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神话故事>正文

解密:历史上哪位清朝皇帝曾经用电报传圣旨

导语:解密:历史上哪个清朝皇帝曾经用电报发诏书?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皇帝传圣旨,中国人耳熟能详,但电报传来还是第一次。事实上,电报是在清朝同治九年莫尔斯发明电报25年后传入中国的。清朝光绪五年,中国清政府开始使用电报

解密:历史上哪个清朝皇帝曾经用电报发诏书?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皇帝传圣旨,中国人耳熟能详,但电报传来还是第一次。事实上,电报是在清朝同治九年莫尔斯发明电报25年后传入中国的。清朝光绪五年,中国清政府开始使用电报。北洋大臣李鸿章在天津和大沽海口堡之间架设电线,试图互通电报,这是中国建造的第一条电报线。光绪二十四年改革改革,为了提高政务效率,清政府正式下令:“明朝以后,政令由电报局发布。”也就是说,光绪二十四年,清政府开始用电报传达圣旨,这在中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清政府在光绪五年开电报,而现存的电报档案始于光绪十年。光绪五年至光绪十年的电报档案,多年未见。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在公布这部分档案时,组织力量,多方查找,多方尝试,一无所获。最后工作人员看了很多资料,终于解开了谜团。清朝莫尔斯发明电报二十五年后,英国违反清政府的规定,在上海秘密开通电报,电报就这样传入中国。光绪五年,北洋大臣李鸿章在天津和大沽海口堡之间架设电线,这是中国第一条电报线。随后,津沪电报线开通,电报总局在天津成立。直到光绪十年,中国的主干线才陆续铺设。

从电报开放到电报备案,清朝认识到电报等同于公文,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清政府开电报后,许多军政官员开始逐渐使用电报。但当时电报不作为公文,称之为“抄电报”,所以电报不归入档案,有的政府电报多由官员本人保管。由于电报的内容大多是保密的,后来被朝廷重视。光绪十年全国干线铺设完成后,电报开始被收集进档案——这就是光绪五年至光绪十年电报档案缺失的原因。至于电报作为政府的官方文件,始于1898年的改革运动。据《大清书》记载,丞相衙门规定,凡紧急情况。当官方皇帝颁布法令或总督奏乐时,可以使用电报。

光绪二十四年改革改革,为了提高政务效率,清政府正式下令:“明朝以后,政令由电报局发布。”这是清政府第一次开始用电报传达诏令。这也是有线电报的开始。当电报局用电报通知各省时,总督应立即遵照执行,不需要专门处理部级文件。也就是说,各省省长接到电报后,可以不等待正式文件就遵照执行。此后,明确规定电报、公文具有举一反三的效用。清代档案种类繁多。电报作为当时的一种新的文件类型,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文本短小。在清代的数百份文书中,电报最为简洁明了,三五百字以上,不到十字甚至更少。

例如,光绪十年五月二十七日,北伐大臣李鸿章给宰相衙门的电报:“密26油桥电报三艘秦虹船来闽江口法”,共十八字。光绪十一年十月二十五日,英国大臣曾纪泽致首相府的电报,“密闻缅甸国王蒋英有”,全文只有8个字。电报稿的结构很像书信和笔记,通常比书信和笔记简单。比如地址、地址、开场白往往省略,签名、时间也简化。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中法战争期间,李鸿章于光绪十年六月十八日发电报给宰相政府。全文为“罗今日电报,基隆失陷,海正”。“秘”是秘密,类似于现代公文的秘密级别。接下来,罗今天8点打来电话,内容是基隆陷落。“鸿海是乔,鸿海是李鸿章,乔是十八世,鸿海是l O点后期。电报正文其实只有四个部分:“基隆陷落”。电报之所以短,部分原因是成本高。

电报开通后,清朝多次申请。官方电报一定不能啰嗦,也不允许随意发电。各级宫内工作人员都没有严格遵守。有趣的是,外国使节似乎更遵守法律法规,他们的电报比国内官员的短得多。有些电报为了省字几乎不送字,其实还有别的秘密。当时的电报都是有线电报,分为水线和陆线。外国使节的电报用的是外国人的吃水线,穿越海洋,费用自然比国内高。价格是按字数来评估的,每个字需要两银子,所以要省字。

清廷开电报后,发明了一种新的记录日期的方法,用韵脚代替日期。这种方法在电信领域一直沿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建国前后已经使用了70多年。今天,中共党史等现代史书中经常出现的“言典”、“豪典”、“家典”、“契典”等词,不过是所谓的“以韵代日”,即从“韵表”中选韵而不是日期,共31韵,分别代表3l天。在最初的15天里,我们使用了押韵中所有的平音,然后是l0音,然后是5音,最后是在韵表中找不到的“是”代表第31天。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当日期被韵表中的字代替时,会作诗的人一看就知道哪个字代表哪一天。比如你看到“好”就知道是19,因为“好”字在韵中排第19位。这个体系对于当年读一点书的人来说是基本常识。经过沧海桑田,白话文兴起,过去文人擅长的填词、写诗能力逐渐丧失。以前普通人知道的,现在变成了专业知识,变得难以理解。最早的电报代码是电报的发明者莫尔斯(Morse)编制的,它代表不同的字母,通过间歇电流的不同组合来发送信号。

电报传入中国后,为了传递汉字,清朝发明了汉字电报编码。1234567890十个数字作为笔画码输入汉字。比如6511是“军”,2894是“机”,5710是“地”。后来,晚清思想家、实业家郑总结前人经验,专门撰写了《新报》,使汉字编码更加完善、系统,真正完成了汉字向电子信号转化的重大突破。中国电报编码的产生意义重大。100年后的今天,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王码、自然码、万用码等汉字编码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令人眼花缭乱。但是,最早的汉字编码应该是电报编码出现在清末,这是不争的事实。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刘启简介 汉景帝刘启最爱的女人是谁 刘启简介下一篇:身为末代状元 刘春霖的仕途为何比不过那些留日学生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