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西游记前五十回五个完整的故事 张果老成仙的传说

导语:《西游记》前五十回讲述了五个完整的故事,其中之一是张果老成仙的传说。张果老是道教中的神仙,他通过修炼成仙,并加入了唐僧一行四人的队伍,帮助他们抵抗妖魔鬼怪。他以善良、智慧和神奇的法术闻名,成为唐僧取经路上的得力助手。他的成仙之路充满了艰辛和困难,但最终他成功了,获得了永生的力量。

目录导航:

  1. 西游记前五十回五个完整的故事
  2. 张果老成仙的传说
  3. 武当山建于什么时间
  4. 晋祠的历史意义
  5. 荥阳的历史
  6. 大名龙王庙的来历
西游记前五十回五个完整的故事

第一回 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第二回 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

第三回 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类尽除名

第四回 官封弼马心何足 名注齐天意未宁

第五回 乱蟠桃大圣偷丹 反天宫诸神捉怪

第六回 观音赴会问原因 小圣施威降大圣

第七回 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

第八回 我佛造经传极乐 观音奉旨上长安

第九回 陈光蕊赴任逢灾 江流僧复仇报本

10.

第十回 老龙王拙计犯天条 魏丞相遗书托冥吏

张果老成仙的传说

繁體中文版

张果老,道教八仙之一,本名张果。据《唐书》记载,确有其人。本是广宗一 道人,因民间相传逐为神仙。常往来中条山中,自言生于尧时,有长生不老之法。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的丈夫)不时征召他,都被他婉拒了。武则天也召他出 山,张果老就在庙前装死,时值盛夏,不一会,他的身体腐烂发臭。武则天听后,只好作罢。但不久就有人在恒山的山中再次见到他。

唐玄 宗数次召见他,求长生不老之法。唐玄宗见到张果老老态龙钟。就问:“先生是得道之人,为何发疏齿落,老态龙钟 ? ”张果老说:“衰朽之岁,也没有什么道术可依慿,所以才变成现在的样子,实在令人羞愧。不过今天如果把这些疏发残齿拔去,不就可以长出新的出来吗 ? ”于是便在殿前拔去鬓发,击落牙齿,玄宗有点害怕,忙叫人扶张果老去休息。一会而张果老回殿,果然容颜一新,青鬓皓齿。于是当时的达官贵人们都争相拜偈, 求教返老还童的秘诀,但都被他拒绝了。

有一次,唐玄宗去打猎,捕获一头大鹿,此鹿与寻常的鹿相比,稍有差异。厨师刚要开刀宰鹿,张 果老看见了,就连忙阻止,说:“这是仙鹿,已经有一千多岁了,当初汉武帝狩猎时,我曾跟随其后,汉武帝虽然捕获了此鹿,但后来把它放生了。”玄宗说:“天 下之大,鹿多的是,时迁境异,你这么知道他就是你说的那头鹿呢 ? ”张果老说:“武帝放生时,用铜牌在它左角下做了标志。”于是玄宗命人查检。果然有一个二吋大小的铜牌,只是字迹已经模糊不清了。玄宗又问:“汉武帝狩猎 是哪年 ? 到现在已经有多少年了 ? ”张果老说:“至今有八百五十二年了。”唐玄宗命人核对,果然无误。

唐玄宗后来御赐邢州五 峰山做为张果老的道场,并为他建“栖霞观”,即今日邢台张果老山,今山上仍存栖霞观和记载此事的唐代古碑,张果老回山后,据说邢州城人还时常能见到他来城 里卖韭菜或做其他事,常有如张果老试赵州桥奇仙之事传闻,邢州百姓多有上山求原烧香者,香火旺盛,几年后,不见其踪影,据说张果老有一怪癖,平日他倒骑着 一头白毛驴,日能行万里,当然这驴子也是一匹“神驴”,据说不骑的时候,就可以把它折迭起来,放在皮囊里。后来每逢邢州大旱,州官必来张果老山剃发求雨, 据说每求必应。

