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范增之死的意思 刘邦和范增的历史

导语:范增是刘邦的重要谋士,但在刘邦即将称帝之际,范增却被刘邦处死,他的死对刘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目录导航:

  1. 范增之死的意思
  2. 范增的师傅是谁?真的有这个历史人物存在吗
  3. 项羽兵败是范增死后多久
  4. 刘邦为什么想杀范增
  5. 刘邦为什么不信任范增
  6. 刘邦项羽的故事解析
  7. 范增是张良的师叔
  8. 鸿门宴人物关系和事件
范增之死的意思

范增是项羽的主要谋士,鸿门宴力劝项羽铲除刘邦,项羽妇人之仁,没有听取他的建议,范增大怒而去,临行时留下“竖子不足与谋”的一句话,后来他在去彭城的途中患背俎而死,背俎就是背上长了毒疮的意思。

范增的师傅是谁?真的有这个历史人物存在吗

是杨真人,

第一,据说是杨真人是一位知天命的世外高人,他派范增下山时暗示他去辅佐刘邦,不过范增被项羽求贤之诚意感动了,尽心辅佐项羽,后来老范得了背疽上山求杨真人医治,他拒而不医,并呵斥老范逆天命而行,害得老范命归黄泉。通过这段文字可以看出杨真人只是民间传说中的人物。

第二,还有张良的师傅也是传说中的人物。这些人物的出现是人们对智慧的崇拜来杜撰出来的。

第三,还有一个目的是民间演义的需要。杜撰出杨真人。增加故事的趣味性,吸引人们去听故事。

答:如果你问的是画家范曾的话,师傅是李苦禅。

范曾有个绰号,叫范三,原因是他们师兄弟四人,他排行老三,师傅是李苦禅,还有比较影响他的是李可染、蒋兆和。他还先后和郭味蕖、李斛、刘凌沧、黄均等学习过!

范增是中国春秋时期的一位智谋之士,为吴国大夫。据史书记载,范增曾经拜在一位名叫蒯聩的智者门下学习,并在蒯聩的指导下逐渐成为一位卓越的谋士。在吴王夫差举行会稽山之会的时候,范增提出了“勾践反吴”和“三步之境”等独到的建议,最终帮助吴国摆脱了危机,获得了重大胜利。

根据史书记载,范增与蒯聩的关系以及范增的出身和故事等,都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事实。在中国古代,拜师学艺是常见的学习方式和文化传统,范增拜师于蒯聩,也符合当时社会的文化背景和常规。

因此,可以确定的是,范增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他拜师于蒯聩的经历也是历史的真实记录。

项羽兵败是范增死后多久

范增死后的一年零八个月,项羽兵败乌江,自刎而亡。

范增第一次来到项羽的叔叔项梁的军前,已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了。当时陈胜、吴广已死,各地的农民起义队伍分崩离析,原先六国的贵族各抢各的地盘,而秦军的主力兵精粮足。

“素居家,好奇计”的范增,向项梁分析了陈胜失败的原因,认为陈胜不立楚王后代而自立为王,是其势力不能长久的关键。他说:当年秦国灭掉六国,其中楚国最无辜,楚怀王死得最冤,因此楚人对秦国的仇恨也最大,“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说的就是这么一个意思。您现在在江东起兵,楚地蜂拥而起的将领都争相归附您的原因,正是因为您家世世代代是楚国的将领,是有望拥立楚王的后代而恢复楚国的。这就是正义的号召力,是顺应楚地百姓的愿望的。

项梁听从了范增的意见,在民间找到了楚怀王的孙子熊心,当时他正在替人家放羊。因为楚人还怀念着楚怀王,所以把这位找到了的怀王孙子,也称为楚怀王。

项梁死后,范增就成了项羽亲近和信任的人。范增比项羽大四十多岁,被项羽尊为“亚父”。范增的天然使命,似乎就是来帮项羽争夺天下的,他一下子就把攻克的目标锁定在刘邦身上。

当初,为了激励军心,楚怀王与诸侯约定,谁先入关平定关中咸阳,就让谁做王。虽说是这样约着,但怀王以及怀王身边的老将们,私下里都希望宽厚的刘邦攻下关中,觉得刘邦有能力安抚处置好秦朝留下来的咸阳父老;而项羽生性暴躁凶悍,曾不止一次地把攻下的城池民众屠杀精光。因此怀王派刘邦西向攻取土地,而让项羽北进去援救赵国。于是刘邦先入关中。

