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史前文明>正文

德军M24手榴弹的威力如何?中国仿制的给日军造成40万伤亡

导语:M24手榴弹也因其形状独特而被称为“手榴弹”。M24手榴弹作为德军的单兵武器,在苏德战争中给苏军造成了重大伤亡,在中国抗日战场上也给日军造成了40多万人的伤亡。1915年,德国军工企业首次推出手柄手榴

M24手榴弹也因其形状独特而被称为“手榴弹”。M24手榴弹作为德军的单兵武器,在苏德战争中给苏军造成了重大伤亡,在中国抗日战场上也给日军造成了40多万人的伤亡。

1915年,德国军工企业首次推出手柄手榴弹,1924年终于定型,成为德国标准手榴弹,即M24手柄手榴弹。

M24榴弹因其设计合理、威力巨大,在二战中被盟军士兵称为“高爆榴弹”。

服役时间:1915 ~1945年

弹性重量:0.61公斤

弹头重量:0.17千克

总长度:365毫米

直径:70毫米

充电类型:TNT

引爆方式:5秒

弹头重量:0.17千克

M24自定稿以来基本没有改进,但也没有受到太多关注。随着二战的爆发,M24手榴弹终于开始使用。

德国入侵苏联以来,M24在东线苏德战场得到了广泛应用。所以苏德战场上德军手榴弹的消耗是极其惊人的,也给苏军军民造成了极大的伤害。面对M24的巨大消耗,德国后勤通常以10万为单位补充一线作战部队,证明M24手榴弹在实战中的重要作用和巨大优势。

由于M24手雷采用长柄设计和杠杆原理,所以M24可以投得又远又准。

在实战中,德国士兵可以将手榴弹准确地扔进敌人的工事、房屋的窗户和狭窄的散兵坑。只要经过基础训练的士兵能把它们扔得又远又准。而那些战斗素质很高的德国老兵,站着都能扔出50米甚至更远的手榴弹,这是世界上其他手榴弹无法企及的。

M24的TNT量很大,爆发力很可怕,所以德国士兵给它起了个外号“土豆麻沙”,意思是土豆粉碎机。

M24相比美英蛋形手榴弹的另一个优点是,不仅可以单独使用,还可以作为集束使用,增加爆破力。M24可以用七块绑在一起。为了减轻重量,去掉了周围六块的木柄,只保留中间一块的木柄作为雷管。这种集束手榴弹可以轻易摧毁敌人坚固的防御工事和坦克。

在东线苏德战场上,苏军修筑了无数小掩体和大型钢铁工事。

同时,在几百万人参战的战场上,那些躲在工事里,躲在建筑物后面,射死角落的敌人,并不能解决所有的目标。这时候M24手榴弹就成了对付他们最有效的武器。M24手榴弹不仅在德军手里显示出巨大的威力,而且和德军的驳壳枪一样,M24手榴弹深受中国军队的喜爱。

早在1930年左右,中国军队就使用了仿制的德国M24手雷作为单兵武器,这些仿制的M24手雷也在抗日战争中对日寇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整个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队使用手榴弹3000万枚,全部是M24或仿制手榴弹。M24手榴弹上共有40多万日军伤亡,基本占侵华日军总伤亡的三分之一。

比如台儿庄之战的滕县之战,镇守滕县的川军除了自制的汉阳步枪之外,就只有少量的重机枪和重机枪,那么为什么能抵抗日军精锐的第10师呢?

3000川军靠M24手榴弹。据说当时守卫滕县城墙的守军每人配备了一箱M24手榴弹。就是带着这些M24手榴弹,他们和装备飞机、大炮、坦克的日军第10师血战了好几天。虽然最后全军覆没,但为台儿庄大会战的胜利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手榴弹和国民党正规军一样,也是八路军战士手中最有力的武器。

八路军的手榴弹主要是自己的兵工厂制造的,也是M24的翻版。但由于缺乏原材料和技术人员,生产出来的手榴弹不仅爆炸效果差,而且爆炸后弹片很少,有的甚至只是裂成两截。我相信所有读过《亮剑》的朋友都应该记得李云龙向军需官要手榴弹的那句话。但即便如此,日军也会尽量避免与八路军近距离作战,因为他们害怕八路军手榴弹的威力。

“手里拿着一把驳壳枪,腰间带着两个手榴弹”,应该算是当时中国军队的顶级装备,而这两件抗日战争文物都是德国制造的。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安娜贝拉 安娜贝尔娃娃真的存在吗?安娜贝尔事件科学解释下一篇:苍孙 解读:冯氏败笔“老炮儿”是“老泡儿”之误

文章评论