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神话故事>正文

亚述国的来历是什么?亚述国发源于哪里

导语:亚述王亚述主要位于今天伊拉克的美索不达米亚,位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的北部,东北与扎格罗斯山接壤,东南与扎布河接壤,西与叙利亚草原接壤。整个亚述以亚述城为中心,是古代西亚的交通和贸易中心。亚述最

亚述王

亚述主要位于今天伊拉克的美索不达米亚,位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的北部,东北与扎格罗斯山接壤,东南与扎布河接壤,西与叙利亚草原接壤。整个亚述以亚述城为中心,是古代西亚的交通和贸易中心。

亚述最早的居民是胡利特人。后来萨姆人迁入,逐渐与胡利特人融合,成为亚述人。由于亚述处于不同民族包围的特殊地理环境中,经常受到敌对民族的威胁,国土资源十分有限,使得亚述人养成了好战的习惯。他们在陆地上贪得无厌,越征服越觉得需要征服。他们相信,只有不断地征服,才能保住自己所获得的一切。每次征服的成功刺激了他的野心,使军国主义的链条更加牢固。

亚述

作为西亚两河流域的奴隶国家,10世纪进入铁器时代,生产力大大提高。8世纪后期,提格拉·帕拉萨三世上台后,加强中央集权,改组军队,实行征兵制度,建立常备军,改变武器装备由国家供应,大大提高了战斗力,国力日益强大。提格拉·帕拉萨三世和他的后世国王,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继续向外界扩张,征服了小亚细亚、叙利亚、腓尼基、以色列、巴比伦、乌拉图、阿拉伯半岛、埃及和埃兰,建立了横跨西亚和北非的奴隶制帝国。古代亚述的总部,位于现代伊拉克北部底格里斯河上游的一个小地区。它的早期边界是东部的扎格罗斯山,西北部的马希奥斯山,西部的叙利亚-美索不达米亚草原,南部的下扎布河,北部的阿明高原。在亚述周边的草原和山区,当时植物稀少。这里的居民主要从事畜牧业。春夏之交,由于积雪融化,上扎埠河水量充足,所以河谷地区也适合农业。中国的底格里斯河流域灌溉良好,因为大河经常泛滥。但是因为东西之间有山,这个山谷的面积比较小,古代亚述总部的耕地面积不超过12000平方公里。

底格里斯河的上游河谷处于有利的商业位置。有四通八达的贸易路线:南沿底格里斯河到波斯湾,东沿河谷到伊朗高原,北经山路到三湖和南高加索,西沿底格里斯河到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从那里到叙利亚和腓尼基海岸的城市。

统治者把这个国家建成了一个巨大的军事机器,常备军的规模大大超过了近东任何其他国家。其军队包括战车兵、骑兵、轻重步兵、攻城部队、辎重部队,甚至工兵,是一个高水平的合成军。军队装备精良,士兵们都穿着盔甲,有盾牌和头盔保护,手持弓箭、短剑和长枪,进攻城市时还使用特殊的锤子。

在古代,可能是公元前5000~ 4000年左右,苏北人的各部落都生活在亚述。这些一直生活在西亚北部的种族,在语言、外貌、文化水平、历史命运等方面与美索不达米亚西部和叙利亚北部的胡里特人、南高加索的乌拉图人、底格里斯河以东山区的部落人非常接近。后来在公元前2600年左右,属于阿卡德的闪族部落来到这里定居,他们建立了亚述城,称为亚述。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当地的苏北部落与亚述人部分融合。随着历史的发展,在亚述国家形成的过程中,苏北人的部落进一步融合为色目人。在亚述,占主导地位的语言是亚述语,属于闪米特语系。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私有制的出现,阶级矛盾的激化,亚述逐渐形成了一个以西亚为主的奴隶国家,存在了1400多年。从历史发展过程来看,亚述通常分为三个时期:古代亚述时期,或者说早期亚述王国,存在于公元前2030 ~ 1366年左右,先交42王再交;中亚述时期,或者说中亚述王国时期,从公元前1366年到公元前935年,有25个国王;新亚述时期,或者说新亚述帝国,存在于公元前935年之前约612年,有19个国王。亚述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以其军事实力的强弱和敌人大起大落的变化,与周边国家进行了多次战争。它时而进行侵略扩张,时而被迫自卫,维护着国家的奴隶制政权,经历了漫长的成长、扩张、衰落、毁灭的过程。它兴盛起来,成为西亚一个强大的城邦和王国,拥有大量的外国;后来成为巴比伦王国和米坦尼王国的附庸;但是在一些有前途的国王的领导下,米坦尼被消灭,取代巴比伦的赫梯帝国被打败。直到新帝国中兴,更建立了横跨亚非两大洲的奴隶制帝国。但是,曾几何时,它又衰落了,最后被新巴比伦人和美狄亚联军摧毁。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圆明园电影 毁灭前的圆明园究竟有多美?圆明园原貌什么样下一篇:圆明园兽首 圆明园的十二生肖兽首,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凑齐,背后原因很尴尬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