刘邦自然是想要做王的。他从来就觉得自己与众不同。先前,他的母亲刘媪在大湖的堤岸上小睡,梦见和神相遇交合,雷电交加,天昏地暗,他的父亲去找她,看见一条蛟龙在她的身上。不久,刘媪就生下了刘邦。刘邦身上的异相太多,他面呈富贵之相,左腿上有七十二颗黑痣,醉酒时身体常有龙形盘绕,所在地方的上面也常环有云气。白帝的儿子化为蛇,被刘邦腰斩了,因为据说刘邦是赤帝的儿子。白帝、赤帝都是天神,这些诡异的情状就这样被司马迁记写在《史记》里。

刘邦先入关中,项羽当然很生气。尤其是刘邦封存好秦宫的贵重珍宝、财物和府库,安抚各县的父老豪杰,废除秦朝的法律,巡行郡县乡邑,派兵守住函谷关不让诸侯军队进来,分明都是称王的节奏。范增洞察一切,向项羽提议灭了刘邦。他跟项羽说:“我让人观看刘邦那里的云气,都是龙虎的形状,五彩缤纷,这是天子的气象。所以一定要不失良机地赶紧灭了他。”

项羽有四十万大军,驻扎在新丰鸿门;刘邦只有十万人,驻在霸上。鸿门一宴,波谲云诡:刘邦自辩,言辞恳切;项羽爽直,瞬间释怀;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樊哙闯帐,生啖彘肩。任凭范增多次用眼色示意,举玉玦提醒,要项羽决断行动,项羽就是没有答理。

这就是二十几岁的年轻英雄与七十几岁的老谋深算者之间的不同啊。

范增认定了刘邦就是将来与项羽抢天下的人,此时不除,将来就难了。所以不管刘邦辩解得多么有理,不管刘邦表现得多么谦和,不管宴会上杀刘邦可能给项羽带来道义上的亏欠,总之这是最好的杀人机会。年迈的自己要看到项羽得到天下,也不允许拖延等待呵。

但项羽此时并不觉得五十几岁的刘邦是个敌人。刘邦曾与自己一样同在项梁的麾下,又一样受命于怀王的调遣,是并肩抗秦的战友。而且,无论从军队的实力,还是个人猛劲、精力、年龄,刘邦都很难成为一个对手。由刘邦部下曹无伤告密引起的误会说清楚了,鸿门宴上是没有必要杀刘邦的。

错失了机会,范增很是耿耿。他拔剑击碎刘邦赠送的玉斗,说了句“竖子不足与谋”。

刘邦跟项羽公开反目,是在项羽焚烧了阿房宫、自立为西楚霸王、分封诸侯将刘邦分到巴蜀之地、暗杀了楚怀王之后。刘邦号召各路诸侯,说:“天下共同拥立怀王,对他北面称臣。现在项羽杀了怀王,是大逆不道。让我们共同去攻打杀害怀王的罪人。”

楚汉相争,形势此消彼长。刘邦一度兵陷荥阳,粮食供给不上,向项羽请求讲和。范增劝说项羽趁势攻下荥阳,可以一举歼灭刘邦。关键时刻,刘邦采纳了陈平的建议,设了一个离间计,除掉了项羽身边的范增:

项羽的使者来到刘邦的军营,刘邦让人准备了丰盛的筵席,端上来还没开吃,故意假装惊愕:“我以为是亚父范增的使者,怎么却是项王派来的?”于是撤下食物,换上粗劣的饭菜。使者回去报告给项羽,项羽怀疑范增跟刘邦有私情,渐渐剥夺了他的权力。范增大怒说:“天下事大体已定,君王你自己去干吧。请让我带着这把老骨头回家乡!”项羽没有挽留。范增回乡的路上,背部生毒疮,发作而死。

范增与项羽共事将近四年。有人猜测,项羽是故意中刘邦的离间计的。难道是老人的自以为是和喋喋不休让作为君王的年轻人难以接受?

