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神话故事>正文

纳粹党为何会在德国受到疯狂的追捧 纳粹党是如何上台的

导语:提到德国历史上的纳粹党,二战前,很多人认为是因为希特勒非凡的演讲天赋。虽然不可否认希特勒的演讲天赋,希特勒的声音很有穿透力,但却得到了后世很多科研院所的认可。但说实话,仅凭一个人的演讲天赋和个人魅力,很难让德国的每一个士兵都为之奋斗到最后一条小巷、最后一层楼和最后一

提到德国历史上的纳粹党,二战前,很多人认为是因为希特勒非凡的演讲天赋。虽然不可否认希特勒的演讲天赋,希特勒的声音很有穿透力,但却得到了后世很多科研院所的认可。但说实话,仅凭一个人的演讲天赋和个人魅力,很难让德国的每一个士兵都为之奋斗到最后一条小巷、最后一层楼和最后一个房间。也就是说,一定有更深层次的原因,需要我们慢慢展开才能理解透彻。

德国历史的一个特点就是帝国和共和国互相交叉。德意志联邦出现在第一个帝国,即神圣罗马帝国之后。虽然当时有一个哈布斯堡皇帝作为神圣罗马帝国名义上的领袖,但帝国在拿破仑践踏之后早已名存实亡。取而代之的是300多个德国小诸侯。腓特烈苦心经营的普鲁士已经崛起,普鲁士精神的基础也随之奠定。在俾斯麦,最终统一了一个小德国,即排除奥地利的德意志第二帝国。第一次世界大战拖垮了威廉二世,第二帝国灭亡后,进入勇克贵族统治的魏玛共和国。然而,这个共和国遭受了许多不幸,并持续了很短的时间,然后迎来了希特勒的第三帝国。二战导致了第三帝国的灭亡。分裂的冷战结束后,德国终于在1989年迎来统一,成为今天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德国既然有这个特点,必然会给德国社会的思潮打上深刻的烙印,即每当处于帝国时期,社会就会倾向于英法那样的自由主义思潮,而这种思潮的周围早就爆发了各种民主革命,每当处于共和时期,社会就会反思自己民族的统一和大繁荣,只有在帝国时期。就这样,摇摆不定的德意志民族产生了很多在国外特别不可思议的政治制度。

比如德意志联邦时期,从皇帝到国王,再到公侯伯子的公,一系列的封建专制制度的阶级和庄园都很完善,但是皇帝不是继承制,而是要从各大选帝侯中选一个,这在当时任何其他的君主专制国家都是不可想象的。俾斯麦建立第二帝国后,需要皇帝任命宰相,然后宰相组织内阁统治帝国,也就是说权力完全集中在皇帝手里。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看似标准的专制帝国,却在俾斯麦手里转了“四次”。

第一,俾斯麦允许议会在一个帝国中存在;第二,议会不能对任何国家政策作出决定;第三,虽然没有任何立法、司法或行政权力的议会可以管理资金,也就是说,俾斯麦要求自己的内阁在全国范围内发布各种国家政策,但所有政策都需要资金,是否给予资金取决于议会能否通过。看来议会掌握着国家的命脉;第四,内阁未经议会批准的政策,还是可以随便执行的。如果事后证明内阁是正确的,议会需要纠正。也就是说,比如俾斯麦想制定某项政策,议会开会讨论后认为不可能,所以不能拨款,而俾斯麦可以利用自己的威望和人脉选择自行筹资,继续推行自己的政策。过了两年,发现这个政策确实给国家带来了利益和进步,议会必须为俾斯麦还钱。

不得不说,俾斯麦的开创性工作出乎我们的意料,没有什么是他做不到的。那么这种特殊性和纳粹有什么关系呢?很简单,正是俾斯麦时期给了德国巨大的民族自信心,使他们对英、法、美三种完全不同的社会模式无动于衷,也就是说,他们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不必模仿任何其他人的模式。但一战结束这一切后,新魏玛共和国几乎完全是美国式的自由主义。如果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已经和魏玛之初一样好了,或许这种“模仿”还能一直持续下去,就在这时周期性的全球经济危机来了。

