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大明寺楼云塔是什么年代的 唐朝同治年间历史背景资料

导语:大明寺楼云塔建于唐朝同治年间,是该时期的一座历史建筑。唐朝同治年间,是唐朝末年的一个历史时期,政治动荡,社会变革。大明寺楼云塔见证了当时的历史变迁。

目录导航:

  1. 大明寺楼云塔是什么年代的
  2. 同治粉彩官窑和民窑的区别
  3. 青木川古镇名字的来历
  4. 龙虎山历史背景
  5. 千阳之名来历
  6. 客家人衣冠南渡到五次大迁徙的时间
  7. 河北万全苏家桥的来历
大明寺楼云塔是什么年代的

公元457年南朝宋时代。

大明寺是南朝宋时代,公元457年始建,于公元464年完工,历时7年。至2020年,这座千年古刹在1500余年的历史中多被毁,又多次重建,大的维修和扩建总共有八次。

南宋朝孝武帝大明年间。

大明寺位于扬州瘦西湖西北角的蜀冈中峰上,因始建于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年间(公元457-464年)而得名,现在看到的寺是清同治年间建的。唐代名僧鉴真东渡日本前,即在大明寺传经授戒,该寺因此出名。

整个大明寺分三个部分,中部是主体寺庙建筑,东部是栖灵塔,西部是园林式的后花园——西园。按中部-东部-西部的顺序即可游览全大明寺。

沿着舒缓的台阶爬上山——山不高,海拔才28米,即来到大明寺的正门。山路两边有很多出售香火的小贩,不要买,外面的香是不准带入寺内的。请香在寺内,60元起,比较贵,你可以不烧香只拜一拜。

扬州大明寺高塔叫“栖灵塔”,是大明寺一件宝物。始建于1400年前,隋文帝所建,塔高九层,塔内供奉佛骨,名曰“栖灵塔”。

同治粉彩官窑和民窑的区别

官窑在皇家的引导下会更加具有约束感,但是从制作工艺和外形上都是非常精美优雅的。因此,到现在来说也是无法复刻的一件艺术品,因此也具有很高的价值。

在经过时间的推移之后,明清时期的瓷器已经达到了一个非常成熟的状态。所以那个时候的瓷器到现在甚至卖到天价也是常有的事情。而我们要知道的是,现在的民窑精品并不会差于官窑,甚至有的更具有收藏价值。

同治粉彩官窑和民窑是中国清朝同治时期(1862-1874年)生产的瓷器两种类型。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制作工艺:同治粉彩官窑是在宫廷工坊中制作的,工艺非常精湛,采用传统的手工绘画技法。而民窑则是在民间的瓷窑中生产,工艺相对简单,多采用印花或简单的绘画技法。

2. 彩料使用:同治粉彩官窑使用的彩料较为丰富多样,包括各种颜色的胭脂粉彩,可以绘制出细腻的图案。而民窑多使用的是比较简单的颜料,色调较为单一。

3. 设计风格:同治粉彩官窑注重细腻且精致的绘画技法,其图案多半以花鸟、人物或景观为主题,形象逼真。而民窑一般以简约的纹饰或简单的图案为主,更注重实用性。

4. 价值和收藏:同治粉彩官窑是宫廷级别的瓷器,制作精良,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其存世数量较少,因此价格也较高。而民窑的瓷器则较为普遍,相对来说,收藏价值较低。

综上所述,同治粉彩官窑和民窑在制作工艺、彩料使用、设计风格和收藏价值上均有区别。同治粉彩官窑以其精湛的工艺和丰富多彩的绘画而闻名,更具收藏价值;而民窑则注重实用性,制作手法相对简单。

同治粉彩瓷器胎釉特征

同治粉彩瓷器胎体:同治粉彩瓷器官窑器的胎质与咸丰时期的相近,洁白而精细;

同治粉彩瓷器民窑器则胎质粗松厚重,也有的较为轻薄。以指轻叩圆器胎体,发出的声音较尖,似金属铜声;这是晚晴瓷器的共同特点。

同治粉彩瓷器釉面:同治粉彩瓷器官窑器及署“体和殿”款的器物,釉面细润,具有珐琅器的效果;

