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赵匡胤手下战将 赵匡胤历史上的武将

导语:赵匡胤历史上有许多出色的战将,他们为赵匡胤的统治立下了赫赫战功。其中有石守信、赵普、赵光义等将领,他们在战场上表现出色,为赵匡胤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目录导航:

  1. 赵匡胤手下战将
  2. 赵匡胤中的少阴五将和少阳五将
  3. 赵匡胤出生哪一年
  4. 赵匡胤什么族
  5. 宋朝赵匡胤第一大将
赵匡胤手下战将

高怀德

高怀德(926年—982年),字藏用,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人,后唐中军都指挥使高思继之孙,后周天平节度使、齐王高行周之子,宋太祖赵匡胤的妹夫,北宋名将、开国功臣。

以拥戴有功,宋初为殿前副都点检,曾参与平定李筠、李重进之乱。后与石守信等秉宋太祖意图自请解除兵权。宋太宗时官武胜军节度使兼侍中。死后追封渤海郡王,谥号“武穆”。

赵匡胤手下有五位大将,分别是:

高怀德,李处耘,石守信,曹彬,王全斌。

王全斌出身将门,自幼就胆识过人。他的父亲为后唐岢岚军使,私下畜养一百多名勇士,李存勖怀疑他心存异志,召见他,他害怕不敢去。

当时王不久,因曹彬所领东路军大败于岐沟关,潘美等也受诏撤军,在撤军过程中,潘美与王侁等逼迫杨业冒险迎敌,置之必败之地,而又见死不救。

致使陈家谷(今山西宁武)兵败,杨业全军覆没,被俘而死。为此,潘美被削秩三等,降为检校太保。

赵匡胤中的少阴五将和少阳五将

只有少阴五将分别为:

1、石守信

石守信 ,浚仪人。石守信在后周时,参与高平之战、淮南之战,累官殿前都指挥使、义成军节度使,与赵匡胤结为异姓兄弟。

2、高怀德

高怀德,字藏用,常山真定人。高怀德为人忠厚倜傥,有勇武之名。

3、张令铎

张令铎,原名铎,后周赐名令铎,棣州厌次人。张令铎在后周时期屡立战功,以功升奉国军指挥使。显德六年六月,柴宗训即位后,张令铎升任侍卫步军都指挥使。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的过程中,张令铎的“翊戴”之功与高怀德相似,可能是随赵匡胤北上,并有可能担任北面行营步军都指挥使,在“陈桥兵变”中的作用应略同于高怀德。

4、王审琦

王审琦,王审琦,字仲宝,北宋初年大将。其祖先是辽西人,后迁居洛阳。王审琦在后周时期屡立战功,曾历任勤州刺史、睦州。

5、张光翰

张光翰,辽州榆社人。北宋初期将领,翊戴功臣之一。张光翰在后周末任虎捷左厢都指挥使,属侍卫亲军司步军主力之一,是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张令铎的部属。

赵匡胤出生哪一年

赵匡胤出生在公元927年。赵匡胤,字元朗,五代至北宋初年军事家,政治家,北宋开国皇帝。深得周世宗柴荣的信任。周世宗死后,赵匡胤趁周恭帝幼主登基,发动陈桥兵变,被部将黄袍加身篡位,建立北宋。公元976年,赵匡胤去世。留下杯酒释兵权的历史典故和烛光斧影的疑案。

宋太祖赵匡胤出身于公元927年3月21日,小名香孩儿,生于洛阳夹马营。他是后周护圣都指挥使赵弘殷的次子。

赵匡胤的家庭出身还是不错的,从他曾祖父开始一直到他父亲这一辈都世代为官,赵弘殷一共有五个儿子,除长子和少子早逝一个有三个儿子长大成,分别是赵匡胤、赵光义、赵廷美。

