。安史之乱起,被玄宗任为天下兵马大元帅,领朔方、河东、平卢节度使,负责平叛。

唐玄宗西逃,他在马嵬坡为百姓所留,与玄宗分道,北上至灵武。至德元年(756年)七月十二日,李亨在灵武即位。尊父亲玄宗为太上皇,他命郭子仪与李光弼等讨安史,先后于至德二年(757年)六月和十月收复长安、洛阳两京。

宝应元年(762年),李亨病危,张皇后想废除皇太子李豫,改立越王李系,李辅国、程元振出兵保护太子李豫,逮捕张皇后、李系等人。当夜唐肃宗病死,时年五十二岁。庙号肃宗,谥号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葬于建陵。

3、李豫

李豫(727年1月9日-779年6月10日),即唐代宗,初名李俶,唐肃宗李亨长子,唐朝第八位皇帝(不计武则天和殇帝,762年-779年在位)。

原封广平王,后改封楚王。安史之乱中,以天下兵马元帅名义先后收复长安、洛阳。乾元元年(758年),被立为皇太子。宝应元年(762年)即位。

次年,安史之乱平定。李豫在位时期,改革漕运、盐价、粮价等,实行了安定社会,发展生产,“以养民为先”的财政方针。

大历十四年(779年),李豫崩逝,谥号睿文孝武皇帝,庙号代宗。葬于元陵。

4、李适

唐德宗李适(kuò)(742年5月27日-805年2月25日),唐代宗李豫长子,唐朝第九位皇帝(除武则天和唐殇帝外,779年6月12日-805年2月25日在位)。

李适初封奉节郡王。宝应元年(762年)担任天下兵马元帅,改封鲁王、雍王,在名义上统军平定安史之乱。次年拜尚书令。广德二年(764年),被立为皇太子。大历十四年(779年),李适即位。

李适在位前期,以强明自任,坚持信用文武百官,严禁宦官干政,用杨炎为相,废租庸调制,改行“两税法”,颇有一番中兴气象。

后任用幸臣卢杞等,并在全国范围内增收间架、茶叶等杂税,致使民怨日深、政局转坏。建中二年(781年)发动削藩战争,开启四镇之乱,两年后“泾原兵变”爆发,李适相继出逃奉天、梁州,依靠宰相李泌及大将李晟等平乱。

执政后期,他委任宦官为禁军统帅,对藩镇多事姑息,导致淮西势力增强,但总体局势较为安定。李适在位时期,对内先导古文运动;对外联合回纥、南诏,打击吐蕃,成功扭转对吐蕃的战略劣势,为“元和中兴”创造了较为有利的外部环境。

贞元二十一年(805年),李适于会宁殿驾崩,年六十四,在位二十七年。谥号神武孝文皇帝,庙号德宗,葬于崇陵。

5、李诵

李诵(761年1月8日―806年2月11日),即唐顺宗(805年在位),唐德宗李适长子,唐朝第十位皇帝(除武则天和唐殇帝以外)。

李诵初封宣城郡王,后进封宣王,779年立为太子。805年,唐德宗驾崩,太子李诵继位,是为唐顺宗。同年八月,禅位给太子李纯,自称太上皇。次年李诵驾崩,谥号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庙号顺宗,葬于丰陵。

1、高祖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李渊;

2、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李世民;

3、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李治;

4、中宗大和圣昭孝皇帝李显;

5、睿宗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李旦;

6、则天皇后武曌;

7、炀皇帝李重茂;

8、谯王李重福;

9、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李隆基;

10、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李亨;

11.岐王李珍;

12.代宗睿文孝武皇帝李豫;

13.广武王李承宏;

14.德宗神武孝文皇帝李适;

15.顺宗至德大圣大安孝丘帝李诵;

16.宪宗圣神章武孝皇帝李纯;

17.穆宗睿圣文惠孝皇帝李恒;

18.敬宗睿武昭愍孝皇帝李湛;

19.绛王李悟;

20.文宗元圣昭献孝皇帝李昂;

21.武宗至道昭肃孝皇帝李炎;

22.宣宗圣武献文孝皇帝李忱;

23.懿宗昭圣恭惠孝皇帝李漼;

24.僖宗惠圣恭定孝皇帝李儇;

25.襄王李煴;

26.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李晔;

27.德王李裕;

28.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李晔复辟;