同治粉彩民窑瓷器因为胎质不够坚致,施釉稀薄;釉面多泛莹白,厚釉者更显得质松软,釉面的透明度及坚硬度都较差较差。

1、性质不同:官窑是指南宋宋高宗时期一些窑口专为宫廷烧制的瓷器,而民窑即民间瓷窑,属非官方经营的,是以商品性生产为主的瓷窑。

2、时期不同:官窑最早起源于唐朝,而民窑出现的时期要远早于官窑。

3、用途不同:官窑生产的产品一般专门供给朝廷以及官方使用的,而民窑生产的产品主要是用于国内外市场,主要是以商品性为特点。

清代同治年间(1862~1874年)景德镇生产的瓷器。咸丰朝御窑厂被毁,同治时又遭兵乱,优秀工匠流失,对生产影响很大。瓷器胎体官窑制品精细洁白。民窑则粗松厚重。釉层也是官窑比较细白,民窑稀松施釉薄且不平,波浪釉现象很严重。粉彩粉质成分过多,画面浓厚过艳。纹饰程式化严重,内容多是寓意强烈的吉祥图案,充满了封建迷信色彩。

同治瓷器无论官窑还是民窑绘画都显粗糙,用彩艳俗,艺术水平不高.

青木川古镇名字的来历

青木川古镇的名字来源于它所在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
青木川位于中国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是江南水乡的典型代表。
这里有许多古老的民居和流传下来的文化传统,是传统文化和水乡风情的完美结合。
因此,这个镇被命名为“青木川”,体现了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和地理特色。
据一些历史记载,青木川镇建于唐代,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当时的商贸重镇,也是历史上重要的驿站。
在春秋战国时期,青木川一带是越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因此,青木川古镇的名字也承载了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1 青木川古镇的名字由来已久,有其独特的文化历史背景。
2 青木川是指青翠葱茏的林木较少的川地,而古镇则是指历史悠久的小繁华地方。
青木川古镇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小镇,其名字就来源于周围地貌和文化历史特征的特殊融合。
3 青木川古镇因其独特的名字和文化底蕴,非常值得人们细细品味和探索。
注:因为此问题回答转化为了历史和文化类的介绍,所以我采用了一个稍微不同的答题公式。

青木川古镇的名字来历不确定,但可能是因为该镇地处在青木川的河畔而得名。
也有人说,该地的原始森林中生长着大量的青木树,因此得名青木川镇。
无论是哪种说法,这些都是青木川古镇历史和文化的遗留,在研究古镇历史和民俗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价值。

古镇历史悠久,曾是羌汉杂居地区,明朝时始称草场坝,后建回龙寺,遂改称回龙场。清同治年间称永宁里,民国时称凤凰乡,解放初期称青木川。

青木川古镇,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属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的小镇——青木川,位于陕,甘,川交界处,西连四川省青川县,北邻甘肃省武都县、康县,素有“一脚踏三省”之誉,是陕西最西的镇,距县城108公里,距汉中市197公里。

龙虎山历史背景

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西南20公里处。东汉中叶,正一道创始人张道陵曾在此炼丹,传说"丹成而龙虎现,山因得名。其中天门山最高,海拔1300米。龙虎山是中国第八处世界自然遗产 ,世界地质公园 、国家自然文化双遗产地 、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道教典籍记载,张陵第四代孙张盛在三国或西晋时已赴龙虎山定居,此后张天师后裔世居龙虎山,至今承袭六十三代,历经一千九百多年。

山名由来,龙虎山山之得名有二说,《广信府志·山川篇》谓其为象山山脉之一支,历台山西行数十里,折而南,分两支,环抱状若龙盘虎踞,故名;《龙虎山志》载云:"山本名云锦山,第一代天师于此炼九天神丹,丹成而龙虎见,因以山名。"

龙虎山之所以闻名,一是有赖于其山水秀丽可人,二是得益于道教天师派祖庭所在地的影响,且有左河水诗云:"碧水丹霞踞虎龙,洞天福地隐仙庭。道陵纵使神行远,仍让妖魔惧逞凶。"人们提起道教也往往想起"道都"之称的龙虎山。

