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晋国历史 晋国历史上的著名昏君,却打下晋国百年霸业的基础

导语:许多人认为晋国的霸业成於晋文公重耳,实则不然。晋公子重耳在外流亡长达19年之久,回国即位时就已经62岁了,早已经垂垂老矣了,再怎么励精图治、改善吏政,能留给他的时间也不多。而其之所以能够在即位的第2年就能为周室平定王子带之乱,即位的第5年就能战胜强楚、开创晋国长达百

许多人认为晋国的霸业成於晋文公重耳,实则不然。晋公子重耳在外流亡长达19年之久,回国即位时就已经62岁了,早已经垂垂老矣了,再怎么励精图治、改善吏政,能留给他的时间也不多。而其之所以能够在即位的第2年就能为周室平定王子带之乱,即位的第5年就能战胜强楚、开创晋国长达百余年的诸侯霸业。这显然是要归结到晋国原就具备称霸的大国基础的。所以,从这个层面上看,晋文公重耳也可以说得上是晋国霸业的摘桃人,而晋国霸业的实际奠基者其实要归结到晋国历史上那个著名的“昏君”也就是晋文公重耳的父亲晋献公诡诸。

晋国的始封君是唐叔虞,也就是周武王的儿子、周成王的弟弟。有个成语叫“桐叶封弟”,讲的就是周成王拿片剪成圭形的桐叶逗他的弟弟叔虞说:“用这个封你”,结果被史官记录下来,而周公又以“天子不可戏言”而因此要求周成王将叔虞分封为诸侯,于是叔虞就被封於唐地,后“唐”改为“晋”,是为晋国。其实,这个就是个流言,周以小邦攻克大邦殷,其统治中心又远在关中,为了控制东方之地,封建诸侯就成了周王室巩固统治的国策方略。而分封诸侯就是以宗法制为依托的,所以,才有周所封七十一国,其同姓者五十三国。而唐叔虞是周武王的嫡子,周成王的弟弟,整个周王室血缘最亲的人,本就是分封诸侯的最为重要的对象,所以根本就不需要有“桐叶封弟”这个戏言。再说,如果天子的戏言可以当真,周成王如果是拿桐叶跟身边的太监、宫女们开玩笑怎么办呢?拿自己的王位跟人开玩笑怎么办呢?,所以桐叶封弟切莫当真,因为那本就是封给该被封之人的。

自唐叔虞十传至晋昭侯,晋昭侯封其叔成师於曲沃,是为曲沃桓叔,从此掀开了晋国长达67年之久的以小宗最终取代大宗的“曲沃代晋”的战争。晋曲沃一系在历经桓叔、庄伯至曲沃武公三十七年尽并晋地,并以抢掠来的珍宝器物贿赂新立的周釐王,是以被周王室正式任命为晋国国君,曲沃武公也就改称为晋武公。第二年,晋武公去世,其子诡诸继位,是为晋献公。

晋献公在位期间,攻灭骊戎、耿、霍、魏、杨,芮、郇、耿、冀等国,击败狄戎,后又采纳荀息假道伐虢之计,消灭强敌虞、虢,史称其“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而司马迁在《史记·晋世家》中写道,当此时,晋彊,西有河西,与秦接境,北边翟,东至河内。黄河中游皆为晋国所有,可以说晋国的百年霸业的基础自此算是打下了。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闪电击中飞机 被闪电击中会死吗?世界十大闪电击人离奇事件下一篇:三略 范蠡经商的三个规律:三谋三略各指的是什么?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