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神话故事>正文

最大快人心的暗杀 最大快人心的暗杀 白川义则殒命 王亚樵为何要请韩国人出手

导语:介绍了日本军队中有名的“战争狂人”白川义则的履历,以及他在中国的侵略历史。文章重点讲述了他被暗杀的过程,以及此事件对抗日战争的影响。

最受欢迎的暗杀,白川被杀。为什么王亚樵要求韩国人交出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的以下文字资料?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被王亚樵刺杀的日本白川义则大将,到底有多厉害?要知道当时板垣征四郎还只是大佐而已。 死在中国的最高军衔将领是谁?恐怕很少人能够答得出来。他们分别是海军的大角芩生、陆军的冢田攻,其实少有人知道,还有一个陆军大将白川义则也是死在中国,不同的是,他不是在战场上被击毙,而是被暗杀的。 杀死白川义则的,不是别人,正是威名赫赫的斧头帮帮主——王亚樵! 先来看看白川义则的耀眼的履历: 白川义则,在日本军队中,是有名的"战争狂人",他毕业于陆军士官学校第一期和陆军大学第12期,可以说是科班出身的日军将领中的大哥大。后来有名的板垣征四郎、土肥原贤二、东条英机,都是他的小弟。 甲午战争中,白川义则从陆军大学中途退学,加入了侵华日军,任第五师团步兵第21联队大队长。后来的日俄战争中和有名的军神的一起突入俄军阵地,战斗结束后本队死伤的只剩下5人。因为这两次战争中白川义则立功很大,到1921年担任师团长,1922年担任陆军次官,成了日本陆军中的大佬。 郭松龄反奉,提出的口号便是清理国贼,因为张作霖不停出卖东北利权甚至国家主权,袁世凯段祺瑞曹锟不敢答应的他都敢答应。郭松林反奉期间,白川义则分别警告并拉拢郭张二人,结果郭松龄断然拒绝,而张作霖满口答应。最终白川义则站在了张作霖一边,以80架飞机轰炸郭松林阵地,郭松林兵败如山倒。战后,白川义则把关东军部署到了奉天等各个重要据点。东北实际上已经在关东军的控制之下,为后来九一八事变埋下了伏笔。 1925年白川义则晋升为陆军大将,出任陆军大臣。面对中国蓬勃发展的国民革命,白川义则找到了发动侵略战争的最好借口。日本支持张作霖张宗昌,蒋介石背叛苏联投靠英美,为了阻止蒋介石二次北伐,也是为了阻止英美势力向北扩张。白川义则派出第六师团开赴山东,发动了惨绝人寰的"济南大屠杀",数万人被杀。就连中方外交代表蔡公时等人都被割鼻子、割耳朵虐杀而死。 面对屠杀,老蒋自己差点没跑出了,一跑出来,第一时间向日军道歉。这件事最终在英美调停下和平解决。 1928年,关东军参谋河本大作制造了炸死张作霖的"皇姑屯事件"。张作霖当时担任安国军大元帅,名义上是中华民国的政府首脑和国家元首。可是,白川义则等人庇护下,河本大作竟然仅仅受到了行政处分!没办法,张作霖的儿子和对手都不愿意给报仇。 九一八事变,是关东军两个参谋板垣征四郎和石原莞尔制造的,随后因为日本陆军对中国军队的整体性鄙视,居然实现了意想不到的战果。随后,白川义则就发动了一二八事变,公然进攻上海。因为十九路军和第五军的顽强抵抗,日军三次更换指挥官,而白川义则,就很荣幸当了第四任指挥官。 1932年3月,白川义则到上海仅仅十天时间,日军取得一定战果,开始要求停战。到5月,中日《淞沪停战协定》签订。日军获得了九一八事变前在东北的哪些权利,为后来发动八一三事变提供了必要准备。 对于日军进攻上海,并且获得上海驻军权,上海的黑帮大哥们十分愤怒,尤其是以"爱国救国"为招牌的斧头帮,当即决定刺杀白川义则,打压日军的嚣张气焰! 王亚樵没有用自己的弟兄,他找到了上海流亡的韩国人。因为,韩国人是拥有进入日租界许可的人,而中国人不行。按照王亚樵的策划,利用4月26日的日本天皇诞辰日进行刺杀。韩国方面的首领是安昌浩和金九,他们选择了勇士尹奉吉。 当天,尹奉吉带着两枚炸弹,举着日本国旗就进入了会场。两枚炸弹,一枚藏在饭盒里,一枚藏在了水壶里。正当日军举行升旗仪式时,所有人都看着那块膏药布,尹奉吉一把就把水壶扔到了主席台上。顿时一声巨响后,主席台上的白川义则、、第3舰队司令官海军中将等人全部炸伤。尹奉吉自己也被日本宪兵队抓住杀害。 白川义则死得惨啊!当场就炸的血肉模糊,没了人形。在医院里躺了整整一个月,到5月26日才死掉。 白川义则之死,是抗日战争中最让中国人扬眉吐气的一刻。在官方坚持不抵抗政策下,民间爱国人士联系韩国流亡政府,干出这样的大事,实在是大快人心!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shenhua/276002.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净坛使者金身罗汉 净坛使者金身罗汉 金身罗汉 净坛使者 斗战胜佛 旃檀功德佛 八下一篇:1945年后的党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哪些啊急 1945年后的党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哪些啊急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