龙虎山志》载云:“山本名云锦山,第一代天师于此炼九天神丹,丹成而龙虎见,因以山名。”东汉中叶,张道陵偕弟子到龙虎山修炼“九天神丹”。传说三年丹成,有青龙白虎绕丹鼎。龙虎山现在还有炼丹岩、濯鼎池等遗址,还曾在壁鲁洞发现《制命五岳》、《檄召万灵》及《神虎秘文》等法术之书。张道陵在龙虎山前后达30余年,从事过炼丹创道、编写道书、广招弟子和以符水为人治病等大量活动,四方从学者达千余人。

龙虎山与正一道的兴衰

从汉末第四代天师张盛始,正一道历代天师都居此地,世袭道统六十三代,沿守1900余年。他们多次得到封建王朝的崇奉和册封,最高时官至一品,位极人臣,形成中国文化史上传承世袭“南张北孔(夫子)”两大世家之一。龙虎山地区在道教兴盛时,先后建有十大道宫,八十一座道观,五十座道院,十个道庵,其繁荣景象可见一斑。

第四代天师张盛还归龙虎山,修治祖天师玄坛及丹灶故址,每岁以三元日登坛传箓。这一时期的龙虎山正一道处于一种隐居深山、潜心修炼,充实改造教义思想的阶段,并没有在社会上产生广泛的影响,特别是没有得到上层社会的信奉和肯定。当时道教内部有以寇谦之为首的“北天师道”和由葛洪、陆修静等创立的“南天师道”,还有魏华存夫人创立的茅山上清派,形成了龙虎山、阁皂山、茅山鼎立的局面,合称“三山”。

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改良、革新教义思想,正一道教完成了由民间道教向官方道教的历史性转变,其影响从唐朝开始显露出来。唐朝皇帝推崇道教,自称为道祖老子的后裔,确立了道教的皇宗地位,在此背景下,龙虎山正一道得到了皇权的扶植。天宝七年(公元748年),唐玄宗亲自召见第十五代天师张高,命其在京师置坛传箓,赐给金印,免去天师家族的各种税赋,而且在京师专门设立了“授箓院”。唐玄宗还亲自册封张天师为“太师”,著《祖天师赞》。唐肃宗时诏降香币,建醮于龙虎山。武宗时召见二十代天师张谌“命以见官不拜”,赐金帛在山修殿宇、御书“真仙观”。公元860年,又命天师建金箓大醮,公元865年,册封祖天师“三天扶教辅玄大法师”。经过唐朝历任统治者大力扶植,龙虎山正一道迅速发展,社会影响日益扩大。

两宋以后,龙虎山正一道得到进一步发展,天师的地位有了实质性的提高。皇帝不仅命天师统领三山道教,而且还向天师询问治国之策。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真宗改龙虎山真仙观为上清观,龙虎山上清镇的名字就出自这里。大中祥符八年(1015),真宗册封二十四代天师张正随为真静先生,开皇帝为在职天师赐号之先河。此外,宋真宗还在京师为张天师设立授箓院,并赐帑银在龙虎山扩建上清观。

至北宋末年,社会危机重重,宋徽宗认为道教有济世救国之效,多次召见张继先天师,除向天师求长生不老之术外,还问及时政。徽宗赐号张继先为虚靖先生,并于1105年赐建府第。这也开了官方给天师赐建府第之先河。

南宋时,三十五代天师张可大也深受皇帝器重,理宗嘉熙三年(1239),赐张可大号观妙先生,提举三山符箓,兼御前诸宫观教门公事,主领龙翔宫。这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从此,龙虎山、阁皂山、茅山三山道教皆归天师掌管,张天师成为由皇帝诰封的道教正一派领袖,天师府成为了江南道教的活动中枢。

