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神话故事>正文

三皇五帝的传说 三皇五帝分别是谁 三皇五帝的故事简介

导语:三皇五帝是中国人们对古代帝王的统称。据历史记载,三皇最早起源于黄帝时期,是中华上古最为杰出的首领。五帝则是从夏朝开始。三皇五帝是中国古代人们对远古时期帝王的崇敬与尊重。关于三皇五帝的具体人物,网络上众说纷纭,有很多种说法。下面来看看三皇五帝指的

三皇五帝是中国人们对古代帝王的统称。据历史记载,三皇最早起源于黄帝时期,是中华上古最为杰出的首领。五帝则是从夏朝开始。三皇五帝是中国古代人们对远古时期帝王的崇敬与尊重。关于三皇五帝的具体人物,网络上众说纷纭,有很多种说法。下面来看看三皇五帝指的是谁以及三皇五帝的故事简介

三皇五帝分别是谁?

其实人们把原始社会中后期出现的许多为人类做出卓越贡献的部落或首领称为“三皇五帝”。而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只有到了商朝,才正式出现了可识别的文字记载,所以对于三皇五帝有很多不同的说法,最典型的有以下几种:

《史记·秦始皇本纪》说,天皇、地皇、泰皇为三皇,且认为泰皇最贵。那么,泰皇是谁?《太平御览》卷七十八引《春秋纬》提出天皇、地皇、人皇为三皇的另一种看法,似乎泰皇即人皇。

《尚书大传》和《白虎通义》等,则又主张三皇应为燧人、伏羲、神农。

《运斗枢》、《元命苞》等纬书,除了认同伏羲、神农外,补上了创造人类的女娲。

《帝王世纪》以伏羲、神农、黄帝为三皇,《通鉴外纪》又以伏羲、神农、共工为三皇。

由此看来,伏羲、神农占了三皇之两席,三皇五帝究竟指谁?对于三皇有很多的说法,无从确定。

《史记·秦始皇本纪》:“天皇、地皇、泰皇”

《史记·补三皇本纪》引《河图》、《三五历纪》:“天皇、地皇、人皇。《太平御览》引《春秋纬》天皇、地皇、人皇。”

《尚书大传》:“燧人、伏羲、神农。”

《白虎通义·号》:“伏羲、神农、祝融。”

《风俗通义·皇霸》第一,引《春秋纬运斗枢》:“伏羲、女娲、神农。”

《帝王世纪》:“伏羲、神农、黄帝。”

《三字经》: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

由于《帝王世纪》的影响力而得到推广,伏羲、神农、黄帝成为最接近传说时代黄帝王朝的中国最古的的三位帝王。另外,汉朝的纬书中称三皇为天皇、地皇、人皇,是三位天神。后来在道教中又将三皇分初、中、后三组:初三皇具人形;中三皇则人面蛇身或龙身;后三皇中的后天皇人首蛇身,即伏羲,后地皇人首蛇身,即女娲,后人皇牛首人身,即神农。

至于五位古帝,说法也各异。《世本》、《大戴礼记》、《史记·五帝本纪》列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为五帝。

《礼记·月令》以太皞、炎帝、黄帝、少皞、颛顼为五帝。

《尚书序》、《帝王世纪》则视少昊、颛顼、高辛崇拜,加上黑帝为五帝。按吕不韦十二纪的提法,五帝是主管四方、四时和五行之神。黄帝居中,具土德;太皞居东方,具木德,主春,亦称春帝;炎帝居南方,具火德,主夏,亦称炎帝;少皞居西方,具金德,主秋,亦称白帝;颛顼居北方,具水德,主冬,亦称黑帝。三皇五帝究竟指谁?对于五帝,则一般采取《史记·五帝本纪》的说法。

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庖牺、神农、黄帝、尧、舜;

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

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尧;

少昊、颛顼、帝喾、尧、舜;

以其经书地位之尊,以后史籍皆承用此说。于是这个三皇五帝说被奉为古代的信史;

黄帝、青帝、赤帝又叫炎帝、白帝、黑帝,。

三皇五帝的故事简介

三皇五帝时期,还没有系统而正式的史书记载系统,现今流传的各种说法,并不是当时记载,而是后人的考证或者猜测。因而,说到三皇五帝的历史,就不能不谈谈神话了。

盘古氏

就是我们都熟知的盘古开天辟地故事的主人公,传说天地是由盘古用斧开的,这一故事到了北魏,经郦道元传入北方。从此,盘古由流传于南方少数民族的神话,而发展成为传说中的中华民族共同的老祖宗。《广博物志》卷九行《五运历年纪》中,中华民族的始祖盘古氏化仙之后,他的身体器官化为日月星辰、四极五岳、江河湖泊及万物生灵。这个传说虽然有神话的成份在内,但却为我们提供了一份研究中华民族日神和月神的参考资料。《五运历年记》认为:中华民族的日月二神是盘古氏双眼所化,日神是盘古氏的左眼所化;月神是盘古氏的右眼所化,民间流传的“男左女右”习俗,就是由此而来。

