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神话故事>正文

六出祁山 诸葛亮六出祁山是哪六次 诸葛亮六出祁山所攻打的是谁

导语:  六出祁山,北定中原,兴复汉室,以成霸业的正确军事举措和重要战略方针,“六出祁山”通常指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出兵北伐曹魏的军事行动,那么诸葛亮六出祁山是哪六次呢,诸葛亮六出祁山所攻打的是谁呢,下面由小编给你讲解一下吧!  祁山位于甘肃礼县东、西汉水北侧,西起北岈,东至卤城

  六出祁山,北定中原,兴复汉室,以成霸业的正确军事举措和重要战略方针,“六出祁山”通常指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出兵北伐曹魏的军事行动,那么诸葛亮六出祁山是哪六次呢,诸葛亮六出祁山所攻打的是谁呢,下面由小编给你讲解一下吧!

  祁山位于甘肃礼县东、西汉水北侧,西起北岈,东至卤城,绵延约50华里。连山秀举,罗峰兢峙,被誉为“九州”之名阻,天下之奇峻,地扼蜀陇咽喉;势控攻守要冲,所以成为三国时魏蜀必争之地。

  一出祁山

  诸葛亮恢复与吴联盟、平定南中后,就准备北伐曹魏。第一次北伐在蜀汉建兴六年春,他令赵云等作疑兵,摆出由斜谷攻郿城的态势,以吸引魏军;自己则率主力向祁山方向进攻,陇右的天水、南安、安定等郡相继叛魏降蜀,又收服了姜维,一时关中大震。

  可是马谡违背诸葛亮部署,为张郃所败,丢了街亭;赵云等出兵也不利,诸葛亮只得退回汉中。不久,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又叛汉附魏。

  二出祁山

  第二次北伐是同年冬,诸葛亮乘陆逊在石亭打败曹休之机,出散关,包围陈仓,攻打二十多天未破,魏的援军赶到,他不得已又退回汉中。

  三出祁山

  第三次北伐是建兴七年,亮进攻武都、阴平,打败魏援军,占了这两郡,留兵据守,自己率部回师。次年,魏军进攻汉中,诸葛亮加强防守,又增调援军,再由于连续大雨,子午谷、斜谷等道路不通,魏军撤退。

  四出祁山

  第四次北伐是建兴九年,蜀军包围祁山,魏军统帅司马懿迎击,诸葛亮准备决战。司马懿知蜀军远来,军粮不多,凭险坚守,拒不出战。诸葛亮想用退兵的办法引诱敌人,但司马懿追赶很谨慎,蜀军一停,他就扎营拒守。此时刘禅听信诸葛亮早晚欲称帝的谣言,下旨令武侯退兵,加上蜀军粮草将尽,诸葛亮只得班师,在归途中以伏兵杀了魏国名将张郃。

  五出祁山

  第五次北伐是十二年春,诸葛亮率十万大军出斜谷口,到达郿县,在渭水南岸五丈原扎营。司马懿也筑营阻拦,不与蜀军作战,料知蜀军远来,粮草运输困难,想把蜀军拖垮。诸葛亮也有准备,在渭水分兵屯田,作长期战争的打算。诸葛亮在这次出兵前曾与孙权约定同时攻魏,五月吴军十万攻魏,不胜,撤回江东,所以蜀军只得与魏军单方面周旋。

  八月间诸葛亮积劳成疾,病情日益严重,不久就与世长辞。死后,姜维等遵照他的遗嘱,秘不发丧,整军退入斜谷。诸葛亮出师北伐共为五次,真正出兵祁山只有二次;还有一次是魏军进攻汉中,不是诸葛亮出击。后世概而言之,说成是「六出祁山」。

  六出祁山原因

  诸葛亮的计划是大军出陇右,沿祁山而进,大家要注意他的目标不是直取长安,而是先取西凉,再回过头取长安.这个计划的可行性有四点:其一,地形较复杂,便于隐蔽行军;其二,西凉是曹操晚年才吞并的,统治较薄弱;其三,马超马岱的西凉旧统治势力还和当地土豪大家有联系;其四,西凉兵微将寡,单独抵御不了诸葛亮大军的进攻,而长安援军要增援必要过祁山沿线,便于诸葛大军的拦截。