元至明朝,正一道继续发展。宋朝末年,元世祖遣使臣王一清入龙虎山,向三十五代天师张可大密求符命。世祖建立元朝后,召见三十六代天师张宗演,命其主领江南道教,仍赐银印。武宗即位时,召第三十八代张与材入觐,“特授金紫光禄大夫,封留国公,赐金印”。元朝统治者对天师道的扶持几乎是代代相传,基本上每位帝皇对天师世系都有封赠。有元一代,正一道教地位显赫,受到了皇权的认可崇奉,进一步巩固了其在道教中的领导地位。入明之后,太祖朱元璋称帝之前,就曾派遣使者诣四十二代天师张正常,请发上天文书,授以“天运有归”符命,以制造君权神授的舆论氛围。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授张正常正一嗣教真人,永掌天下道教事,赐银印,秩视二品,设僚佐,曰赞教,曰掌书,定为制。天师出入皆驿马车船,待遇极高。朱元璋还赐银重修天师府第,为历代天师撰写赞词。正统二年(1437)正月,明英宗赐宴第四十五代天师张懋丞,并特召圣人后裔衍圣公同宴,各赐蟒衣、朱履,进一步确定了“南张北孔”两大世家的格局。四十六代天师张元吉于成化三年(1467)所受的封号达25个字,从四十七代到五十代天师的婚娶礼仪都由皇帝主持,皇族闺秀碑许配给天师。

清朝初期至雍正年间,朝廷对正一道教仍是宠幸不替。五十二代天师张应京碑敕封为正一嗣教真人,掌天下道教事。雍正九年,还曾经赐帑银十万两,大修龙虎山宫观殿宇,购置良田赡养道众。

其后至民国年间,正一道逐渐走向衰落。清道光帝以后,取消了天师入京朝觐制度等等。

嗣汉天师府

天师府是从第四代天师开始的生活起居之所和祀神之处。原称“真仙观”,建在龙虎山脚下,天师府原系宋徽宗赵佶赐予三十代天师张继先的私宅,崇宁四年(1105)始建于上清镇关门口,元延佑六年(1319)由第三十九代天师张嗣成迁建于今址,即上清长庆坊,在今上清镇西。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赐白金15镒(360两),在今址上清镇中心重建。后又经十多次修建,现存木构建筑均为清乾隆、嘉庆和同治年间旧物。

天师府建筑工艺群,整个府第由府门、大堂、后堂、私第、书屋、花园、万法宗坛等组成,在布局和风格上保持了道教正一派神道合居的鲜明特色,是我国私家园林和道教建筑的艺术瑰宝。

龙虎山天师府“私邸门”西侧有一座万法宗坛,始建于明嘉靖五年(1526),是历代天师奉旨祀神演法之所。“万法宗坛”是道教正一派祖庭的重要标志。《道教要义问答大全》记载:“道教原有四大宗坛,龙虎山天师派为正一玄坛,茅山三茅真君派为上清法坛,阁皂山葛仙翁派为灵宝玄坛,西山许旌阳派为净明法坛。后因三山甚少传世,元时天师奉旨领江南道教事,故三山符箓均收归龙虎山天师府,乃改正一玄坛为‘万法宗坛’,至今仍之。”可见“万法宗坛”乃是道教正一派的共同宗坛。

龙虎山的名称除与祖天师炼丹有关外,据说还有另一个出处,即“状若龙虎”,若下排上岸,在离主峰不远处往前看,就可见龙虎山有一山曲折盘旋如蟠龙,另一山背卧如伏虎,形成龙虎对峙、龙蟠虎踞的壮观景象。有道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龙虎山因祖天师在此结炉炼丹,修建道观,使道教遍布天下,龙虎山也因此名扬海内外了。

千阳之名来历

千阳具有古老的文明历史。早在五六千年前先民就已在此从事定居的农牧业生产;夏商属雍州,西周归岐陇,春秋战国为秦地,是孔子七十二贤之一燕伋的故乡。汉代的隃麋墨曾一度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佳墨料的代称,自然环境被唐代诗人咏为“水腻山春节气柔。