范增死后的一年零八个月,项羽兵败乌江,自刎而亡。

临死前,项羽曾叹息:“这是老天爷要灭我,不是我仗打得不好。”

刘邦为什么想杀范增

对于刘邦而言,他自己的阵营里人才济济,韩信,萧何,张良,樊哙,数不胜数。这得益于刘邦自己的独具慧眼和个人魅力。

但是项羽刚愎自用,狂傲无知。戏剧性的是,你可以去看看每一个刘邦手下的流芳百世的贤臣猛将,几乎都曾经效力于项羽,但是都被赶跑了,而唯独范增没有走,而也唯独就是范增是项羽不敢招惹的,项羽对范增尊敬有加,而范增也确实可以说是那时的诸葛亮一样的人物。鸿门宴就是范增一手策划,而且多次暗示明示项羽杀了刘邦,最后甚至要自己动手,但因为项羽的妇人之仁都没能成功。刘邦自然对范增忌惮有加。

范增是唯一一个能够让项羽尊敬的谋士,范增大材,对汉军威胁很大,所以刘邦必除之而后快。

汉军便于荥阳附近建立起防御系统,并且为了能够使军粮运送过来,他们修建了可以从黄河上面通过的甬道。但是项羽却经常带着人到那里侵夺,以至于刘邦的军队缺乏粮食。粮道被切断以后,项羽又把荥阳城给围了起来。

无奈之下刘邦便又希望和项羽和平共处,想要把荥阳当作一条界线,西边是他的领地。项羽本来想要接受这个请求,但是他手下的谋士范增却坚决不同意,项羽就继续向荥阳进攻。

刘邦听说是范增不让项羽接受议和的,于是便使用陈平的计策,打算离间范增和项羽之间的感情。于是当项羽命人劝说刘邦向自己归降的时候,刘邦就吩咐那些手下的人装出一副要热情款待的模样,给使者奉上精美的食物,但是在见了使者之后,却装作十分惊奇的样子说:“我们还以为是范增的使者来了呢,原来不是!”接着就把美食撤下,换上难吃的饭菜。

这样一来,那个使者果然特别生气,回去以后将这件事情告诉了项羽。项羽以为范增和刘邦私通,想要背叛自己,于是便再也不听范增的意见了。

范增刚开始不知道怎么回事,等知道事情经过以后,非常生气,离开项羽回乡去了。不过还没等他回到彭城,就因背上长疮病死在路上了。

刘邦为什么不信任范增

刘邦与范曾是在敌对阵营,即使刘邦很佩服范曾,也不可能信任他。甚至双方都想置对方于死地。

范曾既是项羽的长辈(亚父),又是项羽最主要的谋士,真心实意地为项羽谋划,设计了鸿门宴,准备在席上除掉刘邦,为项羽解除最大的威胁。这是臣属忠于主子的表现,在封建时代是一种优秀品质。席间由于项羽的“妇人之仁”,加上项伯的帮助,刘邦逃出生天,范曾非常生气,骂项羽“竖子不足与谋”。

刘邦为了战胜项羽,用陈平离间计,离间项羽与范曾的关系,最终项羽怀疑范曾两头吃香。范曾含恨离开项羽,不久病死。

项羽失去范曾的扶持之后变成了一头只讲蛮力的猛兽,在刘邦的一系列谋略的打击下最终兵败垓下,含恨自杀。刘邦笑到最后。刘邦后来曾说“项羽有一范曾而不能用,此所以失天下也。”

提起范增这个人,我们大家并不陌生,他出生于公元前277年,一生活了70多岁,在古代来说算比较长寿了。

他出生于安徽巢湖西南部的一个叫朱田的地方。秦朝快要结束的时候,楚地与汉地战争开始,范增是唯一一个在项羽身边为他出点子的人,项羽把他当父亲一样对待。

在密谋宴会上,范增多次向项羽发出杀刘邦的信号,并让项庄表演,企图借此机会刺杀刘邦,但最终失败。

他们二人争夺天下时,刘邦被困在一个山中,他利用计谋挑拨楚王与大臣的关系,项羽对他产生了怀疑。范增辞去了官职,在回家的路上病逝。

刘邦项羽的故事解析

一下分析。

1、项羽残忍好杀,而刘邦却有长者之风

项羽是绝对的战神,他勇猛过人,在冷兵器时代,他有绝对的优势,这也是刘邦经常败给他的原因。但是项羽却过分残忍。比如项羽在进攻襄城的时候,甚至对襄城进行屠城,城中的军民一个不留。项羽打败章邯和王离率领的秦军,逼迫他们投降,然后他又让秦国的降兵转回头去攻打秦国。但是当他发现秦兵人数太多,很难节制的时候,居然就把二十万投降的秦兵活埋了。

