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神话故事>正文

孔家美国现状 孔子的言论对中国影响那么大 为啥外国不推行呢

导语:关于孔子学说的是是非非,自近代以来国人就争论不休,却也一直没能争出一个服众的结果。所以,我们不妨看看外国人是怎么看孔子的,通过他们的说法,我们或许能发现很多我们看不到的东西。黑格尔对孔子的评价总体来说是低的,在他看来,孔子就是一个“格言家”,与其说他告诉了我们该如何看待世界,不如说他在劝诫我们该如何生活,在其着作《哲学讲演录》中,

关于孔子学说的是是非非,自近代以来国人就争论不休,却也一直没能争出一个服众的结果。所以,我们不妨看看外国人是怎么看孔子的,通过他们的说法,我们或许能发现很多我们看不到的东西。

黑格尔对孔子的评价总体来说是低的,在他看来,孔子就是一个“格言家”,与其说他告诉了我们该如何看待世界,不如说他在劝诫我们该如何生活,在其着作《哲学讲演录》中,黑格尔说:孔子只是一个世间的智者,他的言论只是一种常识道德。这种常识道德在每个民族都有,甚至其他民族的道德常识还要比他的好一些,比如西方哲人西塞罗,这虽然也是道德教训,却还有政治义务论这样的东西……孔子没有思辨的哲学,只有一些老道、善良的道德教训。

黑格尔不喜欢孔子,认为他不能被称为伟大的哲学家,而是“格言家”,但他很喜欢老子,他觉得老子才是“与哲学密切相关的生活方式的创始人”。

但是在黑格尔之前的伏尔泰却很喜欢孔子,他觉得孔子是“东方智者”,他那里有最纯洁的道德,世界上最幸福,最值得被尊进的时代就是遵从了孔子法则的时代,“在道德上,欧洲人应该成为中国人的徒弟”。

伏尔泰说孔子有“最纯洁的道德”,指的大概是孔子的学说中并不像西方那样,广泛地需要神的介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短短八个字,没有神和上帝的插手,却把道理说的一清二楚,这让伏尔泰膜拜。

莱布尼茨对孔子或者儒学的评价和伏尔泰有相似之处,他认为儒学是一门“自然神学”,而不是西方的“启示神学”,它不依赖特殊的启示和神学信仰,仅仅凭借个人的理性和经验就构建起了一个完整的教义,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古代中国已经接近了“理性化国家”。他们认为中国在观察方面胜过西方,西方的强项在于理论思维,所以双方应该相互交换礼物。

这句话无疑是正确的,东西方各有长处,取长补短才能是世界文明做出特别的贡献。罗素认为,中国的文化基于孔子的学说,中国不可盲目采用西方的文化,只需“略加改易”就可以了,在两千年前中国学术已灿然大备,若整理然后使之复兴,最后中国或成为文化之中心。

孔子尊崇周礼,对周朝礼乐文化和礼乐制度情有独钟。

他的有教无类的教学方法西方是无法理解也无法实施的,因为西方自希腊文化、罗马文化以来,均崇尚个性,崇尚张扬,崇尚强者至上。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而亚里士多德提出:“人不可踏进同一条河流”,这就有区别了。一个叹息时光流逝,勉励珍惜当下,奋发向上;一个具有反叛精神,鼓励无尽探索。

孔子周游列国,尊崇儒释道文化,追求天人合一,以和为贵,而西方从希腊特洛伊战争到东罗马的十字军东征,其历史无不是充满血性的战争史、扩张史。

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他们不愿去学习也不足为怪。

孔子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一提起孔子,人们都会说,那是圣人。孔子对自己的评价是,吾犹人也。我就是一普通人,与别人没有什么两样。孔子的言论中心思想主要集中在,孝、礼、仁、义、智、信等六个方面。就是对待长辈要孝敬,与别人相处要合乎礼仪,心中要充满仁爱之情,为人处世要有正义之道,判断事情的变化要有智慧,交友处朋要有信用。这一切都要靠学习才能得到,在学习中提升。所以他全力教育他的学生,把自己的观点思想灌输给学生们,希望他们能够在乱世中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从而为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宏伟目标。孔子的言论思想在中国主要成绩是教育家,然后才是思想家。

为什么在外国难推行?

