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神话故事>正文

1927年中国一部中学历史 1927年中国一部中学历史

导语:以下1927年中国一所中学历史的文字资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1.19121.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总统,宣布中华民国成立,随后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宪法。2.1912年3月,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果实,成为中华民国临时总统,临时政府迁至北京。临时政府正式迁至北京后,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政权成立。3.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随着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

以下1927年中国一所中学历史的文字资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1.1912

1.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总统,宣布中华民国成立,随后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宪法。

2.1912年3月,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果实,成为中华民国临时总统,临时政府迁至北京。临时政府正式迁至北京后,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政权成立。

3.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随着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中国实行资产阶级民主,反对封建军阀统治,新文化运动应运而生。

4.五四运动于1919年在北京爆发。6月初,运动发展成为以工人阶级为主要力量的全国性群众爱国运动,取得初步胜利。五四运动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它不仅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而且开创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5.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成为新思潮的主流。一批先进分子初步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1920年,各地相继成立了共产主义团体。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中国共产党诞生。1922年,中国共产党“二大”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6.1924年1月至1927年7月是第一次革命内战。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战争

7.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8.1925年3月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右派加紧了争取革命领导权的斗争。

9.1927年,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汪精卫发动了“七一五”反革命政变。这一时期,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犯了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国民革命失败了。

参考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历史

2.1927年至1937年的历史

1.秋收起义

1927年中共召开“八七会议”后,中共中央派毛泽东改组中共湖南省委,在湘赣边界发动秋收起义。

2.三方最高军事会议

1937年1月31日,、叶剑英与东北军、主要交战派别和十七路军举行三方最高军事会议,决定对南京采取和平政策,派到潼关与顾会师。

3.中国政府召开了国防会议和联合国防会议

1937年8月7日,中国政府召开国防会议和联合国防会议。中共中央代表周恩来、朱德、叶剑英9日赴南京出席会议。

4.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在南京召开

一九三七年二月十五日,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在南京召开,并于二月二十二日结束。全会通过决议,实际上接受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5.七七事变

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卢沟桥回龙寺附近进行挑衅性军事演习,随后炮轰宛平古城。中国守军奋起抵抗,抗日民族战争开始。

参考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抗日战争大事记1937

参考来源:人民日报在线-1927年9月9日秋收起义

3.1927-1945年中国历史大事记

1927年3月,上海工人赢得第三次武装起义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了“4·12”反革命政变

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发动了“7·15”反革命政变

1927年7月,国民革命失败了

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

1927年8月7日会议

1927年8月,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1927年8月,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

1927年底广州起义

1928年4月,井冈山会师

1928年,张学良宣布东北易旗

1931年九一八事变

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1932年“一·二八”事变与第十九军抗日战争

伪满洲国成立于1932年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1935年1月遵义会议

1935年,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发表了《八一宣言》

1935年10月,红军第一军长征到达陕北

1935 12.9运动

1936年10月,红军第二、四军长征到达甘肃会宁等地,长征结束

1936年12月12日Xi事件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

1937年8月13日事件

1937年9月上海战役

1937年,平型关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1937年秋中国共产党陕北洛川会议

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杀

1938年春台儿庄战役

1938年,毛泽东发表了《论持久战》

1940年3月,汪精卫的伪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

1940年的百团

1941年皖南事变

1942年,中国共产党开始整风

1945年,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日本于1945年8月15日宣布投降

1945年,毛泽东等中共和平谈判代表飞抵重庆,重庆谈判开始

1945年签署双十协议

4.1916-1927年中国的历史事件

历史事件:1916年袁世凯之死;1917年政府与医院之争: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1921年孙中山当选总统;1922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任命李为总统;陈炯明兵变;吴佩服一九二三年镇压京汉铁路工人罢工;1927年南昌起义;中国共产党八七会议。

辛亥革命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对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但屡遭挫折和失败。1924年1月,孙中山在广州主持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改组国民党,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随后在广州黄埔创办了中国国民党陆军学院。

中国共产党派重要干部到军校从事政治军事工作。黄埔教工团成立于10月,后扩大为新的革命军。

为了促进工农群众运动的发展,广东革命政府先后颁布了农民章程和工会章程,迅速开创了工农革命运动的新局面,同时建立了兵团军队和农民自卫队。广东革命政府依靠黄埔学生军和工农革命武装力量联合其他军队,于1924年10月平定了商团叛乱。

