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古代桃子到底是什么样的象征 桃子为什么会被称为仙桃

导语:对于那些对古代桃子非常感兴趣的朋友,边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你参考。在中国文化中,“桃”作为一种文化符号起着非常特殊的作用。桃木被认为能驱邪避邪;桃枝可以驱散厄运;桃花象征着坚贞不渝的友谊和爱情;桃园甚至成了“忠义”的代言。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使世外桃源成为亿万中国人

对于那些对古代桃子非常感兴趣的朋友,边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你参考。

在中国文化中,“桃”作为一种文化符号起着非常特殊的作用。桃木被认为能驱邪避邪;桃枝可以驱散厄运;桃花象征着坚贞不渝的友谊和爱情;桃园甚至成了“忠义”的代言。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使世外桃源成为亿万中国人的理想去处。桃的果实也被赋予了“成仙悟”、“延年益寿”的寓意。那么为什么桃子被认为有长寿的功效呢?是如何被国人接受并广泛传播的?

一、古代神话传说

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工栽培桃的国家。中国最晚在唐宋时期发展出成熟的桃嫁接技术。浙江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部落遗址发现了大量的野桃坑。可见,我国桃的消费和栽培历史悠久。也说明中国人对桃子的感情自古就有。中国古代神话有许多关于桃的记载,可以证明桃是当时人们经常接触和食用的食物。

1.《夸父日报》中的陶林

夸父的传说记载在《山海经》和《列子》中。夸父追逐太阳,长途跋涉后渴死了。而他手中的权杖则生长并形成一大片桃林。作为上帝的后裔,夸父拥有“大权力”、“抗冲”、“长迁徙”等巨大权力。夸父死后,身边的手杖吸收了他的魔力,变成了桃林,使桃林拥有了这些神奇的力量。人们相信人们可以通过吃桃子获得这些神奇的力量。它也象征着古代部落时期人们“靠水源生活”的生活状态,渴望长期迁徙的权力。能长距离迁徙的部落生存能力更强,这是桃能代表长寿意义的最原始解释。

2.独硕山上的桃树

《黄帝内经》记载,鬼域独硕山上有一棵巨大的桃树,申屠和雷宇两位神在这棵桃树下监视鬼魂。如果发现鬼是坏人,就要用桃树来惩罚。众所周知,中国文化中的鬼会危害人的生命,鬼的出现往往意味着死亡。桃树能辟邪,避死,由此引申出长寿的寓意。

3.后羿红木手杖

后羿曾经杀过人,射下九个太阳,驱逐了许多野生动物,保护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后羿被弟子庞蒙用红木棒杀死时,被封为住持布衣的神,手持那根红木棒来管理世间的鬼魂。驱鬼可以产生长生的意义。还有,后羿保障了人民的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使人民过上了衣食无忧的安稳生活,并诞生了与他有关的“桃”可以延年益寿的说法。再者,桃子有促进生产的作用。

太阳射手后羿

第二,宗教的发展

中国产生的道教和外来传入的佛教在中国的普及和传播过程中,结合和发展了许多本土意识,桃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桃在被道教和佛教吸收发展的同时,也对两大宗教的流行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两者达到了互补的作用和影响。也让桃子成为长生不老的象征。

1.道教中的桃

很多道教典籍中都有桃的记载。葛洪《东晋汉武帝传》讲的是东方朔偷了西王母三仙桃,寿命延长的故事。西王母经常在先秦古籍中赠送酏剂。到了魏晋,她已经从道家宣传变成了吃仙桃长生不老。不朽是不朽的象征。至少在东晋时期,桃就被认为是能使人长生不老的食物。

另外,庄子有云:桃枝能驱邪;太平经有吃桃子能延年益寿的记载;《敦甲天书》记载了用桃制作仙丹的方法。郑宜英论述桃是五脏中心的象征,可以补充“心”。还有一种说法,吃桃子能与天地同活。从此,桃色在道教典籍和道教法界都发挥了巨大的象征作用。比如很多道士在做事情的时候都会用到很多桃木道具,比如桃木剑,桃木弓,桃木印章。所绘符文中也有种类繁多的桃符,大多具有祛灾避邪、消弭特异之物的功效,也有为他人求婚的“桃符”。这些桃符号也成为道教的符号之一,很多人至今还相信它们。

2.佛教中的桃

佛教起源于古代天竺地区,东汉时通过西域传入中国。最初的佛教典籍和教义中没有出现桃子,说明当时的印度没有桃子。后来佛教在中国传播的过程中,吸收了很多中国特有的文化符号,桃就是其中之一。