所以楚怀王的手下都建议派刘邦先进入关中,而不是派项羽,称刘邦有长者之风,而项羽却残暴嗜杀。刘邦得以最先进入关中。进军途中,刘邦严令部队不准掳掠,进入咸阳,他接受了子婴投降。对秦朝府库中的所有珍宝财产,全部封存,秋毫无犯。刘邦原本喜欢美女,这时候他也极力克制,一个美女也没有占有。他还跟三秦父老约法三章,使战乱后的秦国故地秩序井然,他一下子就赢得了民心。相比之下项羽却是另一种做法,他一路屠杀,进入咸阳,他杀了秦王子婴,并火烧秦宫,大火一直烧了三个月不灭。他烧毁的何止是秦王的宫殿,更是百姓对他的期望。

楚汉最后一战,项羽败逃的时候,只带着一百多骑兵。在阴陵,他和部下迷了路,就问一农夫,农夫故意给他指错道,让他的部队陷入沼泽之中,使汉军得以追上他。他之不得人心可见一斑。所以,可以说项羽最后是栽在了这个老农的手里。项羽和刘邦,一个失民心,一个得民心,双方的胜负已经有了答案。试想,一个残暴的项羽跟一个宽仁的刘邦放在一起,老百姓会选择哪一个?

2、项羽只有匹夫之勇,而刘邦的智慧却能甩他几条街

项羽力能扛鼎,其神勇千年不一遇。他带兵打仗也勇猛异常,他曾创造过巨鹿之战的奇迹,也曾以三万精兵打败刘邦五六十万大军。但项羽却有勇无谋,比如刚入关中的时候,项羽有四十万兵马,刘邦只有十万人,实力悬殊。范增献计给项羽,让项羽趁机灭了刘邦,项羽当时接受了范增的建议。但是当刘邦到鸿门向他谢罪之后,他就放弃了这个计划,错失了消灭刘邦的良机。在鸿门宴上,范增多次暗示项羽杀掉刘邦,项羽就是不听,他更是放弃了一个不费力气除掉刘邦的绝佳的机会。反观刘邦,却是另一种情况。刘邦在自己处于弱势的时候,不惜向项羽低头谢罪。一旦他羽翼丰满,就会向项羽发动攻击。他善于把握时机,总是进退有据。

在向关中进兵的途中,在包围南阳郡的时候,南阳郡守吕齮派出门客陈恢跟刘邦谈判,告诉刘邦,如果刘邦硬要强攻,一时很难攻下南郡,就会耽误进入关中的时间,而如果放弃南阳向关中进兵,南阳郡就会派兵追击,他建议刘邦不如招降吕齮,授予他官职,这样刘邦不仅不会消耗兵力,还会接收南阳郡的守军,增强自己的力量。刘邦当即接受这个建议,并封吕齮为殷侯,开创了“和平解放”的先例。之后刘邦再向西进兵,很多郡县望风而降,甚至连高武侯鳃和襄侯王陵也向他请降,刘邦全都欣然接受,他不费刀兵,使自己的力量迅速壮大。项羽虽然也曾接受过秦兵的投降,但他后来却把降兵坑杀了。

3、项羽有了好处独占,刘邦却跟部下利益均沾

刘邦当上皇帝以后,大宴群臣。席间刘邦对臣下们说,今天大家都说说真心话:我为什么能打败项羽夺得天下呢?高起和王陵的回答还是很有道理的,他们说,刘邦攻占土地城池,就把它们分封给功臣,而项羽却有功不赏,占领了土地喜欢独吞。应该说这个总结还是很有道理的。刘邦不仅在夺得天下之后封王封侯,而且在战争年代也是随时封赏。比如刘邦跟项羽划定了楚河汉界以后,接受张良、陈平的建议,发兵攻打项羽。刘邦曾经跟彭越、韩信约定夹击楚军,但是彭越和韩信却没有按约定出兵,刘邦因此吃了败仗。刘邦于是问计于张良,张良建议刘邦给彭越和韩信增加封地,刘邦依计而行,彭越和韩信果然出兵攻打楚军。相比之下,项羽的手下虽有大功,但项羽却迟迟不予封赏。

刘邦对人性有深刻的了解,他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所以深知物质刺激的意义。在项羽穷途末路的时候,他悬赏捉拿项羽。为了封赏,多少汉军将士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最终项羽还是在物质鼓动下的汉军的洪流冲击之下,绝望自刎。