远在6000多年前新石器时期,先民就在千河谷地繁衍生息。

上古时期,千阳地处炎帝氏族活动区。

夏、商时期,为雍州之域。在周部落的活动区内。周人迁邠后,相继被羌族和戎狄族占领。

西周时,属矢国领地。周孝王十三年(前885年)因秦非子在汧、渭之间为周王室牧马有功,被封为附庸,邑之秦(今陇县),在汧水之滨筑秦城,始以封邑立国。

春秋战国,秦襄公八年(前762年),秦封诸侯,都汧邑。为秦国地。秦孝公十二年推行县制,改汧邑为汧县,为秦人重要发祥地。

秦统一六国后置汧县(治在今陇县),县地汧县辖。

望鲁台

西汉高祖二年(前205年)六月,刘邦平定雍州,置5郡,领81县,分汧县,置隃麋县,以城东周代名泽定名,故城在今千川村。汉武帝太始二年(前95年)登陇首,改陇关为大震关,据匈奴于陇山之外,故有“秦都陇关”之称,驰名中外的“丝绸之路”经此关而通西域。

王莽新朝(8年)时,改隃麋县为扶亭县。

东汉初,恢复原县名,更“隃”作“渝”。建武四年(28年),刘秀封武将耿况(汉扶风茂陵人,上谷太守)为渝麇侯,设相管理县政,县为侯国。建安二十三年(218年)曹操灭耿氏三族,夺耿况五代孙耿援侯国袭爵,恢复渝麇县。

西晋初,隃麇县并入汧县。

北魏太延二年(436年),在汧县置东秦州,领陇东等三郡。后又改名为为汧阴、汧源。孝昌二年(526年),分汧县所属原隃麋县地,于长蛇川置长蛇县(县治在今宝鸡县香泉镇)。

西魏废帝元钦二年(526年),改东秦州为陇州,领陇东等二郡,陇州之名此始,

北周天和五年(570年),分长蛇县原隃麋县东部地,置汧阳县,治所初在西魏时的马牢城(今千阳晖川河滩),以在汧水之阳(北)而名。

宋开宝二年(969年),割汧阳县西南4乡(乡名无考)和故南由县地,置陇安县。

元至元二年(1336年),陇安县并入汧源县(今陇县)。

13张

千阳县

明嘉靖二十六年(1517年)徙今址,属凤翔府。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将麟游县雪白里(今高崖、普社两乡地)划归汧阳。

清承明制,因之。

民国二年(1913年)改州为县,始称陇县,属关中道。民国十七年(1928年)属省。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属陕西省第九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49年7月16日,千阳县解放,设千阳县人民政府,属宝鸡分区。1950年属宝鸡专区,

1956年属省,先后受宝鸡专区和宝鸡市领辖。

1958年12月1日,陕西省人民委员会通知国务院11月21日决定,撤销汧阳县建置,属地归并陇县。

1961年9月10日,恢复汧阳县建置,辖区仍旧。

1961年9月恢复县制。

1964年10月,国务院公布,改“汧”为“千”。从此,凡地名中的“汧”,一律使用“千”。

千阳县,位于八百里秦川西陲,是孔子七十二贤之一燕伋的故里,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是中国民间艺术刺绣之乡。千阳县因为历史悠久的燕伋望鲁台闻名遐迩。

千阳县拥有陕西省首个被命名的国家级湿地、养生天堂、湿地典范——千湖国家湿地公园;峰峦叠嶂的天台山翠柏长青;霞光掩映的石鱼沟晚景迷人;道教圣地卧虎山青崖洞险峡奇妙;巧夺天工的民间工艺美术品漂洋过海,深受国内外客商欢迎。千阳县的餐饮娱乐服务也十分良好,并且民情敦厚,民风淳朴。这样的旅游、度假的好去处,如果不去,肯定遗憾。这里,被看作是黄金海岸,这里,是投资热土。这里,一切都会让旅游者梦想成真。

千阳,的确是一个不错的地方,它是宝鸡管辖的一个小县,人口不到15万。千阳县毗连古代关中重镇雍(凤翔)、陈仓(宝鸡),故千水川道及沟谷,为西出长安经雍城南达北往的重要通途。千阳县,拥有深厚的秦汉文化、儒家文化,燕伋尊师文化大典的举办,让孔子七十二贤弟子之一燕伋,还有西汉哀帝丞相司直郭钦,唐朝太尉段秀实,史称千阳“三贤”,而名扬四海。

