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神话故事>正文

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历史 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历史

导语: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史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社会工作的发展背景——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21世纪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新趋势是“文明大转型”的世纪。21世纪,中国社会正在发生变化:社会成分日益复杂,社会结构重新调整,社会利益重新分配,社会生活迅速变化。在社会职能不断转变和完善的过程中,社会工作是现代社会的一项职业和实践,涉及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促进社会在生活、医疗、教育、服

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史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社会工作的发展背景——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

21世纪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新趋势是“文明大转型”的世纪。

21世纪,中国社会正在发生变化:社会成分日益复杂,社会结构重新调整,社会利益重新分配,社会生活迅速变化。在社会职能不断转变和完善的过程中,社会工作是现代社会的一项职业和实践,涉及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促进社会在生活、医疗、教育、服务和物质精神领域的调整等广泛领域的进步。

社会工作研究人员和实践者必须理解、适应和解决社会变革带来的新情况、新变化和新问题。中国社会工作政策研究的新发展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现代社会工作出现以来,所有国家的社会制度,如社会保障制度,都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知识渊博的人来具体实施,使社会福利朝着社会工作研究指导的方向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工作相关政策作为活动的指导方针和调动和约束人们行为的规范,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政策理论的研究结合各国的实际正在逐步深入。

20世纪初以来,中国的社会工作发展,尤其是政策研究,一直是欧美华人留学生探索的课题。然而,这种参与是地方性的,发展缓慢。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社会保障、教育、医疗、服务和行政等社会工作政策中,一方面更加注重对个性的政策规定,另一方面更加注重多方面的政策理论研究。发展就是在现实的基础上升级。

随着社会各级改革的深入,稳定、和平、公平和效率成为包括弱势群体在内的所有社会成员的追求,这促进了社会稳定机制的必然完善,也意味着新的社会工作政策和制度作为有效机制的必然安排。根据社会工作的鲜明特点和发展规律,针对我国社会工作现状远远不能满足客观需要的事实,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模式和政策研究水平,21世纪我国社会工作将在政策上有新的发展。

一是根据不同内容建立规范制度化的职业保障体系。例如,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九个五年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社会保障体系“要在“九五”期间加快养老、失业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初步形成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特殊照顾和安置与社会互助和个人储蓄积累保障相结合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并在未来15年内“形成比较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

城乡差别化的社会救助体系将朝着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21世纪,社会互助的政策法规将更加完善,工作机构和应用系统将趋于完善,形成规范的社会互助体系。

强化社会工作考量和服务评估体系。确立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定位,在法律保障下工作,制定社会工作者职业道德教育的规划规则等。

第二,针对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的现实,采取灵活的决策形式。从东到西,从城市到岛屿,从农村到山区,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非常不平衡。

但是,中国的政策是合法的,这是21世纪的发展趋势。社会工作政策在利用现有政策资源、引进、消化、本土化的过程中,可以制定相对规范的法律法规,以国家行政机关颁布的形式予以固定和实施。

社会工作政策也可以针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结构的差异,以国家法律法规为依据,制定实施范围相对有限的相关政策。社会工作政策也可以注重专项政策的研究和制定。例如,非政府群众组织结合社会工作资源和特点,制定一些适用于本组织的规章制度和指令,并转化为符合社会工作对象特点的操作要求、方法和措施,在实践中加以完善。

例如,经过几年的发展和运行,我国需要将志愿活动制度化,完善机制,并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完善志愿服务站、扶贫接力、社会招募等志愿服务项目的运行规则和制度。第三,提高实施社会工作政策的能力。

改变多头管理的现状,向统一管理机构发展。改变政策体系执行机制和监督体系薄弱的状况,实行执行和监督分开,强化法律责任制度。

改变目前政策执行范围大多局限于城市的倾向,面向广大新农村,扩大政策有效覆盖面。在实施过程中,始终接受社会工作实践的评价和检验,及时对原有政策进行修订、补充和充实。

注意与社会政策的及时匹配和衔接。中国社会工作区域研究的新拓展是对城市社会工作新增长点、新领域、新世界的研究。

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中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但中国的城市化水平还没有达到工业化初期阶段。调整社会结构是一项紧迫的任务和趋势。

