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17爷在雍正夺嫡中的作用 雍正历史功绩有十几件大臣

导语:17爷在雍正夺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通过巧妙策略帮助雍正成功夺回了皇位。雍正在位期间,取得了十几件历史功绩,对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目录导航:

  1. 17爷在雍正夺嫡中的作用
  2. 雍正是皇子时的功绩
  3. 雍正在位期间世界状况
  4. 邬思道在雍正的地位
  5. 雍正的六大历史贡献
  6. 清朝名臣
  7. 纳兰揆叙主要成就
  8. 雍正人物历史讲解
  9. 雍正干过什么大事
17爷雍正夺嫡中的作用

关于雍正皇帝,由于他的改革动了文人集团的奶酪,所以当时以及后世的文人对他有很大的意见,甚至创作各种小说来诋毁雍正的形象。其中最为广泛传播的就是他残害自己的兄弟。

但是他对老十三始终非常的信任,其实还有一个弟弟关系也比较好,那就是老十七允礼,雍正对老十三非常好大家都理解,对老十七那么好,许多人都有点搞不太懂。

在《雍正皇帝》一书中其实提到过十七阿哥允礼,并且他还在雍正继位的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康熙把传位给胤禛的消息告诉胤禛后,便让他释放出老十三接管大营,为了增加对抗八爷党的实力,十七阿哥亲自跑到军营之中找到自己的舅舅,来增加雍正的力量。

所以十七阿哥其实是有一定贡献的。

还有就是由于老十七年龄较小,雍正继位时老十七也仅仅20岁,各位阿哥并没有拉拢他。

所以在此之前,他并没有参与到皇位的斗争之中,更没有夺嫡的愿望和实力,再加上关键时刻帮助了雍正一把,所以他的境遇是所有皇子中最好的一个。

其实还有一点原因非常重要,为什么加封老十七为亲王,其实为了给那些诋毁他形象的一个有力回击, 他不想背上手足相残的骂名,他需要一个兄弟来给自己充当门面,这个人恰好就是老十七。

雍正是皇子时的功绩

作为皇子,是没有太大的表现机会的。雍正在继位前主要的功绩也就是巡查、验收、祭祖等一些常规和礼仪活动。

雍正的在位时的十大功绩:

整顿吏治、摊丁入亩、创立军机处 、奏折制度、开放洋禁、废除腰斩、惩治贪污、解放贱民、平定罗卜藏丹津、始派驻藏大臣

作为皇子,是没有太大的表现机会的。雍正在继位前主要的功绩也就是巡查、验收、祭祖等一些常规和礼仪活动。

雍正帝胤禛稍长,便跟随康熙帝四出巡幸,并奉命办理一些政事。十六岁那年,他陪同其三兄胤祉往祭曲阜孔庙。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十九岁的胤禛随从康熙帝征讨噶尔丹,掌管正红旗大营,此役胤禛没有参加,然而他很关心这次战斗,作《狼居胥山大阅》、《功成回銮恭颂二首,赞扬乃父用兵的功业。又往遵化暂安奉殿祭祀孝庄文皇后。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二十一岁受封为贝勒。二十三岁侍从康熙帝视察永定河工地,检验工程质量。二十五岁,随同父皇巡幸五台山,次年侍从南巡江浙,对治理黄河、淮河工程进行验收。

雍正在位期间世界状况

雍正在位期间,西方科技已经迅猛发展,工业化时代已经到来了。但东方还是属于封建社会。雍正的在位时的十大功绩:整顿吏治、摊丁入亩、创立军机处、奏折制度、开放洋禁、废除腰斩、惩治贪污、雍正即位后,废除了云南、贵州、广西、四川、湖南各地的许多土司,改成和全国一致的州县制度

邬思道在雍正的地位

邬思道是清朝雍正时期的重要官员,他担任过内阁学士、礼部尚书等职位。他以才华出众和忠诚聪明而闻名,深得雍正皇帝的信任。邬思道在政治和文化领域都有卓越的贡献,他积极推动改革,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

他还参与了编纂《雍正实录》,对于维护朝廷的稳定和治理国家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邬思道在雍正时期具有很高的地位和影响力。