有巢氏

有巢氏的传说在先秦古籍已有记载。他是传说中发明巢居的人。这一传说反映了我国原始时代由穴居而进入巢居的情况。中国古代神话中发明巢居的英雄。也称“大巢氏”。其初,人民穴居野处,受野兽侵害,有巢氏教民构木为巢,以避野兽,从此人民才由穴居到巢居。《庄子.盗跖》:“古者禽兽多而人民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木上,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太平御览》卷七八引《项峻始学篇》:“上古穴处,有圣人教之巢居,号大巢氏。”晋张华《博物志.杂说上》:“昔有巢氏有臣而贵,任之专国主断,已而夺之。臣怒而生变,有巢以亡。”它与同时出现的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一样,虽均出自后人虚拟,但也表明了汉族先民坚持生存斗争的光荣历史进程 。

女娲氏

女娲的名字最早出自屈原的《天问》:“女娲有体,孰制匠之?”传说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并造就了人类,这是母系社会神话的反映。神话中,女娲氏发明了笙簧乐器,人与人之间增添了无限的祥和气氛。后来康回专用水害人,女娲氏不忍,于是与康回斗争,在大陆泽和昭余大泽彻底击败康回,女娲氏历数他的罪行,下令斩首。最终与女娲氏的部下瑞顼氏在不周山又一场大战,康回失败,头触不周山而死。于是出现历史上记载的如下史事:共工氏头触不周山,不周山崩塌,于是四极废、九州裂、天柱折、地维缺,女娲氏力任艰巨,炼五色石补天,于是地平天成,不改万物。

燧人氏

燧人氏是传说中发明钻木取火的人,这在先秦的古籍中已有记载。有一位圣人从鸟啄燧木出现火花而受到启示,就折下燧木枝,钻木取火。他把这种方法教给了人们,人类从此学会了人工取火,用火烤制食物、照明、取暖、冶炼等,人类的生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伏羲氏

伏羲氏,又称包牺氏、庖羲、太昊伏羲,据说,是华胥氏踩了雷泽中雷神的足印生出的儿子。据说他发明“结绳为网以渔”,造福于民。他能够沿着生 长在都广之野的作为天梯的建木“上下于天”伏羲氏族开始使用一种记事符号,又懂得制网捕鱼了。伏羲创造八卦,还制作了瑟,创造了《驾辩》的乐曲。上古文明的曙光,在传说中的伏羲时代就开始显露出来了。

神农氏

神农氏是传说中的炎帝。又说他是农业之神,教民耕种,他还是医药之神,相传就是神农尝百草,创医学。传说神农死于试尝的毒草药。他是传说中主掌稼穑的土神。大概是指原始社会农业开始发展的氏族名称。

黄帝

黄帝是传说中华夏民族的始祖。相传生于姬水,故以姬姓,居轩辕之丘,故号轩辕氏。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黄帝打败由蚩尤率领的九黎族的入侵,代神农而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成为“黄帝”。传说打败蚩尤后又打败了炎帝部落。又说黄帝用玉作兵器,造舟车弓箭,染五色衣裳。他让妻子嫘祖教人民养蚕。他命令大臣仓颉造文字,大挠造干支,伶伦制作乐器等等。 历史上尧,舜,夏,商,周,都是黄帝的后裔,故称“轩辕后裔”,“炎黄子孙”。黄帝后代与其他部落共同融合,形成中华民族,黄帝轩辕氏被看成是华夏族的始祖。

炎帝

炎帝,姓姜。相传他牛头人身,可能是以牛为图腾的氏族首领。炎帝被蚩尤驱逐到涿鹿。炎帝向黄帝求援,双方在涿鹿大战一场。蚩尤请风伯雨师兴风作雨,造了大雾使黄帝的士兵迷失方向,黄帝请旱神女魃,把天气放晴,造了“指南车”辨别方向。这场激烈战争的结果是蚩尤失败,被杀死了。黄帝取得了胜利,被推举为“天子”。

颛顼

颛顼,姓姬,号高阳氏,居住河南濮阳县一带,相传是黄帝的儿子昌意的后代。二十岁时,黄帝将帝位传给了他。古书记载:“高阳氏有才子八人”。

帝喾

帝喾,姓姬,号高辛,黄帝的曾孙。父亲叫矮极,颛顼是他的堂房伯父。帝喾在位时人才济济,把天下治理得很好。帝喾在位70多年。

尧帝

尧帝,姓尹祁,号放勋。因封于唐,故称“唐尧”,由于他德高望重,人民倾心于帝尧。他严肃恭谨,光照四方,上下分明,能团结族人,使邦族之间团结如一家,和睦相处。尧为人简朴,吃粗米饭,喝野菜汤。自然得到人民的爱戴。尧到年老时,由四岳十二牧推举部落联盟军事首长继承人,大家一致推荐了舜。尧帝把自己两个女儿嫁给了舜,又对他进行了长期的考察,最后才放心的禅让。

舜帝

舜帝,姓姚,传说目有双瞳而取名“重华”,号有虞氏,故称虞舜。由于四岳的推举,尧命他接替自己的首领职位,并把两个女儿给他作妻室。舜为首领时,把各项工作都做的很好,开创了上古时期政通人和的局面,所以舜成为中原最强大的盟主。死后,禅位于禹。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燕云十八骑”是哪几个人 历史上真的存在吗下一篇:为什么越南不肯像朝鲜那样做中国的小弟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