魏玛时期,各种社会党派层出不穷,各有千秋。以勇克贵族为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声音是“虽然我们拥有大部分资源,但在威廉二世时期我们全部拥有,当时社会阶级稳定,现在的绝对自由使我们失去了绝对地位”;以中小企业主、中低层公务员、教师、手工业主为代表的中产阶级的声音是“经济自由竞争是对的,但要反垄断,兼顾社会公平。最好保持俾斯麦设定的那些社会稳定模式,不要进入完全放纵的自由模式”;而无产者的声音是“这种自由是以我们在生产线上机器般的生存方式来换取的。在现有各级资本占有的基础上,我们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爬到容克阶级,所以必须有一场革命来重新分配它”。

基于以上思想,如果我们看看纳粹,就很容易理解什么是纳粹。用戈培尔的话说:“纳粹反对一切现存的社会模式。”它反对勇克贵族的传统主义,反对中产阶级的独立,反对苏联,甚至反对俾斯麦的小德国民族主义。这种一切现存事物都被反对的思想,使得整个国家只要还有人对现存社会不满,就在纳粹中找到自己的声音,然后转向支持这种可怕的纳粹主义。

如果纳粹是一个明确反对一切的政党,那么它一定有自己的主义。希特勒上台后,这个“理论体系”就出来了,就是种族主义。一般来说,“日耳曼民族是世界上最好的民族,其他民族分为不同的等级,犹太人是最差的。根据各个种族的水平,有的要联合,有的要压制统治,有的要灭绝。在占领其他民族居住的土地的过程中,为日耳曼民族争取更多的生存空,让世界上最有创造力、最优秀的民族统治全世界,让德国乃至世界上现存的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

那么犹太人招惹了谁呢?他们只是希特勒因为历史背景而选择的替罪羊。既然是替罪羔羊,就得为别人受苦。你要取代的“人”其实是德国人自己,或者说是经济危机。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大约有600万人丧生。历史背景是,自从犹太人失去了自己的国家,流入欧洲,他们就因为宗教、黑死病等原因被欧洲人排斥了几千年。他们不能从事当地的宗教和官方活动,只能从事最基层的商业活动。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之后,欧洲人从中世纪走出来,发现商业活动最值得。但此时,犹太人经过几千年的积累,已经成为商业的代言国。比如二战前,美国的金融业和出版业几乎都被犹太人控制。

经济危机导致德国人生活水平急剧下降,于是希特勒抛出了“一切灾难都是犹太人造成的”的荒谬理论,编造了“犹太人想通过商业来控制和灭亡欧洲”的理论。德国人环顾四周,街上的店铺基本都是犹太人的。有的人浑浑噩噩的时候信以为真,有的人却心知肚明。但是在生活和利益压力的驱使下,他们也装傻抢。

找替罪羊不足以让当时的德国人崇拜希特勒,因为你只找到了让经济走下坡路的所谓“罪魁祸首”。能让经济上去吗?

从1933年到1938年,希特勒只用了5年的时间,就实现了他对饥饿的德国人“餐桌上家家有面包和牛奶”的承诺。他启动的德国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不仅解决了当时德国面临的巨大失业压力,还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和第一个国家高速公路系统。有铁路、水利大坝和许多其他建筑,它们是德国基础设施至今的命脉。除此之外,还有希特勒心目中宏伟的建筑图,这是德国古典主义独有的,可以在未来建造,由施佩尔执笔。

回顾这段历史,很容易发现问题出在哪里,根本无法让德国经济持续发展。但对于当时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德国人来说,这就是“救世主”。就像兴登堡在世时无法理解,国家明明没钱,还欠外国那么多赔偿。建这么多高速公路有什么用?解决就业不只是暂时的吗?难道这些人在高铁修完之后还得面临失业?希特勒的脑子在玩下一个大游戏。这种解决就业的方式确实是暂时的。他也知道迟早要暴露的,光靠内部政策慢慢恢复经济,偿还一战的战争赔款就更不可能了。

他所认为的是:对德国人赔偿最重的问题,根本的解决办法是不还,不仅不还,还要赢回之前输掉的战争,从而“扩大日耳曼民族的生存空”。他打败并吞并了他认为应该吞并的国家,从有资源的地方拿走了资源,逐步创建了他所谓的“千年帝国”。虽然他的基础设施建设看起来是经济学上的一面镜子,但对于希特勒的整个棋局来说,它确实赢得了他未来用于战争的高速公路,德国人民的心灵也因为经济的迅速改善而大大提升了对自己的崇拜。

这一切都把德国人拖入了无边的黑暗。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负面影响 雍正推出德政,背后的负面影响有什么?下一篇:事后避孕方法 女的事后避孕小妙招大全 最安全的方法只有这一个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