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神话故事>正文

宋朝房价高得离谱 宋朝房价高得离谱 宰相只能租房住 政府是怎么调控的

导语:宋朝房价高到宰相只能租房。政府是怎么监管的?以下文字资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的。让我们快速看一下!20年来,房地产一路高歌猛进,尤其是一二线等特大城市的房价更是令人望尘莫及,普通人不吃不喝,攒三四十年的钱才能勉强买一套房。 21世纪开幕的炒房大戏,其实早在千年前的宋朝就曾上演,而且那时候的房价比现在还贵。 宋朝虽然在军事上挺窝囊的,不是被大辽欺负就是被金欺负,经常割地赔款求和,但是论经济,宋朝绝对

宋朝房价高到宰相只能租房。政府是怎么监管的?以下文字资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的。让我们快速看一下!

20年来,房地产一路高歌猛进,尤其是一二线等特大城市的房价更是令人望尘莫及,普通人不吃不喝,攒三四十年的钱才能勉强买一套房。 21世纪开幕的炒房大戏,其实早在千年前的宋朝就曾上演,而且那时候的房价比现在还贵。 宋朝虽然在军事上挺窝囊的,不是被大辽欺负就是被金欺负,经常割地赔款求和,但是论经济,宋朝绝对是大哥大级别的。据史学家推算,宋朝的GDP在当时占据全球总量的一半。 两宋时期商品经济发达,人口流动频繁,「 ”自村疃而迁于邑,自邑而迁于郡者亦多矣”。跟现在一样,那时候人们发迹了,也不愿窝在村里,谁都向往美好的生活,晚上想听个小曲,大城市灯红酒绿的,多热闹,于是他们会搬到县城,还有的会从县城搬到省城。 走到哪里做生意或者打工,都要找个房子落脚,自然催生了房产交易的活跃。宋人是这么描述的,「 ”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房产交易的频繁可见一斑。 有了需求,自然会有人去揽这一桩桩的买卖,那时候链接买主和卖家的中间人还不叫房产中介,而是叫做「 ”庄宅牙人”。 房子有多贵? 宋朝有人感慨「 ”尺地寸土,与金同价,非熏戚世家,居无隙地”。 房价有多贵先要看看有多少人。有人估算,北宋后期汴京市区的人口密度约为13000人/平方千米,南宋淳佑年间,临安市区的人口密度约为20000人/平当千米,咸淳年间,甚至达到30000人/平方千米。 现如今,纽约、伦敦、巴黎、香港的人口密度大致在8000人/平方千米以下,北京、上海的人口密度也只有10000人/平方千米左右。也就是说宋朝的大城市人口密度绝不亚于今天的国际大都市。 这么多人,房子肯定不够住,房价自然水涨船高。北宋前期,汴京的一套豪宅少说也要10000贯,一户普通人家的住房,叫价1300贯。平民百姓的月收入也就3-5贯钱,买房遥遥无期。 而到了北宋末期,京师豪宅的价格更是狂涨至数十万贯,以购买力折算成人民币,少说也得5000万元以上。 宋朝可没有按揭贷款,这么贵的房子,不要说普通人家,就是京城的大官都未必买得起。 买不起房子怎么办? 买不起房就只能租房子了,和现在很多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一样,那个时候也很流行租房,而且不光是普通的商贾工匠,就连很多名人士大夫都是租房子。 北宋名臣韩琦是这么说的:「 ”自来政府臣僚,在京僦官私舍宇居者,比比皆是。” 如大名鼎鼎的欧阳修,就是租房住的,还曾经写诗吐槽自己住的房子一下雨就漏水。 苏轼的弟弟苏辙,当过御史中丞,也买不起房子,直到七十岁都是租房住的,曾经自嘲「 ”我年七十无住宅,斤斧登登乱朝夕。”苏辙直到晚年才在二线城市许州盖了三间新房,高兴的不行,感慨道,这辈子都没有过房子,现在终于有三间房了。 宋真宗时的枢密副使杨砺,这官可不小了,相当于副宰相,就租了一个破房子住。去世的时候,真宗前去祭拜,发现地方太破,巷子太窄,马车进不去。 现在是不是找到了一点心理平衡,不少语文课本上宋朝的名人士大夫也是蜗居过来的。 政府出手调控 宋朝政府是很懂商业的,看到房价高,房租贵,自然也要插手做一笔买卖。在各州设立「 ”店宅务”,专门经营国营地产和公租房。天圣三年,汴京的公租房的高达26100间。 这样一来可以增加财政收入,二来还可以起到平抑房价和租金的做用,一举两得。宋朝的公租房和现在差不多,也要比市价便宜不少。 天圣三年,公租房的租金差不多是每月450文,那时候普通人的月收入大概是3000文,掏出六分之一交房租,还是负担得起的。 此外,楼市调控的限购政策,宋朝也早就开始使用了,如宋真宗年间,「 ”禁内外臣市官田宅。”即不让京官和地方官购买公租房,这样平民百姓申购的机会就多一些。 宋仁宗年间,又出台了限购二套房的政策,「 ”现任近臣除所居外,无得于京师置屋。”即高官除了自己的房子,不能在京城买第二套房。 日光之下,并无新事,历史不会重复,却往往惊人的相似。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母亲节的起源及兴起 母亲节的起源及兴起下一篇:「 ”绝地天通”改变中国的神话 「 ”绝地天通”改变中国的神话 没有他将没有黄巾起义 甚至三国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