赵匡胤出生于公元927年,公元927年3月21日赵匡胤出生于洛阳夹马营,此时他的父亲赵弘殷是后周护圣都指挥使,而在赵匡胤成年后加入了军旅成为了一位军人,而在他多年的努力下成为了后周的一位高级将领,并在公元960年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了震惊世人的“陈桥驿兵变”,成功建立了北宋王朝,开始结束混乱的五代十国时代。

宋太祖赵匡胤生于公元927年,驾崩于公元976年,字元朗,出生于洛阳。五代至北宋杰出军事家、政治家,后周世宗柴荣早逝,其子年幼,赵匡胤遂通过亲信赵匡义后改名赵光义,赵普于公元960年在开封东北二十公里外陈桥驿发动兵变,黄袍加身,以宋代周,后续更有杯酒释兵权之历史美谈。

赵匡胤出生于927年。

宋太祖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涿郡人,生于洛阳夹马营(今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区东关)。

五代至北宋初年军事家、政治家、战略家,宋朝开国皇帝(960年2月4日-976年11月14日在位)。后周护圣都指挥使赵弘殷(宋宣祖)次子,母为杜氏(昭宪太后)。

赵匡胤在后汉时投奔枢密使郭威,致身行伍,并于后周世宗柴荣在位时随征北汉、南唐,战功卓著。柴荣病重时,升为殿前都点检,成为禁军最高统帅。显德七年(960年),受命抵御北汉及契丹联军。

旋即在“陈桥兵变”中被拥立为帝,并回京逼迫后周恭帝禅位。同年,赵匡胤登基为帝,改元建隆,国号“宋”,史称宋朝或北宋。

赵匡胤在位期间,依据宰相赵普“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策略,先后灭亡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及南唐南方割据政权,完成了全国大部的统一。通过两次“杯酒释兵权”,罢去禁军将领及地方藩镇的兵权,加强中央集权,解决了自唐朝中叶以来地方节度使拥兵自擅的局面。

开宝九年(976年),赵匡胤逝世,享年五十岁。在位十六年,累谥为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庙号太祖,葬于永昌陵。

赵匡胤什么族

赵匡胤是汉族。

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 ,生于洛阳夹马营(今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区东关)。五代至北宋初年军事家、武术家,宋朝开国皇帝(960年2月4日-976年11月14日在位)。

赵匡胤于后汉隐帝时投奔枢密使郭威,投身行伍。他受后周世宗柴荣器重,于征伐南唐时屡建战功。柴荣病重时,被任命为殿前都点检,掌管殿前禁军。

后周恭帝即位后不久,赵匡胤受命抵御北汉及契丹联军。旋即在“陈桥兵变”中被拥立为帝,并回京逼迫恭帝禅位。显德七年(960年),赵匡胤登基,改元建隆,国号“宋”,史称“宋朝”、“北宋”。

赵匡胤在位期间,依据宰相赵普的“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策略,致力于统一全国,先后灭亡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及南唐等南方割据政权,完成了全国大部的统一。他两次“杯酒释兵权”,罢去禁军将领及地方藩镇的兵权,解决了自唐朝中叶以来地方节度使拥兵自擅的局面。

开宝九年(976年),赵匡胤逝世,享年五十岁。在位十六年,谥号英武圣文神德皇帝,庙号太祖,葬于永昌陵。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加谥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有诗作《咏初日》传世。

宋朝赵匡胤第一大将

在历史上,有一句话叫“北宋缺将,南宋缺相。”说的是这样一种历史现象:在北宋,名相辈出,比如赵普、寇准、司马光、范仲淹、王安石等等,但是却缺少像岳飞一样的名将,而到了南宋,这种情况恰好倒了过来。北宋将近170年,优秀的文官一大把,可是拿得出手的武将却少得可怜,除了开国时期的曹彬、潘美、杨业等寥寥几位,大部分并不为中国人所熟知。人说“物以稀为贵”,可是,名将在北宋并不能得到“保护动物”的待遇,相反,稍微出点风头,就可能有性命之虞。