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曾经写有《段太尉逸事状》的文章,就是给段秀实传记。千阳县境内有陕西省最大的莲花山狩猎场,有燕望鲁台,有风光优美的千湖万亩生态观光园,有翠柏长表的天台山风景等。千阳县城西关的燕伋望鲁台,是千阳县水沟镇燕家山人,孔子的弟子,位列72贤之14的燕伋,3次赴鲁跟随孔子学习达17年,学就归故里,在千阳西关裴家台设教授徒,传播孔子思想,设教期间,因思念恩师孔子,每日去教学堂后面,登高望远,用襟撩土垫足18年,日积月累,便形成了高约10米、底径30余米的土台,被世人尊称为中华尊师第一台。

千阳县城西的冯家河口毗卢寺村,有一座兴建于宋太平兴国六年(公元978年),距今已有一千年历史的古刹,后经宋、元、明、清,期间修复不断,此寺东接灵山,南眺吴越,西控陇郡,北依丰原,被誉为千阳八景之一。寺内大雄宝殿里有释迦牟尼金身座像、地藏王菩萨金身座像、缅甸玉佛座像和十八罗汉塑像等。平时向善拜佛者络绎不绝,香火旺盛,每年农历四月八日的庙会更是香火鼎盛。

千阳县水沟镇南,因山前卧一石虎又名“卧虎山”的青崖洞,以石崖构成,山间及山顶自然生长众多松柏,郁郁葱葱,形成一道绿色的屏障。山前石崖有一险道,沿途呈现奇形怪状的山洞,洞中大小各不相,每个洞都有自己的名字。崖顶南边直泄下一瀑布,为青崖洞增添活力。相传,青崖洞不仅自然景观,还是道教圣地,全真教派的丘处机曾到过此地,传授道家文化。千阳县城西城关镇段坊村境内宝平公路北侧的悬崖边有一个高沟洞,清同治年间陕甘回乱中,百姓躲难掘洞藏身崖上,惊险之际,关帝显灵救众生。此后,百姓敬奉神灵,捐资供果,兴建帝庙。游客不妨寻访一回。

夏商为雍州地。西周为矢国地。东周属秦国地。秦为汧县地。

西汉设隃糜县。

东汉建武四年(公元28 年)改设隃糜侯国。

晋为汧县地。

西汉设腧糜县,东汉建武四年(公元28年)改设腧糜侯国。晋为县地。

北魏属长蛇县。

北周天和五年(570年(置汧阳县。据《太平寰宇记》:“以在汧山之阳为名。”1964年简化为千阳县。

客家人衣冠南渡到五次大迁徙的时间

客家人的历史是一部迁徙史,历史上,客家先民从中原迁居南方,经历过5次大迁徙。客家民系的孕育、形成、发展也是在这五次大迁徙里奠定的。

客家摇篮-赣南

从地理上和史实上看,作为接受北方汉民族南迁的第一站,赣南(赣州)成为了孕育客家民系的摇篮地。

第一次大迁徙

公元317—589年

西晋末年爆发了“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事件,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当时的中原汉族,为求生存,被迫南迁。这次的大迁徙被称为“衣冠南渡”其,但是这次迁徙并没有给历史的发展带来特别深刻的影响,因为这次迁徙的客家先民人数不多,规模也不大,多数是为躲避战乱而自发南迁的流民,所到之处也大多是一些“南蛮之地”。

最大的影响是:“侨制郡县”、“土段”“给客制度”的产生。

这些衣客家先民,仍然保留大部分中原文化习俗。这也定下客家人以后迁徙融合的基调:语言统一,习俗犹留,最大限度保留自己的文化习俗传统。

第二次大迁徙

公元880——1126年

经唐朝“安史之乱”后,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都走向衰败。随后爆发了“黄巢起义”的农民起义运动,这场运动历时十几年之久,这场起义给沿途人民带来了极其深重和残酷的灾难。

