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神话故事>正文

东宁要塞 二战最后一仗,日本关东军回光返照:两个大队挡住苏联两个军

导语:二战最后一仗,日本关东军回光返照:两个大队挡住苏联两个军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1945年8月9日,苏联远东军向日本关东军全线发起进攻。四天后日本内阁正式向盟国宣布无条件接受《波茨坦宣言》,随即关东军司令部命令东北境

二战最后一仗,日本关东军回光返照:两个大队挡住苏联两个军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1945年8月9日,苏联远东军向日本关东军全线发起进攻。四天后日本内阁正式向盟国宣布无条件接受《波茨坦宣言》,随即关东军司令部命令东北境内所有关东军放下武器向苏联军队投降。所谓的“歼灭关东军”只不过是接受60多万日军的缴械投降而已。

苏军进占哈尔滨

纵观苏军在满洲与朝鲜的所谓“远东战役”,唯一值得一说的就是东宁要塞之战,此战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二战的最后一战,而且战斗的过程与结果也颇令人回味。

东宁要塞区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的东宁县,位于中俄朝三国的三角交界区,1941年4月《日苏互不侵犯条约》签订后,日军放弃了原来的北进战略计划,在苏满边界对苏采取防守战略,东宁要塞区就是这种防御战略思想下形成的产物之一。该要塞区共包括11个要塞阵地,防守正面约20公里,纵深8-10公里,以胜洪山和麻达山两个南北相距20公里的主要塞阵地为基干,配合一系列永久性地堡群和防御工事组成。

东宁要塞炮台口

1945年8月9日凌晨,远东第1方面军所属第25集团军共15万兵力,在1700余门火炮,200余辆坦克装甲车,2个空军师的掩护下,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分三路由东向西越过苏满边境界河瑚布图河,向位于今日黑龙江省东南中苏朝边境的三角地区发起攻击。

由于太平洋战争爆发,大批关东军精锐部队被整师团整联队地抽调至南洋作战,武器装备和其他军需用品也被大量抽调。接替要塞区防守的是新编成的陆军混成第132旅团,属于日军二流旅团编制,是在东宁警备旅团的基础上改编而成,下属没有联队一级,而是直属5个步兵大队和1个东宁要塞重炮大队,全部共约5000-6000余人。

苏军进攻图示

战斗打响后,第132旅团便计划将属下的独立步兵第783和第786两个大队留守要塞,牵制迟滞对面的苏军两个步兵军,掩护关东军主力转移。

麻达山要塞之战

独立步兵第786大队负责守备麻达山要塞,大队长驹井庄五郎少佐。除第786大队的本部所属5个中队的兵力以外,麻达山要塞还配有东宁要塞重炮大队的1个中队、旅团炮兵一个小队,以及边境观察哨所和航空观察人员,合计官兵660名。

战斗打响后,该大队驻地附近的日本侨民组织了八家子义勇队和泡子沿义勇队,进入阵地协助作战。

8月10日天亮后,苏军忙于渡河并未立即对麻达山要塞采取攻击行动,而是对麻达山的一些地面目标不停地炮击和飞机轰炸,破坏要塞的大部分地面工事与交通和通信设施,为步兵最后发起进攻夺取要塞扫除障碍。

8月11日拂晓,苏军第17军第384师以坦克为先导,向麻达山要塞发起排山倒海般的猛烈攻击。待大批苏军接近阵地时,隐蔽在残余工事内150人的日军敢死队突然冲杀出来,肉弹们身上系满炸药,扑进苏军的人群就拉响手榴弹引爆炸药,与身体周围的苏军同归于尽。除此以外,日军的敢死队还组成游动的反坦克小组,趁苏军坦克行进时,瞄准坦克行进路线,抱着反坦克地雷躺在苏军坦克前与坦克同归于尽。

就这样日军打退了苏军两次大规模进攻,守住了阵地。

日军遗留手雷

8月16日,苏军再次调集兵力,不惜代价地向麻达山要塞发起一轮又一轮的攻击,日军元气大伤后被迫转入地下工事。苏军在占领麻达山表面阵地后,通过通风口和排烟孔向麻达山要塞的地下工事灌汽油,随即点燃,熊熊大火燃烧起浓重的黑烟,日军残部部分人因为隧道封闭,导致一氧化碳中毒而死,另一部分人在大队长驹井少佐带领下趁天黑冲出洞口,再次展开肉搏战,用刺刀突破苏军的包围,逃进要塞附近的深山。直到9月3日,残留日军才得知日本政府已经投降。在驹井少佐的率领下,麻达山第786大队剩余的39名官兵走出深山向苏军集体缴械投降。

苏军虽然夺取了麻达山要塞,但也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据苏军自己的资料,数万人的第17步兵军以及配属的炮兵和坦克被600余日本军队死死拖在边境线上,整整一个星期无法继续向纵深发展,而且伤亡惨重。仅苏军公布的阵亡人数就高达1000余人,伤者更是不计其数。

日军工事入口

胜洪山要塞之战

负责守卫胜洪山要塞的是第132旅团的独立步兵第783大队,大队长是斋藤俊治大尉。斋藤俊治时年60岁, 45年7月关东军紧急扩军25万人时,因缺少基层军官才将其征召入伍。除了60岁的高龄,还是个高度近视眼并且患有严重胃病。

第783大队下属5个中队,1个东宁要塞重炮中队,1门75毫米41式山炮,1门92步兵炮,全部编制内官兵650余人。除大队本部人员外,另有挺进队、侨民义勇队、慰安妇、50多名八路军战俘、随军家属共600余人,共计1300余人。

