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神话故事>正文

张邈 历史上真实的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事件 是怎样的

导语:首先回答,所谓“十八路诸侯讨董卓”并不是完全真实的事件,当然,也不是完全虚构的事件。基本上,七分为真,三分为假。 通常认为,在东汉末年时,由于汉室衰微,导致诸侯割据,天下战乱纷争。在此期间,荒蛮之地的董卓趁乱举兵入京,一举篡夺了军政大权,开始令人发指的恐怖统治。初平元年,各地诸侯共计十八路集结,以剿灭董卓和匡扶汉室为口号,共

首先回答,所谓“十八路诸侯讨董卓”并不是完全真实的事件,当然,也不是完全虚构的事件。基本上,七分为真,三分为假。

通常认为,在东汉末年时,由于汉室衰微,导致诸侯割据,天下战乱纷争。在此期间,荒蛮之地的董卓趁乱举兵入京,一举篡夺了军政大权,开始令人发指的恐怖统治。

初平元年,各地诸侯共计十八路集结,以剿灭董卓和匡扶汉室为口号,共同歃血为盟。为了统一指挥,他们推举袁绍作为盟主,誓言不诛杀董卓绝不退兵。

关于这段故事,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描绘的可谓精彩绝伦,浓墨重彩。而十八路诸侯讨董卓的故事,也自此开始深入人心。

那么,在真实的历史上,到底有没有十八路诸侯讨董卓呢?答案是否定的。

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记载:

所以说,多个诸侯联合讨伐董卓确有其事。不过,并不是十八路诸侯,而只有十一个诸侯参与了这次联合行动,共同出兵与董卓交战。

接下来,我们一起聊一聊参加讨伐董卓的这十一个诸侯。

一、袁术

袁术字公路,汝南汝阳人。他是汉司空袁逢之子,也是袁绍的从弟。袁家是当时的名门望族,世世代代高官厚禄,被人称为“四世三公”。

袁术的高祖是袁安,官居东汉司徒一职。袁安的次子袁敞,又做到了司空之职。袁安的长子袁京,虽然自己只做到郡太守,但儿子袁汤却官至太尉,而袁汤的三子袁逢和四子袁隗,也都官居三公的显赫地位,故而才有了四世三公的说法。

当传承到袁术这一辈时,袁家就徒有其名了,他既无容人之量,又无识人之明,就只剩下了不切实际的幻想。建安四年,袁术就被依附于曹操的刘备所击败,在投奔袁谭的途中羞愤交加而亡。

二、韩馥

韩馥字文节,颍川郡人,曾担任过御史中丞,被董卓委任为冀州牧。

讨伐董卓失败后,他的冀州之地被袁绍夺取,只能被迫投靠张邈。结果,长期被张邈所猜忌,竟然在惶恐不安之下自杀了。

三、刘岱

刘岱字公山,东莱牟平人,正宗的汉室宗亲,比刘备的血统纯正多了。

他是刘舆之子,刘繇之兄,官至侍中和兖州刺史。可惜,他这个汉室宗亲没有太大本事,在黄巾军攻打兖州时,竟然兵败被杀。

四、孔伷

孔伷字公绪,陈留人,董卓掌权后被委任为豫州刺史,但却是起兵讨伐董卓的积极倡导者之一。

190年底,他被董卓的部将李傕击败,具体的死因没有明确记载。

五、张邈

张邈字孟卓,东平寿张人,陈留太守,积极参与了诸侯的讨董军事行动。

兴平元年时,他乘曹操举兵讨伐陶谦之际,联同陈宫一同叛曹,主动迎吕布为兖州牧。可惜,吕布最终被曹操击败,张邈也一并被其部下所杀。

六、王匡

王匡字公节,河内太守,兖州泰山郡人。

关于他的详细记载并不多,在董卓篡政时,王匡协同其他诸侯共同出兵。最后,他被曹操所击败并诛杀,在《三国志》和《后汉书》中都有对此的记载。

七、乔瑁

乔瑁字元伟,睢阳人,先任兖州刺史,后又担任东郡太守。

初平元年时,他发檄文传至各镇诸侯,也是讨伐董卓的主要发起者之一,后因与刘岱不和而被杀。

八、鲍信

鲍信字允诚,泰山平阳人,是讨伐董卓的诸侯之一。

此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忠实拥护曹操,是曹操前期主要的同盟,最后成为了曹操军中的将领。在192年时,曹操与黄巾军作战失利,鲍信为了救主而英勇战死。

九、袁遗

袁遗字伯业,也是袁家的后人,汝南汝阳人。

随同其他诸侯一起参与了讨伐董卓的军事行动,之后被袁绍任命为扬州刺史。不过,没过多久就被袁术所打败,具体的死因不详。

十、袁绍

袁绍字本初,汝南汝阳人,出身名门望族的袁家,是讨董联盟的盟主。

建安四年时,他击败了公孙瓒,势力达到了最巅峰。不过,一次官渡之战就被曹操打回了原形,在建安七年时病逝于邺城。

十一、曹操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是沛国谯县人。他是东汉末年着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书法家,更是三国曹魏政权的实际奠基人。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一路征讨四方,对内,先后消灭二袁、吕布、刘表和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先后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少数民族。

在曹操的励精图治下,他基本统一了中国北方地区,使中原一带的社会生产和经济秩序变得稳定。

请划重点!十八路诸侯讨董卓并没有真实发生过,但十一路诸侯讨董卓却是如假包换的正史。

回答完毕!

