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神话故事>正文

杨昌济故居 毛泽东在豆腐池胡同的爱情时光

导语:杨昌济故居位于北京,毛泽东在此“遇上并爱上了杨开慧”,两人牵手走到了一起。文章讲述了毛泽东和杨开慧的爱情故事。

杨昌济故居位于东城区豆腐池胡同15号。就是在这里,毛泽东“遇上并爱上了杨开慧”,两人牵手走到了一起。

杨昌济故居是一个双入口庭院,大门在东南角。庭院长约30米,宽约12米。前院有南北3间房子,东墙边有一棵枣树;后院有4间北屋,都是硬山瓦顶。1918年6月,杨昌济受聘为北京大学教授,一家从湖南迁到北京,在此居住。1918年8月,毛泽东赴法工作学习,第一次从湖南来到北京。他曾经和蔡和森住在南房靠近院门的一个单间里。

1918年6月,随着湖南第一师范毕业时间的临近,毛泽东等人面临着道路的选择。这时,刚刚申请北大的杨昌济老师从北京发回重要消息:法国政府来华招收工人,曾在法国留学的吴、蔡元培、李石曾等提出“勤工俭学,以增强工人的知识性”的口号,倡导年轻人到法国工作学习,并组织中国法学教育协会主办了这次活动。

毛泽东、蔡和森等人接到信后,觉得这是一条出路,于是发动新民学会会员到法国工作学习,并提前派蔡和森赴京准备。6月23日,蔡和森离开长沙。到达北京后,他不断给毛泽东写信,通知他在北京的联系方式,并希望毛泽东尽快去北京。

8月15日,与萧子升、张昆弟、罗雪赞、罗等25名青年在长沙登船,16日抵达汉口。然后我改乘火车,在河南盐城漯河站停了一晚,因为铁路被洪水冲垮了。第二天,水退了,又坐北行的火车。8月19日,毛泽东一行抵达北京。

毛泽东一到北京,就去豆腐塘胡同9号的半仓羊峪看望杨昌济先生。杨昌济希望毛泽东要么去法国,要么留在北大,把毛泽东和蔡和森暂时留在国内。

杨昌济一家对毛泽东的到来非常高兴,并热情地帮助安排他在北京的生活。不久,在杨昌济的推荐下,毛泽东成为北京大学图书馆的一名工作人员。后来,毛泽东和蔡和森租住在离杨昌济家不远的京山东街三眼井,师生交往频繁。

毛泽东和杨开慧明信片

杨开慧是杨昌济的女儿,当毛泽东第一次进入湖南一师时,她还是个小女孩,对毛泽东已经很熟悉了。这一次我们在北京见面,杨开慧变成了一个亭亭玉立的女孩。遇见一个老朋友,爱的种子。毛泽东经常给她读进步的书籍和报纸,自己的日记和学习笔记。他们一起看进步的书刊,讨论问题,评论时事。在这些交流中,他们增进了相互了解。不知不觉中,一对年轻人双双坠入爱河。

女儿心中的秘密很难逃脱父母的关注。杨昌济夫妇开始认同杨开慧与毛泽东的交往,但招募毛泽东做女婿并非没有顾虑。毕竟,毛泽东比杨开慧大八岁。后来看到两个人越来越深爱对方。特别是杨开慧向妈妈表白:“我是为了他妈妈而生,是为了他。”杨昌济夫妇很开明,打消了顾虑,默许了女儿的选择。

就这样,毛泽东和杨开慧建立了恋爱关系。他们经常一起沿着故宫和北海公园的河岸散步,然后走回鼓楼,在那里他们可以看到盛开的白梅和倒悬在湖面柳枝上的冰柱。毛泽东后来回忆说:“就是在这里,我遇见并爱上了杨开慧。”

1919年春天,毛泽东回到湖南,因为他的母亲病得很重,他“不得不赶回去服役”。而且去法国勤工俭学的年轻人,完成了半年预科,准备出国。3月12日,毛泽东离开北京。途中,他转到上海,告别了去法国的蔡和森、萧子升等年轻人。

面对心爱的人的离别,杨开慧充满了说不出的离别之情。她亲自向毛泽东告别,希望他随时写信。当毛泽东回到长沙时,他收到了杨开慧的一封信。信中的地址已经是一个字:“快跑”,在给杨开慧的回信中,地址也是一个字:“夏”。

不久,1919年12月18日,率领湖南驱逐军阀张的代表团再次赴京。此时,杨昌济因病情恶化,住进了北京的德国医院。杨开慧整天呆在父亲的床边,对他照顾得很好。在北京安顿下来后,毛泽东急忙去病房看望老师。杨昌济明显瘦了不少,但精神很好。当她遇到心爱的学生时,憔悴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毛泽东和杨开慧,一对恋人,分别在半年后在北京重逢。他们的感情难以用语言表达,压抑在他们心中的爱情火花在产生时突然冒出来。

一天,杨开慧发现毛泽东在竹竿上的白衬衫破了,他就把它拿下来给他缝。没想到的是,当她妈妈给镇西看的时候,她把这当成了他们“决心”的标志,高兴地告诉杨昌济:“惠凯帮毛润之补衬衫,她从来不补衣服。”身患疾病的杨昌济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就这样,和杨开慧的婚事在杨家定了下来。

知道自己快死了的杨昌济,有一天把毛泽东叫到床边,用颤抖的双手从身上拿出一块怀表,递给毛泽东,说:“润之,这块表已经陪了我很多年了。让我把它作为纪念品送给你。我知道你和开慧的一切,我会把她托付给你...凯辉年轻幼稚,你要多照顾她……”

“老师,珍妮,请放心!”毛泽东强忍悲痛,站起来,坚定地承诺,并向他的老师和珍妮深深鞠躬。

1920年7月,毛泽东经上海回到长沙。受陈独秀的委托,毛泽东开始秘密筹建长沙共产主义小组。毛泽东立即赶到福祥女子高中,发现回到长沙学习的杨开慧就在选修教室旁边。分别后的重逢让他们很开心。

共同的理想,共同的奋斗,让杨开慧和毛泽东走到了一起。爱情来了,两个年轻人的内心都不平静。秋冬的一个晚上,毛泽东辗转反侧,晚上睡不着觉。他想念杨开慧,情感之火在燃烧他的心。因此,诗是伟大的,写一本病书,写《虞美人》:

“堆在枕头上,江海翻浪。总是很难知道什么时候夜长了。孤独的人穿着衣服坐起来,数着冰冷的星星。来晚了,所有的心思都没了,留下了一部分人。破碎的月亮向西流,没有理由流泪。”

收到这个充满爱意的词,杨开慧很激动。这一年的冬天,杨开慧和舒在一起,来到了青山寺,那里是老师的宿舍。他没有坐轿子,没有准备嫁妆,没有买新房,也不用通过媒人和毛泽东自由结婚。当天,他们在长沙做了一顿简单的饭菜招待几位密友。

一对亲密战友终于组成了革命伴侣。毛泽东和杨开慧,以他们令人震惊的结合,在周围人当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他们的婚姻也被称为“理想浪漫”。

原载:《分行生活》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shenhua/301239.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李天佑上将 “无敌上将”李天佑下一篇:云南王 龙云成为“云南王”的前前后后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