日军指挥部

战斗开始后,斋藤大尉下令部下不许还击,悄悄地放弃了位置较为凸出的勋山阵地,将驻守勋山的第3中队撤回了主阵地。

由于日军一直保持沉默,苏军误认为日军已经放弃了胜洪山阵地。翌日,苏军组成了一支20-30人的侦察分队,趁着清晨的大雾摸上了胜洪山东部的阵地。日军发现后并未立即开火阻击,而是待苏军全部进入火力圈后,才下令机枪和步枪突然射击,苏军侦察分队顿时伤亡惨重,留下一地尸体,只有少数几个人趁浓雾逃回苏联国境。

如同对待麻达山要塞的战术,8月11日-12日苏军再次猛烈炮击和飞机轰炸,为即将发起的攻击再次扫平障碍。8月13日中午,苏军第39军开始组织力量攻打日军前沿阵地,第一次攻击行动的兵力就高达500人,十倍于当面日本守军的一个小队,并且有坦克助战。日军小队没有重武器,只能凭借其地势,待苏军进攻到山腰时突然开火,狙击兵对后续的苏军射杀。苏军损失过半,而日军无一伤亡。

苏军一个步兵营约1000余人在日军主阵地前移动时,遭到日军迫击炮和机枪突然逆袭,几分钟的战斗使得苏军再次遭受巨大损失,死伤约500余人,还丢弃了前一天占领的前沿阵地。

要塞隧道

由于苏军迅速地向南发展,第25集团军的前锋主力已经进至朝鲜的清津港,第17军也已经攻克麻达山要塞,唯有第39军在胜洪山要塞面前一筹莫展。苏军无可奈何,想起了劝降一招。第二天,苏军让中国老百姓用树技挑着白旗,向胜洪山日军送交日本天皇向国民和日军颁发的投降诏书,诏书是日文版本,另外附带英文、俄文和中文的翻译件,但斋藤大尉与手下几个中队长分析讨论了两个小时,认为即使日本投降,投降的命令应该由关东军总部下达,而不应该是天皇颁布,最后一致认定这是苏军的阴谋。

劝降不成,苏军继续进攻。根据苏军的资料,从8月18日到27日,九天内总计消耗的航空炸弹和大小炮弹高达7000余吨,如果以75毫米炮弹单发重量为计,相当30万发炮弹的数量,平均每个日本守军头上挨300发炮弹。持续的炮击和轰炸把胜洪山一带的地貌都改变了模样,山体的岩石平均被削平了1米多,最深的弹坑深达10米。日军厚达3米的钢筋混凝土工事碉堡全部被炸毁,许多地下隧道被炸塌,满山遍野都是水泥工事被炸毁后遗留的一米见方碎块。

即便如此,但只要苏军步兵一出动,子弹就会从日军伪装巧妙的暗堡射孔里准确地飞到苏军脑袋上。由于日军射击准确,再加上射孔非常隐秘,还有各种侧射口,苏军步兵虽然人多,但难以接近日军主阵地。不但如此,斋藤大尉经常在夜间组织了小部队主动反击,夜战逆袭苏军阵地,切断通讯线路,向苏军指挥部扔手榴弹,偷袭苏军火炮阵地。

8月18日深夜,日军第3中队出动18名官兵,由第3小队小队长山野少尉带领,摸下山来偷袭苏军的一个连级炮兵阵地,打了苏军一个措手不及,给苏军的炮兵和重炮造成了巨大损失,自己却无一伤亡。

日军碉堡

8月24日,第25集团军主力此时已经进入平壤,而在东宁胜洪山要塞的第39军却连一个对方据守的阵地都没有攻克,指挥官受到集团军总部的严厉斥责。

苏军打听到到在延吉附近关押日本战俘中有个曾在关东军第3军担任过参谋名叫高野贞夫的日军中佐,此人曾在东宁要塞服役过,有可能与独立步兵第783大队的斋藤大尉或其他官兵相识。得知这一消息后,苏军立刻派人去了战俘营,将此人用飞机接到东宁要塞,由高野中佐亲自前往胜洪山说明情况,劝说胜洪山的日本守军投降。

8月28日上午,高野贞夫首先要求苏军停止对胜洪山的攻击,佩戴上中佐肩章,带着天皇的投降诏书以及关东军总部的投降命令等文件,举着白旗,来到胜洪山的日军前沿哨所。见到文件后,斋藤大尉表示服从天皇和关东军的命令,放下武器向苏军投降,但条件是需要两天的时间说服全体官兵、处理死者尸体和伤员、以及一些善后工作。如果苏军不能给予理解,第783大队全体将士宁肯“玉碎”,也不投降。苏军无可奈何,只得答应日军条件。

要塞炮兵

8月30日中午12点,激战了近三个星期的胜洪山要塞最高点的观察哨所上升起一面白旗。日军处死了50多个中国战俘,又用手榴弹把60多个日军家属和侨民家属全部炸死,销毁了所有资料文件。

以斋藤俊治大尉为首的残余日军,洗干净脸,刮了胡子,把肩章全部埋掉,抬着105名死者的尸体,按照与苏军约定的顺序,非战斗人员在前,然后军官、军曹、士兵,五人一排走出掩体,向苏军投降。

胜洪山的血战最后的结果是苏军胜利,但是数万人的第39步兵军以及配属的炮兵和坦克被600余日本军队死死拖在边境线上,整整20天无法继续前进。按照苏军的战报,苏军在胜洪山要塞的20天苦战中,伤亡5000余人,其中阵亡1500人,付出了惊人的代价。日军第783大队总体伤亡情况不详,根据坑道中抬出的尸体和火化估算,阵亡应该100-150人之间。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曾宪植 她是徐向前元帅的夫人, 有一位前夫, 比徐向前地位还高下一篇:山本龙二 日本军官为何一个个离奇死亡,原因竟与一名慰安妇有关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