武当山建于什么时间

武当山金顶最早的建筑相传为东汉时的普光殿,唐、宋时改为光相寺,明洪武时宝昙和尚重修,为铁瓦殿。锡瓦、铜瓦两殿为明时别传和尚创建。金顶金殿为明万历年间妙峰禅师创建的铜殿,万历皇帝朱栩钩题名“永明华藏寺”。因为铜殿主要材料为掺金的青铜,铜是金属,又有金黄色光泽,所以铜殿又叫“金殿”。而金殿所处的位置在山的最高峰的顶端,“金顶”由此而得名。据有关资料记载,金殿高二丈四尺五寸,广一丈三尺五寸,进深一丈三尺五寸,瓦柱门窗四壁全为掺金的青铜铸造,中供普贤菩萨像,旁列万尊小佛,门壁上雕刻全蜀山川道路图,工艺精湛,叹为观止。

当早晨朝阳照射山顶时,金殿迎着阳光闪烁,耀眼夺目,十分壮观,更加重了“金顶”的灿烂色彩。可惜在清代道光年间,由于一次大火,烧坍了金殿,留存下来的只有一通铜碑,一面是王硫宗撰并集王羲之字的《大峨山永明华藏寺新建铜殿记》,一面是傅光宅撰并集褚遂良字的《峨眉山普贤金殿记》,现存华藏寺中,另有几扇原金殿窗门也存在华藏寺。从这些遗物中,可以想见当年金殿的辉煌壮观。

湖北武当山是自然生成的不是人为建的,武当山名号是唐代封的。

唐贞观年间(627—649年),唐太宗诏武当节度使姚简到武当山祈雨而应。敕建“五龙祠”。乾宁年间(896—897年),武当山列为“七十二福地”第九位。

自唐代后,武当山就得到历代封建皇帝的重视,封号武当,使其地位崇高、名声显赫。元代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玄教宗师张留孙向世祖忽必烈奏报武当山后,忽必烈大信其道。大德八年(1304年),元成宗封“武当福地”

武当山古建筑群始建于唐代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明代是其发展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在武当山兴建了大批建筑,到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治世玄岳”牌坊建成,从而形成了9宫、9观、72岩庙、36庵堂的大型建筑群,总面积达160万平方米的规模

现在武当山古建筑群主要包括太和宫、南岩宫、紫霄宫、遇真宫四座宫殿,玉虚宫、五龙宫两座宫殿遗址,以及各类庵堂祠庙等共200余处。建筑面积达5万平方米,占地总面积达100余万平方米

晋祠的历史意义

晋祠创建于西周(前11世纪)时期,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后被追封为晋王)及母后邑姜后而建,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集约载体。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记载晋祠已有相当规模。后经北齐、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及民国诸时期,历经2000多年的擘划营造和修葺扩充,遂成当今规模。其中于7世纪至12世纪间最为兴盛,是中国唐、宋古建园林、雕刻艺术之典范。

现存的有盛唐时期碑刻,宋、元、明、清不同时期的古代建筑100余座,特别是主体建筑圣母殿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史上唯一具有典型性的北宋时期的代表性建筑实例。

保存在圣母殿内的宋塑群像突破了宋以前宗教造像的模式,而成为当时社会上真实人物的写照,开创了雕塑艺术写实作品的先河,它不仅是中国雕塑史上唯一反映宫廷人物的造像,也是中国雕塑史上的罕见精品。

晋祠创建年代久远,所处地理位置优越,以大量的古建筑、雕塑、碑刻、壁画、古树名木,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建筑、园林、雕塑、宗教、文化等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