邬思道是雍正皇帝的谋士之一,他在雍正继位后回到府中,此时他已经是皇帝了,府内所有人都是跪迎皇帝,唯有邬思道仍然是站着迎接他,所谓站着迎接雍正,就表明邬思道在暗示雍正,他和雍正的关系仍然是主客,而不是君臣。

但是随着雍正皇帝即位,邬思道的地位受到了威胁。雍正皇帝认为,邬思道在任期间结党营私,贪污腐化,严重损害了国家利益。因此,决定对邬思道进行严厉制裁。 1724年,雍正皇帝下令逮捕邬思道及其家人,押送至京城受审 。

雍正的六大历史贡献

雍正有以下六大历史贡献:

1.整顿吏治,康熙往年,吏治松散,官员腐化堕落。

2.建立军机处,设军机大臣5-7人,共商军国大事。

3.完善密折准则,添加能上奏折的人数。

4.改土归流。

5.摊丁入地。

6.废弃贱籍。

第一是整顿吏治,治理官场上的腐败;

第二,设立军机处,皇帝和军机大臣商量军国大事;

第三,完善密折制度,强化皇权;

第四,改土归流,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促进其经济发展;

第五,摊丁入亩,减轻百姓负担,刺激人口增长;

第六,废除贱籍;

第七,建立秘密立储制度,有效阻止了皇位的立储之争。

清朝名臣

董诰

董诰是乾隆中晚期著名的汉臣,历任庶吉士、编修、工部侍郎、东阁大学士,晋文华殿大学士、军机大臣。董诰与刘墉、纪晓岚是同时期的人物,虽名气不如前二人,但在政坛上的影响力却高于他们。

乾隆五十二年,董诰晋太子太保,台湾、廓尔喀平定后,名列功臣,图形紫光阁。需要提出的是,董诰为官清廉,与和珅向来水火不容。他死后嘉庆帝给予了极大的评价,称其为“只有文章传子侄,绝无货币置田庄”。

1、范文程:明朝的秀才,在1618年努尔哈赤攻破抚顺后,入了清朝。在之后的岁月里,参与伐明朝的策略、策反明朝官员、进攻朝鲜、抚定蒙古、国家制度的建设等。成为清朝重要的开国功臣、在康熙五年病死,康熙皇帝亲笔书写“元辅高风”四个字。

2、洪承畴:大明朝的进士,陕西总督,五省总督,蓟辽总督,在松锦会战失败后,投降大清。之后为大清出谋划策,瓦解大明的联朝战略,制定入中原战略,稳定江南,进军西南。立下不是功勋。康熙四年病逝。

3、于成龙(1617年9月26日—1684年5月31日),字北溟,号于山,山西永宁州(今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人。清初名臣、循吏。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于成龙被任命为罗城县知县,在任上明确保甲制度,百姓安居乐业,全力耕作土地。康熙六年(1667年),于成龙升任四川合州知州。

4、张廷玉:整治松弛的吏治,完善军机制度。先后编纂《亲征平定朔北方略》、《省方盛典》、《清圣祖实录》、《明史》、《四朝国史》、《大清会典》、《世宗实录》等。是整个清朝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汉臣。他爸爸张英也是大学士。

5、吴三桂:关宁名将,宁远总兵官。为大明立下赫赫战功。在1644年的历史节点,各种原因之下选择大清,使大清赢得山海关之战。之后马不停滴,平李自成,进剿西南,立下不世之功。在康熙12年冬天起兵反清。康熙16年在衡阳病逝。

一、多尔衮

天聪九年(1635年),多尔衮等率军前往收降蒙古林丹汗之子额哲并获得传国玉玺。崇德元年(1636年)因战功封和硕睿亲王,崇德六年(1641年)至七年(1642年)的松锦大战中立下卓越战功。皇太极死后,多尔衮和济尔哈朗以辅政王身份辅佐皇太极第九子福临即帝位,称摄政王;顺治元年(1644年)指挥清兵入关,清朝入主中原。

乾隆评价其“定国开基,成一统之业,厥功最著”。

二、和珅

满洲正红旗,曾兼任多职,封一等忠襄公,任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兼管吏部、户部、刑部、理藩院、户部三库,还兼任翰林院掌院学士、《四库全书》总裁官、领侍卫内大臣、步军统领等等要职,为皇上宠信之极,官阶之高,管事之广,兼职之多,权势之大,清朝罕有。他还是皇上的亲家翁,其子丰绅殷德被指定为皇上最宠爱的十公主之额驸。和珅所聚敛的财富,约值八亿两至十一亿两白银,所拥有的黄金和白银加上其他古玩、珍宝,超过了清朝政府十五年财政收入的总和。