要说北宋为数不多的名将之中,就数狄青最为有名,其战绩堪称北宋第一名将。他出身贫农,最后官至枢密使(相当于国防部长),这是宋朝时武将所能达到的最高官职。岳飞如此功勋,也只做到了枢密副使。狄青是山西汾阳人,家里世代务农,而狄青少时善于骑射,后来投军。当时,宋朝为了防止士兵逃走,就在士卒们的脸上纹上字迹,这称为是“黥面”。这跟水浒里,宋江、林冲等人被脸上刺字差不多,是很屈辱的。

宋仁宗宝元年间,西夏王李元昊侵犯宋境。当时,宋军屡屡被西夏军击败,产生了畏敌怯战情绪。狄青来到前线后,每每作为前锋出战。这里要交代一下狄青的外貌,他长得面容清秀,大帅哥一枚,但因为需要打先锋,如此相貌显然不够唬人。于是,狄青专门打了一个青面獠牙的铜面具,戴在脸上,同时披头散发,形同鬼怪出没,让敌人闻风丧胆。四年之间,狄青历经大小25战,屡立战功,从一名九品武官,升任枢密副使。后来,侬智高在广西叛乱,狄青作为主将平叛,归来后因战功被任命为枢密使。

宋朝重文轻武,这一点,狄青不是没有体会。所以在任枢密使的四年之间,他低调做人、勤勤恳恳,可是,仍然没能逃脱朝廷的猜忌和疑虑,更挡不住在他背后的一张张嘴和各种稀奇古怪的传闻。比如:有人说:狄青家里的狗很厉害,头上都长出了一双角,好像是一头麒麟唉!有人说:狄青家里半年里怪光冲天,好像当年五代时,朱温家里的一样!“麒麟”祥瑞降在了狄青家里,反唐的朱温家里的火光,也同样出现在了狄青家……这些人,就差直说狄青要“造反”了!

除了这些装神弄鬼的恶意毁谤,朝廷里的负面声音也不绝于耳。以写《醉翁亭记》而闻名的欧阳修,曾经直白的给宋仁宗说:“武人在朝中任要职,不是国家之福啊?希望陛下把狄青远调,这既是为了国家,也是保全狄青个人!”欧阳修文章写得不错,但他这理论不敢苟同,武人在朝中任要职不吉利,难道文官就吉利?而另一位重臣文

是石守信

石守信(928年-984年),浚仪(今河南开封)人。北宋开国将领。

在后周时,参与高平之战、淮南之战,累官殿前都指挥使、义成军节度使,与赵匡胤结为异姓兄弟,成为“义社十兄弟”的成员。

北宋建立后,率军讨平李筠、李重进叛乱,出任马步军副侍卫都指挥使、侍卫亲军马步都指挥使等职。自杯酒释兵权后,他便专事聚敛,积财巨万。宋太宗时期,石守信曾随征辽朝,累封卫国公。

太平兴国九年(984年),去世,享年五十七岁。追封威武郡王,赐谥“武烈”。

潘美(925年-991年),字仲询,汉族,大名府人,北宋开国名将之一。潘美与宋太祖赵匡胤关系素来深厚,宋朝建立后,受到重用。李重进叛乱,太祖亲征,潘美为行营都监从征。

开宝三年(970年),为行营诸军都部署、朗州团练使,率军灭南汉,一开始潘美围攻贺州。潘美设伏于南乡岸,大破南汉军,擒斩伍彦柔。接著连克昭、桂、连三州,进逼韶州。再取韶州,南汉后主出降,南汉灭亡。即日,命潘美与尹崇珂同知广州兼市舶使。