晋祠的历史、艺术、科学和鉴赏价值,使其成为古代宗祠与园林艺术相结合的且跨越的历史最长又最具代表性的唯一实例,也是中国古代文化和人类建筑艺术宝库中一份珍贵的遗产。

扩展资料

晋祠,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古典宗祠园林建筑群,现存有三百年以上的建筑98座、塑像110尊、碑刻300块、铸造艺术品37尊,是集庄严壮观与清雅秀丽,宗祠祭祀建筑与自然山水完美结合的典范。

晋祠现存最早的主体建筑圣母殿,创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九年(984年),殿四周围廊,为中国现存古建筑中的最早实例,是中国宋代建筑的代表作,对研究中国宋代建筑和建筑发展史有着重要意义;宋代建筑鱼沼飞梁,造型奇特,是中国现存唯一的古代木结构十字型桥梁建筑,在世界古代桥梁建筑史上也具有较高的科学、艺术、研究价值;

金代建筑献殿,结构稳固,梁架轻巧,既为大殿,又巧似凉亭。圣母殿、鱼沼飞梁,献殿被国家文化部鉴定为国宝建筑。

圣母殿内的43尊宋代彩色泥塑,是反映中国宋代宫廷人物的现实主义作品。塑像写实传神,清秀典雅,是中国雕塑艺术宝库中的珍品。晋祠现存碑碣中,以唐太宗李世民亲自书写的《晋祠之铭并序》和武则天亲自作序的《华严经石刻》最为珍贵。

参考资料来源:

荥阳的历史

荥阳取名较早,相传大禹治水,疏导伊、洛、瀍、涧、济入黄河,济水南溢为荥,故称荥泽。

商汤时,此地种植桑林,时有大旱七年,汤帝与此处求雨。周武王时封建东虢国,周穆王时,狩猎于此,捉一猛虎,造木笼以困之,虎牢因此得名;周平王时(前767年),郑灭东虢,建立新的郑国,此地名为京城;周襄王时(前636年),因乱外逃于郑,郑文公迎襄王于京城,因此又称京襄城;周安王时(前385年),韩灭郑,在此建阳城,即为荥阳,此后一直沿用,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1、荥阳,在荥水之北,旧城址在今古荥镇。

2、北魏太和年间(477—499年)移治至大索城(即现在的荥阳县城)。

3、现荥阳县,由原荥阳、荥泽、成皋(汜水)、河阴、京县等演变来。

4、夏代属豫州,大禹导河治水于此,荥阳也由此得名。

5、商代 帝仲丁(商汤以后第十王)迁都于嚣(音敖),城址在广武西北古敖山上,今巳沦入黄河。

荥阳是历史上军事重镇,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比如公元前209年,秦军曾于陈胜吴广的农民起义军在荥阳大战一场,吴广死于此地。

在楚汉战争,荥阳在刘邦和项羽的眼中变得很重要,汉楚两军在此地对阵良久,最终以鸿沟为界,天下一分为二。另外荥阳出现过很多著名人物,比如著名诗人李商隐。从史书上追溯天下郑姓,皆出自荥阳,史料记载,荥阳是象棋的故里,郑氏的祖地。荥阳在历史上,也是水运的枢纽。

荥阳历史源远流长。荥阳之名,来自《尚书·禹贡》中的“荥波既潴”,即夏禹治水,将济水自温县引入黄河,南溢为荥,汇集成泽,称为荥泽。

战国时期,韩国在荥水北岸筑城,名曰荥阳,从此得名。荥阳历史久远,织机洞古人类洞穴遗址表明,早在2—10万年前,古人类就在这里繁衍生息。自秦朝置县,到1994年撤县设市,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两汉时期曾与洛阳、西安同为“天下名郡”,历史上的河阴、成皋等皆指荥阳这片沃土。

荥阳历史悠久,文化厚重。荥阳之名,来自《尚书禹贡》中的荥波既潴,即夏禹治水,将济水自温县引入黄河,南溢为荥,汇集成泽,称为荥泽。荥阳:古郡县名,在今郑州市北古荥镇。据《荥阳县志》载:荥阳春秋时期属郑。战国属韩荥阳邑。秦置县,属三川郡。西汉属河南郡。东汉属河南尹。三国魏正始五年析河南郡置荥阳郡,统领荥阳、卷、阳武、开封等8县。