三、刘墉

乾隆十六年(1751年)中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太原府知府、江宁府知府、内阁学士、体仁阁大学士等职,以奉公守法、清正廉洁闻名于世。刘墉的书法造诣深厚,是清代著名的帖学大家,被世人称为“浓墨宰相”。

四、鳌拜

清朝三代元勋、权臣,康熙帝早年辅政大臣之一。以战功封公爵。鳌拜前半生军功赫赫,跟随皇太极征战四方,攻克皮岛,参加松锦之战,平定农民起义,立下赫赫战功,成为皇太极最信任的武将号称“满洲第一勇士”,后半生则操握权柄、结党营私。1669年康熙帝在索额图、黄锡衮、王弘祚等人支持下,逮捕鳌拜下狱论罪,囚死于牢中。

五、吴三桂

明末清初著名政治军事人物,吴周政权建立者吴周太祖。祖籍江南高邮(今江苏高邮),锦州总兵吴襄之子。以父荫袭军官。明崇祯时为辽东总兵,封平西伯,镇守山海关,后封汉中王,济王。1644年降清,引清军入关,被封为平西王。1661年杀南明永历帝,1673年叛清,发动三藩之乱,并于1678年农历八月十七夜病死。

六、范文程

曾事清太祖、清太宗、清世祖、清圣祖四代帝王,是清初一代重臣,清朝开国时的规制大多出自其手,更被视为文臣之首。清朝开国元勋之一。清太宗时期,他深受倚赖, 凡讨伐明朝的策略、策反明朝官员、进攻朝鲜、抚定蒙古、国家制度的建设等等,他都参与决策。

七、刘统勋

雍正二年(1724年)中进士,历任刑部尚书、工部尚书、吏部尚书、内阁大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及军机大臣等要职。刘统勋官至军机大臣, 为政四十余载清廉正直,敢于直谏,在吏治、军事、治河等方面均有显著政绩。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猝逝于上朝途中,乾隆皇帝闻讯慨叹失去股肱之臣,追授太傅,谥号文正。

八、于成龙

在二十余年的宦海生涯中,三次被举“卓异”,以卓著的政绩和廉洁刻苦的一生,深得百姓爱戴,被康熙帝赞誉为“清官第一”。于成龙是个大器晚成的人,直到四十五岁才以明经谒选清廷吏部,被授以广西柳州罗城县知县。此后,他历任知县、知州、知府、道员等地方官,一直做到藩臬二司(按察使、布政使)、督抚大员,所到之处,皆有政声。尤其是始终清廉自守,多行善政,深得士民爱戴。

九、年羹尧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进士,官至四川总督、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加封太保、一等公。他运筹帷幄,驰骋疆场,曾配合各军平定西藏乱事,率清军平息青海罗卜藏丹津,立下赫赫战功。

雍正二年(1724年)入京,得到雍正帝特殊宠遇,但翌年十二月,风云骤变,被雍正帝削官夺爵,列大罪九十二条,赐令自尽。

十、林则徐

清朝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历史治水名人 ,中国引进国际法的第一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汉族,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

曾国藩出生于晚清一个地主家庭,自幼勤奋好学,6岁入塾读书。8岁能读四书、诵五经,14岁能读《周礼》《史记》文选。道光十八年(1838)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军机大臣穆彰阿门生。累迁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与大学士倭仁、徽宁道何桂珍等为密友,以"实学"相砥砺。太平天国运动时,曾国藩组建湘军,力挽狂澜,经过多年鏖战后攻灭太平天国。

曾国藩一生奉行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曾国藩的崛起,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曾国藩的倡议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

1、多尔衮

多尔衮是清朝的开国功臣,其历经战场,战功赫赫,其兄皇太极去世后许多人想拥立他为皇帝。但多尔衮最终扶持顺治皇帝登上皇位,成为摄政王。总之多尔衮一生为清朝社稷的稳固,做出了不少的贡献,堪称清朝十大名臣之首。

