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神话故事>正文

司徒雷登的简介 司徒雷登是谁 司徒雷登简介

导语:司徒雷登,出生于中国杭州,是美国基-督教的传教士,也是着名的教育家,外交官,对中国的教育事业都有深远的影响,此外,他还是燕京大学的第一任校长。从1946年开始,司徒雷登担任美国驻华大使。那司徒雷登究竟是谁?他的资料简介是什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吧司

司徒雷登,出生于中国杭州,是美国基-督教的传教士,也是着名的教育家,外交官,对中国的教育事业都有深远的影响,此外,他还是燕京大学的第一任校长。从1946年开始,司徒雷登担任美国驻华大使。那司徒雷登究竟是谁?他的资料简介是什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司徒雷登是谁

司徒雷登,男,1876年6月生于杭州,父母均为美国在华传教士。美国基-督教长老会传教士、外交官,燕京大学创始人。曾参加建立杭州育英书院。1906年,司徒雷登独生子杰克也在杭州出生。1908年,应南京金陵神学院聘请,司徒雷登携妻儿离杭赴任。1919年起任燕京大学校长、校务长。1946年任美国驻华大使,1949年8月离开中国。1962年9月19日逝于美国华盛顿。代表作品有《司徒雷登日记》,《在华五十年──司徒雷登回忆录》等。

司徒雷登简介

中文名:司徒雷登

英文名:John Leighton Stuart

籍贯:美国

出生地:中国杭州

性别:男

国籍:美国

出生年月:1876年

去世年月:1962年9月19日

职业:传教士外交官教育家

毕业院校:汉普登悉尼学院,弗吉尼亚州南长老会所设协和神学院

代表作品:《启示录注释》《司徒雷登日记》《在华五十年──司徒雷登回忆录》等

司徒雷登是一位美国基-督教的传教士。他也是一位教育家,曾创办并担任燕京大学的校长和校务长。他还是一位外交官,曾担任美国驻华大使。由于毛泽东写的一篇《别了,司徒雷登》的文章而使他在中国非常有名,但是在他的祖国——美国却是默默无闻。

司徒雷登的父母都是早期到中国的美南长老会传教士,从血统上说,他是一位纯粹的美国人。而用司徒雷登自己的话来说,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更多于是一个美国人”。清同治、光绪年间主管杭州基-督教天水堂,司徒雷登即出生在天水堂教士住宅,会讲一口纯正的杭州话。11岁时到美国弗吉尼亚州上学,在那里曾被人讥笑为不会说英语的怪物。在大学期间受“学生志愿国外传教运动”的影响而转到神学院,立志于传教。1904年他结婚后携妻子回到杭州,成了第二代美南长老会传教士。清光绪三十一年开始从事传教,并钻研汉语。他一向是美国对华文化侵略的忠实执行者。

1908年开始任金陵神学院希腊文教授。1910年任南京教会事业委员会主席。辛亥革命时兼任美国新闻界联合通讯社驻南京特约记者。

民-国8年1月,他被聘请为燕京大学校长,此后,他作为燕大的长期领导人为该校的发展壮大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司徒雷登四处募捐,为燕京大学在北京西郊建造了一所宫殿式的美仑美奂的新校园,不惜出重金延请中外着名学者如吴雷川、许地山、邓之诚、郭少虞、顾颉刚、赵紫宸、容庚、钱穆、吴文藻等人来燕大任教,提升燕大知名度和学术地位,1927年,燕大与哈佛大学合作组成了着名的哈佛燕京学社,促进中美文化交流。到1930年代,燕大已发展成为中国学术水平最高的教会大学。

司徒雷登提倡学术自由,要求燕大的学生既中国化,又国际化,司徒雷登还注意与学生、员工互动交流,对待学生和蔼可亲,对待教职员工热情温暖,给许多学生和员工留下了深刻印象。

司徒雷登同情学生运动,九一八事变后,他亲自带领数百名燕京大学的师生上街游-行,抗-议日本对中国的侵略。1921年他受聘为中国教会教育调查团成员。1930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授予他荣誉文学博士学位。1933年受美国总统罗斯福召见,听取他对中国时局的意见。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他因拒绝与日军合作,被日军关在集中营,直到日本投降后获释。1945年,获释后的司徒雷登继任燕大校长,直到离开中国。民-国35年7月11日出任美国驻华大使,积极支持国民党反动政府进行反人民内战,并进行反对中国人民的各种阴谋政治活动,又拉拢所谓民-主个人主义者,企图培植中间势力。同年10月,来杭参加杭州青年会复会典礼并祭扫其父母之墓,杭州市参议会授予他“杭州市荣誉公民”称号。当时有人这样评论:他“既是政客又是学者,既是狡猾的对手又是温馨的朋友”。

1949年4月,共-产-党军队攻占南京,他没有随国民政府南下广州,留在那里。1949年8月2日由于美帝国主义阻挠中国人民革命胜利的一切努力都已彻底失败,司徒雷登不得不悄然离开中国返回美国,随即退休。据说在他离开中国前夕,曾经和中国共-产-党高层秘密接触,也打算前往北京磋商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事宜,但是被提前召回,未能成行。8月8日,新华社播发了毛泽东的《别了,司徒雷登》,将他作为美国的象征而极尽讽刺,说他是“美国侵略政策彻底失败的象征”。这篇文章还被收入了中学语文教材,“司徒雷登”这个名字在中国成了声名狼藉和失败的代名词。

回到美国后,他先被国务院下了“禁言令”,后来又被麦卡锡主义者骚扰。患了脑血栓,导致半身不遂和失语症。于1962年9月19日在华盛顿病故。他一直希望能够将骨灰送到中国,埋在燕京大学校园内,但是至今未能实现。

历史学家林孟熹这样评论他:“整个20世纪大概没有一个美国人像司徒雷登博士那样,曾长期而全面地卷入到中国的政治、文化、教育各个领域,并且产生过难以估量的影响。”

主要着作有《启示录注释》、《司徒雷登日记》、《在华五十年——司徒雷登回忆录》等。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下西洋的郑和 明明是明朝的三宝太监 为什麽却能子孙满堂下一篇:躲藏于阴影下的真正黑手——昭和天皇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