国家还应加大努力,采取适当政策,加快城市建设。在城市化进程中,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加强,个体的灵魂越来越封闭,灵魂对能够产生共鸣的空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每个人都不可能在生活中保持原来的自己。它们增加了“人”与“人”之间的认同感,增加了“人”与“域”之间的契合度,对社会工作的研究和实践提出了新的要求。21世纪,作为城市的基本单元,随着城市功能的提高,人们对社区的依赖越来越大。

无论采取“新旧建筑结合”、“现代社区”、“高层建筑”、“企业封闭社区”等模式,社区都离不开地域条件,地域条件从地理环境到人员结构都有所不同。社区工作要常态化、健康化、持久化。这是社会工作新的增长点。

社会工作在中国的起源、背景和发展

专业社会工作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引入中国,1952年取消了部门调整。

1987年,民政部与北京大学签订联合办学协议,决定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开设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这标志着mainland China恢复社会工作教育的开始。上海浦东新区在2000年前后开始在医院、学校和社区设立社会工作站,这成为mainland China社会工作实践的重要标志。

2003年3月,上海发布了《上海市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示范暂行办法》,同年11月,社会工作者资格考试开始,标志着我国社会工作者资格的实施。2004年6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了《国家职业标准——社会工作者》,这成为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化的重要标志,标志着我国社会工作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经从教育领域逐步发展到实践领域,并在国家层面和全国范围内得到普及。

2006年7月20日,人事部和民政部联合发布了《社会工作专业水平评估暂行规定》和《助理社会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专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2006年10月11日,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一支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2007年8月20日,深圳通过社工“1+7”文件,深圳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迅速。

2007年10月,民政部确定75个地区、90个民政事业单位为社会工作人才建设试点单位。2008年6月,进行了第一次全国社会工作者专业水平考试。

13.3万考生参加考试,2.0086万人获得助理社会工作者专业水平证书,4105人获得社会工作者水下专业证书。目前,事业单位从事民政和社会工作的人员有40万人,全国社区从业人员有40多万人,加上基层民政助理员和干部5万人。

中国有200多所高校开设社会工作专业,每年培训约1万名社会工作者。虽然这些人根据社会需求远远不够,但实际上只有10%-30%的学生选择了相应的社会工作,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去了机关、企业等单位从事“不合适”的工作。很多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觉得自己的就业前景太悲观了。专家认为,造成这种“悲观”的主要原因是我们的专业化先于职业化。

从各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来看,对社会工作的理解包括以下几点

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的目的是克服传统福利制度的固有缺陷,纠正异化的职业福利。社会福利能够适应变化了的社会现实,沿着制度规范、高层次、社区实施基础、多层次发展的道路,实现良性的自我发展。

1、制度建设的目标,新的社会福利制度应满足中国特色社会组织、社会福利和发展成员的需求,从传统的板块格局、封闭和奇异的混合结构转变为和谐、开放和透明的关系,完整的制度结构是合理的。它应以社区为基础,服务于各种社会福利,作为主要职业福利的补充。与传统的福利制度相比,新制度将有以下变化:第一,三个层次将被无差别地取代;二是设立抛弃传统非标准福利项目、考虑分工和内在规律性、满足目标群体需求的福利项目,如纳入新社会福利体系、由职业福利企业或独立雇主定义提供的教育福利,设立老人、儿童和妇女福利项目,满足老人、儿童、妇女和社会福利等其他社会群体的需求,体现了一系列规范的福利项目。三是让尾巴摆摆狗的理性福利计划,即职业福利计划由独立创业公司或雇主严格界定,社区成员将主要依靠七大社会福利计划、社区和社区化服务获得社会福利和保障。未来,社会成员承担国家和社会、企业或雇主提供福利的责任是十分必要的。第四,从不完整的项目体系中完成了一些具体项目,属于三级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组成的社会福利子系统的完整体系。因此,社会福利制度可以从整体促进和协调发展中获得,这是社会福利结构创新和走向标准化和定型化的根本基础。

