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神话故事>正文

81式火箭炮 朝鲜战争中国火箭炮:A3式102毫米火箭炮(抗美援朝与喀秋莎)

导语:朝鲜战争中的中国火箭炮:A3 6管102 mm火箭炮“喀秋莎站在陡峭的岸边,像明亮的春天一样歌唱……”这首曾经风靡中国的苏联歌曲《喀秋莎》,和另一件同名武器《喀秋莎火箭筒》,都在苏联卫国战争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像雷电,像晴天霹雳,这是喀秋莎火箭给德国人最直观的感觉。对大群目标进行火力攻击,压制敌方炮兵阵地或摧毁阵地,卡秋莎火箭

朝鲜战争中的中国火箭炮:A3 6管102 mm火箭炮

“喀秋莎站在陡峭的岸边,像明亮的春天一样歌唱……”

这首曾经风靡中国的苏联歌曲《喀秋莎》,和另一件同名武器《喀秋莎火箭筒》,都在苏联卫国战争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

像雷电,像晴天霹雳,这是喀秋莎火箭给德国人最直观的感觉。对大群目标进行火力攻击,压制敌方炮兵阵地或摧毁阵地,卡秋莎火箭炮让德军心惊胆战。

“喀秋莎”火箭炮因其在二战中的出色表现,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许多国家都以其为模型研制出了各种类型的火箭炮。

军事科学院的研究员孙小雯说:“火箭发射器是一种多关节发射器,通过外壳携带的火箭发动机推动射弹前进。”

我国火箭发射器的发展起步较早。1948年,我军火箭技术专家林忠在河北建立火箭技术室,带领科技人员开始研制野战火箭。

“朝鲜战争爆发后,科技人员加快了火箭发射器的研制进程。”孙小雯说。1950年底,A3型6管102 mm野战火箭炮研制成功,最大射程5000米。与此同时,我军组建了火箭炮。

中国研制的火箭炮很快被用于抗美援朝战争的战场。中国人民志愿军官兵使用这种拖车火箭炮,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对敌人造成了威慑。

数据地图: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喀秋莎火箭炮

“虽然性能相对落后,但这些火箭对我军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解决了存在与不存在的根本问题。”孙小雯说。朝鲜战争后,中国的火箭炮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先后研制出63式130毫米、63式107毫米、70式130毫米、71式180毫米、81式122毫米、82式130毫米和90式122毫米远程火箭炮,以及“守护者”远程多管火箭系统,形成了庞大的火箭炮家族。

2015年,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宣布开发一批新武器。多型火箭炮武器系统兼容发射无控和制导火箭弹和战术导弹,并具备火控和无人侦察功能。(新华社北京七月二十日电)

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探索喀秋莎火箭炮

如果你问一个二战服役过的德国老兵,东线战场上最可怕的是什么,他会明确告诉你:T-34系列坦克,伊尔2/10系列攻击机,卡秋莎火箭几乎无处不在。在德国人眼里,这个叫斯大林机关的火箭炮无疑是其陆地部队的噩梦。虽然精度不高,但只要其中一个落在附近,强大的冲击波就会严重破坏军备设施。对德国人来说是彻头彻尾的“死亡”,但对苏联士兵来说,“喀秋莎”无疑是最具破坏力和威慑力的战术武器。

▲BM-13火箭炮在1938年研制成功仅一年就进入服役阶段。

▲BM-13总共可以携带16枚M-13火箭,直径132 mm,对于那些正在集结的敌军来说,使用卡秋莎进行一定距离的射击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但是卡秋莎脆弱的生存能力和巨大的危险也让她极其需要自己的高射炮和步兵单位的保护。虽然它的射程可以达到9公里,但它的单发命中率和效果明显不如凌空。所以大规模集中卡秋莎才是正确的做法。

▲从BM-13系列系列发展而来的各种火箭运载火箭。甚至还有使用T-60坦克底盘的车型!

▲轻便、高机动性是喀秋莎的特点,喀秋莎使用的特殊橡胶轮胎可以轻松治理苏联崎岖不平的土地。

二战结束后,卡秋莎的故事还没有结束。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BM-13“喀秋莎”机体的工作,作为对中国的援助,再一次用猛烈而炽烈的火箭教训了狂妄自大的美军。1951年9月1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喀秋莎火箭炮的第一个战斗日。同一天,203火箭团24门卡秋莎对后洞美军进行了全面炮击。随后,解放军步兵发起突破。成功击败7师2营并占领阵地,这是朝鲜第一次卡秋莎火箭炮战役。

▲喀秋莎齐射志愿军,驱逐舰柯南。

上甘岭战役中,喀秋莎火箭团用“温暖”的炮火支援地面作战的志愿军步兵,给了步兵强大的士气提振。志愿军通讯员总能在电报中截获美军的求救信号:“我们被敌人毁灭性的炮火击中了!请尽快派空部队支援!”可以说喀秋莎也是志愿军打赢朝鲜战争的重要因素!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中国火箭炮射程 朝鲜战争中国火箭炮:A3式102毫米火箭炮(抗美援朝与喀秋莎)下一篇:中国最新火箭炮 朝鲜战争中国火箭炮:A3式102毫米火箭炮(抗美援朝与喀秋莎)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