第一次讨伐陈炯明是在1925年2月。6月,滇桂军阀和刘、的叛乱被消灭。

7月1日,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然后所辖黄埔学生军和驻粤粤湘滇鄂部队统一为国民革命军,共六军。

10月,举行第二次十字军东征,同时进行南征。陈炯明、邓本银的反革命军队先后被消灭。1926年1月,广东革命根据地统一。与此同时,广西的李宗仁和湖南的唐生智先后宣布支持广州国民政府,使国民革命军拥有约十万人的八支军队。

1925年五卅运动后,全国反帝爱国民主运动和工农革命运动日益兴起。广东省的工人起来支持广州国民政府,为北伐准备了条件。1926年2月,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特别会议,提出出兵北伐,推翻军阀统治。

6月5日,广州国民政府通过北伐案。7月1日发布《北伐宣言》,7月9日国民革命军宣誓北伐。

国民革命军的基本组成是: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蒋介石、参谋长李·、副参谋长白崇禧。总政治部主任邓、,总政治部副主任郭沫若。

第一集团军司令秦英和党代表缪斌。二方面军军长谭艳,副军长陆迪平,党代表李富春。

三方面军军长,党代表朱。四方面军军长李、,副军长,党代表廖干武。

第五军军长李富林和党代表李朗如。六方面军军长程潜,党代表林。

七军军长李宗仁,党代表黄绍。八军军长唐生智,党代表刘。

政治工作者大多是中共党员和国民党左派。苏联政府派遣盖伦将军作为国民革命军的顾问。

广东等省人民坚决拥护北伐军;各省和港口的罢工工人组织了成千上万的运输队随军队外出。战争胜利后,北洋军阀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实力大增,窃取了北京中央政府和中国十几个经济相对发达的省份。

吴是直隶总督,率领二十万大军,占领了豫、鄂、湘三省和陕甘宁边区,控制了京汉铁路。另一个直接的军阀,孙,有20万雇佣军,包括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和江西省。

军阀张,拥有军队35万人,占据东北、京津冀等地,控制着津浦铁路北段。外省地方军阀多。

为了扑灭日益高涨的人民革命运动,吴和张于1926年3月、4月采取联合步骤,计划在北方消灭冯玉祥领导的国军,先在南方进攻湖南,然后消灭广东的革命力量。由于孙、与吴、、张之间的尖锐矛盾,表面上看是“保国保民”,实际上是为了从中渔利而坐以待毙。

国民革命军决定采取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策略,首先歼灭吴军,然后歼灭孙军,最后歼灭张军。9月17日,冯玉祥率军在绥远婺源作战。

北伐军首先以主力进军湖南,湘鄂战场成为北伐主战场。此前,1926年5月初,国民革命军第七军两个旅进入湖南,与第八军唐生之部共同抗击吴。

5月下旬,广州国民政府派第四军第十师、第十二师、叶挺独立团赴湖南增援,为北伐开辟前进道路。叶挺独立团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军队,2000多人,都是共产党员。

独立团是第四军的先锋。6月5日,攻占攸县,取得湖南战斗的第一次胜利。7月初,负责主要任务的四、七方面军到达攸县,加入八方面军。

然后分三路进攻长沙。在工农支持下,北伐军于11日进入长沙。

蒋介石在长沙召开军事会议,决定分三路攻占湖北。8月19日,中路军发起总攻,先后攻下平江、岳阳,切断了粤汉路。

然后进入湖北打仗。25日,开始进攻武长铁路的军事关口汀泗桥和和盛桥。

汀泗桥是武汉南部的门户。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要攻占武汉,北伐军首先要攻占这座桥。

吴将本部设在桥,亲自监督战事,并命他保卫汀泗桥。8月26日,四方面军六个团发起进攻,双方激战。汀泗桥四次易手,还是决定不了胜负。双方伤亡惨重。

27日上午,独立团在当地农民的带领下,从东面的山路迂回到汀泗桥东北,向敌后发起猛攻。因为前后都被敌人攻击,他慌了,撤退了。吴命令用大刀砍下落败的官兵,不能稳住阵脚。当日,北伐军占领汀泗桥。

第四军。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监拍办公室深夜灵异事件 监拍办公室深夜灵异事件是真的吗 监拍办公室深夜灵异事件 监拍办公室深夜灵异事件是真的吗下一篇:求全聚德的历史背景资料 求全聚德的历史背景资料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