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东巡是什么意思 康熙为啥写松花江放船歌

导语:康熙是清朝的一位伟大皇帝,他进行了多次东巡,以巩固国家边疆。东巡意味着他亲临边疆地区视察,展示了皇权的威严。而康熙为什么写松花江放船歌呢?这首歌是他在巡视松花江时创作的,表达了他对辽阔江河的敬畏之情和对国家疆土的关注。

目录导航:

  1. 东巡是什么意思
  2. 康熙为啥写松花江放船歌
  3. 康熙21年东巡路程
  4. 康熙的事迹
  5. 康熙微服私访过几次呢
  6. 康熙东巡时间
东巡是什么意思

东巡[dōng xún]

东巡,汉语词语,拼音是dōng xún,意思是古代谓天子巡视东方。出自《书·舜典》。

中文名

东巡

拼音

dōng xún

注音

ㄉㄨㄙ ㄒㄩㄣˊ

释义

古代谓天子巡视东方

解释

古代谓天子巡视东方。

出处

《书·舜典》:“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

《史记·封禅书》:“二世元年,东巡碣石,并海南,历泰山,至会稽,皆礼祠之。”有名的有秦始皇的东巡,留下了泰山刻石等一系列的文物,最后死在东巡路上。秦始皇东巡还有一个重要的就是希望求长生药。他曾经在东巡的时候派徐福寻找蓬莱。

《史记·孝武本纪》:“上遂东巡海上,行礼祠八神。”

《史记·孝武本纪》:“其明年,东巡海上,考神仙之属,未有验者。”

唐·白居易《送东都留守令狐尚书赴任》诗:“翠华黄屋未东巡,碧洛青嵩付大臣。”

1.古代谓天子巡视东方。语本《书.舜典》:"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

分解解释:

东 (dōng,)东 (東) dōng 方向,太阳出升的一边,与“西”相对:东方。东经(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或经线)。东山再起(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付诸东流。 主人(古代主位在东,宾位在西):房东。股东。东道主(泛指请客的主人,亦称“东道”、“作东”)。

巡 (xún,)巡 xún 到各处去,来回走动查看:巡弋(指舰艇在海上巡逻)。巡游。巡天(指在天空巡游)。巡回。巡抚。巡视。巡幸(古代特指帝王出巡到达某地)。巡逻。 酒席上给全座依次斟酒一遍:巡杯(主人在宴席上依次向客人劝酒)。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东巡”是指清朝统治者出关告祭祖先,拜谒陵寝、寄托孝思,还会考察沿途民情吏治、了解地方边备敌情、安抚少数民族、慰问勋旧遗族,同时赏赐、惩罚、免赋或是告赦天下等。因此,“东巡”不单纯是清帝祭祖谒陵,告慰祖先,同时也是一项带有极强国务色彩的政治活动。清帝东巡祭祖始于康熙,其在位年间曾三次东巡。

康熙为啥写松花江放船歌

康熙皇帝的《松花江放船歌》,隐藏着他千古一帝的战略情怀。

《松花江放船歌》这首诗在祖国丰富的古典诗歌遗产中并不属于最佳作之列,在艺术上比起古代伟大的诗人们那些不朽的名篇还略逊一筹,但如果从内容上讲,它毕竟表现了古代东北人民的生活、斗争、思想、感情和愿望,以其强烈的地方特色,而理所当然地受到了我们的喜爱。

因为康熙皇帝29 岁那年,再次东巡,这次他到了吉林乌拉。康熙皇帝登上如意船,检阅了吉林水师营官兵后,又观看了吉林水师营八旗精兵的水战演习表演,触景生情,即兴吟咏出了千古名篇《松花江放船歌》。松花江,江水清,夜来雨过春涛声,浪花叠锦绣縠明。采帆画鷁随风轻,萧韶

康熙21年东巡路程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春,玄烨东巡,历经四个月,五月回到北京。这一年,康熙年方29。亲率王公贝勒文武大臣出京东巡。

东巡队伍经过三河、蓟州、玉田等地,于二月十七日(3月25日)到达孝陵;廿三日(31日)出山海关,并在沿途中打猎;经宁远州、锦县,大凌河等地,最后于三月初二日(4月9日)抵达辽河西。

三月初四(4月11日),康熙帝到福陵、昭陵祭祀,共计五天。

三月初九(4月16日)康熙帝出发北上到永陵进行了祭祀。

三月十二日(4月19日),康熙帝对乌喇地区进行了巡察,并在沿途围猎;三月廿五日(5月2日),康熙帝一行人到达吉林,他率文武百官和皇子在松花江岸边向东南方向的“龙兴之地”---长白山进行祭拜;三月廿七日(5月4日),二百余艘船队泛舟松花江上,康熙帝有感而发,写出了前面那首《松花江放船歌》。

