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史前文明>正文

诸葛亮在夷陵之战后都做了哪些事情 蜀汉为什么还能再次崛起

导语:今天,边肖将给你带来一篇关于蜀汉崛起的文章,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公元222年,夷陵之战,刘备军几乎全军覆没,数万人被杀。付梓记载,吴郡灭蜀汉军八万余人,刘备幸免。然而,无论是五万人还是八万人,蜀汉在这场战斗中损失惨重,即蜀汉共有十万大军,其中至少有一半的兵力在夷陵之战中损失。更

今天,边肖将给你带来一篇关于蜀汉崛起的文章,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公元222年,夷陵之战,刘备军几乎全军覆没,数万人被杀。付梓记载,吴郡灭蜀汉军八万余人,刘备幸免。然而,无论是五万人还是八万人,蜀汉在这场战斗中损失惨重,即蜀汉共有十万大军,其中至少有一半的兵力在夷陵之战中损失。更关键的是,一些年轻将领的损失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补充。夷陵之战后,益州等县发生叛乱,东吴和曹魏也盯上了弱小的蜀汉。在内忧外患下,刘备于公元223年病逝,王位继承人刘禅是个平庸的君主。在这种背景下,扭转乾坤的重任自然落在了蜀汉总理诸葛亮的身上。

对此,我认为,夷陵之战后诸葛亮主要做了以下四件事,成为蜀汉重新崛起的重要原因。

第一,恢复蜀吴同盟,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在三国中,蜀国是最弱的。夷陵之战后,蜀国自然变弱。对于蜀国来说,是自己帮汉的大旗,意味着必须站在篡汉自立的曹魏对面。所以蜀国和曹魏自然不可能和解。同时,蜀国的实力根本不允许其一敌二,诸葛亮必须恢复蜀吴联盟。基于此,诸葛亮采取“北抗曹魏,东抗孙权”的策略,于223年10月派邓芝到东吴修理,成功恢复了蜀吴联盟。当然,需要注意的是,东吴之所以愿意再次与蜀汉结盟,是因为曹丕的三路大军征服了东吴。没有曹魏的压力,东吴会不会接受诸葛亮抛出的橄榄枝,还是未知数。

第二,补充兵力,平定南中

蜀汉各地的叛乱早在公元223年就开始了。比如路镛益州县的豪强,唆使张越县王高定七客县太守朱宝和益州县部落首领孟获一起造反。面对这些叛乱,诸葛亮没有冲出去。一方面是因为夷陵战争带来的创伤,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另一方面,诸葛亮判断这些叛军主要是分裂分子,暂时不会威胁到蜀汉的首都成都。在这种背景下,诸葛亮积极做好了224年战役的准备工作,如部队补给、训练整顿等。就这样,225年初,我们具备了攻打南方的条件,于是诸葛亮开始组织战役,平定蜀都成都的南方。公元225年秋,诸葛亮只用了半年左右的时间就成功平息了南中地区的叛乱,从而解决了夷陵之战带来的内忧外患。

三、中原北伐,练兵育才

夷陵之战,冯、、、傅周等将领战死沙场。蜀国要想恢复,就必须培养人才来弥补这些空的不足。这些公务员武将的培养离不开战场的磨练。所以从公元228年开始,诸葛亮对曹魏进行了五次北伐。虽然蜀汉在北五征曹魏的过程中损失了一些兵马和将领,但在诸葛亮于公元234年去世后,蜀汉有蒋琬、费祎、董允等贤臣,还有姜维、王平、吴仪、吴班、张仪、廖化等骁勇善战的将领,这些人才被已故的主公刘禅重用。对于这些文官武将来说,诸葛亮死后蜀汉能坚持30年左右,直到公元263年才死去,成了一个重要的支柱。

第四,诸葛亮的治国能力促使蜀国缴纳了足够的赋税和财产

公元255年,诸葛亮落户中南地区后,中南地区的金、银、丹、漆、牛、战马、蜀锦等贡品为蜀汉提供了军费,国家富裕,为诸葛亮北伐提供了物资。另一方面,蜀汉拥有成都平原,除了盐铁之外,蜀汉的丝绸业,尤其是织锦业,经过汉朝,在汉末达到发达时期,也为蜀汉提供了充足的税收和财产支持。因此,支出包括官方薪金、军粮、奖励等。公元263年去世时,蜀国政府仍有黄金2000斤,白银2000斤。所以诸葛亮、姜维虽然多次北伐中原,但并没有达到浪费金钱劳力,甚至军国主义的地步,因为他们有充足的税赋和财产支持。

这些显然都是诸葛亮治国能力的重要体现。所以,曹魏大臣贾诩说:诸葛亮善于治国。魏晋时期著名的大臣、文学家傅玄说:“诸葛亮成了一段时间的陌生人。治国有分,皇军有法,业积功德。事到临头,无余力,有余粮,谓蜀弱危。所以,照顾好小镇。”这是诸葛亮治国能力的体现,也是夷陵战争中蜀汉重新崛起的物质基础。

总的来说,夷陵之战后,蜀国实际上离灭亡只有一步之遥,类似于古代历史上各个朝代最后几年的情况。比如明朝末年,有李自成等起义,有金朝在外不断进攻,崇祯皇帝虽然努力也救不了明朝。然而,在类似的情况下,诸葛亮力挽狂澜,促使蜀汉再次与曹魏、吴栋站起来,这自然让后人惊叹不已。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盘点战国时期的四大兵种 大秦锐士综合实力战斗力最强下一篇:车上 近日,一对情侣在房车上生活的视频火了!他们辞职后爆改12平米的房车,目前已连住3年,几乎每天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