开宝五年(972年),兼岭南道转运使。开宝八年(975年)助都部署曹彬伐南唐,南唐灭亡,加检校太傅、宣徽北院使。太平兴国四年(978年)正月,任北路都招讨制置使,判太原行府事,随太宗伐北汉,又被任为知幽州行府事,随太宗北伐辽,兵败而回。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八月,以雁门观之捷封代国公,太平兴国八年(983年),改忠武军节度使,进封韩国公。雍熙三年(986年),宋兵三路北伐辽朝,潘美为云、应、朔等州行营都部署,率西路军出雁门,所向克捷。

不久,因曹彬所领东路军大败于岐沟关,潘美等也受诏撤军,在撤军过程中,潘美与王侁等逼迫杨业冒险迎敌,置之必败之地,而又见死不救,致使陈家谷(今山西宁武)兵败,杨业全军覆没,被俘而死。为此,潘美被削秩三等,降为检校太保。

淳化二年( 991年),加同平章事,数月后死,年六十七。赠中书令,谥武惠。咸平二年(999年),配飨太宗庙庭。潘美在宋真宗时代又追封为郑王。

2、赵普

赵普(922年-992年),字则平。幽州蓟人,后徙居洛阳。五代至北宋初年著名政治家,北宋开国功臣。

早年曾被刘词辟为从事,后担任赵匡胤(宋太祖)的掌书记。显德七年(960年),与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推翻后周,建立宋朝。

乾德二年(964年)拜相,协助赵匡胤削夺藩镇、罢禁军宿将兵权,实行更戍法、改革官制、制定守边防辽等许多重大措施。淳化三年(992年),赵普病逝,年七十一。宋太宗亲撰八分字神道碑赐之。累封韩王,赐谥“忠献”,并配飨太祖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赵普虽读书少,但喜观《论语》。其“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对后世很有影响,成为以儒学治国的名言。

赵匡胤手下的将领很多,但是从战功和知名度来看我认为排第一的应该是潘美。

潘美与赵匡胤关系非常密切,970率军灭南汉,978年与曹彬一起攻灭十国最强的南唐。

可惜在赵光义北方辽国时,因为指挥失误致名将杨业陷敌被俘而死,使得后世把他艺术化成了方面人物潘仁美。

宋太祖赵匡胤的第一大将是高怀德。

高怀德

高怀德,字藏用,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人,后唐中军都指挥使高思继之孙,后周天平节度使、齐王高行周之子,宋太祖赵匡胤的妹夫,北宋开国功臣。

高怀德跟随后周世宗征讨南唐,他与南唐军决战于庐州城下,斩首七百余级。后周世宗柴荣命令高怀德率领帐下亲信几十骑兵攻破南唐军营垒。高怀德连夜渡过淮河,等到天明,南唐军才发觉,前来迎战。高怀德以寡敌众,擒获南唐军副将而回,完全探清南唐军的虚实。

显德七年(960年),后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夺取后周天下,建立北宋政权,任命高怀德为殿前副都点检,移镇滑州,充任关南副都部署。后娶宋太祖之妹燕国长公主为妻,加封驸马都尉。李筠在上党反叛,宋太祖要御驾亲征,先命令高怀德率领所部与石守信联合进攻,结果在泽州南攻破李筠军队。反叛平定后,他以战功升任忠武军节度、检校太尉。后跟随宋太祖平定扬州。

以拥戴有功,宋初为殿前副都点检,曾参与平定李筠、李重进之乱。后与石守信等秉宋太祖意图自请解除兵权。宋太宗时官武胜军节度使兼侍中。死后追封渤海郡王,谥号“武穆”。 高怀德是将门之后,熟悉军事,不喜欢读书,性情坦率豪放,不拘小节。他善于音律,能够自己作曲,曲韵十分精妙。

太平兴国七年(982年),高怀德改任武胜军节度。同年七月,高怀德去世,朝廷追赠他为中书令,追封渤海郡王,谥号“武穆”。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renwu/588876.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大逃脱成员介绍 韩国历史人物解密下一篇:明朝灭族战争中哪些人物扮演了重要角色?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