在盛京和吉林围场狩猎,是皇帝东巡每次必需的惯例。

《大清圣祖仁皇帝实录》记载,康熙二十一年四月十四日(1682年5月20日)在盛京围场狩猎时,“上行围射殪一虎,驻跸威远堡”。

据《清实录》记载,康熙帝在第二次东巡的往返途中,组织的数次围猎之中,射杀猛虎就达39只之多。

他一生征战,善于骑射,认为人在塞外,连空气与泥土都会使人振奋。

“作为一个能左右开弓的优秀射手,康熙十分自豪,他射死过135只虎,96只狼、132头野猪及不计其数的鹿与麋 ”。

康熙帝一行在向福陵、昭陵辞别后,于当年五月,启程返京。

康熙的事迹

1、强化皇权

康熙亲政后,着手强化皇权。他一方面勤于政务,举行御门听政;另一方面,他在康熙十六年(1679年)设立南书房,“拣择词臣才品兼优者充之”,并使之草拟圣旨,与闻机要,待遇非常优渥。

2、颁布圣谕

康熙九年(1670年),亲政一年的康熙帝晓谕礼部,称“至治之世,不以法令为亟,而以教化为先。……盖法令禁于一时,而教化维于可久。若徒恃法令,而教化不先,是舍本而务末也。……朕今欲法古帝王尚德缓刑、化民成俗。

3、治吏亲民

康熙亲政后,着手整顿吏治,恢复了京察、大计等考核制度。为了防止被臣下蒙蔽欺骗,康熙还亲自出京巡视,了解民情吏治。其中最著名的是六次南巡,此外还有三次东巡、一次西巡,以及数百次巡查京畿和蒙古,南怀仁记载他巡视时“亲切地接近老百姓,力图让所有人都能看见自己,就像在北京时的惯例一样,他谕令卫兵们不许阻止百姓靠近。

4、土地制度

康熙亲政后,宣布停止圈地,放宽垦荒地的免税年限。康熙认为“家给人足,而后世济”,在继续采取轻徭薄赋,与民生息的政策的同时,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和发展经济。

5、蠲免钱粮

康熙秉持“藏富于民”的思想,在陕、云、贵、川、粤等省全国二十多个省区蠲免钱粮丁银、通赋,其中重大蠲免计32次。并从康熙五十一年(1711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普免天下钱粮。下令“凡遇蠲免之年,免业主七分佃,户三分。

康熙微服私访过几次呢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 甲子) 九月 康熙帝初次南巡启銮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 戊寅东巡,取道塞外

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 己卯)二月 第三次南巡启銮

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 壬午九月 第四次南巡。

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 丁亥) 正月 康熙帝第五次南巡 下江南有六次,不过康熙生平去过江南的次数就不得而知了。

康熙东巡时间

“东巡”是指清朝统治者出关告祭祖先,拜谒陵寝、寄托孝思,还会考察沿途民情吏治、了解地方边备敌情、安抚少数民族、慰问勋旧遗族,同时赏赐、惩罚、免赋或是告赦天下等。因此,“东巡”不单纯是清帝祭祖谒陵,告慰祖先,同时也是一项带有极强国务色彩的政治活动。清帝东巡祭祖始于康熙,其在位年间曾三次东巡。

东北地区是清朝的发祥之地,也是祖宗陵寝所在。清朝皇族,十分重视对先祖的祭祀。据《盛京内务府档》记载,每逢清明、中元(农历七月十五)、冬至、岁暮(农历十二月廿八或廿九日),关外的永、福、昭三陵都要举行 “四时大祭”。每月朔望,都要举行小祭。清朝入关后,从顺治八年起,还将十月朔,改为大祭。到了皇帝、皇后生日和国家庆典时,也要举行特别的祭告仪式。在各种祭祀中,最隆重的还是“清帝东巡”时的祭祀。

康熙第一次东巡是在康熙十年(1671年)九月三日由北京起驾,途经直隶、盛京等地,用16天时间,行程1500余里,第一次来沈阳时,他才十八岁。盛京的满族[7]官员为他举行盛大的欢迎会。他这次东巡沈阳,亲自祭奠福陵、昭陵,分谴王公大臣祭祀兴京永陵和开国功臣墓。

康熙第二次东巡,是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二月十五日,康熙于早春急于赴塞北,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出于对祖国北部边疆安危的关注,二是要以平定三藩的胜利去祭列祖列宗。这次东巡于三月四日抵达盛京,先照例前去祭奠福陵、昭陵。九日,从盛京出发北上祭永陵,祭毕北上吉林。康熙在此访询官吏民情,视察山川地形,检验水师战舰设施,或于山间行围射猎习武。三藩平定,祭告祖宗,这在清初历史上是一件极为重大的事件,因为它对当时的政治、经济都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十九日到达盛京,又至福昭陵行告辞二十日启驾返京,此次东巡为时八十天。

康熙第三次东巡是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七月二十九日,此次东巡主要是康熙御驾亲征准噶尔打败葛尔丹,平叛成功后,要祭陵告祖,并“巡行塞北,经理军务”。十月十三日,南行至永陵,再行告祭礼。十月十六日抵达盛京,到福陵、昭陵行祭礼。于十一月十三日返回京师,历时3个半月,这次是康熙帝三次东巡中路途最远,时间最长的一次。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renwu/599567.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北齐第一明君 北齐皇帝是哪个省的人下一篇:1777年中国历史上都有什么大事件 亚洲历史第一名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