2、洪承畴

洪承畴是明末清初人,他曾是明朝的蓟辽总督,与清军进行作战。后来,洪承畴不幸被俘,被迫头像清朝。顺治皇帝对其委以重任,其先后认知兵部尚书、南方军务大臣等。

3、鳌拜

鳌拜是明初重要权臣,他曾被顺治皇帝委以重任。康熙初年,鳌拜成为权势最大的大臣,愈加骄傲自满,甚至连皇帝都不放在眼中。最终,少年康熙设计将鳌拜扳倒,最终得以亲征。

4、张廷玉

张廷玉是清朝重要的汉族名臣,他康熙年间便考中进士,入值南书房。雍正年间深得皇帝器重,被委以要职。乾隆初年,张廷玉仍然占据着重要位置。直到后来,年迈的张廷玉请求告老还乡,方才推出朝廷的中枢机构。

5、年羹尧

年羹尧是清朝雍正年间的重要武官,他常年驻军西北,负责平定萝卜藏丹津的叛乱,取得乐较大胜利。年羹尧一开始颇得皇帝信任,但他却不知收敛,以致功高震主,引起皇帝的忌惮。最终被雍正皇帝罢免,并下令处死。但其战功赫赫,堪称清朝十大名臣之一。

6、刘墉

刘墉是乾隆年间的重要文臣,他文学造诣极高,深得乾隆皇帝信任。刘墉先后在翰林院、太原府、江宁府等地方认知,为官期间颇有政绩,且非常廉洁爱民。此外,刘墉还写得一手好字,被称为“浓墨宰相。”

7、纪晓岚

纪晓岚的形象总是会出现在影视剧中,所以大家对其并不陌生。纪晓岚是乾隆年间著名的要文臣,他曾经负责编修《四库全书》,并亲手著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一书,对我们今天的文学和历史研究都非常有借鉴意义,堪称清朝十大名臣之一。

8、林则徐

林则徐最大的功绩在于虎门硝烟。但也有人认为,正是虎门硝烟才导致鸦片战争,中国逐渐走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实虎门硝烟只是一个借口,就算没有这个事件,外国人依然会选择入侵。

9、左宗棠

左宗棠的最大贡献在于收复新疆,清朝晚期,中亚的阿古柏联合俄国入侵我国新疆。在此艰难背景下,左宗棠寿命出征,经过数年征战,终于重新收复了新疆,其功绩值得后人铭记。

10、曾国藩

曾国藩是晚清的重要大臣,文治和武功都非常出色。曾国藩曾经受命平定太平天国起义,是其中的中间人物。虽然他参与平定太平天国起义,但就清朝一方来说,算是功臣了,因此也可算作清朝是大名臣之一。

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是晚清四大名臣

曾国藩被认为晚清的中兴之人,最大的成就就是成功镇压了太平天国。延长了晚清的寿命,另外,还有一个大成就就是手下带出了左宗棠、李鸿章二人,此二人都是辅佐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的起义而后被清政府所认识,所重用。

第二名,岳钟琪。他可以称得上是三朝元老了,他年轻时便效力于康熙。然后是雍正最为信任的武将之一。在乾隆时期,他仍然担任着要职。60岁的他还曾带兵讨伐逆贼。

纳兰揆叙主要成就

纳兰揆叙(?~1717年),叶赫那拉氏,字容德,满洲正黄旗人。清朝时期大臣,叶赫贝勒金台石曾孙,康熙重臣纳兰明珠次子。初为二等侍卫,迁翰林院侍读,充日讲起居注官,累擢掌院学士、礼部侍郎,奉使册封朝鲜王妃

纳兰揆叙(?~1717年),叶赫那拉氏,字容德,满洲正黄旗人。清朝时期大臣,叶赫贝勒金台石曾孙,康熙重臣纳兰明珠次子。

初为二等侍卫,迁翰林院侍读,充日讲起居注官,累擢掌院学士、礼部侍郎,奉使册封朝鲜王妃仁显王后闵氏。康熙四十七年,迁工部侍郎。康熙五十一年,迁左都御史,为康熙帝所赏识重用。

康熙五十六年,去世,谥号文端。雍正二年,追论揆叙及阿灵阿罪状,削官去谥,改镌“不忠不孝阴险柔佞揆叙之墓”。著有《益戒堂集》、《鸡肋集》、《隙光亭杂织》、《后识》等。

