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神话故事>正文

古代产量低那遍及中国的白银是哪里来的呢?

导语:17世纪70年代,著名太监知望曾指着一位不敢恭维他的县令说:“你头上戴的是谁的面纱?”知府和谐地答道:“我的纱帽是在铁匠胡同用银子和三钱买的。”一鞭改革体现了税役转化为白银的趋势,同时进一步巩固了白银在国民经济和民生中的地位。到明末,国库收支以白银为主,铜钱微不足道

17世纪70年代,著名太监知望曾指着一位不敢恭维他的县令说:“你头上戴的是谁的面纱?”知府和谐地答道:“我的纱帽是在铁匠胡同用银子和三钱买的。”

一鞭改革体现了税役转化为白银的趋势,同时进一步巩固了白银在国民经济和民生中的地位。到明末,国库收支以白银为主,铜钱微不足道。国库收支中的铜钱数额不到白银的百分之一甚至不到千分之一。这和宋代国库收支以钱币为主是完全不同的。明代白银可以说是笼罩在国计民生的方方面面。

网络映射

清代初学顾写《天下国利书》,说为方便贸易,“穷乡僻壤有银秤”。这一点也可以在欧洲传教士的记载中得到证实。明朝末年,一位名叫拉斯·戈德斯的牧师记录了以下细节。他说:“每个中国人买东西都会随身带一把钢剪刀,根据货物的价格把银锭拧成不同大小的银块,然后用扳手称小银块的重量。人们在这方面非常熟练。如果他们需要两分钱或五分钱,他们往往可以一次性削减确切的重量。”他还说:“在中国,连小孩子都可以估计银锭的重量和颜色。人们会随身携带类似两个铃铛的东西,里面有蜡块来收集银屑。当银屑堆积到一定数量时,人们可以通过熔化蜡块来回收银。”

纵观明代的各种著述,关于白银的记载随处可见。万历年间,浙江人张编有专门的《授人以柄》一书《杜烈新书》,记载了83起诈骗案件,其中涉及白银交易和诈骗的案件74起。明清小说中,也有很多涉及白银骗术的东西。明代著名小说家凌孟初,讲述了一个骗子谎称要用“九退丹”来制造白银的故事。显然,到了16世纪,白银已经介入了明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在各种著述中留下了自己的影子。

网络映射

英国历史学家罗斯在《伊丽莎白时代英国的社会结构》一书中指出,16世纪下半叶,英国经历了一次快速而集中的转型,从中世纪相对静止的状态,转变为以货币、市场和商业交换为基础的更加自我激励、更加流动的状态。同样,在16世纪下半叶的明朝,中国也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正如法国学者布罗代尔所说,“在货币的冲击下,任何社会都必须脱胎换骨”。

白银打破了人们在自然经济环境中的心理平衡。以货币为中心的交换介入一切社会关系后,影响了人们的社会观念。对于少数坚持儒家思想的明朝人来说,商品和白银的流动扰乱了原有的社会秩序。明朝社会逐渐从明初宁静的冬天过渡到喧嚣的春天,疯狂冲动的夏天,最后到了面目全非的秋天。

万历三十七年编纂的《歙县志》中,作者惋惜地感叹,男耕女织的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富者愈富,贫者愈贫”、“贸易发散,内核刻”的社会面貌。

网络映射

从海外进口的白银与全球市场的生产和交换有关。庞大的商品交易所和广阔的市场加剧了整个社会对白银的需求。但从宋代到明代,我国银矿产量呈小幅下降趋势。人们不禁要问,既然中国的白银产量很低,那么全中国的白银从哪里来?答案是海外贸易。明末白银主要来自日本和南美。

宋明末的《天工开物》被称为“十七世纪中国工艺百科全书”,其中有一幅插图叫《日本制造银钱图》,讲述了琉球各国制造银币的工艺。然而,事实上,在宋时期,人们接触到的外国货币除了来自日本和琉球的白银外,还来自秘鲁和墨西哥。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关于大清王朝的五大未解之谜:你知道几个?下一篇:调色板有何玄机 为什么是古埃及统一的见证?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