29.哀皇帝李柷

唐朝皇帝的顺序为: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武则天-唐玄宗李隆基-唐肃宗李亨-唐代宗李豫-唐德宗李适-唐顺宗李诵-唐宪宗李纯-唐穆宗李恒-唐敬宗李湛-唐文宗李昂-唐武宗李炎-唐宣宗李忱-唐懿宗李漼-唐僖宗李儇-唐昭宗李晔-唐哀帝李柷。

先后顺序:唐高祖李渊 -- 唐太宗李世民 -- 唐高宗李治 -- 唐中宗李显 -- 唐睿宗李旦 -- 武则天--唐玄宗李隆基 -- 唐肃宗李亨 -- 唐代宗李豫 -- 唐德宗李适 -- 唐顺宗李诵 -- 唐宪宗李纯--唐穆宗李恒 -- 唐敬宗李湛 -- 唐文宗李昂 -- 唐武宗李炎 -- 唐宣宗李忱 -- 唐懿宗李漼--唐僖宗李儇 -- 唐昭宗李晔 -- 唐哀帝李柷。

隋末天下群雄并起,617年,唐国公李渊晋阳起兵,次年于长安称帝建立唐朝。唐太宗继位后开创贞观之治。唐高宗承贞观遗风开创“永徽之治”。690年,武则天以周代唐,定都洛阳,史称武周。705年,神龙革命后,唐中宗恢复唐朝国号。唐玄宗即位后励精图治,开创了万邦来朝的开元盛世。天宝末全国人口达八千万上下。

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导致国力渐衰,中后期经唐宪宗元和中兴、唐武宗会昌中兴、唐宣宗大中之治国势复振。878年,爆发黄巢起义破坏了唐朝统治根基,907年,朱温篡唐,唐朝覆亡,中国进入五代十国。

伟大皇帝唐太宗十几岁就开始带兵打仗,那时他那么小,而且看历史得知他还是大唐的实际创造者。真是这样吗

不完全是,首先李世民的首次出战是在隋大业十一年(615年),隋炀帝被突厥十万骑围困于雁门时。之后李渊建唐所发动的六个大战役李世民就指挥了四个,这里不仅有他的功劳,还有他手下的一大批文臣猛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除了李世民其他的如大名鼎鼎的平阳公主,江夏王李道宗等都是。至于李建成和李元吉他们都有莫大的功绩这是肯定的·只不过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他们的功绩都掩盖在了李世民的光芒下。

唐太宗在唐朝历史上具怎样的地位

唐太宗在经历过玄武门之变后登基,这就是历史上最开明的皇上唐太宗,他创造了贞观之治,使大唐朝进入了繁荣昌盛时期。

唐太宗在位期间,特别注重人材,还善于听取重臣的意见。减去赋税,兵役,建立了二十四功臣凌烟阁,在历史上唐太宗是一代明君。

答唐太宗在唐朝历史上具有显着的地位被称为天可汗,唐太宗因发动玄武门之变上位,登基后采纳忠言,任用腎能,礼腎下士,开扩彊土,与外邦贸易通商,在他的治理下大唐蒸蒸日上,就是后世所讲的贞观之治,他也被番外称为天可汗,因想长生不老误吃丹药中毒五十五而崩

唐太宗李世民是大唐朝最开明的皇帝。他在位期间的贞观之治。把大唐朝推向了封建社会的顶峰。他重用魏征。团结少数民族,都称他为天可汗。随他征战的那些功臣,大部分最后都得了善终。唐太宗的英明。成就了他一生的历史地位,两千年的封建王朝中。唐太宗是少有的英明君主。

李世民当皇帝前是什么王

1、李世民没当皇帝之前是秦王。

2、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1月28日-公元649年7月10日),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

3、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官居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先后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

4、公元626年7月2日(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兄长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及二人诸子,被立为太子,唐高祖李渊不久退位,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

韩国太宗皇帝

是李芳远

李芳远(1367年6月13日-1422年5月30日),即朝鲜太宗,字遗德,朝鲜王朝第三代君主(1400年—1418年在位),也是第一位受中国册封的朝鲜国王。朝鲜太祖李成桂第五子,母亲为神懿王后韩氏。

李芳远在李成桂建立朝鲜王朝的过程中功劳颇大。李成桂即位后,李芳远被封为靖安君。曾以两次王子之乱的方式,铲除异己,进而于建文二年(1400年)十一月十三日即位于寿昌宫。李芳远在位期间锐意改革,政绩卓著。永乐十六年(1418年)八月八日,李芳远传位于朝鲜世宗。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renwu/581046.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20200202是千年一遇的心情说说 全球20个最奇特自然现象 千年难遇下一篇:关于秦始皇兵马俑的资料 秦朝兵马俑的历史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