雍正人物历史讲解


1. 雍正是清朝的一位皇帝,历史上的人物。
2. 雍正在位期间进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加强了中央集权,整顿了官场,提高了清朝的治理能力。
他还注重文化教育,推动了科举制度的改革,开创了“康乾盛世”的局面。
3. 雍正的治理成就不仅体现在政治上,还体现在文化上。
他提倡节俭,反对奢侈浪费,倡导勤政爱民,推动了清朝社会的进步。
同时,他也是一位文化爱好者,善于书法、绘画和诗词,对于文化艺术的发展也做出了贡献。

雍正干过什么大事

答:他对清朝的贡献是整顿吏治、密折奏事、设军机处、改土归流、摊丁入亩、废除贱籍、耗羡归公平定萝卜藏丹津维护国家统一等等。

摊丁入亩作为国家税收财政的重要改革,是我国财政税收史上一项重大的改革。人丁税是中国历代王朝赋税政策中存在的,即是按人丁收税,成年的男子无论贫富贵贱都要缴纳税收,雍正改变这样的制度吧人丁税探入地税中,按家庭土地多少收税,土地多的多交少的少交,没有土地的不交,这样就有利于平民不利于大地主,减轻了人民的经济压力,提高了一定的生产效率。

还实行耗羡归公吧银钱熔铸产生的附加费用变为法定的税款,统一收取管理添入养廉银中,让熔铸银钱的收费固定统一,增加官吏的俸禄,加强廉政的建设,减轻老百姓的负担。

为了加强皇帝对于权力的集中和对国家大事的精准处理,创立军机处,只对皇帝负责,军机处的大臣由皇帝挑选,由内阁大臣兼任,他们直接听命于皇帝,跪受笔录,他们的活动都是在皇帝的监督下的,旨意完全是按皇帝的话记录的。军机处的设立是的雍正皇帝总理天下事物,是清代权力集中顶点,不让皇权旁落在此后一直存在两百多年。

雍正帝重视吏治。雍正赏识执法严,作风雷厉风行,严猛行政,政绩显著的官员。如田文镜、李卫在河南、浙江清查钱粮做得好,被誉为“模范督抚”。他组织了一个得力的领导班子,由康熙十三子怡亲王胤祥总理事务,皇舅隆科多、大学士白潢、尚书朱轼会同办理。清查亏空首先在中央进行。地方上的清查也普遍进行。清查不力的官员,则予以调查处理。清查使财政好转。

改土归流 雍正帝在位期间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了改土归流的改革。雍正四年(1726年),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取消了土司,改派可以随时任免的流官。改土归流对于减轻对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压迫和剥削有帮助,对清朝实施全国性的统治和国家的统一有重要意义。

雍正在位干成的三件大事,第一:清剿互补亏空。

第二,治理贪腐,第三,实施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虽然这三项大政在实施过程十分艰辛,但通过13年的努力,雍正朝官员清廉,国库充盈。

雍正给乾隆留下一个殷实的家底,但乾隆登基后,立即将雍正的这些政绩全部推翻,这个也导致了传位给嘉庆的时候留下个烂摊子。

面对康熙帝晚年留下来的问题,雍正帝继位之后都将其逐一改善。雍正帝在位期间,做出了三件大事,每一件事都对清朝的影响意义深远,可问题是乾隆帝继位之后,将其全部推翻。雍正帝在位期间,做出了三件大事,分别是第一、清缴户部亏空;第二、治理贪腐,第三、实施官绅一体当差纳粮。

这三件大事的实施过程是非常不易的,正因如此,雍正帝的大举改革才有了后来乾隆帝时期的国库充盈,不可否认的是,这样的做法给乾隆帝留下了很大的财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雍正帝所做的三件大事,让乾隆帝可以安枕无忧的享受生活。

军事方面:雍正皇帝用年羹尧,消灭了盘踞青海的罗布党赞津取的了青海大捷。

政治方面:整肃贪官,改革吏治。从而实现了清朝前期的大治局面,也为后来的乾隆盛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雍正皇帝还是一个非常勤奋的人,常常批阅到很晚,通过他夜以继日的工作迎来了被后世称赞康雍乾盛世。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renwu/586525.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奥德赛要不要杀死薛西斯 奥德赛是古希腊悲剧吗下一篇:楚庄王的墓在哪里?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