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神话故事>正文

十大热血沸腾的歌曲 十大抗战歌曲 你会唱几首

导语:“诗表达志,歌总是表达志”。 抗日战争时期,饱经磨难的中华民族从斗争中怒吼而出,在血与火中诞生了不朽的战歌。 长战歌,血谱。这些响彻中国大地的歌曲,是冲锋的号角,是战斗的战鼓,激励着中国儿女与日寇战斗到底。直到今天,它

“诗表达志,歌总是表达志”。

抗日战争时期,饱经磨难的中华民族从斗争中怒吼而出,在血与火中诞生了不朽的战歌。

长战歌,血谱。这些响彻中国大地的歌曲,是冲锋的号角,是战斗的战鼓,激励着中国儿女与日寇战斗到底。直到今天,它仍然让我们热血沸腾。

2015年8月26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了《我的十大抗战歌曲》《义勇军进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团结就是力量》《黄河大合唱》《大刀子进行曲》的网络投票结果。《游击歌》《松花江》《毕业歌》《南泥湾》《唱两个小牛郎》10首歌

下面列出的十大抗战歌曲与上面的略有不同,但都是经久不衰的。至今传唱,听起来像是人民的热血奔涌。

1.志愿者游行

歌词:田汉作曲:聂耳

《义勇军进行曲》是聂耳1935年为电影《风云儿女》创作的主题曲。这部电影描写了以诗人辛白华为代表的20世纪30年代初的中国知识分子,为了拯救祖国,奔赴抗日前线英勇杀敌。

2.松花江上

作词/作曲:张

这是一首在中国民间广为传唱了半个世纪的抗日歌曲。它唱道:“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代……”伴随着血泪的歌唱,控诉了1931年帝国主义发动的“九一八事变”,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东北三省,然后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残酷掠夺中国人民的罪行。

3.保卫黄河

歌词:光前作曲:冼星海

1938年武汉失陷后,诗人光率领第三支抗敌戏剧队,从陕西省宜川县湖口渡过黄河,到达吕梁山抗日根据地。路上,我听着黄河船夫低沉有力的长号声。1939年回到延安后,广在一次晚会上朗诵了《黄河》的歌词。听完之后,冼星海表示要创作《黄河大合唱》,并完成了这部著名的大型声乐作品。1939年4月13日,《黄河大合唱》在延安陕北公学礼堂首演,引起巨大反响,其中的《保卫黄河》迅速传遍全国。

4.《大刀进行曲》

歌词/作曲:麦欣

之后,二十九军大刀队的英勇抗日事迹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当时在上海工作的进步青年孙培源,以饱满的爱国热情写了一首歌,这首歌很快成为抗战时期的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这首歌就是《大刀进行曲》。

5.《新生》9月18日《未成年人》

歌词/作曲:陆奇

陆机,原名陆,湖南湘潭人。他从小热爱音乐,演奏过各种民族乐器。20世纪30年代以来,陆机创作了许多优秀的音乐作品,如《新编》九·一八小调、《保卫马德里》、《铁路工人之歌》等。

6.毕业歌曲

歌词:田汉作曲:聂耳

写于1934年,原本是电影《桃花劫》的主题曲。影片描述了九一八事变后中国青年学生坎坷的人生道路。因为歌曲表达了一代年轻人的爱国激情,“每个男人都有责任”,深受群众特别是青年学生的喜爱。

7.游击队之歌

作曲/作词:何绿婷

“八·一三”事变后,作者随上海文化学会一队北上做抗日宣传,为八路军全体战士制作了这首歌,第一次演唱时受到热烈欢迎。

8.太行山上

歌词:桂作曲:

合唱,写于1938年,歌词描述了太行山区游击队激烈的战斗生活和勇敢、顽强、乐观、开朗的性格。这首歌的旋律既有抒情性,又有行进风格。

9.《歌唱两个小牛仔》

歌词:房兵作曲家:强盗

唱了60多年的《唱两个小牛仔》,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据报道,王二小生于1929年,死于1942年农历九月十六日。他只有13岁。房兵和强盗根据当时王二小事迹的报道,创作了歌曲《唱两个小牛仔》。

10.南泥湾

歌词:何敬之作曲:凯尔

1943年在延安制造。南泥湾是延安生产运动的典型。八路军359旅在这里开垦土地,把这里从荒山秃岭变成了到处是庄稼、牛羊成群的陕北。1943年春节,延安艺术学校秧歌队来到南泥湾,向359旅的英雄们献上了新编辑的秧歌《桃花篮》,南泥湾是其中的一个插曲。

不同的歌曲有自己的侧重点

《在太行山上》《救国进行曲》《毕业歌》《团结就是力量》……这些抗战歌曲历史悠久,至今仍广为传唱。虽然都围绕“抗日战争”这一主题,但每首歌的创作因具体时间、地点等因素不同,因而反映出不同的背景。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许多人被迫离开家乡,在关内漂泊。这些无家可归的人都怀念家乡东北丰富美丽的风景,但现实中却被侵略者流放,悲伤油然而生。这样的民族仇恨和家庭仇恨,在一些抗战歌曲中有所体现。

