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神话故事>正文

墨子主张 子思想是什么 墨子主张什么观点

导语:中国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在岁月的长河中,催生出很多名人和至理名言理念,子思想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对于后人来说,对于这些古文化的研究也是很有必要的,它能更好的了解中国的历史。那今天跟着本站小编

中国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在岁月的长河中,催生出很多名人和至理名言理念,子思想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对于后人来说,对于这些古文化的研究也是很有必要的,它能更好的了解中国的历史。那今天跟着本站小编一起来看看子思想指的是什么?墨子又主张什么观点

子思想是什么?

孔子:政治思想 “仁” 和 “礼” 仁是要求统治者以仁爱之心对待人们 礼是指克己复礼即规范等级制度 教育思想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孟子:继承了孔子思想 提出“仁政” 并提出人性本善说

荀子:“制天命而用之” 及人性本恶说

墨子:兼爱 非攻

老子:辩证法 逍遥的境界 无为而无不为

韩非子:以法治国

墨子主张什么观点

墨子是我国先秦时代继孔子之后的第二位有巨大影响的思想家。他所创立的墨家学派,一开始就是以儒家反对派的姿态出现的。并由儒墨两家的相互驳难,才率先揭开了先秦“百家争鸣”的序幕。

在整个战国时代,儒墨两家均保持着“显学”的地位,只是到了西汉中期,儒家被汉武帝刘彻定为“独尊”,成了中国封建社会思想体系的正统之时,墨家才逐渐湮没,成为“绝学”。实际上,墨家作为一个学派是消失了,但其思想体系中的精华却作为文化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注人于其他文化之中。从后世农民起义一再呼唤的口号中,就更加清楚地显现出这一点。

墨子的文化思想主张

墨子的思想非常丰富,但与先秦的其他学派相比,他的功利主义道德观和实证的认识论则是其中最具特色的成分。在墨子的思想体系中,功利主义特色十分明显。他不但以“天下之大利”作为衡量当时各国政治措施和观点的标准,而且还以“利”为出发点建立一套关于道德、宗教、哲理和政治观点,并在“利”的基础上对儒家的仁、义、忠、孝作了新的解释。

据《墨子·鲁问》篇载:“子墨子曰:凡人国,必择务而从事焉。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国家熹音湛酒,则语之非乐非命;国家淫僻无礼,则语之尊天事鬼;国家务夺侵凌,即语之兼爱非攻”。这十项主张在一定程度上概括了墨子思想学说的主要内容。其中尚贤、尚同、兼爱、非攻,是其中最为重要的部分。

关于尚贤,墨子在《尚贤》中指出“故古者圣王,唯能审以尚贤便能为政,……天下皆得其利。”其方法是:“官无常贵,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这种主张否定了自西周以来按血统关系来划分贵与贱的宗法观念和贵族制度,反映出当时下层的“士”要求参与政治的迫切愿望。关于尚同,它的中心是“一同天下之义”。墨子认为天下纷乱的原因之一在于不同的主张相互矛盾,不同的做法相互侵袭.因此,“一同天下之义”可获天下大治。如何去实现这种尚同,他认为基本途径有二。一是通过尚贤来选取“贤良圣知辩慧之人”作天子,由他来“一同天下之义”。二是要以统一的刑赏为手段,用强制的手段实现尚同。墨子的这种主张既符合从割据走向统一的历史潮流,同时也是为后来法家的出现,作了理论上的铺垫。

墨子的兼爱非攻思想主张

至于兼爱和非攻则更是与利仅仅结合在一起。在墨子那里,“兼相爱”和“交相利”是相提并论的。他对兼相爱、交相利的总的评价是:“此圣王之道,而万民之大利也.”实际上,兼爱和非攻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不同的侧面。墨子认为,天下之所以纷乱,其重要原因在于没有兼爱,父子、君臣、国与国之间的攻伐均源于此,倘若都能做到“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则纷乱可止,天下大治。

至于现今的攻战征伐,除失去以兼爱为本外,而且实为“天下之巨害也”。从非攻的立场出发,墨子不仅在理论上强烈地反对掠夺性的非正义战争,而且还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尽力地去制止侵略性的战争行为。据史书《淮南子》记载,当他听到楚国着名的工匠公输般为进攻宋国造好了各种攻城工具,并准备实施时,他一方面速派弟-子三百余人协助宋国加强守卫,另一方面自己以十昼夜的奔走,急赴楚国说服了楚王。这就是着名的“墨子止楚攻宋”的事例。

至于“节用”、“节葬”、“尊天"、“事鬼"、“非乐”、“非命,,则更是直接地以利为出发点,具体地体现“兼相爱”、“交相利”的基本原则。在节葬节用中他指出:“去无用之费,圣王之道,天下之大利也。洲故衣食者,人之生利也,然尚有节。葬埋者,人之死利也,夫何独无节于此乎?”

墨子的政治思想主张

墨子的尊天事鬼之说,也并非是要重新塑造一个“天道”的体系,而是要借助上天之名,来保证自己政治主张的实现。所以他所塑造的“天”其形象均是“善良”和“爱民甚厚”的。至于鬼神之说,则是他的一个突出的特色。一方面他想借鬼神来实现奖善罚恶,建立理想的社会秩序。另一方面他把天和鬼神统一起来,认为天是各种鬼神的统帅,实现了“至上神”与“多神”的统一。这种鬼神观念的基本格局,成为中国宗教观念中的一个突出的特色。至于非乐和非命之说,在墨子那里,一方面,他并非一概地反对“为乐”,而是要反对那种“上不厌其乐,下不堪其苦”的过度享乐。另一方面,他把传统中一直代表统治阶级意志的天,改造成为一种论证墨家主张的工具。即“我有天志,譬若轮人之有规,匠人之有矩”,彻底撕去传统的“天”的神秘外衣.

墨子在认识论上强调“以名举实”。实指客观事物,名是实的“拟物”。他的这个提法既肯定了“实”是不依赖人的思维而存在的事实,又言明“名”只不过是代表“实”的概念。墨子进一步推论,认为对“实”的认识要经过闻、说、亲三个过程。所谓闻知是指经过他人传授的知识;所谓说知是指经过自己的思考而获得的知识;所谓亲知是指经过亲身实践而获得的知识。

墨子的“三表法”

不仅如此,为了判别知识是否正确,他又提出着名的“三表法”作为验证的标准。所谓“三表”就是“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具体来说,也就是要根据历史的经验,今人的实践和实际效果来判断是非。墨子的“三表法”实为认识论发展中的一大进步。

作为儒家的对立面,墨子对儒家思想中仁、义、忠、孝等核心因素也均从利的角度做出了新的解释。对于“仁”,墨子认为除天下之害、兴天下之利为仁。对于“义”,墨子认为利人、利天下者为义。对于忠,他认为必须是能给君王带来实际功利者为“忠臣”。对于“孝”,他则认为必须和“爱利其亲”相结合。由此可见,这种利用原来的思想资料、概念范畴,赋予不同的含义的方法来创造新的思想体系,则是思想发展中的一大进步.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盛忠亮 秦曼云多年后归国与老同学会见 说了什么让她无地自容下一篇:鸡龟 彩龟是什么样的乌龟 包含红耳龟以及黄耳龟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