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神话故事>正文

曾剃头 曾国藩为何会叫曾剃头 看看他都做了什么就知道了

导语:  还不知道:曾国藩为何叫曾剃头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曾经有学者写过一本书——《曾国藩正面与侧面》,也算是给世人提个醒,曾国藩不仅有其圣人的完美一面,还有其令人鄙视的“阴暗面”。这也正是应了湘军另外一位统帅胡林翼送给曾国藩的一

  还不知道:曾国藩为何叫曾剃头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曾经有学者写过一本书——《曾国藩正面与侧面》,也算是给世人提个醒,曾国藩不仅有其圣人的完美一面,还有其令人鄙视的“阴暗面”。这也正是应了湘军另外一位统帅胡林翼送给曾国藩的一句话:“用霹雳手段,显菩萨心肠”。

  众所周知,曾国藩的最大阴暗面就是他的屠城行为,于是得了一个名副其实是绰号——“曾剃头”。但曾国藩毕竟是一介儒生,所以他经常在书信以及日记中为战争及屠杀行为而感到忧苦,正如他在家信中所说“吾家兄弟带兵以杀人为业,择术已自不慎“。

  那么,曾国藩和太平天国到底有什么深仇大恨,非要每次屠城呢?

  第一,信仰分歧。

  曾国藩是传统儒生,深受儒家思想影响,推崇“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道德伦理,信奉圣人孔子提倡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廉耻勇”等伦理准则。但是太平天国信奉拜上帝教,追求人人平等,发动起义后,攻城略地,烧毁孔夫子庙,其首领洪秀全还自称“天王”。

  正是以为信仰分歧大,曾国藩站在道德制高点,发表了《讨粤匪檄》时说,太平天国运动是“荼毒生灵”,“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奇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泉”。

  古往今来,杀降和屠城都是非常不光彩的事情,而且主要责任人大多难以善终。比如说,白起在长平之战中,连夜坑杀了四十万赵国降卒,最后功高震主,自己也被秦昭襄赐死;项羽将秦降卒20余万全部在新安城南连夜坑杀,最终项羽不得人心,兵败垓下,乌江自刎;汉武帝时期的飞将军李广,因砍了几百个俘虏的匈奴兵而终身不得封侯,最终也是愤愧自杀等等。

  曾国藩是何等的聪明,他也深知屠城是天道不容,以及功高震主的道理;要“求缺惜福”,或许可以躲过大灾难。于是在同年八月,曾国藩主动向慈禧太后奏请裁撤湘军精锐25000人,劝弟弟曾国荃称病开缺回籍,暂避风头。

  就这样,曾家兄弟都躲过了“狡兔死走狗烹”的结局,继续为清廷效命。

  曾氏家族画像

  平定太平天国运动后,曾国藩继续深得慈禧重用,追剿捻军,主办洋务,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同治十一年二月初四日,曾国藩病逝在了两江总督任上,追赠太傅,谥号“文正”,祀京师昭忠、贤良祠,朝廷闻讯,辍朝三日。

  曾国荃也深得朝廷重用,先后历任陕西巡抚、山西巡抚,署两广总督,礼部尚书、两江总督兼通商事务大臣。光绪十六年,曾国荃去世,享年66岁,谥号“忠襄”。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蝙蝠种类 蝙蝠是什么动物类型 它是一种能飞行的哺乳动物下一篇:满宠 满宠是什么身份?他真的只是郭嘉的小跟班吗?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