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神话故事>正文

康熙效仿朱元璋一招 康熙效仿朱元璋一招 不见教训结果贻害无穷

导语:康熙效法朱元璋,但未能吸取教训。以下文字资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向敬之 1 康熙帝虽然在康熙五十六年十一月公示的《面谕》中,为标榜爱新觉罗家族入主中原,乃「 ”自古得天下之正莫如我朝”,不忘揶揄「 ”明太祖一皇觉寺僧”,但是此前,他对朱元璋,还是顶礼膜拜的。 治隆唐宋碑 康熙曾五次南巡,每次过金陵,都要专程至孝陵致祭,行三跪九叩礼,并御书礼赞朱元璋「 ”治隆唐宋”! 可以说

康熙效法朱元璋,但未能吸取教训。以下文字资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向敬之 1 康熙帝虽然在康熙五十六年十一月公示的《面谕》中,为标榜爱新觉罗家族入主中原,乃「 ”自古得天下之正莫如我朝”,不忘揶揄「 ”明太祖一皇觉寺僧”,但是此前,他对朱元璋,还是顶礼膜拜的。 治隆唐宋碑 康熙曾五次南巡,每次过金陵,都要专程至孝陵致祭,行三跪九叩礼,并御书礼赞朱元璋「 ”治隆唐宋”! 可以说,朱元璋是康熙帝的前朝偶像,康熙帝是朱元璋的隔代粉丝。 2 朱元璋在择储上,推行合乎儒家宗法制的嫡长子皇位继承者,这受到了满朝文武的赞赏和支持。他在立国之初,即册立皇长子即嫡长子朱标为太子,为之组建了以李善长、徐达、常遇春为首、网罗了举朝大员在内的东宫顾问团队,并从翰林院遴选了一批优秀专家教育太子。他在为洪武帝业准备理想的继承者。 然康熙也学朱元璋,实行嫡长子皇位继承制,有形势所迫的使然:一是他已打响撤藩大战,随时都会要御驾亲征,立储是防备不虞之需。二是皇后难产血崩,他有追思皇后之情,又有仰仗已故皇后赫舍里家族及其主心骨、内阁首辅索额图之意。三是他与吴三桂之间的满汉大战愈演愈烈,他要以学习汉人继承制以求得到更多的汉官士大夫的支持。所以,康熙帝改变满人立贤立爱的旧俗,尝试推行汉人的宗法制继承制度。不料,此尝试,遭到了满洲统治阶层的集体抵制,不但诸皇子心有不甘,就是入选储君的胤礽也有抵触情绪。 朱元璋高度重视对皇太子朱标的教育,为之准备了一大批重臣名士作为东宫辅佐团队,如太子首师宋濂为文官领袖,被朱元璋视为圣人。康熙虽然成立的詹事府,为太子属官,但真正成为太子得力辅佐的,只有沾亲带故的权臣索额图为其谋主,而且索额图并非康熙公开指定为太子辅臣的。 《朱元璋》朱家父子剧照 朱元璋加重太子权限,命其理政监国,同时将其他皇子分封藩地,在储权争斗中不能构成为太子的威胁。朱标久受儒家道统和治统熏染,推行仁孝治术,关心大臣,爱护弟弟,朱元璋的儿子犯错,太子朱标主动为之求情,获得了诸弟的尊重和敬爱。他不仅赢得了满朝文武的拥护,而且深得其他皇弟的普遍敬重。 康熙重视皇太子时,除了在仪注和享受上采取放纵的态度外,同时加强其他皇子教育,命他们参与朝政,分领旗务,导致诸成年皇子对储位甚是觊觎,不惜兄弟相残。胤礽有才华,也能监国出成绩,但他恃宠骄纵,大失人心。康熙外巡,扈驾的皇十八子病危,太子胤礽漠不关心,让康熙大失所望。康熙在四十七年九月丁丑第一次废储时,在诏书中强调:胤礽「 ”不法祖德,不遵朕训,惟肆恶虐众,暴戾淫乱,难出诸口”。康熙承认自己「 ”包容二十年矣”,却不反省包容的遗祸。 3 清朝还有一个根本性的原因,皇子不经皇帝允许,是不能随意离京的,更无就藩之事,严重地影响了皇子们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交结大臣,自成集团,明争暗斗,倾轧掣肘,意图彻底改变最初的出身和身份。 利弊相生,不离京的皇子们强烈抵制康熙不循祖制册立的皇太子,百般侵害,甚至出现了皇长子胤褆联合其他皇子制造「 ”帐殿夜警”事件,使康熙误以为太子胤礽意欲为叔姥爷索额图复仇,严重威胁到自己的生命安全。 由于康熙不理智、无原则的宠爱与纵容,胤礽「 ”专擅威权,鸠聚党与,窥伺朕躬,起居动作无不探听……更有异者,伊每夜逼近布城,裂缝向内窃视。从前索额图助伊潜谋大事,朕悉知其情,将索额图处死。今允礽欲为索额图复仇,结成党羽,令朕未卜今日被鸩,明日遇害,昼夜戒慎不宁。似此之人,岂可付以祖宗弘业!” 《雍正王朝》康熙与胤礽剧照 明初虽然也存在一定的皇储矛盾,但实际权力牢牢掌控在朱元璋手中。皇帝是皇帝,太子是太子,在一个强势皇帝之下,太子永远是皇帝的附属。如果朱标一时在礼制上冒犯了朱元璋,那么惩罚也是残忍的。 洪武七年,朱元璋宠爱的孙贵妃病逝,朱皇上命太子服齐衰杖期。孙贵妃为庶母,而生母马皇后还在,朱标认为这不合礼法,拒绝执行,气得朱元璋要拔剑击打。后来在众人的劝解下,事态才得以平息。 朱元璋疼爱朱标是真,但严厉要求也是真。朱元璋对勋旧集群,大开杀戒,株连甚广。就连朱标的授业恩师、朱元璋视若圣人的大学问家宋濂,也被陷入亲人的株连案中,虽然因为马皇后与皇太子的及时援手,没有死于锦衣卫的诏狱,却死于流放的苍凉途中。 而康熙纵容太子仪注等同帝制,甚至在节省自己用度时,也保证东宫如同皇太后处不做缩减。康熙早早地发现了太子不成器,却一直隐忍。尤其是后来,康熙对失望已久、好不争气的胤礽废之又立,立之又废,丝毫不审视和反思胤礽日益变态、毫无收敛的变态行为,而是一味地炫功自己对胤礽至爱至极,亲自教育,以祖宗为典型,教他如何守成,如何用兵,教他学习经史,成败案例,却始终不分析胤礽「 ”人心尽失”的根源。 当朱标病逝,一向威严的朱元璋曾考虑改立朱棣,但被以翰林学士刘三吾为首的儒臣谏阻后,还是依循嫡长子皇位继承制,册立朱标之子为皇太孙。虽然最后导致了朱棣发动靖难一役,但是朱元璋立下的是关于皇位传承的政治规矩。 康熙学朱元璋立储,只看到立嫡立长,却没看到靖难一役的流血巨变,而其两度废黜胤礽,幽禁居所,又重视其他诸子,组成了新的权力中枢,凌驾于内阁之上,结果来不及实施秘密建储计划,导致皇四子意外入选,而对其他皇子展开了一系列无情的迫害。虽然雍正即位不久,推出秘密建储,那也是为了防患明枪暗箭的不虞之需。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玛纳斯县的历史名人 玛纳斯县的历史名人下一篇:大众辉腾为何会停产 大众辉腾为何会停产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