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三国演义第二回 三国演义第二回01 你不知道张飞鞭打督邮后还做了这件事!还这样对待袁术!

导语: 这第二回的回目是《张翼德怒鞭督邮,何国舅谋诛宦竖》。 张飞要救卢植,没能救成;要杀董卓,也没有杀成。这次遇到督邮,更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督邮误国误民,又是一个黄巾之乱。这一顿柳条鞭,是张飞破黄巾以后的第二个功劳。

这第二回的回目是《张翼德怒鞭督邮,何国舅谋诛宦竖》。

张飞要救卢植,没能救成;要杀董卓,也没有杀成。这次遇到督邮,更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督邮误国误民,又是一个黄巾之乱。这一顿柳条鞭,是张飞破黄巾以后的第二个功劳。

张飞性子十分急,接着写何进性子十分慢。性子急没有误事,但是性子慢却误事了。有人说项羽不能够忍耐,是因为性子急;刘邦能够忍耐,是因为性子慢。这不是性子急,性子慢的问题。

想当年楚汉争霸的时候,项羽手下的将军立了功,项羽刻好大印准备封赏,但是就是舍不得,藏着不想给;在鸿门宴上,范曾三次举起玉玦,示意项羽下定决心杀掉刘邦,而项羽都没有下决心,这是迟疑不决的毛病,那时候怎么性子不急了?刘邦把四万斤黄金拿出来封赏将士,三齐、九江、大梁这些地方,在送人就送人了;造好的六国印该销毁就销毁了;鸿沟的约定,该背弃就背弃了;刘邦做事果断,这和性子慢有什么关系呢?

西汉外戚势力大于宦官势力,东汉则是宦官势力大于外戚势力。西汉初期吕产、吕禄危及汉朝的统治,后来王莽推翻西汉统治,所以西汉灭亡于外戚专权。东汉则不是这样,外戚和宦官的势力此消彼长,而且经常宦官的势力大过外戚的势力,比如郑众杀死窦宪,单超杀死梁冀就是这样;而外戚打击宦官的势力,则很少胜利,比如窦武被杀,何进被杀,都是如此。所以说东汉是灭亡在太监的手里。但是窦武没有胜利,只是自己被杀,何进没有胜利,却导致国家灭亡,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何进把外地的军队招进京城。何进被杀宦官而招外地军队,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前门拒虎,后门进狼,这样国家就危险了。所以扰乱东汉天下的是宦官,导致东汉灭亡的是外地藩镇,招外地藩镇进京的是外戚。这样说来,东汉的灭亡就是因为外戚造成的。

三国演义第一回,在给刘备作小传的时候,夹叙了曹操的小传;第二回讲刘备的时候,又给孙坚做了小传。三国的三个创始人都开始出场了。虽然三国鼎立,是东吴孙权最终形成的,但是这里已经有了伏笔。

三国将要兴起,先有黄巾军张角兄弟三人作为引子。黄巾军灭亡,又有众多小丑登场。从古至今,事情的来龙去脉都没有一步到位的,这就是三国演义叙事技巧的高明之处。

张飞怒鞭督邮,是三国演义中的精彩片段之一,正因为太过精彩,很多人以为真的是张飞鞭打督邮,但历史上不是这样。

历史记载,是刘备打督邮,《三国志先主传》是这样记载的,督邮有公事经过安喜县,刘备去求见,督邮态度傲慢回绝了刘备。结果刘备就直接闯进去,把督邮绑起来,杖责了200下。然后,刘备把自己的官印挂在督邮脖子上,弃官逃跑了。显然,这个真实的故事有损于刘备的仁义形象,所以罗贯中把这个故事加以改造,移花接木到了张飞身上。

其实,在这个三国演义版本的张飞怒鞭督邮的故事之前,还有另一个版本的张飞怒打督邮的故事。

从《三国志》到《三国演义》成书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中有一个重要的过度作品是《三国志平话》。

《三国志平话》中描写的张飞更加鲁莽,甚至是血腥暴力。书中描写,刘备破黄巾军立功后,又遭十常侍勒索,张飞怒打十常侍。刘备被封安喜县尉,又遭太守元峤刁难,张飞就杀了太守全家。之后,督邮前来问罪,被张飞打死,分尸六段,头吊北门,脚吊在四隅角上。随后,刘关张上太行山,落草为寇。

显然,这个版本的张飞过于血腥,刘备最后造反,也不利于树立他的匡扶汉室的仁君形象。

这个版本,甚至还有张飞摔死袁术太子袁襄的故事。也太过离奇,过于血腥。

罗贯中借鉴了《三国志平话》的创意,把刘备的故事移花接木到张飞身上,并进行改动,去掉了血腥味。张飞鞭打督邮,符合他莽撞性急的性格特点,也维护了刘备的仁君形象。

我们感谢罗贯中先生,重新搜集整理了三国故事,写成了这部名著。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金庸武侠小说 盘点:金庸武侠小说中的十大武功最高强的人!下一篇:水浒传张顺 水浒传的张顺为什么被称为“浪里白条”?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