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神话故事>正文

中国半导体产业现状 中国半导体产业现状

导语:中国半导体产业作为全球产业链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产量和产值增长迅速,但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中国半导体市场的增长速度比全球市场快得多。文章介绍了中国半导体产业的现状、市场概况、国际地位等内容。

中国半导体行业现状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发布。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全球半导体产业向亚太转移,中国半导体产业融入全球产业链

全球半导体市场在2006年达到247.7亿美元。

主要应用领域包括计算机、消费电子、通信等。

在电子制造业转移和成本差异等因素的影响下,全球半导体产业向亚太地区转移趋势明显。

中国大陆半导体产业发展落后于先进国家,大陆企业大多位于全球产业链的中下游。

中国半导体产业已经成为全球产业链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产量和产值增长迅速,但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

2007年,半导体行业波动较大,具有良好的长期发展前景

半导体行业硅循环难以消除。

2007年上半年,由于内存价格上涨等因素,全球半导体市场增长率明显下降。

到2007年下半年,由于剩余库存的减少和资本支出的控制,半导体市场开始回升。

预计2008年半导体行业的增长率将回到更高的水平。

从长远来看,支撑半导体产业发展的下游应用领域仍处于稳定发展阶段,半导体产业的技术更新并未停滞。

产品更新与需求的互动促进了半导体产业的持续增长。

中国半导体市场的增长速度比全球市场快得多

中国半导体市场受全球市场影响,有自己的经营特点。

在中国半导体应用行业,PC等传统领域仍保持稳定增长,消费电子、数字电视、汽车电子、医疗电子等领域处于快速增长期,3G通信等领域处于增长初期。

中国集成电路市场的规模增长远快于全球市场,是全球市场增长的重要驱动因素。

2006年,中国集成电路市场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市场。

中国半导体产业规模迅速扩大,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中国半导体产业的规模也迅速扩大。

在包装检测行业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设计制造行业比重逐步提高,产业结构优化。

在有关行政部门、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系统地开展了标准制定和专利申请工作,有效地保证了本土企业从设计、制造等上下游产业链环节分享内地快速增长的电子设备市场。

分立器件和半导体材料产业是中国半导体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集成电路是半导体工业的最大组成部分。

分立器件、半导体材料和封装材料也是半导体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分立器件和半导体材料的市场和行业也在快速增长。

上市公司

mainland China半导体行业上市公司面临诸多挑战。

技术升级和产品更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

半导体材料厂商定价能力强,在保持产品替换的前提下有较大的增长空;包装检测公司整体情况良好;分立器件企业发展不平衡。

全球半导体产业概述

据WSTS统计,2006年全球半导体市场销售额达到2477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8.9%。产值5192亿元,比2005年增长14.0%。ASP为0.477美元,比2005年下降4.5%。

从全球来看,3C工业包括计算机、通信和消费电子,是半导体产品最大的应用领域,其次是汽车电子和工业控制。

美国、日本、欧洲、韩国和台湾是半导体行业的领先国家和地区。

2006年,全球排名前25位的半导体公司都位于美国、日本、欧洲和韩国。

2005年,美国和日本分别占48%和23%的市场,合计71%。

韩国和台湾的半导体产业发展迅速。

韩国的三星已经位居世界第二;2007年上半年,TSMC的收入大幅增加,排名迅速上升至第六位,成为2007年上半年唯一进入前20名的台湾公司,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台湾的铸造行业非常发达。

中国市场概况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半导体市场,并保持着高增长率。

2006年,中国半导体市场规模超过5800亿,其中集成电路市场达到4863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27.8%,远高于全球市场8.9%的增长率。

中国市场已经达到全球市场份额的四分之一。

在市场不断增长的同时,中国的半导体行业也在快速增长。

以集成电路行业为例,2006年中国生产集成电路355.6亿条,同比增长36.2%。

营收达到1006.3亿元,同比增长43.3%。

中国半导体产业在世界上的比重还比较低,但增速远高于全球整体水平给了我们希望。

集成电路在中国的应用领域与国际市场相似。

2006年,3C占整个应用市场的88.5%,高于全球比例。

但汽车电子1.3%的比重较2005年的1.1%有所上升,在全球市场仍明显低于8.0%。

相应地,中国汽车市场的销量也在不断增加,汽车电子的国产化比例也在逐渐提高。

这说明在汽车电子领域,集成电路在中国的应用还是有很大的增长空。

中国在国际半导体产业中的地位

中国半导体市场的进口率很高,80%以上的半导体器件都是进口的。

国内半导体行业的收入远远小于国内市场的规模。

2006年国内ic市场规模达到5800亿,而同期国内IC行业收入为1006.3亿。

中国的许多电子信息产品的产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一,包括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手机、数码相机、电视、DVD、MP3等。

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集成电路产品应用国。

但目前国内企业只能满足集成电路产品不到20%的需求,其他依赖进口。

中国大陆市场十大半导体产品是跨国公司。

这十家公司的收入平均有21%来自中国市场。

这与中国市场在全球市场的比重基本一致。

2006年,这十家公司在中国的总收入占中国大陆半导体市场的34.51%。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以上两组数字反映了跨国公司在中国占据了较高的市场份额。

国内半导体市场高度依赖进口产品。

中国半导体进口虽然很大,但出口比例也很高。

2005年,国内半导体产品64%出口。

这种现象被称为“大进大出”,主要是中国产业链的特点造成的。

总的来说,中国集成电路的进口远远超过出口。

据海关统计,2006年中国集成电路和微电子元器件进口1035亿美元,出口200亿美元,逆差巨大。

由于中国劳动力的竞争优势,国际半导体企业已经将技术含量相对较低、劳动密集型的产业链环节转移到中国。

中国半导体产业已经逐渐成为国际产业链的一部分。

由于产业链的调整和转移,中国的半导体产业被优先安排在低技术、劳动密集型和低附加值的环节。

2006年,中国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和封装测试行业分别占18.5%、30.7%和50.8%。

一般认为合理比例为3:4:3。

封装测试在中国领先一步,发展最快,规模最大,是全球半导体行业向中国转移的一个相对完整的环节。

上游IC设计成为最薄弱环节。

芯片制造介于前两者之间。目前,跨国公司已经开始逐步将芯片制造转移到中国,SMIC等国内企业也在快速发展。

这种产业结构表明,国内大多数半导体企业并不直接面对半导体产品的用户——电子设备制造商和工业军事设备制造商,甚至大部分并不直接分享国内市场。

它是国际半导体产业链的中间环节,间接服务于国际和国内电子设备市场。

在这种结构下,利润水平低,定价能力不强,客户结构对企业绩效影响很大。

原因是国内技术水平低,高端核心芯片、关键设备、材料、IP等等基本靠进口,相关标准和专利受制于人。

国内企业发展不够成熟,规模小,设计、制造、应用三个环节脱节。

对应产业链的地位,mainland China大部分企业都是代工企业,类似于台湾的产业特色。

国际跨国半导体公司大多是IDM的形式。

2007年全球半导体市场波动,未来增长前景良好

半导体行业具有长期的行业波动性

硅周期性还会长期存在。

这是由半导体行业的地位决定的。

半导体行业本身产业链长。

来源:中国建筑工程招标网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shenhua/275934.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杨广的真实历史 杨广的真实历史 真实的杨广是史书上记载的昏君吗下一篇:董卿书法是不是胜过一般书法家 董卿书法是不是胜过一般书法家 亲 你来说说看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