比如《松花江畔》里的“我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有满山的大豆高粱”,还有《长城歌谣》里的“高粱肥大豆香,杜兰花生灾害少”都在讲东北的富饶环境,他们也用“918,918!从那段悲惨的时光,我离开了家乡,抛弃了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而“自祸,奸淫掳掠之苦当。受苦的时候,去参加别的聚会,骨肉与父母分离。”描述了流亡关内的悲惨心境。

描写苦难的目的是为了唤起更多的人加入战斗。事实上,更多的抗战歌曲直接反映了中国军人英勇战斗的场景。1933年,由宋率领的二十九军“大刀队”在长城喜峰口与日军作战,在《大刀进行曲》中描绘了英勇的场面。“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都会摧毁一个敌人。我们都是飞行部队,即使山又高又深。”这首《游击战之歌》写于1937年冬,当时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独立开展了游击战,并取得了一定的战果。

此外,还有像“军民生产”这样的大规模生产运动,反映了20世纪40年代陕甘宁边区军民的参与,火热的劳动场面展现在“满山遍野,女人,咳,咳”的歌词中;《解放区的日子》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都是在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诞生的。与敌占区、国统区相比,生机勃勃的解放区和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让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希望。

创意灵感来自经验

“当时,我大约20世纪56年代中期,已经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贴近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工人群众,在工作中,总是被他们抗日救国的迫切心情所激动和鼓舞。他们的心中充满了热血,心中似乎有一首歌。于是,我忍不住拿起笔,写了出来:‘工农商学者,一起来救国’。”这是《救国三月》的作者周刚明临终前写的。那一年,全国抗日运动风起云涌,周刚明亲眼目睹了各阶级组织的运动,在内心澎湃的时候写下了这首歌。

和周刚明一样,很多抗战歌曲的诞生都离不开作者身临其境的体验,而灵感正是在这种氛围中得到生成。在太行山区,音乐家桂看到了青年人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参军的场景。他写了《母亲送孩子,妻子送郎》;在随游击队转移到陵川的过程中,他亲眼目睹了太行的风光和抗日战争中军民的坚强战斗精神,并写下了《万壑,铁壁》,由此诞生了一首《在太行山上》。还有《二月来》《抗敌歌》《黄河大合唱》系列等等,都是描写创作者经历的场景。

另外,由于灵感的出现往往稍纵即逝,创作者需要及时写下来,所以无论条件多么艰苦,都不会影响他们的创作热情。比如《在太行山上》的歌词写在香烟包装纸上,《八路军进行曲》写在漆黑的山洞里。“那是一个物质匮乏的时代,更不用说乐器了。没有钢琴、小提琴或手风琴。我们只是围着桌子走,敲敲脸盆,拍拍腿。”《八路军进行曲》的作词人龚牧描述了他与郑律成的合作。

歌唱唤起抗日战斗精神

毛泽东同志说过,一首抗日歌曲抵得上两个师的力量。这句话生动地表达了歌曲在鼓舞中国人民投身抗日战争、英勇杀敌中的作用。

据史料记载,事变前夕,Xi安爱国青年与张学良相遇,张学良驱车前往临潼请愿。这时,有人唱起了《松花江上》,悲壮的歌声令人心碎。张学良听后,痛苦万分地说:“请相信我,我要抗日...我会在一周内用事实回答你。”后来,每逢慈善演出、演讲和游行,这首歌都有强烈的感染力在生成,这让与会者,尤其是东北军人,感动得大喊“回老家去!”

还有很多反映解放区积极、团结、抗日特点的作品,让很多有志之士走向解放区。“啊!延安!你雄伟的城墙筑起了坚强的抗日战线,你的名字将在历史上流芳百世。”这首《延安颂》抒写了革命豪情,让成千上万的千千青年在抗战大潮的冲击下,像太阳一样奔向延安。《二月来》、《解放区的日子》等也起到了类似的作用。

当然,有感染力的歌曲需要朗朗上口的歌词以及有力的曲调。无论实现什么样的因素,都容易被群众接受。在一些抗战歌曲中,吸收了许多地方曲调。比如《军民大生产》是根据华池民间小调《推炒面》创作的,其中多次出现的“嗬咳”仿佛是工作时的呐喊,铿锵有力,让人更加努力。而《演奏我心爱的图皮帕》《长城歌谣》也有民歌风格,容易唱。

本文后部分内容选自2015年08月14日《 人民日报海外版 》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混元无极大罗金仙 封神唯一混元无极大罗金仙是谁 苦心创教目的是啥下一篇:让帝 唐朝 竟出了一位“让皇帝” 李唐的家风从这变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