《陶盘经》是南朝高智及其弟子所创作和编纂的,可以说是佛教在中国传播过程中,结合中国文化中“桃”符号的具体体现。在这本书里,广智和他的弟子们讨论了他们是如何在桃林中学习禅的,以及桃和佛的关系。与世界上其他佛教传播地区不同,中国特有的桃花心木和桃石手镯,与广智的《陶盘经》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此外,许多寺庙的梁柱上刻有桃子和桃树,象征着广阔的佛法,与天地共享同一生命。到了宋代,僧人和颜氏结合道教中的乐礼加以改进,发明了多种佛教礼器,并装饰了桃符图像,如锣、青、木鱼等。

道教和佛教在中国传播时使用和发展的桃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中国人对桃的印象,也使桃作为长寿和长生的象征得到了中国人的认可。特别是唐宋以来,道教与佛教的交流与碰撞增多,桃文化也相应得到弘扬。

第三,民间故事和文学形象

在中国制度的众多民间传说和历代文学作品中,流传着许多与桃有关的故事,其中大部分与修仙和长寿有关,进一步深化了桃作为长寿的代表意义。

1、民间故事和传说

民间传说三月初三是太后生日,所以每年天宫都会举办蟠桃宴。很多凡人都是通过各种手段得到太后的蟠桃,然后出山成仙,长生不老。如汉代的刘安、东方朔、费章方、张道陵、金代的葛洪、八仙等。另外,南极仙翁的寿桃也是一种很好的可以延年益寿的产品。不光是普通人想要,各种妖魔鬼怪都想尽办法不择手段吃仙桃。孙膑生日拜的故事就是用仙桃孝敬母亲,让母亲长命百岁。

2.文学作品

历代文学作品对桃子都有大量的阐释,尤其是以神话为主题的作品。在《西游记》中,孙吴空已经是家喻户晓的桥段,书中详细说明了各种蟠桃可以增加人相应的寿命。《三国演义》中也有南都和北斗用仙桃给人长寿的段子。《沈峰演义》里也有很多剧情,桃剑用来除魔,桃用来增加法力。《济公列传》和《镜花缘》里,都有桃花仙子下凡给人长生的故事。这些文学作品以生动活泼的方式深化和普及了桃的长生不老,让人口耳相传。

四、桃本身的形象、属性和药用价值

民间一直有“桃养人,杏伤人,梅埋人”的说法,历代医书也记载桃和桃树可以治疗某些疾病或有一定的养生作用。这是从广大人民群众长期工作生活中观察和总结出来的经验得出的结论,也得到现代科技手段的部分证实。

1.桃子的形象和属性

桃本身的形状和人心差不多。根据中医“以形补形”的理论,人们认为桃子可以补充心脏的一些功能。桃子营养价值高,还有补血补气的功效。与其他水果相比,桃子产量更高,收获期更长,在一些特殊时期可以作为口粮食用,在自然灾害频繁的时候尤其有价值。

在祁门,有采摘野桃使灾民得以活过灾年的记载:“京畿道枯,邓外食流民”。由此可见,桃子确实为中国古代人延长了寿命,至少在饥荒时期,它可以作为食物来延长人们的寿命。

2.药用价值

先秦《神农本草经》中有记载:“血瘀、血瘀、皮疹、恶、杀虫”。东晋《肘后》有:“得心痛,引一枝桃枝东,切之,以一升酒煎之,半升服之,大有功效”;“足疮,捣桃叶,敷苦酒”的记载。《史记》中也有记载:“三月三日,取桃花酒,治百病。”。可见,自古以来,人们就发现桃子具有活血化瘀、驱虫的功效,还可以治疗心脏病、皮肤溃疡,甚至美容。《本草纲目》总结了桃的药用价值,并根据桃的不同部位详细记载了可以治疗的疾病。

正是因为桃的食用和药用价值,人们才深信桃是上天赐给人们的礼物,它具有成仙长生的功效,所以它成为了“仙果”、“寿桃”,甚至获得了“天下第一果”、“五树精”的美誉。

V.结论

桃在中国有7000多年的历史,并将继续它的历史。桃作为中国文化中一种极其特殊的文化符号,因其各种美丽的含义和和平的象征而受到中国人的喜爱。中国的寿桃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现象,这也使桃的长寿含义更加深入人心。也可以说,“仙果”和“寿桃”代表了中国人对生命的终极追求。

参考文献:

1.中国桃文化

2.中国宗教中的特殊符号

3.“长生不老:中国人的最高追求”

4.本草纲目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不分伯仲 苏秦和张仪不是同时代的人,两人实力不分伯仲下一篇:雷锋塔地宫 白蛇之谜:雷峰塔的地宫下面竟藏惊世宝藏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