再加上五代十国的割据纷争和长江流域的灾荒频繁发生,这些原因共同促成了第二次大迁徙。迫使在前一阶段从黄河流域的河南等迁到长江流域聚居的客家先民,再度大举南迁,最终到达闽、赣、粤结合部,成为客家的第一批先民。

这次大迁徙无论从规模还是历时上都远超第一次大迁徙,在侨民带来技术的条件下,南方经济迅速发展,最终导致经济中心逐渐南移。

客家第三次大迁徙

公元1127——1644年

北宋国力软弱加之消极政治,对外军事软弱导致无数次战争失败,而战争失败所需支付的大量赔款又加诸人民赋税之上。

加上元兵入主中原推行的是元朝的野蛮统治,动荡的社会经济中心的转移促使更多的中原汉民迁入较为和平的南方,更多的汉人涌入客家大本营(粤闽赣区),并与当地的畲族、瑶族等土著民族融合,但始终保持自己的民系特色。

从影响上来看,这次大迁徙之后,客家人的长距离南迁宣告结束而进入另外一种迁徙形态:即从客家大本营向外发展。而在大本营内部的人口流动中,客家民系走过了孕育、形成、完善的路程。至此,客家民系正式形成。

客家第四次大迁徙

公元1645——1843年

清兵进至福建和广东时,客家节义之士,出面号召群众举义反清,失败后被迫散居各地。有随郑成功到台湾的;有向粤北、粤中、粤西搬迁的;有的到了广西、湖南、四川。

客家人口膨胀。赣、闽、粤边区的客家人经过200多年的发展,人口大增,而当地山多田少,耕殖所获,不足供应,乃思向外发展。适逢清政府于康熙年间发起“移湖广、填四川”的移民运动。于是,由中原移居两湖、两广的汉民,又大量入川。朱德、郭沫若、韩素音的祖先,都是当时由广东、福建迁到四川的客家人。

客家第五次大迁徙

公元1866年以后

清朝咸丰、同治年间,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以客家人为基本队伍,转战南方十余年。

之后天京陷落,起义军受到剿杀,百姓纷纷逃匿。在此期间,粤中地区发生了持续12年的土客械斗。

清政府为解决土客之争,特划出台山赤溪地区以安置客家人。动乱使得客家人开始了又一次的大迁徙,分别迁到海南、广西,甚至飘洋过海去谋生。

客家人的五次大迁徙,历经一千七百多年,苦难与辉煌并进,生生不息,是“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影响或选择下的适者”。

第五次大迁徙是在1866年以后,发生于太平天国起义末期。由于太平天国的首领洪秀全是客家人太平天国失败后,许多客家人在清政府的压力下,纷纷向地理位置偏远的南方,甚至向东南亚等海外地区迁徙

河北万全苏家桥的来历

孙家桥村原属万全镇,管辖原名乐善安,乾隆年间1736年至1795年,该村人口渐增,因其中苏姓家族人多户大隋改称苏家庄,同治年间1862年至1874年,村中有一苏寡妇出资修建一座石桥,跨过深沟宣化府万泉又为官署军队,他进行了表彰,逐渐改名为苏家桥,苏家桥是张家口市最早的燕麦生产基地

《方舆纪要》卷11文安县:苏家桥在“县东二十里,当往来孔道,靖难初,燕王自固安县渡拒马河驻师苏家桥, 即此”。

《明通鉴》:明建文二年(1400年),燕王朱棣帅军“渡玉马河,营于苏家桥”,即此。

1, 河北万全苏家桥是在唐朝时期建造的,距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最初建造苏家桥的目的是为了方便过河,方便民众的出行和交通,也为奉天宫泉阳军的军需供给提供了保障。

2, 万全苏家桥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万全镇西侧,全长250米,由78个不同大小的青石构成,是当时技艺最高超的建筑之一。

现在已经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了一道历史文化的风景。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renwu/585778.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在古代,立春是贴哪两个字?下一篇:三国演义经典试题及答案30道 有关三国时期的历史试题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