2、在保障目标方面,社会福利要不断改善和提高追求目标的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换句话说,就是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等社会保障子系统中,社会保障体系并不提供其成员的生存和发展,也不是安全的基本生活水平,而是着眼于更高层次满足社会成员或高层次的社会保障需求,包括其他服务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与此相一致,社会福利不仅应该免费提供,而且付费服务应该包括低成本服务。当然,支付的费用不应用于盈利。

3.在体现上,社会福利应该是社会性的。首先,不同的社会福利设施应通过社会福利的发展模式进行自我封闭、向全社会开放和社会化;第二,社会福利机构不应安排社会福利官员,也不能由公司或雇主安排,但必须通过广泛的社会公共组织或协会来实施。因此,应逐步缩小政府办福利和职业福利的规模,加快各种社会公共机构的建设、规范管理和运行,使其能够承担首要责任,实施各种社会公益事务。公益机构和非政府技术应该是我国社会福利实施计划的发展方向。

4、在服务水平结构上,社会福利应该是多层次的。这要根据社会生活水平和社会福利多层次层次结构中不同成员的不同需求,满足不同层次社会福利人群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而家庭和社区还有空来充分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目前有一些保障措施,比如养老负担能力,甚至因为现有政府福利条件差而进入孤儿院,并停止了这种愿望。有必要改变传统观念,根据老年人的不同需求和负担能力建立福利设施。否则政府办的孤儿院只能永远被剥夺,没有老人的收入来源,而不是孤儿院真正的社会化,这就决定了中国的实际情况。在酒店构建新的社会福利体系的过程中,中国的一些社会福利体系将教授与人民的传统特征相结合,如人身安全和安全服务,帮助国家共同救灾和发展生产与生活的结合,以及发展家庭安全与社会福利和一体化等。

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的发展历程

1.2002年,我们开始了一系列为孤儿奉献爱心的活动,包括三大主题项目:给我一个支持我的家,给我新的生命帮助我的医生,给我新的希望帮助我的学生。

2.2003年9月,我将学习民政部部长办公会议精神,研究社区管理现代化体系,重新界定工作方向和任务,建立各专业委员会主任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管理体制。3.2003年12月5日,全国社区志愿者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评选表彰大会召开。

宋平、姜春云、周铁农等领导人出席会议,联合国驻华总代表马立代表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宣读贺电。4.2004年8月21日,我将成立成龙和杨受成慈善基金。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傅铁山、基金名誉主席、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万国权、基金捐赠人成龙、杨受成等出席会议并表示祝贺。在这里,我设立了五个专项基金。

5.2004年10月18日,老年社会福利服务工作委员会和香港陆丰狮子会在北京联合发起“二聪行动”,并举行捐赠仪式。6.2004年12月12日至14日,我将与香港社会服务联会合办第二届中国社会工作论坛和第五届内地与香港社会福利研讨会。

全国政协副主席周铁农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7.2005年1月,中国首届构建和谐社区高层论坛召开。

同年8月5日,我将与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人民网联合举办第二届全国构建和谐社区高层论坛。8.2005年2月,首届中国2005年婚庆博览会暨北京婚庆展览会举行,被称为2005年春季北京第一时尚盛会。

9.2005年5月,通过了2005年示范公益活动、提案和重点项目组委会和专家委员会名单。组委会主任、CPPCC全国政协副主席周铁农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10.2005年5月23日,爱心2008大型公益活动启动。我们将聚集全国和海外的爱心力量,筹集2008万元为2008年贫困家庭病残儿童提供手术费用,让他们在2008年健康快乐地观看奥运会。

11.2005年5月27日,民政部和我们协会联合举办文艺晚会,为孤儿献上爱心。全国政协副主席郝建秀,民政部部长李等领导出席了晚会。

12.2005年8月4日下午,我接待了南加州大学代表团,就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认证、社会工作教育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和交流。13.2005年8月17日,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会长、北美国际社会工作者联合会副会长Bailey Head率领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代表团访问我会。

探讨如何加强合作,共同发展社会工作教育,访问北京社会工作学院。14.2005年8月18日,以建设和谐文明家庭、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主题的和谐文明家庭峰会论坛召开。