大名龙王庙的来历

大名龙王庙是位于中国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的一座著名的佛教寺庙,其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

据传说,大名龙王庙最初建于唐朝,当时这里是一片荒野,没有人烟。有一天,一位名叫龙王的神仙降临到这里,他变成一条巨龙,振翅飞起,降雨润泽,使这片荒野变得绿意盎然,渐渐有了人烟。

后来,当地的居民为了感谢龙王的恩德,便在这里建起了一座庙宇,供奉龙王。

这座庙宇就是现在的大名龙王庙。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名龙王庙逐渐发展壮大,成为了一座规模宏大、影响广泛的佛教寺庙。

至今,每年都有大量的信徒前来参拜祈福。

青龙山龙王庙的来历颇为传奇,传说唐太宗东征高丽回来以后,命尉迟敬德监修延古寺。在寺庙落成以后,香火十分兴旺。奇怪的是,寺前有两股清泉,水汩汩地流出,于是人们对着清泉烧香礼拜。后来,人们在泉水旁边经常见到一位头上长角的白胡子老者,若隐若现,飘忽不定。人们说这是龙王现身了,就在白须老人经常出现的地方修建起了龙王庙。

从那时起,香火不断,两股清泉长流不息。后来附近善民信女都前来朝拜龙王庙,祈求自已及家人仕途通达,前程似锦,祈求财运亨通,富甲天下,祈求延年益寿,无病无灾。特别是天旱不雨或沥涝成灾,人们一秉虔诚,集结成队,到庙前祈雨。现龙王庙旁设立了一个气象观测器,及时传输雷雨天气雨量情况,但人们对美好想往祈祷的传说却流传至今。

大名龙王庙是一座位于广西南宁市的四大名寺之一,其来历可以追溯到唐朝。
据传,当时有一个名为龙华寺的庙宇,后来因为岁月的侵蚀坍塌了,唐玄宗于是下诏命令重建,寺庙重建后即更名为龙王庙。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历史的发展,龙王庙不断得到扩建和改建,如今已经成为南宁市著名的旅游景点和宗教场所,并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大名龙王庙是因为龙王信仰而建的寺庙。

1. 大名龙王庙是一座专门供奉龙王的寺庙。

龙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极高的地位,被人们认为能祈求风调雨顺、海上平安、年丰户足等等,因此龙王信仰非常盛行。

大名龙王庙的建立就是为了满足人们这种信仰需求而建立的。

2. 大名龙王庙的建造年代不详,但根据地方资料和当地居民口述,相信有着悠久的历史。

庙内主要供奉的是三大龙王,即东海龙王、南海龙王和北海龙王。

除此之外,庙内还供奉着观音菩萨、关帝爷等等,是当地居民朝拜和祈求祝福的场所。

大名龙王庙位于中国河南省开封市大名县城区内,是一座历史悠久的道教庙宇。据传该庙始建于唐朝,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

相传,唐朝时期,大名县曾经发生过严重的水灾,百姓们生活困苦,无法自救。当时有一位名叫李元霸的英雄,他带领着一支队伍来到大名县,利用自己的神通力量,驱散了洪水,拯救了百姓。为了感谢李元霸的功绩,当地百姓便在县城内建立了一座供奉龙王的神庙,并将其称为“大名龙王庙”。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名龙王庙逐渐成为了当地百姓信仰的重要场所。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日,也就是端午节的时候,大名龙王庙都会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和参与。

如今的大名龙王庙已经成为了大名县的重要文化遗产和旅游景点之一,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和朝拜。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renwu/604871.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建文三年是哪一年 朱棣为什么废建文年号下一篇:1969年苏联为什么入侵阿富汗 阿富汗历史上的所有战争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