4、项羽刚愎自用,刘邦却从谏如流

项羽本来智谋不高,却又喜欢专断,范增给他出的好主意他又常常不用。而刘邦本来就长于谋略,手下的好建议他总是采纳。这方面的例子举不胜举。单是张良一人给刘邦出的主意就举不胜举,这里就不再赘述。

5、刘邦人才济济,上下一心,项羽虽有人才却用不好,而且离心离德

刘邦手下有三杰:韩信、萧何和张良。这三个既有能打的将军,又有一个好后勤,还有一个天才的谋士。刘邦手下的战将就更不用说了,这些人的积极性都被刘邦调到起来,他们全心全意为刘邦打江山。项羽只有一个范增,刘邦让陈平略施小计,项羽就不再信任范增。项羽手下也有一些能打的将军,但是他对他们却不信任,最能打的钟离眜,因为受项羽猜忌,在项羽垓下被困的危机时刻,离开了项羽集团。

鸿门宴上,项羽不听范增的建议,杀掉刘邦,范增安排项庄借舞剑刺杀刘邦,项伯却保护刘邦,最终让刘邦逃脱。项羽集团完全是离心离德,形不成合力。而刘邦集团武有樊哙勇闯宴席,威慑项羽,文有张良,筹划逃脱计策,帮刘邦安全脱身。刘邦集团是上下一心,拧成一股绳。鸿门宴可以说是两个集团争霸的一次预演,项羽的失败早已埋下了伏笔。

6、刘邦输了,能从头再来,项羽却输不起

楚汉之争,起初刘邦处于劣势,双方作战虽然互有胜负,但前期刘邦却是败多胜少,有好几次刘邦几乎陷入绝境。刘邦被围荥阳期间,亏得纪信化装成刘邦,向项羽诈降,他才得以带领几十骑逃脱。彭城之战,刘邦只带十几骑逃走。但刘邦能输得起,他输光了可以从头再来,重新跟项羽争斗,因为他有个了不起的后勤部长,帮助他重新招募新兵,押运粮草。而项羽一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他只有一次大败,就是在垓下。但是这一次失败,他的意志就被彻底击垮。他其实是有机会乘船度过乌江重头再来的,但是他是个输不起的人。他一生只输了一次,却输了个精光。

在战术上,刘邦常常输给项羽,但刘邦却凭着上述几个方面的优势,逐渐做大做强,终于灭了项羽,成为大汉天子。认真研究一下这段历史,对于刘邦的崛起,项羽的覆灭,不应该感到惊奇。那决不是如项羽所说,是什么天意,而完全是人力所为。

范增是张良的师叔

黄石公是范增的大师兄.因此,范增是张良的师叔.

范增(前277年—前204年),居鄛人。秦朝末年著名谋士、政治家。是西楚霸王项羽的主要谋士。

张良(?—前186年),字子房,一说颍川城父(今河南郏县)人,另一说沛郡(今安徽亳州)人。秦末汉初杰出谋臣,西汉开国功臣,政治家,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

范增不是张良师叔。范增居巢人,前277年至前204年人。是西楚霸王项羽的主要谋士。张良生年不祥,死于前186年。是颖川城父人,也是刘邦的谋士之一。两人除了在项羽处共过事,似乎没有其它交集。倘若范增是张良师叔,以当时情况,两人交往应当会更密切。

鸿门宴人物关系和事件

主要人物有刘邦、项羽、范增、张良、项庄、樊哙、项伯、曹无伤。

事件经过是刘邦想称关中王不让项羽入关,项羽破关以后驻军鸿门,刘邦手下曹无伤到项羽面前诬告刘邦,项羽准备消灭刘邦!项羽的方法是直接军事打击。

项伯和张良是好朋友怕张良有危险,就到刘邦军营通知张良逃跑。

张良让刘邦和项伯解释情况,刘邦又提出与项伯结了亲家。

项伯答应回去跟项羽解释。

第二天刘邦主动到鸿门见项羽,不是项羽请去的。

项羽见到他刘邦以后就没有想杀刘邦,是范增想除掉刘邦才有鸿门宴的说法。

范增暗示项羽动手 项羽没同意,范增又让项庄舞剑准备杀掉刘邦,项伯看到刘邦有危险就陪项庄一起舞。

项伯是老头子舞不过项庄,张良又把樊哙喊了进来,刘邦假装上厕所溜走了。

鸿门宴结束。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renwu/586104.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欧工体哪年成立的 欧洲煤钢历史下一篇:写出中国古代、近代、现代史的分界点以及对应的历史事件 古代社会哪比现代好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