  如果是先取长安而后取西凉行吗?答案很简单:不行!如果直攻长安的话,能否取的长安这座易守难攻的城市暂且不论,就是侥幸攻下来,下一步就会陷入曹魏的河南方面军与西凉方面军的夹击中,诸葛兵少于曹魏,结果肯定是失败无疑。

  其实,各位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发现:早在刘备称帝前后,北伐的第一个目标就定位在西凉了.如不是西凉,刘备为什么只封马超为凉州牧,而别人都未封其余的州牧;刘备取西川后按与东吴的条约是还荆州,而他赖着不还荆州的托词就是取凉州后还荆州。

  这两方面印证着取中原的总计划是要先取西凉,再攻长安,而后出潼关取中原.诸葛亮再此后的六出祁山,目标大抵是如此.他在执行刘备的计划而已。

  诸葛亮六出祁山的故事所攻打的是谁

  建兴五年春,诸葛亮决定率军北伐。临出师前,他向后主上了一道奏章。这就是著名的《出师表》。他在《表》中说:“如今南方已经平定,兵甲已经充足,应当统率三军,北定中原,铲除奸凶,兴复汉室,还都洛阳。”以表达自己统一全国的决心。

  第二年春,诸葛亮亲率大军,从汉中出发,向祁山推进,意欲一举扫平陇右。由于魏蜀两国很久没有发生战争了,魏国事先毫无准备,忽然蜀军到达祁山,军容整齐,号令严明,都很惊恐。一时南安、天水、安定三郡,都叛魏降蜀,诸葛亮还收降了魏将姜维,关中为之震动。

  魏明帝被迫到长安坐镇,并仓促派张邻率军西征,迎击蜀军。诸葛亮听说魏军西进,就派马谡为先锋,率军扼守街亭要冲,并嘱咐他要依山傍水,坚守要道,而马谡违背诸葛亮,把军队驻扎在山上,结果被张邻战败,街亭失守,诸葛亮只好退兵。

  诸葛亮为了严明军纪,依法将马谡斩首示众。街亭之失,诸葛亮认为自己身为主帅,用人不当,也有责任,于是向后主刘禅检讨了自己的错误,请求自贬三级,以处罚自己的错误。诸葛亮还真诚地把自己的错误告诉大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同年冬天,诸葛亮复出散关,围陈仓。魏将曹真据险坚守,蜀军围攻二十多天,没有攻下,诸葛亮因军中粮食缺乏,自动撤退。魏将王双率骑兵穷追,被诸葛亮斩于途中。

  第二年春天,诸葛亮第三次出兵祁山,攻占了武都、阴平二郡后,回到汉中。建兴八年七月,魏军分兵三路进攻汉中。诸葛亮防守于城固、赤阪之间,魏军遇雨,道路泥泞,行军不便,便自动撤退,诸葛亮率军追至祁山而回。

  建兴九年二月,诸葛亮再出祁山,为解决粮食供应问题,诸葛亮发明了“木牛”和“流马”作为运输工具,但终因粮食供应不上被迫撤退汉中。

  诸葛亮鉴于几次北伐军粮不继的教训,便在汉中实行屯田,经过三年的充分准备,于建兴十二年,再出祁山,大举北伐,经过斜谷,于四月占领武功,进驻五丈原,屯田于渭滨,与魏军相持渭水南岸。两军相持百余日,诸葛亮始终没有找到与魏军主力作战的机会。由于诸葛亮日夜操劳,思虑过度,便积劳成疾,一于八月病逝于五丈原,终年五十四岁。

  诸葛亮死后,姜维等人按照诸葛亮生前嘱托,秘不发丧,组织部队后撤,魏军主将司马懿领兵追赶,姜维同杨仪进行反击,司马懿怕中了诸葛亮的计谋,就停止追击。当司马懿回军巡视蜀军驻扎过的营地时,见其营垒构筑巧妙,就佩服地赞扬诸葛亮说:“真是天下奇才啊!”

  蜀军从容不迫地退回汉中,怀着沉痛的心情,将诸葛亮安葬在定军山。诸葛亮被溢为“忠武侯”。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秦国在一百多年时间里都没有出现昏君 为什么还花6代人才统一天下下一篇:秦始皇当初给所有兵马俑都分配了武器 这些武器最后去了哪里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