别中三国演义的毒太深,历史上没有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而只有十路。分别是袁绍,袁术,袁遗,张邈,孔伷,刘岱,韩馥,王匡,乔瑁,鲍信这个诸侯。其中七家是袁家人,所以领头的必定是袁家人最长者袁绍。

那其余几个人呢?

后来的三国名人曹操此时是张邈手下的一个骁骑校尉,手下才有几百个兵,另外张超是张邈的弟弟,只不过是来见见世面罢了。孔融当时为北海国相,正在奉命讨黄巾没时间参加讨董联盟。陶谦和孙坚当时都在袁术手下当差,即使参加也不是以诸侯的身份参加。至于张杨,马腾,公孙瓒此时正在和外部的匈奴部队纠缠,抽不开身参加这个联盟。既然谈到这了就在说说大耳朵刘备吧,他当时在公孙瓒手下做县令,没有实力。

 在正史《三国志》中,曹操、孔融、张超、张杨、公孙瓒、马腾、孙坚、陶谦这八人要么是没参加讨董联军,要么是不够资格称为一路诸侯。总之,《三国志》中清清楚楚的记载着讨伐董卓的“十路诸侯”。只不过“十八路诸侯讨董卓”的故事已经深入人心,难以转变。

这要从汉灵帝说起,他为了加强都城洛阳的防卫,在洛阳西园建立了一支中央禁卫军,任命蹇硕为上军校尉,袁绍为中军校尉,曹操为典军校尉。到了公元189年,汉灵帝病死,少帝即位,年仅14岁,由何太后和他弟弟何进掌握朝政。何进是外戚集团的头子,掌了权,就想把宦官集团一网打尽,但何太后不同意。何进便同袁绍和曹操密议,准备召陇西军阀董卓带兵进京,胁迫何太后同意。当时曹操是不同意董卓进京的,但何进不听,一意孤行。哪知宦官集团得到风声,先下手杀了何进,袁绍一怒之下,带兵入宫,杀了宦官二千余人。外戚和宦官厮杀刚刚结束,董卓就率领大军进了京都洛阳。

董卓进京后,依仗武力,废了少帝,立汉献帝刘协即位,他自封丞相,独揽朝中大权,曹操看不惯董卓骄横跋扈,野蛮残忍,拒绝与董卓合作,还演义了一段曹操献宝刀,杀董卓的桥段,不过没成功,曹操便逃跑了。

后来曹操辗转回到自己的家乡谯县,在距谯县不远的陈留郡,变买家产,招兵买马,准备讨伐董卓。当地有个财主叫卫兹,还拿出很多钱资助曹操。不到一年,曹操就招募了三千人,曹操的亲戚夏侯惇、夏侯渊,堂弟曹洪、曹仁也带了不少人马投奔曹操。在曹操陈留起兵的同时,关东各州郡也都以讨伐董卓为名,纷纷起兵。在公元190年,各路诸侯汇聚孟津,参加会盟。主要有: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牧史孔伷、广陵太守张超、河内太守王匡、山阳太守袁遗、东郡太守桥瑁、济北相鲍信、渤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兖州刺史刘岱、长沙太守孙坚、北平太守公孙瓒、北海太守孔融、徐州刺史孙谦,还有曹操的部队,当然还有刘备三兄弟,他们当时是跟着公孙瓒来的。

大家推举袁绍为盟主,此时董卓得知关东联军十几路诸侯要讨伐自己,便挟持汉献帝迁都长安,并强迫一百多万老百姓也随军西行,还一把大火将洛阳城化为一片焦土。曹操得知董卓西行,认为机不可失,建议关东联军立即出兵,追杀董卓,定能成功。但竟无一人响应,曹操看出他们都只想保存自己实力,拥兵割据,伺机扩大地盘,不想打董卓,便自己带着五千精兵,向成皋进兵,攻打董卓,但终因寡不敌众,败回陈留。曹操损兵折将,心灰意冷,觉得跟这帮诸侯无法继续共事,就带着自己的人马前往扬州,继续招兵买马,准备重整旗鼓。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希腊游船倾覆 「希腊游船倾覆」孟浩然《送韩使君除洪州都曹》古诗原文意思赏析下一篇:人类历史上的十大瘟疫 「人类历史上的十大瘟疫」孟浩然《洛中访袁拾遗不遇》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