NPC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何露莉出席了论坛。15.2005年9月16日,举办“志愿服务与和谐社会——中国社区志愿服务高层论坛”,发布《中国社区志愿者注册管理办法》。

全国政协副主席周铁农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16.2005年10月16日,第二届全国十大社会福利明星表彰大会召开。

NPC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伊斯梅尔·艾哈迈德、CPPCC全国委员会副委员长周铁农、中国红十字会会长彭佩云出席了表彰大会。17.2005年11月3日,海峡两岸社区服务实践交流会议召开。

CPPCC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张怀西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18.2005年11月23日至26日,全国福利企业“三优一星”表彰大会暨全国福利企业成果报告启动。

表彰117家优秀福利企业、115名优秀福利企业家、103名优秀福利企业管理者和103名明星残疾员工。19.2005年12月26-28日,全国英雄纪念研究所讲师演讲比赛举行。

200多个英雄纪念机构和300多名讲师出席了会议。2006年3月6日,比赛的红色纪念碑晚会在中央电视台第三频道播出。

20.2006年3月3日,中国国际婚礼博览会第三届北京婚礼举行。来自十多个国家的120多家参展商参加了展览,展览面积15600平方米,800多个展位,8万多名参观者,现场签约8000多万元人民币。

与此同时,中外婚纱礼服仪式、首届中国婚庆行业领袖峰会论坛、第二届全国婚纱摄影发展论坛、第二届北京最美新娘暨新娘风格大赛等活动举行,中国婚庆行业发展调查报告首次发布。21.2006年4月18日,2006中国慈善排行榜在人民大会堂公布。

之前的两次中国慈善排名影响很大,成为中国公益领域的年度事件。

社会工作是如何产生的

这种社会工作方法或技术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在英美流行的“好邻居组织运动”。

一方面,“睦邻组织运动”的兴起是由于英国社会科学家和社会工作者试图对社会问题进行实地研究和实际解决;另一方面,他们觉得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虽然促进了工业化和城市化,但也造成了社会的贫富两极分化。因此,他们认为,让一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与穷人生活在一起,不仅可以团结富人和穷人,实现政治平等和民主,而且可以给穷人接受教育和享受文化生活的机会。

同时,知识分子可以深入贫民窟与穷人生活在一起,这可以促进对贫困问题的深刻认识,合理解决贫困问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巴奈特牧师于1884年发起了东伦敦贫民窟的汤因比馆,发动在牛津和剑桥大学就读的学生为穷人服务,与他们共同生活,从而真正了解穷人的生活状况,研究对策,开创社区工作的先河。

欧美社会工作发展史对大陆社工的借鉴

这个问题有些笼统,恕我直言,有些人不太明白你的问题。

社会工作在中国基本上是一个新生事物,专业社会工作也是近几年才兴起的。另外,不知道你的问题是不是写作业。还是想了解一下。如果是作业,那就从欧美的宗教友好访问团开始。在很多理论上,大陆借鉴外国。要说它对社工的影响,就要说价值观和恋人。具体可以参考{社会工作概论}中的相关陈述,不知道这是不是你想要的答案。

想了解一下,建议先了解一下中国的社会思想史和社会工作发展史。但是,历史相对枯燥。有条件的话可以问问社会工作方面的研究者。看到你是匿名提问者,估计你也是社工界的相关人士。这是值得研究的,对于我国社会工作的长远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最后祝你学习愉快!。

社会工作在中国发展中面临哪些挑战

随着当代中国社会工作的快速发展,它也面临着许多挑战:理论教学与实践监督的脱节,专业价值观与技能的分离,实际从业人员数量与客观需求的差距,专业社会工作者与实践社会工作者的联系障碍,本土建设与国外经验的冲突,区域发展与专业发展的不平衡,缺乏社会的充分支持。

应对挑战应采取以下思路:加强实践监管,解决政策瓶颈,教育与培训相结合,注重价值内化,重视地方建设,消除发展不平衡,争取社会认可和支持。关键词:社会工作;挑战;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起源于西方并发展了一百多年的社会工作,因其在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和构建社会和谐方面的独特作用而越来越受到重视。自2006年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来,社会工作在政策①教育②和实践③方面发展迅速。

