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神话故事>正文

魏拯民 日军战史中魏拯民的六封信:解读这位民族英雄

导语:《抗战史·魏六家书》:解读这位民族英雄以下文字资料,由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日本在搜集与东北抗联战争有关的史料时,在日本关东军独立步兵团第八营退伍军人协会编纂的《从创建到终结》中,意外发现了魏将军的六封信。魏是东北抗日联军的重要将领,原名管有为,山西屯留人。“九一八事变”后,他被派往东

《抗战史·魏六家书》:解读这位民族英雄以下文字资料,由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日本在搜集与东北抗联战争有关的史料时,在日本关东军独立步兵团第八营退伍军人协会编纂的《从创建到终结》中,意外发现了魏将军的六封信。

魏是东北抗日联军的重要将领,原名管有为,山西屯留人。“九一八事变”后,他被派往东北工作,担任哈尔滨市委书记。1934年冬,他到达东满参加游击战争。后来,他担任中国共产党东满特别委员会秘书。他是东北抗日联军第二军的创始人之一,曾任第二军政委。后历任东南满洲省委书记、抗联第一路军党委书记、抗联第一路军副总司令。1940年3月,杨靖宇去世后,病重的魏接替杨靖宇全面指挥第一路军,继续在日军包围圈中孤军奋战一年。1941年3月在桦甸县四道沟米英因病去世。

魏作为东北抗日游击武装的唯一代表,于1935年赴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

这样忠诚勇敢的抗日将领的书信怎么会出现在日本文学中?

根据日本战争史的记载,这六封信是抗联第三军第十五团团长李永云战死沙场后的遗物中发现的。六封信被翻译成日文,日本人记录下来作为参考资料,以便了解抗联第一军的情况,分析抗联队伍的优缺点。这批文件的来历介绍如下:“从‘匪’的抓捕投降和讨伐结果来看,杨靖宇司令员去世后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处境更加艰难。8月15日,安图县神转讨伐队在安图县小柳树河子附近袭击了由一路军军长魏指挥的一路军总司令部,缴获了一批文书。9月6日,汪清县春阳特搜队、谢赫学会宣化自卫队与警方在汪清县屯盘沟与八路军第十五团的战斗中,共同击毙了该队负责人李永云,还缴获了一批证件。由此,可以了解中共南满省委和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的现实。”

在这六封信中,作者注意到有三封以前曾被用作伪满洲里档案馆的档案,在日本投降并出版后被翻译回中文。包括

《中共南满省委书记、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副司令员魏同志致关口八路军的公函》。这封信的日文标题是“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副司令员魏给中共八路军的信”。

中共满洲省委书记、东北抗联第一路军副司令员魏同志给中共代表的报告。这封信的标题是《中共满洲省委书记、东北抗联第一路军副司令员魏给共产国际中国代表的情况报告》。

“中共南满省委书记、东北抗联第一路军副司令员魏同志致康生同志”,这封信的日文标题是“东北抗联第一路军副司令员魏致共产国际中国代表康生的信”

只是在翻译这三封信的时候,我们提到这些信是作为抗联文件,是在魏死后,日本人攻打他曾经居住的秘密营地时缴获的。经与施一军先生讨论,推测如果这种说法属实,那么密营中的文件可能就是魏留下的书信手稿。

由于以上三封信的内容已经翻译完毕,在此不再赘述。但除此之外,还有三个文献,国内学者似乎从未见过,可能是魏郑敏将军殉难70年后的一批新发现。

新发现的第一封信是“中共南满省委书记、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副司令员魏优待部下和士兵,为派往苏联的人员提供远东红军总司令部有关干部的介绍信”。这封信是魏为抗日战争中老弱病残撤退到苏联准备的介绍信。原文为中文,所有经济物资统一管理。这一行动还在继续,这使得我们的补给遇到了难以克服的困难。与此同时,狡猾的日本盗贼在使用这种经济手段的同时,还阴险地展示了他们引诱和投降的手段。结果,我军一些意志薄弱、政治幼稚的人员向日本盗贼屈服,有的落入他们的圈套被击毙,有的则被敌人的奸计迷惑。在日本盗贼的胁迫和引诱下,他们摧毁了一切革命事业。在我们这边,在我们几年的工作中,被敌人炸弹炸伤的同志,那些因身体原因不能随部队行动的同志,还有老同志都躲在森林里休息,但是在上面提到的所谓“狗”的领导下,敌人不仅俘虏和残害我的同志,还通过经济封锁和交通网络对我们剩下的同志构成重大威胁。没有别的办法把他们送到你的身边,希望站在中韩两国人民朋友的立场上接受他们。这是他们身份的证明。

他们将参加革命,并将他们在军队中的履历记录如下:

Xxx的名字

X

X

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政治部主任魏巍

上,1940年”

杨靖宇死后,鉴于一路军面临的严峻形势,抗联上层已经在考虑将其残部撤入苏联,并派人入境寻找坚持就地正法的魏。然而,直到魏的牺牲,双方始终没有成功。从这篇文章中,1935年与上级失去联系的魏根据自己的判断得出了同样的结论并付诸实践。他对指挥官和战士的天赋和热爱令人惊叹。

另外两个文本,一个是《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政治部主任魏给第三军参谋长朴德范的指示,1940年6月29日》,原来是朝鲜语写的,包括-1。杨司令员的牺牲是八路军的一大损失。2。第三集团军活动区域和干部改选;3。过冬准备中的后勤手段;4。对于影响革命工作的,计划秋季开始送他们去苏联;另一份是《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副司令员魏给国际共产党中国代表的私人信件》,内容包括–1。南满省委和一路军的工作遇到了很多困难,家里精神不稳定的人纷纷出逃;2。魏的心脏病越来越严重,他希望在有生之年把工作顺利交给接班人。

因为时间关系,这两篇文章以后还有时间再翻译。

然而,仅仅一封翻译过来的信就已经让我们感受到了魏冷静、细致、老练的工作作风。

最后,值得研究的是——东北抗日联军将领中似乎没有“李永云”。经查,推测日军对八路军第15团团长李龙云的名字做了不正确的记载。

李龙云出生在俄罗斯远东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0年,他参加了国内革命组织的寄信和散发传单活动,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5年5月,他参与了对哈巴岭国际列车的袭击。1936年3月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二军第二师警卫连机枪排排长。同年8月,升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第十五团团长。1940年9月7日,首领在汪清县天桥岭以东的潘潘沟与敌相遇,在激战中英勇就义。

值得一提的是,李龙云带了一封信给朴德范,朴德范几乎同时在这一带被俘投奔。会不会是两人会面的消息被日军发现,所以突然袭击了东托盘沟,给抗联部队造成了重大损失。

这些,可能需要更多的信息来补充。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27军军长 一门五将军 唯一健在开国将军和他四个将军儿子下一篇:饶国华 揭秘川军师长饶国华:用生命守卫南京的抗日英雄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