我从两点进行简单释解一下。

在外国孔子的言论被看成主要儒家思想,而儒家被外国人称为儒教。对,就是儒教,而孔子化身为儒教教主。变成宗教的模样出现。在人类的宗教信仰中,教众都是无二选择,只要信仰我这个教,其他的教都是异教徒,异类份子。罗马教皇曾说过,把异教徒杀光,让上帝去分辨谁是他的子民。宗教决不允许他的教众们随意的改换门庭。在人类的历史上,因为信仰问题而经常血流成河,而可以随意的杀人。过去是,现代仍是。美国与西亚的阿拉伯国家就是因为信仰与利益引起的冲突。既然在外国人的眼里认定孔子是中国人的教主,在他们中推行孔子言论有多么难,如让他们改换门庭一样。

还有一个与国家实力相关。因为西方在资本主义萌芽后,全世界进行掠夺财富,现在的G七基本上都是,在掠夺财富的同时进行殖民主义,对原住民彻底的改变信仰,灭亡文化。让他们认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宗教信仰。有的许多国家文化消失,信奉上帝,美洲国家最甚。还有其他国家看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富强后,全盘西化,接受他们文化信仰,比如日本的明治维新。我们中国从百日维新后也开始寻找中国不能富强的病因,主观上认为儒家的思想有碍于社会发展,重点是孔子的言论,全面否定,把中国的贫穷落后归罪于孔子之过。无稽之谈,两千多年孔子救世之言论仍然振耳欲聋,我们的文化出现断层。中国人都不相信孔子的言论,怎向别人推行。只有自己信,别人才能相信。

我们已经阔步进入二十一世纪,怎么立足于民族之林,文化传统是我们强有力的支撑,随着我国实力在国际上影响力巨大。我们提倡的一带一路多国响应。在与外国交往中,处处体现礼仪之邦大国风范,并积极推动地区经济合作,并不是像西方的杀掠殖民等行为。这一切成功的背后都是中国人文化传统有关,与两千多年前孔子的救世救民的思想有关,所以孔子的言论又逐渐的在人们眼里苏醒,相信用不了多久,外国人会对孔子的言论感兴趣的,会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的。

周游列国,说明孔子的言论不怎么受重视。他的影响大还是后来天子的作用。从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到科举制,延续近两千年。到后来越来越变味。变成了对人性的束缚。我们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中庸之道,本来挺好。现在成了处事原则,估计很多人理解成了遇事不出头,保全自己。

外国并不是没有推行,圣人之道,日用而不知而已。举两个例子。

一、伏尔泰,大家都听说过吧,18世纪法国着名思想家,法国启蒙运动的泰斗,被誉为“法兰西思想之王”、“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欧洲的良心”,他本人对孔子非常崇拜和景仰,他曾经在《论孔子》中写道:“没有任何立法者比孔夫子曾对世界宣布了更有用的真理”,伏尔泰甚至在家中的礼拜堂内供奉孔子像,每天顶礼膜拜。孔子思想对伏尔泰产生了巨大影响,可以说对伏尔泰引领思想启蒙运动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联合国总部大楼内,悬挂着一副描绘世界各族人民的壁画,壁画上有那句众所周知的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联合国镌刻这样一句话,其意义不言而喻,因为这句话已经是世界各国的普世价值观。如果追根溯源,那要从周恩来总理说起,1955年,周总理在万隆会议上提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主张受到与会各国领导人的一直赞同,并且周总理多次在阐述我国外交政策时引用这句话。1993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写入《世界伦理宣言》,她被视为人类和平共存的基本原则,也是对世界人民普适的道德金律!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孔子的思想光辉不会随着时间而消失,只能越发灿烂,中国人民更要坚定文化自信,将孔子思想发扬光大。

(这里是“无两书房”,一个学习传统文化的八零后小学生,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诺曼底是哪个国家的 诺曼底登陆主力是哪个国家 诺曼底登陆的指挥官下一篇:滑铁卢战役的影响 滑铁卢战役中是谁打败了拿破仑 滑铁卢战役失败对拿破仑的影响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