但是,从社会工作发展的总体情况和社会工作的实际效果来看,不能认为社会工作发展的“春天”已经成为全国的现实。事实上,当代中国地方社会工作在教育、政策、行业和整体发展过程中面临许多挑战。

1.中国地方社会工作发展面临的挑战1。社会工作教育的理论教学和实践监督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西方发达国家和我国港台地区的社会工作教育作为一个实践操作性很强的专业,不仅要接受系统的理论教育,还要在相关时间内进行有专业指导的实践学习。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始于20世纪80年代,进入90年代末,呈现加速发展趋势。

同时,专业教师短缺,大量教师来自非社会工作专业。专业教育往往过于注重理论而忽视实践监督,导致专业发展违反社会工作教育规律。

由于缺乏督导和社会工作实践经验,大多数教师无法有效地督导学生的实践。(1)因为实习督导是社会工作教育最重要的环节,一旦这个环节缺失或者效果不好,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价值观就很难内化,专业技能和方法只会停留在书本上。

在这样的监管下,学生往往会感到困惑和不解。客户和普通人很难看到专业社会工作在解决社会问题上的有效性,从而产生一些怀疑、怀疑甚至否定。

2.专业社会工作教育的数量和规模与客观需求之间的差异很大。当代中国的社会工作教育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专业教育逐渐从无到有,发展到高等职业教育、本科教育和不同层次的专业硕士教育。近年来,毕业生人数为2万人,其中通过2008年实施的全国社会工作者专业水平考试的人数和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人数不到30万人。⑵按照发达国家和地区社会工作人才与普通大众的比例,我国需要300万社会工作人才来满足社会需求,这一政策计划将在2020年实现。

⑶单就规模而言,我国社会工作者的需求缺口巨大。而且,能够有效发挥社会工作专业功能,满足当下社会需求的社会工作者少之又少。

基于此,国家政策将专业社会工作者的数量调整到2020年的145万人。(4)这意味着,从现在起,中国每年将培养不少于10万名专业社会工作人才。但是专业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必须符合教育规律,不可能一蹴而就。

如何保持专业教育质量,快速增加专业人才数量,是地方社会工作建设面临的难题。3.专业社工和实际社工是有差距的。我国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特点往往被称为“教育先行”,即专业教育促进政策和行业实践的发展。

20年来,我国高校培养了10多万名专业社会工作人才。然而,在2006年之前,这些社会工作专业人员毕业时无法获得专业工作,因为整个社会没有专门的社会工作岗位。

虽然社会工作专业岗位实际上涵盖了社会福利和社会事业的所有领域,但截至目前,全国仍缺乏专业的社会工作岗位。这些领域的实际从业者大多不是专业的社会工作者。

这些人在职业生涯中有着丰富的经验,为客户提供实用的服务,实际上起到了专业社工应该起到的作用。从这个角度来说,他们是务实的社工。

但问题是,这些传统或实用的社工,在工作理念、工作方法、工作技能上,与专业社工有很大的不同。如何平衡二者的冲突与矛盾,是推进我国当前社会工作必须面对的问题。

4.社会工作价值观与专业技能和方法往往是相互分离的。社会工作是一个职业价值观、技能和方法高度统一的职业,相互支撑,不可分割。社会工作价值观与专业方法和技能的不统一会导致过分强调技能而忽视价值观的内化。

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说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会工作专业的核心和灵魂。在当前的社会工作教育和实践中,往往强调专业技能和方法,但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内化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其实,社会工作是一项“社会”工作。没有强大的职业价值观支撑,从业者很难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坚持面对客户日复一日的重复工作。港台地区的专业发展比内地成熟,但也开始反思过于注重专业技能而忽视社会的问题。

除了学历。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赵玉平向历史人物借智慧好不好用 赵玉平向历史人物借智慧好不好用下一篇:乾隆时期送掉的一块最值钱的领土 乾隆时期送掉的一块最值钱的领土 如今地理位置对中国十分重要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