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史前文明>正文

长崎事件到底是无意发生的还是蓄意挑衅的 长崎事件真相是什么

导语:明治维新后,在“富民强兵”战略的指导下,日本继续加大军事投入,明治初期将其国民收入的1/4用于“强兵”。1874年日本出兵台湾,清政府支付50.2万白银后,日本才撤军。虽然“韩国征用论”一度处于劣势,

明治维新后,在“富民强兵”战略的指导下,日本继续加大军事投入,明治初期将其国民收入的1/4用于“强兵”。1874年日本出兵台湾,清政府支付50.2万白银后,日本才撤军。虽然“韩国征用论”一度处于劣势,但日本从未放松对朝鲜半岛的关注和竞争。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在海外大踏步前进,通过模仿西方模式,为构建东亚秩序做出了巨大努力。1876年,日本强迫清政府同意承认朝鲜为“与日本平等权利的独立国家”,并努力构建以日本为核心的东亚新秩序,日本成为亚洲新的主导国家。

19世纪中叶以后,俄罗斯通过各种条约夺取了清朝大片领土,但仍觊觎朝鲜半岛的扩张。为了防止俄罗斯垄断东亚的朝鲜半岛,英国于1885年4月出兵占领朝鲜半岛南端的济州海峡聚文岛。朝鲜半岛的争端随时可能扩大为地区战争。而此时中日签订《天津条约》,延缓了战争的爆发。

中日天津条约

3月16日,在《天津条约》签订前,日本著名教育家、思想家福泽谕吉在《时事》上发表了《论离开亚洲》,对日本产生了巨大、深远、深刻的影响。福泽谕吉在《论离开亚洲》一文中明确解释说,“今天的计划不能再犹豫不决地等待邻近文明共同繁荣亚洲,而是脱离其角色,与西方文明共同进退。智南之法与朝鲜...是按照西方人对待的方法来处理的。”按照这个逻辑,摆脱“坏邻居”的最好办法就是按照“西方人对待它的方式”来处理,也就是说战争是实现这种方式的最好方式,按照西方的弱肉强食准则来对待日本的东方邻居——中国和朝鲜。

福泽谕吉

在签订《天津条约》之际,李鸿章对朝鲜采取积极措施,将朝鲜海关事务委派给美国人H T .梅里尔,并任命在处理“沈嘉政变”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袁世凯接替陈树堂出任新的驻朝鲜贸易专员,管理朝鲜事务。此时,中俄正在就边界问题举行勘界会议。李鸿章以“定远”、“镇远”为率,派出丁、、郎维礼等六艘战船,从胶州回烟台装煤,即:...去朝鲜釜山,...元善巡永兴,谈气势”。31日,船驶往海参崴,迎接勘界部长吴大钊回国,8月7日,丁带着定远、镇远四艘船,前往长崎加油、维修。8月9日,丁率领的舰艇抵达日本长崎,不到一周后长崎事件发生。

袁世凯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武则天图片 武则天复原图竟长这样,终于懂了为何李世民不爱,而李治痴迷下一篇:明初明军三大营是如何神一般存在 明初明军三大营是如何神一般存在 让各国使臣对明朝叩首触地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